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生物科學迅猛發(fā)展,科學發(fā)現(xiàn)與技術創(chuàng)新日新月異,對知識結構的沖擊和創(chuàng)新思維的要求日趨明顯。而反觀大學課堂,低頭族、手機控有增無減,教師"一言堂"尚占主導,學生亦滿足于"被聽課",對科學探索興趣索然。改變傳統(tǒng)單向傳遞知識,建立培養(yǎng)創(chuàng)新精神、著眼未來的交互型課堂,是培養(yǎng)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第一要素。我國學者張學新教授根據(jù)心理學原理,首創(chuàng)符合我國教育現(xiàn)狀的"對分課堂"教學模式,既保留傳統(tǒng)教學的精華,又吸收了國際教學課堂的精髓。自2014年春開始,引起全國各層次、各學科教師的強烈反響和實踐熱潮,并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本書在微生物學對分課堂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結合微生物教學改革的歷史和現(xiàn)狀撰寫而成,旨在與同行分享對分教學經(jīng)驗,提供實踐參考。內容包括,微生物學課程概述;現(xiàn)有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及教學改革實踐的介紹;對分課堂的基本程序;教學案例和有關操作技巧;教學反思和理想教學法的思考。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目錄
叢書序 個性化時代中國教育的新探索
前言
第一章 生物學科基本情況/1
第一節(jié) 生物學科概況/1
第二節(jié) 培養(yǎng)目標(以生物科學專業(yè)為例)/2
第三節(jié) 知識體系(以生物科學專業(yè)為例)/3
第四節(jié) 教學現(xiàn)狀/4
第二章 課堂教學模式概述/5
第一節(jié) 教學模式的含義/5
第二節(jié) 教學模式的分類及特點/8
第三節(jié) 當前我國大學生物課堂教學模式概述/11
第三章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22
第一節(jié) 對分課堂簡介/23
第二節(jié) 對分課堂實施步驟/23
第三節(jié) 對分課堂中需要注意的問題/31
第四章 “微生物學”課程概述/35
第一節(jié) 課程地位與課程性質/35
第二節(jié) 基本內容/37
第三節(jié) 課程目標與教學大綱/38
第四節(jié) 教材與師資情況/41
第五節(jié) 學情分析與考核標準/46
第五章 “微生物學”課程對分課堂的實踐案例/49
第一節(jié) 教學準備/49
第二節(jié) 教學實施/56
第三節(jié) 教學觀察/65
第四節(jié) 教學調研與調整/68
第六章 “微生物學”對分課堂效果調查/71
第一節(jié) 問卷反饋的整體情況/72
第二節(jié) 對分課堂實施階段相關指標的評價與分析/74
第三節(jié) 對分課堂模式的總體評價及相關分析/79
第四節(jié) 學生在對分課堂學習中的收獲和建議/86
第五節(jié) 教師對對分課堂實踐的教學總結/92
第七章 通識課程“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概述/99
第一節(jié) 通識教育與通識課程/100
第二節(jié)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課程性質與課程內容/102
第三節(jié)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課程目標與課程特色/104
第四節(jié) 師資、學情分析與考核標準/105
第五節(jié)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對分課堂教學的必要性/106
第八章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對分課堂的實踐案例/109
第一節(jié) 教學準備/109
第二節(jié) 教學實施/110
第三節(jié) 隔堂對分中備課和授課案例/118
第四節(jié) 隔堂對分中討論環(huán)節(jié)案例/124
第五節(jié) 本次課程的教學反思/136
第九章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對分課堂效果調查/140
第一節(jié) 問卷反饋整體情況/141
第二節(jié) 對分課堂實施階段相關指標的評價與分析/141
第三節(jié) 對分課堂的總體評價及相關分析/149
第四節(jié) 學生在對分課堂學習中的收獲和建議/154
第五節(jié) 教師對對分課堂實踐的教學總結/160
第十章 新手上路/164
第十一章 大學生物課程有效教學的探索與展望/173
第一節(jié) 筆者以往教學實踐反思/173
第二節(jié) 對分課堂教學反思/180
第三節(jié) 未來理想教學法展望/188
參考文獻/190
附錄/194
附錄1 “微生物學”學生學習反饋摘錄/194
附錄2 教師與學生溝通摘錄/202
附錄3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對分課堂的調查問卷及結果/207
附錄4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學生學習反饋摘錄/214
附錄5 “微生物學”對分課堂調查問卷/222
索引/226
后記/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