中西文化存在怎樣的根本性差異,是馬克斯·韋伯、葛蘭言、李約瑟、張光直、葛瑞漢等西方的中國研究者孜孜不倦討論的焦點——二元與一元、斷裂和連續(xù)、超越與原始、悲劇與和諧等各種兩極化概念充斥著20世紀的中國思想研究,將中西置于絕對的對立關系上。在這樣的思路下,中國文化擁有了一種固定不變、仿佛與生俱來的預設——“天
英國暢銷哲普大師、暢銷書《你以為你以為的就是你以為的嗎?》作者朱利安•巴吉尼最新力作以一種更溫和的理性去質疑和思辨,會更有力量,也更有價值“理性”長期以來被人認為是人類最高的成就,它一直就在我們周圍。根據(jù)亞里士多德的說法,理智的能力使我們與其他動物有所不同,而如今它已不再是一種令人欽佩的能力。理智與理性已成
本書基于對當今著名學者默羅阿德?韋斯特法爾(MeroldWestphal)宗教認識論的考察,并吸收當今美國分析哲學著名學者琳達?扎格澤波斯基(LindaZagzebski)德性知識論的較新研究成果,試圖揭示出認知主體絕不是如傳統(tǒng)認識論所說的抽離于各種影響因素的“孤立的、抽象的、先驗的、普遍的、存在性意義上的個體”,認知
行動在認識中扮演著一個很特別的角色!缎拍钫J識論/光明社科文庫》試圖通過厘清信念、認識與行動的關系對認識論問題做一種轉換視角的審視。
《價值論研究》是由上海大學價值與社會研究中心和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價值哲學專業(yè)委員會組織編撰的學術集刊。本輯為2019年第1期,所選內容既有關于價值哲學基礎理論的探索,也有關于價值實踐問題的解讀;既有關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探討,也有對中外傳統(tǒng)文化中的優(yōu)秀價值資源的發(fā)掘,還有對當今時代價值論研究使命的剖析,以及對價值
尤利西斯與海妖
當前,人與社會關系對峙時有發(fā)生,人與自然關系惡化還未被根本扼制,人與自身關系異化凸顯。本書以人與社會、自然及自身關系面臨的挑戰(zhàn)和問題為導向,構建以人—境和諧共生為精神旨歸的“社會生態(tài)人”人性假設,闡釋“社會生態(tài)人”以協(xié)同進化為價值目標、以社會責任和代內代際公平為根本規(guī)范的人性范式,探討“社會生態(tài)人”在人的全面發(fā)展中的階
本書緊貼從已知把握未知的可能性這個在哲學史上由來已久的話題。陳述認識論相關內容,重新詮釋以往哲學家的重要思考,試圖減少人們關于認識問題的重復性錯誤,并主要沿著判斷、已知、未知、可能性、假設、真理、語言、邏輯、心靈(自我)和倫理的順序自然推進。 本書主要可分為五個篇章:一、從判斷到未知。作者從判斷問題入手,在思考中牽連出
《價值論與倫理學研究》是由中華文化發(fā)展湖北省協(xié)同創(chuàng)新中心、國際價值研究會(ISVI)以及湖北大學哲學學院共同編輯的,以價值論和倫理學前沿問題為研究旨趣的論文集,刊載價值論和倫理學原理以及中西倫理思想史,現(xiàn)代生活的價值或倫理反思方面的文章。集刊注重發(fā)表理論倫理學方面的文章,以夯實理論基礎,注重發(fā)表中西價值論與倫理學思想史
自愛是普遍性與具體性的統(tǒng)一,任何價值系統(tǒng)都要求人們做到自愛,這是自愛的普遍性;但何為自愛,又表現(xiàn)出在不同價值系統(tǒng)中的具體性。自愛的主體所具有的價值系統(tǒng)也決定了他愛自己的方式。“愛之欲其善”是一種在主流價值觀主導下的遠景規(guī)劃和長期利益期盼,這種自愛著眼于未來,并注重當下融入社會的能力的提升。以期創(chuàng)造更大的價值并盡可能地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