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曾被俘虜過四次,曾憑借自己的才學(xué)和政事思想,得到了政敵的器重,成了一代名相。魏徵在太宗李世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因為他愛君,能全心全意為君王辦事,幫其鞏固江山;魏徵在人民心中也一直享有美名,是因為他愛民,能全心全意為百姓做實事,幫其過好生活。本書主要講述了魏徵的故鄉(xiāng)傳說、軍中落魄命運、勇救秦瓊和秦王、貞觀年間輔唐皇、以古諫言等歷史事件。
宏圖偉略,扶世安邦立天下。
運籌帷幄,經(jīng)天緯地定乾坤。
魏徵,字玄成,鉅鹿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諫議大夫、左光祿大夫,封鄭國公,以直諫敢言著稱,是中國史上最負(fù)盛名的諫臣。他自幼父母雙亡,家境貧寒,父親魏長賢,曾為隋朝官吏,素有賢名。魏徵喜愛讀書,不理家業(yè),曾出家當(dāng)過道士。有妻裴氏,有三子,名叔玉、叔璘、叔瑜。魏徵的一生就是傳奇,被俘虜了四次,憑借自己的才學(xué),一心為主、一心為民的政治思想,得到了政敵的器重,成了一代名相。
關(guān)于魏徵35歲前的事,史料不詳。魏徵從道觀出來之后,開始踏入政治生涯。隋大業(yè)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命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命為元帥府文學(xué)參軍,專掌文書卷宗。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后,魏徵隨其入關(guān)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zhǔn)后,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h),勸喻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占黎陽,魏徵被俘。竇建德失敗后,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在太子門下任洗馬官。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沖突日益加深,多次勸李建成要先發(fā)制人,及早動手。玄武門之變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于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并經(jīng)常引入內(nèi)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jù)理抗?fàn),從不委曲求全?/p>
有一次,唐太宗曾問魏徵:何謂明君、暗君?魏徵回答說: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后,自己還被蒙在鼓里;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貞觀元年(62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做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diào)查此事,結(jié)果,查無證據(jù),純屬誣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轉(zhuǎn)告魏徵說:今后要遠(yuǎn)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dāng)即面奏說: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xié)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yuǎn)避嫌疑,那么國家興亡,或未可知。并請求太宗要使自己做良臣而不要做忠臣。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qū)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并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yuǎn)。唐太宗點頭稱是。
貞觀十六年,魏徵染病臥床,唐太宗所遣探視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節(jié)儉,家無正寢,唐太宗立即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gòu)大屋。公元643年,魏徵病逝家中,太宗親臨吊唁,痛哭失聲,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并親書碑文。魏徵葬禮按其死后遺愿,極其簡單。但之后不久,唐太宗認(rèn)為其可能與侯君集有聯(lián)系,親自至魏徵墳前,將其墓碑推倒,并取消衡山公主與其長子魏叔玉的婚姻。其留有《魏鄭公文集》與《魏鄭公詩集》,《全唐詩》錄存其詩一卷。
為什么太宗對死后的愛卿魏徵恨得如此深切?據(jù)陳寅恪先生考證后分析,在唐太宗心目中,因魏徵既非山東貴族,又非山東武人,其責(zé)任僅是接洽山東豪杰,監(jiān)視山東貴族及關(guān)隴集團,以供分合操縱諸政治集團之妙用。如果魏徵的行動越過唐太宗賦予的這種權(quán)力,就犯了唐太宗大忌。
魏徵推薦杜正倫為相,而杜正倫出自山東之盛門,則太宗賦予魏徵監(jiān)視山東貴族之作用消失,轉(zhuǎn)過來有聯(lián)合山東社會文武兩大勢力之嫌疑。侯君集這人在兩唐書本傳中雖沒有詳載其家世,只說他是個武將,據(jù)陳寅恪考證,侯君集與太宗都屬于六鎮(zhèn)胡漢關(guān)隴集團,史書上說,他的才能出將入相沒有問題,魏徵舉薦杜侯二人,等于集合了當(dāng)時東西文武三大社會勢力,而他自己身為其樞紐,這是太宗最不能容忍的。
貞觀十八年初,李世民君臣在商議是否對高麗用兵時,再次提到已經(jīng)去世一年多的魏徵。李世民自負(fù)地說,魏徵生前勸他不要東征高麗是個錯誤,過后很快就后悔了。李世民東征高麗失敗后耳邊重又響起自己大言不慚地批評魏徵的話,十分丟面子,不得不對群臣說出了如果魏徵在,絕不會讓我有今天的反省話,一邊承認(rèn)錯誤,一邊又下令重修了魏徵墓,并且讓魏徵的兒子承襲了國公的爵位。
魏徵在李世民心中有很高的地位,是因為他愛君,能全心全意為君王辦事,幫其鞏固江山;在人民心中也一直享有美名,是因為他愛民,能全心全意為百姓做實事,幫其過好生活。關(guān)于魏徵有很多傳奇故事,也有很多美德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
華惠,女,現(xiàn)年58歲,長期從事科研、文化工作,其作品《好有好報》曾受到市場廣泛好評,并被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會推薦為各寺廟(旅游景點)指定售書。其參與策劃的帝后傳奇系列圖書一路暢銷,累計印量近10萬冊。相信輔國良臣作為其傾力打造的新產(chǎn)品,一定會讓讀者獲得更為完美的閱讀體驗。
第一章
故里存疑家世赫
關(guān)于魏徵故鄉(xiāng)一直存在爭議,史書中較普遍的記載是鉅鹿曲城人,后來遷居到相州內(nèi)黃,他的家族到了魏徵父親時就開始敗落了。
故里存疑,史料有載 ·002
魏徵的先世 ·007
家庭變故 ·009
魏徵傳說之趙魏村 ·013
第二章
軍中落魄命運舛
魏徵憑借自己的才能,受到李密的賞識,卻得不到重用,意見得不到采納,他深深地意識到自己的從政生涯才剛剛起步,瓦崗敗落后,一次次地被俘虜,也許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好事多磨吧!
文才和智慧受賞識 ·020
雖賞識卻無重用 ·022
瓦崗戰(zhàn)役敗落 ·024
被俘踏入長安 ·027
勸降徐世勣 ·029
魏徵再次被俘虜 ·032
被赦免反加封 ·033
魏徵傳說之堵北門 ·045
第三章
化險為夷引器重
魏徵四次被俘,原本以為自己會跟那些亂臣賊子一樣被打入天牢,再處死,讓他意外的是唐太宗不但沒有處死他,反而讓他繼續(xù)任官職,并且非常器重他。
無罪赦免甚感恩 ·052
主圣臣直,太宗器重 ·055
復(fù)雜的君臣關(guān)系·059
魏徵傳說之救秦瓊和秦王 ·064
第四章
貞觀年間輔唐皇
唐初貞觀之治二十三年間太平盛世的出現(xiàn)可以說是唐太宗李世民和他的臣子們聯(lián)手打造的結(jié)果,魏徵更是喜逢知己之主,于是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貞觀之治立下了汗馬功勞。
教化問題占上風(fēng) ·070
三類人的不滿和嫉妒 ·072
拉幫結(jié)派案 ·076
鼓勵和提倡諫言 ·079
魏徵傳說之香椿樹 ·084
第五章
忠言納諫無畏懼(上)
魏徵性格耿直,往往據(jù)理抗?fàn),從不委曲求全。?jù)史書統(tǒng)計,魏徵在職期間,向唐太宗進諫達(dá)二百多次,而且很多時候不分時間、地點和場合。
反復(fù)勸諫出兵征討 ·090
兼聽則明,偏信則暗 ·091
以古諫言 ·094
阻納鄭氏女·097
挺身而出,大膽論諍 ·099
魏徵傳說之除霸王 ·101
第六章
忠言納諫無畏懼(下)
魏徵的諫言雖然多被采納,可是并不是每次諫言都會被太宗欣然接受,有時還動了殺他之心。但是魏徵從不畏懼,忠心耿耿,一心為國,犯顏直諫。
論太宗封禪 ·108
論厚薄人倫 ·111
論殺身之險·112
論皇親犯法·115
論一針見血 ·116
論多管閑事 ·117
論王子大臣·118
論太宗驕慢 ·121
魏徵傳說之爺爺魏彥 ·123
第七章
分封不妥據(jù)理勝
唐太宗分封諸侯,遭到魏徵的極力反對。實行分封制,必定增加大批官員,官員的俸祿都是從老百姓那得來。國家如果少收賦稅,官府財力則困難;如果增加賦稅,老百姓又受不了,要是硬性催征,就很容易發(fā)生動亂……
繼承和改革政府機構(gòu) ·130
論戰(zhàn)分封諸侯好壞 ·132
打消復(fù)古倒退的做法 ·137
魏徵傳說之魏徵谷 ·140
第八章
苦口婆心巧諫言
所謂伴君如伴虎,雖然唐太宗提倡和鼓勵大臣諫言,可是觸犯龍顏是很危險的,國家安穩(wěn)后,唐太宗的帝王專制本能日益顯現(xiàn),也日益驕逸,魏徵總在他旁邊不厭其煩地說教,并巧妙地讓太宗接受諫言。
放縱帝王的專制本能 ·148
為愛妃尋鷂鳥 ·150
太宗日益驕逸 ·156
高居深視,以暗觀明 ·157
進諫被采納和賞賜的原因 ·159
魏徵傳說之藥王廟 ·162
第九章
陷害不成反功高
魏徵在唐太宗心中的地位越來越高,很多大臣對他產(chǎn)生不滿和嫉妒,總想找到突破口陷害他,卻沒想到挖了個陷阱,自己掉進去了,反而讓魏徵既得到了太宗的賞賜又掙回了面子。
千方百計找漏洞 ·168
張揚婚事引陷阱·169
詭計得逞陷阱成 ·171
陷阱密布遲知曉 ·173
亦有對策應(yīng)陷阱 ·176
魏徵傳說之拒收壽禮 ·180
第十章
委派太師著朝典
魏徵在唐朝的政治上功不可沒,修史博文,以古為鏡,檢討和歸納身亡國滅的沉痛教訓(xùn),太宗對魏徵非常信任,任命他為太師,授業(yè)太子。
修史博文,以古為鏡 ·186
檢討和歸納身亡國滅的沉痛教訓(xùn)·192
對太子由喜愛轉(zhuǎn)為厭惡 ·194
委任太師,重任難辭 ·197
魏徵傳說之紫城村 ·201
第十一章
以民為本執(zhí)政事
魏徵在整個從政過程中,一直把治理民眾、安定民生,視為君主政治的首要任務(wù)。他主張帝王要重民傳統(tǒng)、畏民,闡發(fā)了國以民為本的傳統(tǒng)思想,并付諸政治領(lǐng)域。
民本始源·206
論民心民力 ·207
論及時修政 ·208
以文德治國 ·209
君臣關(guān)系理論 ·210
君何以待臣 ·213
總結(jié)六正和六邪作為用人標(biāo)準(zhǔn)·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