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選舉、犯罪、稅收、貧困等政治和社會議題總能引起兩派人針鋒相對的論戰(zhàn)。有心之人不難發(fā)現(xiàn),同一派人在主題相距甚遠的議題上也總會站在一起。其中原因為何? 托馬斯·索維爾認為,一切論爭歸根結底是兩種截然不同的人性的觀念的沖突。所以,對人性持有相同觀念的人,無論身份、財富、價值排序相差多大,在論戰(zhàn)中總會選擇同
本書是瑪麗·道格拉斯的代表作,也是現(xiàn)代人類學的經(jīng)典著作。“自然象征”即利用人的身體作為象征符號,表達社會結構和人們的宇宙論。本書采取結構主義的方法,反對當時興起的輕視儀式和象征的思潮,強調儀式的象征意義對于理解人類社會的重要性。本書的一大貢獻是應用“格群”(grid-group)分析框架對社會進行類型學上的劃分。作者認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辯證法的起源和歷史發(fā)展;形而上學思維方式的主要弊端——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在批判性思維中開辟新的思想境界;創(chuàng)造性思維:新思想產生和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本質、要素和價值等。
中國現(xiàn)代哲學在“古今中西之爭”的大背景下開展,就研究內容而言,本書相應跨越了時間和空間的定位,一方面向近代、古代回溯、向未來推擴;另一方面對中國現(xiàn)代哲學中時間觀念的研究也隨時向西方延伸,與西方時間觀念互鑒。
本書共分為11章。第1章主要講述了動物的理性;第2章主要講述了理性與非理性的區(qū)別;第3章主要講述了邏輯思維與批判性思維;第4章主要講述了概率與隨機性;第5章主要講述了信仰與證據(jù);第6章主要講述了風險與回報;第7章主要講述了信息檢測與統(tǒng)計決策;第8章主要講述了博弈論;第9章主要講述了相關性與因果關系;第10章主要講述了人
本書為美國引進版權!端枷氡举|》是史蒂芬·平克繼《語言本能》之后的另一部關于語言與人性的名作。他用豐富的證據(jù)進一步證實:語言是洞察人類天性之窗。平克教授先通過分析詞語和思想以及周圍環(huán)境的關系,向我們揭示了人們對自我本體的了解,并闡述了詞語表達的意義遠勝于我們最初的理解。同時,這本書也是一部為普通讀者而寫的有關語言和認知
本書在介紹本體論的基礎上,進而論述了認識論和方法論,在宏大的視野下,融通對比了中西方哲學史上主要哲學家的思想理論成果,尤其是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做了深刻的發(fā)掘與闡述,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理解及價值認知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本書采用對話體,表述簡潔,深入淺出,有助于閱讀理解,對于人們拓展哲學視野、讓哲學成為“有用”之學極有幫
本書的主題是人類的非理性,從邏輯、自然理性、夢、藝術、偽科學、神話、互聯(lián)網(wǎng)、笑話和謊言、死亡這九個方面來探討非理性。作者通過全面描述從古到今的非理性歷史--從公元前5世紀希帕索斯因揭示無理數(shù)的存在而被謀殺,到推特“暴民”的興起,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即非理性構成了人類生活和歷史的主要部分。作者為大家展示了歷史如何揭示了任何
我們究竟有沒有“自我”?如果“自我”并不存在,那么被稱之為“自我”的又是什么?它與意識、心靈和大腦有著何種關聯(lián)?在本書中,德國哲學家梅辛格教授利用認知科學、神經(jīng)科學和哲學的理論,結合大量的前沿科學研究成果,為我們展示了一場正在發(fā)生的“意識革命”,即“自我的祛魅”。 他認為,我們的“自我”根本就不存在。“自我”是由大腦所
《價值論研究》是由上海大學價值與社會研究中心和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價值論研究專業(yè)委員會聯(lián)合組編的,主要內容為中國和西方價值論研究的經(jīng)典和當代前沿價值問題研究,包括中西方價值哲學理論研究、核心價值觀和價值觀體系研究、當代其他熱點價值論問題研究等,集中反映價值論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對推動中國價值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