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孤信是歷史上具有傳奇色彩的風云人物,這不僅體現(xiàn)在他能征善戰(zhàn)、屢立奇功上,*重要的是他生了三個貴為皇后的女兒,分別是北周明敬后、唐元貞后和隋文獻后。本書在評述傳主獨孤信的生平時,還介紹了西魏北周的政治軍事以及社會狀況。
他是與潘安、蘭陵王相比肩的美男;
他也是文武雙全的柱國大將軍;
他更是前無古人后乏來者的三朝國丈北周、隋唐的霸業(yè),多由其女婿、子孫來締造。
他,就是獨孤信!
序言
魏晉南北朝,又稱三國兩晉南北朝;赝@三百六十九年,不難發(fā)現(xiàn),從公元222年孫權(quán)稱王,到公元589年隋滅陳朝統(tǒng)一南北,其間只有三十七年相對穩(wěn)定的時期。
朝代嬗遞,政權(quán)更迭,已為魏晉南北朝時期打上了亂世的標簽。然而,無論是之前的三國西晉時期,還是之后的東晉十六國南北朝時期,整個社會與人心,無不是一邊痛苦地呻吟著,卻又一邊恣意地喧鬧著。
正如陳寅恪《李唐氏族之推測后記》中所述:李唐一族之所以崛興,蓋取塞外野蠻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頹廢之軀,舊染既除,新機重啟,擴大恢張,遂能別創(chuàng)空前之世局。無獨有偶,田余慶先生也在《中國古代史上的國家統(tǒng)一問題》一文中說:漢族如果要是不經(jīng)過五胡十六國的局面搞出一個民族大融合來,漢族還是原來的漢族,那就沒有隋唐的局面。因為隋唐時期的發(fā)展,包含著大量非漢族的血統(tǒng)、非漢族的文化、非漢族的各個方面的因素在里頭。
確實如此,胡漢文化的高度交融,正是被這樣一個紛亂如麻的割據(jù)時代催生出來的。統(tǒng)一與融合自然是歷史的主旋律,但在隋唐王朝的前夜,有一個源于武川、建于關(guān)隴、盛于隋唐的軍事貴族集團,一樣值得我們?nèi)リP(guān)注。因為,這個集團貫串了由弱而強的西魏、由強而盛的北周,篳路藍縷地將中國的歷史推入了一個新天地。
在南北朝后期,一度強大的北魏帝國分裂為西魏和東魏兩個互相敵視的政權(quán)。西魏這邊,以宇文泰、獨孤信等人為柱國,拱衛(wèi)朝廷,史稱西魏八柱國。
1981年,一位學生偶然拾得一個新奇的印章。經(jīng)專家考證,可以確認這枚多面體煤玉組印,正是屬于獨孤信的,印章所制的時間,應(yīng)在他大統(tǒng)十六年出征東魏之前。
這枚印章十分別致,呈8棱26面球體,其上有14個正方形印面都鐫刻著上書印文、書信印文、行文印文,比如,臣信上疏大司馬印柱國之印。多面體的印章已是世所獨有,其上的楷書陰刻,更標志著楷書入印至少不晚于南北朝時期,文獻價值非比尋常。
如今,這枚印章已是博物館中陳列的稀世珍寶。斯人不存,古物猶在,引人不禁想去探尋它的主人到底身兼多少職銜,身負多少傳奇。
能制出這樣印章的人,必然不簡單。我們的傳主獨孤信,原名如愿,鮮卑小字期彌頭。
作為與潘安、蘭陵王相比肩的著名美男,他留下了側(cè)帽風流的風流佳話;作為文武雙全的柱國大將軍,他也留下了為百姓所懷,聲振鄰國的千古美名。這已是不朽的傳奇,而更重要的是,獨孤信是整個西魏八大柱國中,除宇文泰以外對后世影響最大的一個人物。
他有七個兒子,其中六子俱任官職,后人亦在隋唐時期有一定影響力;他還有七個女兒,其長女是北周明敬皇后(追封),第四女是唐朝元貞皇后(追封),第七女是隋朝文獻皇后獨孤伽羅。
這就是說,北周明帝宇文毓是他的女婿,隋文帝楊堅是他的女婿,隋煬帝楊廣是他的外孫,唐高祖李淵是他的外孫,唐太宗李世民是他的曾外孫。
自古以來,外戚世家不少,比如西漢王家、東漢梁家等,但沒任何一個比得上獨孤家族,這也包括北宋的符彥卿家族和近代的宋嘉樹家族。所以,獨孤信不僅是南北朝的頂級男神,還是前無古人后乏來者的三朝國丈。
故此,史書贊曰:三代外戚,何其盛哉。只是,對于過往的人事代謝,淺嘗輒止的態(tài)度并不可取。鮮花繁葉之下,往往荊棘叢生,我們不該對此視而不見。
其實,走進那段兵戈擾攘的歲月,才會發(fā)現(xiàn),史上最牛岳父的生活,并不如我們想象一般風光,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更像是一個人一個有血有肉、有悲有喜的人。
已有的中國歷史人物評傳,大多是面向耳熟能詳?shù)牡弁鯇⑾,但對南北朝的歷史人物卻少有提及。筆者對此深覺遺憾,遂在參閱諸位名家專著的基礎(chǔ)上,在朋友的幫助下,完成了這本評傳的寫作。
本書在評述傳主獨孤信的生平時,同時介紹西魏北周的政治軍事以及社會狀況。限于個人識見、筆力等原因,拙著或許未能臻于至善,但有謬誤、缺漏之處,望讀者朋友們不吝斧正。
靈犀,80后,曾用筆名靈犀無翼、蘇睦云。喜談歷史文化,故有金戈鐵馬,崢嶸歲月;喜讀古典文學,故有紅妝翠眉,錦瑟華年。歷史言情小說《崇質(zhì)宮詞》曾獲完美影視主辦的中國好故事日獎。已出版:古典隨筆集《且向花間留晚照》《君生我未生》,古言小說《堇色無恙芰荷香》,短篇暖文《既然無法挽留,不如笑著放手》《隨身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