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文化與銅鏡鑒賞》共分為:上卷鏡文化總論;下卷歷代銅鏡簡介兩部分,主要內容包括:鑒與鏡、鏡文化、銅鏡十大功能、銅鏡之命名等。
作者在多年研究茶文化、紫砂文化過程中,勤奮耕耘,創(chuàng)作頗豐。本書是從他所喜愛的紫砂陶藝作品中精選數(shù)十尊紫砂壺及其陶器,以恭敬虔誠之心品讀佳壺,讀壺理論與實踐兼具,重點關注當代壺藝作品,清新質樸的讀壺美文,帶給讀者以審美的愉悅。靜心展卷,一壺清茗,于燈下細品,茶香壺韻,撫慰人心。這是一部具有新意的探索紫砂藝術的壺藝美學之
青銅文化是人類進入文明時代的重要標志,《廣西與東盟青銅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主要介紹了2011年在廣西與東盟青銅文化學術研討會上,來自中國湖北、四川、重慶、云南、貴州、海南、廣東、廣西等省、市、自治區(qū)以及越南、老撾兩國專家、學者提供的青銅文化、銅鼓文化、青銅器科技保護等方面的學術研究成果!稄V西與東盟青銅文化學術研討會
暴露在野外的眾多大型石質古跡,包括建筑、洞窟、石碑等,由于自然因素的風化作用和人為因素的破壞,許多文物的表面都已發(fā)生嚴重的劣化現(xiàn)象。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許多珍貴的實物記錄將不復存在。所以,研制性能良好的石質文物保護功能材料已成為文物保護研究領域的迫切任務之一。但是,目前所使用的保護材料幾乎都不能完全滿足保護者的要求,這源
《清華大學藏戰(zhàn)國竹簡(3)》共收入6種8篇清華簡文獻,分別是已失傳兩千多年的《傅說之命》3篇、《周公之琴舞》、《芮良夫毖》、《良臣》、《祝辭》以及《赤鵠之集湯之屋》。這批文獻的整理公布,將會對歷史學、文獻學、文學史、思想史等領域的研究提供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記述這批漢簡的發(fā)掘整理過經(jīng)過以及四十年來留下的香相關記憶。
馬承源主編的這本《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9》共收入竹書七篇:《成王為城濮之行(甲、乙本)》、《靈王遂申》、《陳公治兵》、《舉治王天下(五篇)》、《邦人不稱》、《史蒥問于夫子》及《卜書》。其中《成王為城濮之行》、《靈王遂申》、《陳公治兵》、《邦人不稱》為有關楚史之佚文,《舉治王天下(五篇)》和《史蒥問于夫子》則記述了古公
《上海博物館藏王國維跋雪堂藏器拓本》共收器物八十余件,基本上代表了羅振玉在《夢郼草堂吉金圖續(xù)編》之后所藏的主要青銅器及銘文的狀況,在羅氏所藏器物中占有重要地位。拓本俱為羅振玉親手所為,是迄今所見由羅振玉本人手拓的彝器最為集中的拓本匯集,極有文獻和文物價值。并且還首次披露了王國維先生所作的跋言三十余通,這些跋言有較多王氏
《北京大學中國畫法研究院·叢芳文存:中國歙硯大觀》共分為十一章30余萬字400多幅圖片,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對制硯、售硯、藏硯、玩硯和研究硯文化的人很有參考價值。同時,對考古、博物館工作人員,以及對奇石、寶玉石等愛好者也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北京大學于2009年初承校友捐贈,從海外獲得一批珍貴的西漢竹簡。竹簡保存情況良好,長度有46厘米、30厘米、23厘米三種規(guī)格,分別相當于漢尺二尺、一尺三寸、一尺。長簡內容為數(shù)術文獻《日書》,中等簡為各種古書,短簡為醫(yī)藥類古書。多數(shù)竹簡均有明顯的契口和編繩痕跡,文字字跡清晰,抄寫工整,書法清秀美觀。竹簡總數(shù)約3000余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