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傅國涌
一
我生之時,正是文革初起,山村寂寞荒僻,朝朝暮暮,唯面對青山、背靠青山,堅硬的崖壁保持著千年萬年的沉默,在我出生之前六百二十余年,元代文學家李孝光還在與我家相去只有三五里的山洞里讀書養(yǎng)氣,他的傳世之作《雁山十記》開篇寫的即是我家后門的石梁洞,他為橫亙空中的石梁感動,為生長其上紅如躑躅花的秋葉感動,六七百年來山村幾乎沒有什么變動,一樣的貧瘠,一樣的冷清,野花自開自落,白云自卷自舒,唯有迎客僧,屹立在山谷間的那塊高大的石頭,在春花秋月、風雨云霧之中,迎來送往,目睹了徐霞客兩次進山,目睹了林琴南、張大千、黃賓虹等寫生的畫客,目睹了蔡元培、張元濟、康有為、黃炎培的形跡匆匆。當我生時,謝公嶺依然是入山的主要通道之一。
山中歲月無古今,與六七百年前,與沈括落筆寫《夢溪筆談》的九百多年前保持著幾乎相似的節(jié)奏。山中的生活依然艱辛,山地多石子,沒有大片的沃土,只能種番薯,我小時候的主食就是番薯,不僅物質(zhì)的糧食匱乏,精神的糧食更為匱乏。自我幼時起就特別渴慕有字的讀物,沒有上過一天學,卻因在教室外偷聽而識得不少字的母親,為滿足我的渴慕,總是千方百計地去寧波的大舅舅家給我找一些小兒書來,那是我表哥、表姐們看過的殘缺不全常常沒有封面的。我記得我接觸的最早的一本小兒書就是《吳越風云》,關(guān)于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那時我還不識字,雖然看不懂,但一遍一遍地翻,母親和姐姐也一遍遍地講給我聽,內(nèi)容從小就滾瓜爛熟了。
我的大舅舅李一瑾在寧波教育局工作,自我少年時代起,他就不斷地給我寄印刷品,從語文資料、語文輔導練習題和其他資料。我的第一本正式的課外書《歷代作家簡介》也是他買了寄給我的,至今我仍保存著這本書。那時我已上初中了。更早,大約還在我上小學時,1972年到1977年間,我母親每年冬天幾乎都要托大舅舅買下他們單位的舊報刊,加工以后用來包梨子,免得蚊子、蟲子叮咬。這便成為我每年的精神大餐,我貪婪地在大堆的舊報刊中狩獵,尋找我感興趣的文字,剪下來裝訂保存,從刊物上剪下來的歷史小說《秦始皇傳》《烏江東去》(關(guān)于劉邦項羽楚漢之爭),以及《李愬雪夜入蔡州》,還保存得好好的,曾是我一遍又一遍地讀過的。去年,我與鄭也夫先生說起此事,他說這是當年《學習與批判》上發(fā)表的,這大約是文革后期辦的刊物。從《吳越風云》到這些剪報,培養(yǎng)了我最初對歷史的興趣,雖然這些文字本身帶著濃重的意識形態(tài)痕跡。但在一個封閉社會里,尤其在一個文化極度匱乏的山村,這些文字畢竟給了我最初星星點點的歷史知識。
二
崔衛(wèi)平老師曾經(jīng)寫過一篇《要多少好東西才能造就一個人》,說她童年時代偶然接觸到一套1958年的《民間文學》,她正是1958年生人。從那以后她開始了奇妙的閱讀之旅,直到譯出哈維爾、米奇尼克這些東歐轉(zhuǎn)型思想家的著作。
我小時候讀到過的東西雖然不足以建造起一個美好的精神世界,卻激發(fā)了我對閱讀刻骨銘心的興趣,沒有讀物的日子是我難以忍受的。我知道書中有一個遼闊無邊、深不可測的世界,我眼前的世界卻是狹小、無趣、荒蕪、寂寞的,我要在書中找到一個別樣的世界,一個充滿誘惑、挑戰(zhàn),可以救我脫離無聊、無趣、無情現(xiàn)實的世界。打小我就這樣相信。故鄉(xiāng)雁蕩的山水石頭樹木野花和書上的點點滴滴,一同拓展著我的精神天地,我不知道將來往哪里去,我只想多讀書,越多越好。從小學四年級初次接觸《水滸傳》,到高一時,我差不多把當時能找到的古典小說都讀完了,只是《紅樓夢》讀不進去。那時我讀了魯迅的《中國小說史略》,就夢想寫一本更完整的《中國小說史》。
1983年冬天對我是個重要的起點,《名作欣賞》《文史知識》這些期刊成為我的指路者,已故的徐志摩、聞一多、海峽對岸的余光中,他們的詩篇、散文就是這個時候開始進入我的視野的。王維李白杜甫、李賀李商隱、辛棄疾李清照、三蘇,我尤其偏愛的郁達夫沈從文、黃仲則蘇曼殊納蘭容若, 雪萊、拜倫、濟慈、歌德、莎士比亞、波德萊爾,泰戈爾、紀伯倫、屠格涅夫、東山魁夷等也都是此時起逐漸進入我的生命中的,后來我又被《人間詞話》《美的歷程》《美學散步》吸引,甚至啃起了干澀的黑格爾的《美學》、康德的《判斷力批判》等。這些在我的筆記本中都留下了印痕。
1984年夏天,我第一次北京之行,在中關(guān)村的中國科學院宿舍住了十來天,那是我小舅舅李邦河的家,他是個數(shù)學家,當時還不是中科院院士,但在拓撲微分領域已嶄露頭角,深受吳文俊、陳省身等數(shù)學界前輩的賞識。我在他家廢棄的印刷品中發(fā)現(xiàn)了一份《中國詩中的時、空與我》,大喜過望。這份薄薄的只有十多頁的印刷品,是中國社科院文學所內(nèi)部出的《文學動態(tài)》,三十二年來我一直珍藏著,并一次次地閱讀,至少讀過幾十次,每次重讀都有新鮮的感動,劉先生對中國古詩中的時空觀的理解,大大拓展了我對時空的認識。大約也是那個時候,我在一本散文雜志上讀到日本風景畫家東山魁夷的《一片樹葉》,他從一片樹葉看見的不只是時間的流變,季節(jié)的輪回,還有生命的盛衰,世界的起伏。以一葉見宇宙,畫家的心靈在文字之間流淌,讓我一次次低回不已。余光中的《山盟》《聽聽那冷雨》使我看到漢語穿越古典與現(xiàn)代的奇妙歷程,消失的唐宋可以在他的筆下明亮而略帶憂郁地復活。那時《名作欣賞》《讀者》上的許多文章都曾讓我欣喜不已。許達然是這樣遇到的,《初升之月的魅力》《月亮的美學》是這樣遇到的,《審美與人的自由》《天空紅得像馬賽曲》《重訪卡普里》都是這樣遇到的,我將這些文章或全文抄錄,或剪貼成冊,或視為珍寶地收藏至今。這些都成為我生命中帶有體溫的記憶,已超越簡單的閱讀體驗,深入生命的深處,化為了人生的一部分。
一?想到這些文字,我的少年、青年的時光就靜靜地停留在那里,仿佛院子中的橘花、茄花、絲瓜花、南瓜花還在悄悄綻放,白發(fā)的母親還在忙里忙外,籬笆外雞飛狗跳,苦楝樹上時不時掉落幾顆苦楝子。我在老屋樓上的小窗前,面對青山,讀呀寫呀。如果時光停留在20世紀80年代,山中歲月雖然寂寞,我也樂意,母愛環(huán)繞著我,在燕子的呢喃或烏鴉的嘎嘎聲中,在對山外世界的渴望中,在帶著魔力的一頁頁白紙黑字間,時間日日夜夜地啃噬著我,帶走了我的童年、少年和青春時代。
我為魯迅《野草》中的文字所折磨,更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讀蕭紅的《呼蘭河傳》,這些活蹦亂跳的文字每次都讓我心跳不已太陽的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睜不開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鉆出地面來,蝙蝠不敢從什么黑暗的地方飛出來。是凡在太陽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連大樹都會發(fā)響的,叫一叫就是站在對面的土墻都會回答似的;ㄩ_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一切都活了。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樣,就怎么樣。都是自由的。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黃瓜愿意開一個謊花,就開一個謊花,愿意結(jié)一個黃瓜,就結(jié)一個黃瓜。若都不愿意,就是一個黃瓜也不結(jié),一朵花也不開,也沒有人問它。玉米愿意長多高就長多高,他若愿意長上天去,也沒有人管。
在她的記憶里,什么都是活的,有生命的。2012年1月初,我第一次去哈爾濱,最想看的就是蕭紅家的小花園,天寒地凍之中我到了面目全非的呼蘭河邊,一切都已改變,在蕭紅故居和蕭紅紀念館捕捉不到童年蕭紅生活過的氣息,呼蘭河不復是她的呼蘭河,讓我悵惘不已。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在溫州新華書店的角落里買到一本特價書《人怎樣變成巨人》,不過是兒童讀物,而且只是一套書中殘缺的一冊,我卻看得津津有味,我擁有一個缺乏兒童讀物的童年,沒有讀過童話,一開始接觸的就是成年讀物,過早地撞入了成人世界。這本書的文體,那些表述深深地吸引著我,和房龍的《寬容》中帶給我的清新味兒是一致的。相隔三十年,我還常常想起書中說的布魯諾一生的結(jié)束不是人類的結(jié)束。因此布魯諾才那么勇敢地迎接了死亡。
我曾一度沉浸在《天問》《九歌》《九章》和《莊子》的世界,在荒墳山和石椅上思接千載,在桉樹下用樹葉寫詩。那是1985年春夏時節(jié)。我的閱讀真正發(fā)生靜悄悄的革命就是在這一時期開始的,特別是1986年,我開始從叔本華、尼采走出來,走近盧梭、洛克、密爾、霍布斯、彌爾頓、孟德斯鳩、托克維爾,進一步走近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歌德談話錄》《原始思維》和《野性的思維》也是這個時候激起了我的興趣。馬克斯·韋伯和湯因比給我?guī)淼恼鸷,讓我久久難忘,我在他們的著作中看見了一片高遠的天空,看見了人類走過的崎嶇曲折的道路,也看見了人類一路上灑下的汗水與智慧。
十年前,我應約寫過一篇《星星的思想可以與太陽媲美》,回顧了我少年以來三十年的閱讀史,題目起源于1986夏天寫的一句詩:
星星的思想
開始與太陽
媲美
我于1983年冬天到1984年上半年,曾在雁蕩三折瀑下住過,純凈的山水給了我一個讀書養(yǎng)氣的好地方,特別是春夏之交桐花開落,滿樹的繁華和滿地的繁華,潔白的桐花與三折瀑一起,給我心靈注入的生命能量,遠遠超出了單純的審美感受。我的詩句就是對那段時光的懷想。
三
1978年,我翻越謝公嶺到雁蕩中學上初一,開始在練習本上做一些讀書筆記,主要是把寫景的段落抄在本子上,真正養(yǎng)成做讀書筆記的習慣是1984年,從那時起,整個20世紀8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也就是我瘋狂讀書的一二十年間,我做了大量的筆記,保存下來的還有好幾十本。1989年初春,在通往縣城的公路上丟失的一袋筆記本和日記本,成為我半生之痛。
去年,回到故鄉(xiāng)山村的老屋,翻到了一本1986年的筆記本,驀然發(fā)現(xiàn)當年抄寫的一些文章真是美啊,即使三十年后讀來依然心動不已。三十多年來,正是這些滋養(yǎng)過我、感動過我、激勵過我的文字,陪伴我度過了人生最艱難的階段,也繼續(xù)陪伴著我,她們已成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看著自己當年的筆跡,滿心歡喜,滿心感恩。不正是我手抄的這些文字,我剪貼的這些文字,成全了我,讓我得以繼續(xù)在精神上存活嗎?事實上,正是她們構(gòu)成了我心靈史、精神史重要的一部分。我跟親近的朋友說起這些舊筆記本,他們建議我編一本書,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自去年9月起,我就認真思考這件事。今年上半年,終于初步編成了。這些文章是我從小到大讀書留下的痕跡,是我一個人的閱讀體驗,是我生命中的相遇。去年在江西弋陽的《教師博覽》首屆閱讀論壇上,我講《人生最美是相遇》,首先就是人與書的相遇,一個人一生遇到什么樣的讀物,他就可能成為什么樣的人。我滿懷感念的是,這些讀物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在漫長的時光中將我從精神的幽暗中帶出來,帶進光明之地。我愿意編出來分享給這個時代的少年和青年。
2016年8月1516日初稿
8月17日修改于白馬山上白馬湖畔
傅國涌,歷史學者,獨立作家,1967年1月生于浙江樂清,現(xiàn)在杭州家中讀書寫作,主要關(guān)注百年中國言論史、知識分子命運史、近代中國社會轉(zhuǎn)型和近代企業(yè)傳統(tǒng)、民國教育等。
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
《金庸傳》(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3年7月
《追尋失去的傳統(tǒng)》(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年10月)
《1949年:中國知識分子的私人記錄》(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1月)
《主角與配角近代中國大轉(zhuǎn)型的臺前幕后》(長江文藝出版社2005年7月)
《筆底波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從龔自珍到司徒雷登》(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年5月)
《百年辛亥:親歷者的私人記錄》(東方出版社2011年7月、10月)
《帝國盡頭是民國》(廈門大學出版社2015年1月)
《無語江山有人物》(廣東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
《美的相遇:傅國涌教育隨想錄》(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年6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