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創(chuàng)新地把中國全境按山川形勝劃分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并力求融“百科全書詞典”的簡潔準確,與“有圖通俗讀物”的生動有趣為一體,通過大量圖片和詞條之間的互相詮釋,充分展示每一地理單元!冻鄙瞧皆芬缘靥幓洊|的潮汕地區(qū)為主角,地涉潮州、汕頭、揭陽、汕尾四地。這里眾山環(huán)伺、河川相隔,被分為數(shù)片小平原。因為地理上的封閉性,唐宋以后隨著中原漢民的遷入此地才得以開發(fā),到了明朝中葉,以潮汕平原為中心的潮汕民系逐漸形成。潮汕平原以精耕細作的繡花式農(nóng)耕而出名,這種精細的風格也影響到其飲食、建筑裝修、茶藝等。潮汕平原不但擁有眾多奇妙而獨特的多神信仰傳統(tǒng),同時還保留著盂蘭節(jié)、中秋燒塔、新年燒龍等中原地區(qū)早已消失的古老習俗。
適讀人群 :大中學生與青年,地理知識愛好者
中國首套規(guī)模達到數(shù)百分冊的地理科普叢書,范圍無縫覆蓋中國全境。打破傳統(tǒng)認識上的行政區(qū)劃的界線,本分冊即以位于粵東沿海地帶的潮汕平原作為主體對象。
介紹海風與海浪在巖石畫板中留下的靈動筆跡——梅林湖古海蝕群。
展示世家大族一場顛沛流離的艱苦南遷,探尋沿海居民飄洋開拓的歷史足跡。
記錄海洋文明與中原遺風的文化碰撞:拜月燒塔、汕尾漁歌、英歌舞、潮劇……
形式新穎,文字精簡而通俗,圖片真實而精彩,這兩者的交互使科普閱讀變得生動有趣。
“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這是人—地關系的中國式表述;谶@一認知,中國地理百科叢書嘗試以地理學為基礎,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對中國廣袤無垠的天地之間之人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和諧共處的歷史和現(xiàn)狀以全方位視野實現(xiàn)一次全面系統(tǒng)、淺顯易懂的表述。學術界在相關學科領域的深厚積累,為實現(xiàn)這種嘗試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本叢書力圖將這些成果梳理成篇,并以讀者所樂見的形式呈現(xiàn),借以充實地理科普讀物品種,實現(xiàn)知識的“常識化”這一目標。
為強化本叢書作為科普讀物的特性,保持每一地理區(qū)域的相對完整和內(nèi)在聯(lián)系,本叢書根據(jù)中國的山川形勝,劃出數(shù)百個地理單元(例如“成都平原”“河西走廊”“南海諸島”“三江平原”等),各地理單元全部拼合銜接,即覆蓋中國全境。以這些獨立地理單元為單位,將其內(nèi)容集結成冊,即是本叢書的構成主體。除此之外,為了更全面、更立體地展示中國地理的全貌,在上述地理單元分冊的基礎上,又衍生出另外兩種類型的分冊:其一以同類型地理事物為集結對象,如《綠洲》《巖溶地貌》《丹霞地貌》等;其二以宏大地理事物為敘述對象,如《長江》《長城》《北緯30度》等。以上三種類型的圖書共同構成了本叢書的全部內(nèi)容,讀者可依據(jù)自己的興趣所在以及視野幅寬,自由選讀其中部分分冊或者叢書全部。
本叢書的每一分冊,均以某一特定地理單元或地理事物所在的“一方水土”的地質(zhì)、地貌、氣候、資源、多樣性物種等,以及在此間展開的人類活動——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多元內(nèi)容為敘述的核心。為方便不同年齡、不同知識背景的讀者系統(tǒng)而有效地獲取信息,各分冊的內(nèi)容不做嚴格、細致的分類,而只依詞條間的相關程度大致集結,簡單分編,使整體內(nèi)容得以保持有機聯(lián)系,直觀呈現(xiàn)。因此,通常情況下,每分冊由4部分內(nèi)容組成:第一部分為自然地理,涉及地質(zhì)、地貌、土壤、水文、氣候、物種、生態(tài)等相關的內(nèi)容;第二部分為經(jīng)濟地理,容納與生產(chǎn)力、生產(chǎn)方式和物產(chǎn)等相關的內(nèi)容;第三部分為歷史地理,主要為與人類活動歷史相關的內(nèi)容;第四部分為文化地理,收錄民俗、宗教、文娛活動等與區(qū)域文化相關的內(nèi)容。
本叢書不是學術著作,也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工具書,但為了容納盡量多的知識,本叢書的編纂仍采用了類似工具書的體例,并力圖將其打造成為兼具通俗讀物之生動有趣與知識詞典之簡潔準確的科普讀本——各分冊所涉及的廣闊知識面被濃縮為一個個具體的知識點,紛繁的信息被梳理為明晰的詞條,并配以大量的視覺元素(照片、示意圖、圖表等)。這樣一來,各分冊內(nèi)容合則為一個相對完整的知識系統(tǒng),分則為一個個簡明、有趣的知識點(詞條),這種局部獨立、圖文交互的體例,可支持不同程度的隨機或跳躍式閱讀,給予讀者最大程度的閱讀自由。
總而言之,本叢書希望通過對“一方水土”的有效展示,讓讀者對自身所棲居的區(qū)域地理和人類活動及其相互作用有更全面而深入的了解。讀者倘能因此而見微知著,提升對地理科學的興趣和認知,進而加深對人與環(huán)境關系的理解,則更是編者所樂見的。
受限于圖書的篇幅與體量,也基于簡明、方便閱讀等考慮,以下諸項敬請讀者留意:
1.本著求“精”而不求“全”的原則,本叢書以決定性、典型性、特殊性為詞條收錄標準,以概括分冊涉及的知識精華為主旨。
2.詞條(包括民族、風俗等在內(nèi))釋文秉持“述而不作”的客觀態(tài)度。
3.本叢書以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提供的1∶100萬矢量地形要素數(shù)據(jù)(DLG)為基礎繪制相關示意圖,并依據(jù)叢書內(nèi)容的需要進行標示、標注等處理,或因應實際需要進行縮放使用。相關示意圖均不作為權屬爭議依據(jù)。
4.本叢書所涉。ㄗ灾螀^(qū)、直轄市、特別行政區(qū))、市(地區(qū)、自治州、盟)、縣(區(qū)、市、自治縣、旗、自治旗)等行政區(qū)劃的標準名稱,均統(tǒng)一標注于各分冊的“區(qū)域地貌示意圖”中。此外,非特殊情況,正文中不再以具體行政區(qū)劃單位的全稱表述(如“北京市朝陽區(qū)”,正文中簡稱為“北京朝陽”)。
5.歷史文獻資料中的專有名詞及計量單位等,本叢書均直接引用。
這套陸續(xù)出版的科普叢書得到不同學科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的悉心指導與大力支持,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到叢書的編、撰、審諸環(huán)節(jié)中,大量攝影師及繪圖工作者承擔了叢書圖片的拍攝和繪制工作,眾多學術單位為叢書提供了資料及數(shù)據(jù)支持,共同為叢書的順利出版做出了切實的貢獻,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囿于水平之限,叢書中掛一漏萬的情況在所難免,亟待讀者的批評與指正,并歡迎讀者提供建議、線索或來稿。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編委會
封底文字:
中國地理百科叢書針對中國區(qū)域地理進行完全展示。叢書遵照“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的理念,構建山川事物與人類活動的關系格局,演繹中國“自然地理+人類活動”的概念集合——一個將“中國地理”視為包含著特定巖石圈、土壤圈、大氣圈、生物圈、水圈以及在“人類圈”中展開的人類活動、物產(chǎn)演化、經(jīng)濟形態(tài)、疆域變遷、區(qū)域文化等多種元素在內(nèi)的復合體系:
它以自然地理的山川形勝,或地域文化的構成差異為基礎,將中國劃分為數(shù)百個自然或文化小區(qū),由此集結成數(shù)百冊特大型叢書;
它融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于一體,以具象的“地理”概念為切入點和線索,深入推及廣闊的“國家”范疇,感性展示地貌、生態(tài)、經(jīng)濟、歷史、文化等多元內(nèi)容;
它是創(chuàng)意獨特、形式新穎的科普讀本,面貌介乎通俗讀物與知識詞典之間,體例呈現(xiàn)為對“百科全書”與“有圖讀物”兩種不同風格的有機糅合——化嚴謹?shù)膶W術宣講為通俗易懂的客觀敘述,融龐大的知識體系于生動直觀的圖文交互體裁中。
區(qū)域地貌示意圖 1
粵東海岸 2
一 自然地理
西北向東南傾斜 9 / 花崗巖中山 9 / 花崗巖丘陵廣布 10 / 花崗巖石蛋 10 / 鳳凰山地 10 /
峨嵋嶂山地 12 / 大南山地 12 / 釋迦崠山地 12 / 韓江三角洲 13 / 榕江平原 14 / 練江平原 14 /
海積平原 15 / 海積沙堤壩 15 / 山丘溺谷海岸 16 / 沙壩—潟湖海岸 17 / 漫長海岸線 18 /
海盆成陸 18 / 深大斷裂帶廣布 19 / 大質(zhì)山 19 / 小北山 20 / 桑浦山 20 / 韓江下游 20 /
榕江中下游 21 / 練江流域 21 / 龍江 22 / 鰲江 22 / 碣石灣 22 / 紅海灣 22 /
廣東多雨中心之一 23 / 夏長冬暖春來早 24 / 水稻土 24 / 西巖山 25 / 犁頭崠山地 25 /
石壁山 25 / 三饒盆地 25 / 黃岡河平原 28 / 青嵐壺穴 28 / 海山島 28 / 柘林灣雙島 29 /
海灘巖田 29 / 大埕灣 29 / 七夕井溫泉 30 / 黃岡河 30 / 湯溪北湖 30 / 萬峰山 30 / 鳳凰盆地 31 /
江東島 32 / 梅林湖古海蝕石群 32 / 西山溪 32 / 鳳凰溪 33 / 梅林湖 33 / 東山湖溫泉 33 /
黃田山 34 / 竹竿山 34 / 湘橋“三山” 34 / 鳳凰洲 35 / 潮州西湖 35 / 高嶂崠 35 / 果老山 36 /
西畔大坑 36 / 南澳島 36 / 南澎列島 37 / 勒門列島 37 / 鳳嶼 37 / 前江灣·后江灣 38 /
青澳灣 39 / 南澳四角 39 / 澄海蓮花山 40 / 南峙山 40 / 萊蕪半島 40 / 蓮陽溪 41 /
蓮花山溫泉 41 / 掠鳥尾山 41 / 礐石山 42 / 疊石山螺旋洞 42 / 達濠島 42 / 媽嶼島 43 /
牛田洋 43 / 濠江 43 / 廣澳灣 43 / 蘇埃灣濕地 44 / 大尖山 44 / 雙髻山 44 / 東山 45 /
龜頭海 45 / 谷饒水 45 / 河溪 47 / 雷嶺大山 47 / 翠峰巖 47 / 奇峰洞 48 / 兩英河 48 /
大龍溪 48 / 海門灣 49 / 石子溜山 49 / 藤吊嶺 50 / 大脊嶺 50 / 青嶼獅山 50 /
榕江北河中下游 50 / 楓江(揭東段) 51 / 紫峰山 51 / 黃岐山 51 / 石馬山 52 / 榕江西湖 52 /
石水缸 52 / 榕城龍洞 52 / 峨嵋嶂 53 / 望天嶺 53 / 癩痢石凸 53 / 雙卦嶺 53 / 鐵山 54 /
白坑湖濕地 54 / 古庵溫泉 54 / 崩坎溪 55 / 珍珠簾 55 / 金崗髻 55 / 三清山 56 / 龍江平原 56 /
客鳥尾石筍 56 / 雷嶺河 56 / 獅石湖 57 / 神泉灣 57 / 羅經(jīng)嶂 57 / 麒麟山 58 /
田尾山海角石林 58 / 海馬洲 59 / 后坎溫泉 59 / 觀音嶺金廂灘 60 / 螺河下游 60 / 烏坎河 60 /
水東河 61 / 銀瓶山 61 / 梅隴平原 62 / 公平大湖濕地 62 / 黃江 62 / 赤石河 63 /
長沙灣古海 63 / 長圍咸水溫泉 63 / 五葉蓮山 64 / 遮浪半島 64 / 龜齡島 64 / 品清湖 64 /
山地次生森林群落 65 / 海濱—河口沼澤植被 65 / 南澳海島國家森林公園 65 /
大南山森林公園 66 / 紅山森林公園 66 / 蓮花山森林公園 67 / 翠湖自然保護區(qū) 67 /
萬峰林場 67 / 南澳中華楠林 68 / 山門山蘇鐵蕨 68 / 紅樹林 68 / 天然油杉 69 / 土沉香 70 /
古榕樹 70 / 樟樹 71 / 白桂木 71 / 杜鵑 71 / 異形玉葉金花 72 / 竹柏 72 / 黑紫藜蘆 72 /
仙人茶 72 / 珊瑚菜 74 / 野生蘭 74 / 鐵山蘭 74 / 南澳候鳥自然保護區(qū) 74 /
企望灣南方鱟自然保護區(qū) 75 / 白腹軍艦鳥 75 / 黃嘴白鷺 76 / 潮汕蠑螈 76 / 海豐沙塘鱧 76 /
中華白海豚 76 / 石斑魚 77 / 中國龍蝦 77
二 經(jīng)濟地理
繡花農(nóng)耕 81 / 漁獵 81 / 澄饒聯(lián)圍 83 / 海水養(yǎng)殖 83 / 養(yǎng)蘭名區(qū) 84 / 蔬菜王國 84 / 潮糖業(yè) 85 /
潮鹽業(yè) 85 / 涼果業(yè) 86 / 陶瓷業(yè) 86 / 百載商埠 87 / 揭陽錫,潮陽匠 88 / 潮商 88 / 僑批 89 /
潮惠下路 90 / 廣濟橋 91 / 汕頭海灣大橋 91 / 烏坎總口 92 / 潮州“三埠” 92 / 柘林港 96 /
汕頭港 96 / 河溪十八古井 97 / 南澳風能發(fā)電場 97 / 陶瓷土礦 98 / 獅頭鵝 98 / 饒平黑豬 98 /
靖海鮑魚 99 / 澎菜 99 / 鳳凰茶 99 / 潮州柑 100 / 普寧青梅 100 / 三棱橄欖 100 / 烏葉荔枝 102 /
洪陽竹蔗 102 / 南塘花生 103 / 烏石芝麻 103 / 埔田竹筍 103 / 吳厝淮山 103 / 梅隴蓮藕 104 /
潮州嵌瓷 104 / 貴政山茶葉罐 104 / 大吳泥塑 105 / 潮州木雕 105 / 潮州花燈 105 / 潮繡 108 /
高堂菜脯 108 / 老山合豬頭粽 108 / 潮汕牛肉丸 109 / 普寧豆干 109
三 歷史地理
陳橋人 113 / 俚人 113 / 瑤人入潮與畬民外遷 113 / 疍家徙入內(nèi)地 114 / 南下漢族遷潮 114 /
宗族組織 115 / 老人組 116 / 韓愈刺潮 116 / 蠻獠嘯亂 117 / 兩宋寇亂 117 / 設置碣石衛(wèi) 117 /
丁未黃岡起義 118 / 海豐蘇維埃政府成立 118 / 揭陽 119 / 潮州府 119 / 象山石器遺址 119 /
浮濱文化 120 / 牛伯公山遺址 120 / 龜山建筑遺址 120 / 赤嶺口南朝墓 121 / 棉城文光塔 121 /
舌鏡塔 121 / 葫蘆山摩崖石刻 122 / 埔上里大門樓 122 / 獵嶼銃城 123 / 古哨大所城 123 /
潮州古城 124 / 三饒古城 124 / 長美古村 124 / 程洋岡 125 / 龍湖古寨 125 / 象埔古寨 126 /
大安石寨 126 / 溝南古村 127 / 德安里 127
四 文化地理
潮汕民系 131 / 半山客 131 / 畬族 131 / 華僑 133 / 聚落連綿 133 / 聚族而居,族必有祠 134 /
水布 134 / 帕仔 135 / 喜食粥 135 / 頭甜尾甜 135 / 潮州菜 135 /“ 雜咸” 138 / 糕粿 138 /
鳳凰梔粽 139 / 工夫茶 139 / 海陸豐咸茶 140 / 土樓圓寨 140 / 四點金 140 / 下山虎 141 /
潮州厝,皇宮起 141 / 陳慈黌故居 142 / 八角樓寨 143 / 道韻樓 143 / 祖姑祠 143 / 出花園 144 /
“多過死人事” 144 /“ 哭魚” 145 / 多神崇拜 145 / 媽祖信仰 145 / 廣建佛寺 146 / 開元寺 146 /
盤龍閣 147 / 古溪天主堂 147 / 揭陽城隍廟 148 / 榕城武廟 148 / 北閣佛燈 148 / 韓山書院 148 /
揭陽學宮 149 / 壓腰 149 / 扒龍舟 150 / 七月半 150 / 拜月燒塔 151 / 圍爐早食 151 /
“營老爺” 156 / 惠來“打火醮” 156 / 鳳崗媽活桌席朝拜 157 / 三饒饤桌 158 /“ 擺豬羊” 158 /
鳳凰山畬族招兵節(jié) 158 / 潮劇 159 / 正字戲 159 / 西秦戲 159 / 潮樂 160 / 普寧漢樂 160 /
潮州大鑼鼓 161 / 笛套音樂 161 / 汕尾漁歌 161 / 英歌舞 169 / 鯉魚舞 169 / 饒平布馬舞 170 /
惠來九鱷舞 170 / 滾地金龍 170 / 陸豐錢鼓舞 171 / 鐵枝木偶戲 171 / 潮汕剪紙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