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夏》自序
王哲珠
這是我少年時期的狂想曲,那些想象天馬行空,絢麗如盛夏之光中的琉璃,奇特浮夸得得像夢境。對人世對外部世界最初的認知,少年盲目地自信又莫名地自卑,對未來各種期待,永無止境的好奇,毫無來由地相信與懷疑,那注定是自由又充滿試探的時光。我堅信這段時光是人生的入口,將化為無形的手,指點以后歲月的方向與選擇,有如隱形的磁場,是力量也是禁錮。我企圖用文字理清它,尋找它。
自有機會看書以來,我讀了無數(shù)童話,無數(shù)次被童話感動過溫暖過勵志過,有段時間,我成了被籠罩在陽光下的柔軟體。慢慢地,這種柔軟讓人疲倦,意識到那種陽光的溫度帶著虛假感。那些單維度的童話化成一張膜,隔在心靈與現(xiàn)實世界之間,否認了懷疑、暗色、硬度與復雜。最初的野心是刺穿童話這張膜,抵達更真實更有質感的東西,走出虛假的光線與暖意,觸摸原本存在的寒冷與尖銳。我們的少年時光不應只被裹護在溫吞的童話里,我們更需要有了解內里的勇氣,面對真實的理智,觸碰人世堅硬的準備,當我們轉身面向暗色,陽光正支撐著我們的后背。
這是一部揭穿童話的童話。
另一個重要的命題是溝通。很多時候,親近人之間的情感反帶著羞愧感,交流莫名的艱難與詞不達意。父與子之間的對話古老而永恒,觸碰這個話題有流于庸常的危險,且有永遠到不了彼岸的悲劇感,但這命題是如此重要,不單是父與子,更是上輩與后輩,過去與未來,保守與反叛的對話。這種對話可以牽扯出很多東西,如果能夠撐開,將變成復雜的立體迷宮,在這個迷宮里,你永遠不知道,也永遠期待下一個拐角會有什么,這是迷人的。我愿意為之嘗試,即使嘗試或許是徒勞的。直接的對話是生硬而困難的,我試圖找一條路徑,在虛與實進行間接交談,以從現(xiàn)實進入最終走向離奇的溝通方式,尋找的是另一種可能性。另一個野心是,這種對話的可能性形成表達新的可能性,塑造文本新的可能性。
當這文本出現(xiàn)時,我反而陷入迷茫,不知筆下出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文本,是反童話的童話?是成年人放不下的過往瘋狂?是敘述方式與文本的另類嘗試?寫給少年?寫給成人?寫給自己?甚至只為了寫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