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以鎮(zhèn)江焦山碑刻為背景,匯集了對焦山各碑刻的研究文章,重點突出了對瘞鶴銘碑的研究,特別記錄了近年打撈瘞鶴銘的過程,本書為對瘞鶴銘碑及各碑研究的2011年輯,此后還將每年陸續(xù)出版輯冊。
碑林淵源
仙人今安在 江流石不轉(zhuǎn)——記焦山摩崖石刻
千年寶刻 書法名山——記鎮(zhèn)江焦山碑林
書法之城話鎮(zhèn)江
搶救《瘞鶴銘》碑的陳鵬年
碑的衍生物——以《瘞鶴銘》為例
鶴銘研究
大字之祖《瘞鶴銘》——《瘞鶴銘》研究的歷史價值及現(xiàn)代意義
論“南北二銘”
思接干載——《瘞鶴銘》解析
《瘞鶴銘》的文本和書風之我見
論《瘞鶴銘》文化遺產(chǎn)的保護與利用
瘞鶴銘辯
名碑賞析
《魏法師碑》碑文校注及初步研究幾題
家國情懷的千古絕唱——陸游的焦山摩崖題記
唐殷府君墓志銘考釋
李德裕與佛教關(guān)系探微-鎮(zhèn)江甘露寺出土石刻及其他
不可小覷《徐鉉臨嶧山秦碣石門辭》
碑廊漫步
焦山碑刻研究四則
與“焦山碑林”的緣分——鄭孝胥《第六世振聲公捐產(chǎn)興學碑記》探訪
與晚清狀元前世今生的因緣——陸潤庠與焦山石刻
劉家“四年”焦山題名
焦山碑林里兩塊牡丹碑
“一建二移”仰止軒
水下再探
鉤沉記
鎮(zhèn)江焦山《瘞鶴銘》2008-2010年度發(fā)掘簡報/鎮(zhèn)江焦山碑刻博物館
打撈《瘞鶴銘》
巨石刻字否待解千古謎——摩崖石刻《瘞鶴銘》真跡今日有望浮出水面
“大字之祖”能否復活千古謎碑《瘞鶴銘》再打撈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鎮(zhèn)江(古稱京口)東北長江中的焦山,實際上只能算個小島。東漢末年隱居于此的焦光算是一個仙人,卻沒有留下什么仙蹤,只留下詩仙李白的一聲感慨“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倒是焦山的摩崖石刻,因了兩只仙鶴的緣故從此聲名大噪,算是實實在在有仙緣的。古時候的焦山是長江人?冢喾Q海門,長江挾兩岸嶂峽崖壁,委蛇千里,從此匯人大海。王安石有詩云:波瀾蕩躍乾坤大,氣象包藏水石間。只有此中宜闊望,誰令天作海門山。當年的壯觀景象,我們只能從前人的詩文中想象了。
六朝的名士風流大都與清談、書畫、彈琴、下棋、養(yǎng)鶴、服食分不開。焦山的兩只仙鶴不知何故未享其年,悲傷的主人用黃綾將他們包裹起來葬于焦山西麓的石崖下,并邀請了幾位同道中人,立石旌事,寫下了千古不朽的《瘞鶴銘》摩崖石刻。從此江流石不轉(zhuǎn),山以石名,銘與山齊。
李白來了,張若虛來了,蘇軾、黃庭堅、米芾、陸游等等都來了。他們在此抒情言志,縱酒放歌,留下了一方方精美壯觀的石刻,一篇篇豪情滿懷的華章,成就了焦山“書法之山”、“文化之山”的美名。
今天的焦山,非復從前,風平浪靜,我們或坐輪渡或乘汽艇,轉(zhuǎn)眼即到。進入山門,過山門殿,沿山腳西行,拾階而上,有亭翼然,便是焦山摩崖石刻了。一入眼便是南宋愛國主義詩人陸游的摩崖題記:“陸務(wù)觀、何德器、張玉仲、韓無咎,隆興甲申閏月廿九日,踏雪觀瘞鶴銘,置酒上方,烽火未息,望風檣戰(zhàn)艦在煙靄間,慨然盡醉。薄晚泛舟,自甘露寺以歸。明年二月壬午圜禪師刻之石,務(wù)觀書。”當年,陸游滿懷豪情到鎮(zhèn)江做通判,以收復中原,中興大宋為己任,卻因朝廷的妥協(xié),壯志難酬。隆興甲申閏月廿九日,偕詩友何德器、張玉仲、韓無咎游焦山,觀瘞鶴銘,暢談國是,慨然盡醉。題名留念,書法魯公《大唐中興頌》,氣象雄渾,是陸游傳世書法作品中難得的楷書佳構(gòu)。
沿階而上,山路忽轉(zhuǎn),極目遠望,但見蒹葭蒼蒼,水清石白,油然而生出世之慨,回首崖壁,南宋書法家趙孟奎所書“浮玉”二字直逼人眼,字大如斗,結(jié)體穩(wěn)健,豐腴圓潤。此片崖壁即是后人所謂的“浮玉巖”,崖壁布滿石刻,最有名的莫過宋人所刻“壯觀亭瘞鶴銘”。當年米芾、賀鑄、陸游、吳琚以及后來的明清諸家如方豪、額勒布、張問陶、彭玉麟、陶澍等即為此而來,題名留念,極大地豐富了焦山摩崖石刻的內(nèi)涵。其實焦山的摩崖石刻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焦山游記題刻,另一類便是尋訪本書的題刻。而唐刻目前僅存一方唐僧貞觀書寫的《金剛經(jīng)》偈句。
移步換景,過三詔洞,上羅漢崖,唐刻《金剛經(jīng)》偈句躍然入眼:“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笔180厘米、寬110厘米,結(jié)體端嚴,渾樸有相,為上乘的楷書作品。想唐人于驚濤駭浪中弘揚禪宗思想,當別有深意。羅漢崖緊靠瘞鶴崖,周回布滿石刻。其中吳琚的春游焦山訪《瘞鶴銘》詩:“昔愛山樵書,今踏山樵路。江邊春事動,梅柳皆可賦。犖確石徑微,白浪灑衣履。臨淵魚龍驚,捫崖猿鳥懼。古刻難細讀,斷缺蒼蘚護,歲月豈易考,書法但增慕。摩挲發(fā)三嘆,欲去還小住。習氣未掃除,齒發(fā)恨遲暮。華亭鶴自歸,長江只東注。寂寥千古意,落日起煙霧!贝嗽姶砹艘淮笈荣t如陸游、陳彥明、范柔中、陶澍、洪亮吉、彭玉麟、陸潤庠、康有為、李根源、冷通等人的“寂寥千古意”和君子之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