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氏十三經注疏(套裝上下冊)》包括:《圓覺近釋》、《梵網經合注》、《四十二章經解》、《佛遺教經解移》、《八大人覺經略解》、《心經注解》、《金剛經注解》、《無量壽經義疏》、《觀經四帖疏》、《首楞嚴經纂注》、《維摩詰所說經注》、《楞伽經記》、《法華通義》。除了經典原文之外,主要篇幅是歷史上高僧大德對這些經典的注釋。因為這些經典都是古代翻譯出來的域外經典,是外來文化輸入中國的歷史見證,在歷史上都曾經歷了一個文化沖突與融合的過程,在一代又一代佛教義學高僧的努力下,逐漸被中國人所理解,并經過消化吸收的過程,逐步實現了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正是因為這些高僧的深入研究與系統(tǒng)解讀,佛教經典才在中國落地生根,廣為傳播。今天,我們借助中國古代高僧的經典注疏,可以更加全面、深刻、清晰地理解這些經典。
早在二十年前,我就曾經給在三秦出版社工作的朋友趙建黎提出一個建議,希望他能夠考慮編輯出版佛教十三經。當時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一方面是因為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與弘揚已經成為時代的必然潮流,而佛教經典又是這一潮流得以推進的必要支撐,所以一佛教經典將越來越為社會所需求;另一方面,佛教經典的出版應該借助於一些傳統(tǒng)的文化因素,借機而行可能會更具吸引力,而釋氏十三經其實就是仿照儒家十三經的名稱,希望能以這種組團性呈現方式,在與儒家文化經典的呼應中獲取更多的感召力與影響力。
當時,我還做了比較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選取了十三部最有影響力的經典,同時也徵求了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南亞研究所所長、著名佛教學者黃心川先生的意見,也得到他的大力支持?上б驗槌霭嫔缬卸喾矫娴目紤],加之我忙於他事,而佛教出版市場也在千變萬化,此事後來就擱置下來了。讓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二十年後,我的學生史全超竟能接續(xù)前緣,得益於齊魯書社社領導的魄力和同仁的慧眼,開始編輯出版穴釋氏十三經注疏移,這其中的因緣真讓我感慨萬千。
穴釋氏十三經移是指佛教當中十三部最有影響的經典。近年來,關於佛教十三經的具體經目,學界和教界稍有不同的意見,但大同小異,僅有個別經目略有出入,有的側重考慮各個不同佛教派系之間的平衡,有的側重考慮佛教經典在歷史上傳播的廣度與影響的深度,有的則是考慮經典本身內容的相互呼應與整體的完整統(tǒng)一。這次,齊魯書社所選取的十三經注疏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所收入的十三經為晚清著名佛教學者楊仁山居士根據佛教理論與傳播實踐等因素綜合考慮之後所選定的,包括:《四十二章經》、《佛遺教經》、《八大人覺經》、《金剛經》、《梵網經》、《無量壽經》、《觀無量壽經》、《維摩詰經》、《法華經》、《圓覺經》、《心經》、《楞伽經》、《楞嚴經》。這十三部佛經基本涵蓋了佛教的主要思想與核心信仰,同時兼顧了流傳的廣度與影響的深度。這些經典支撐了中國佛教的主流形態(tài),特別是唐以後中國佛教的基本思想情趣,均可從這些經典中得到充分而直接的理論滋養(yǎng),所以,我認為是最為恰當的一種十三經版本。另外,十三經中有五部為鳩摩羅什所譯,再次印證了鳩摩羅什的佛經翻譯堪稱中國佛教譯經事業(yè)的典范,他的譯經風格和譯經成果對中國佛教產生了極為深遠的影響。
本次選取的十三經都是注疏本,包括:《圓覺近釋》、《梵網經合注》、《四十二章經解》、《佛遺教經解移》、《八大人覺經略解》、《心經注解》、《金剛經注解》、《無量壽經義疏》、《觀經四帖疏》、《首楞嚴經纂注》、《維摩詰所說經注》、《楞伽經記》、《法華通義》。除了經典原文之外,主要篇幅是歷史上高僧大德對這些經典的注釋。因為這些經典都是古代翻譯出來的域外經典,是外來文化輸入中國的歷史見證,在歷史上都曾經歷了一個文化沖突與融合的過程,在一代又一代佛教義學高僧的努力下,逐漸被中國人所理解,并經過消化吸收的過程,逐步實現了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所以,正是因為這些高僧的深入研究與系統(tǒng)解讀,佛教經典才在中國落地生根,廣為傳播。今天,我們借助中國古代高僧的經典注疏,可以更加全面、深刻、清晰地理解這些經典。
序
圓覺經近釋六卷 唐佛陀多羅譯 明通潤述
梵網經合注七卷附玄義 姚秦鳩摩羅什譯 明智旭述
四十二章經解一卷 後漢迦葉摩騰、竺法蘭同譯 明智旭著
佛遣教經解一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明智旭述
人大人覺經略解一卷 後漢安世高譯 明智旭解
心經注解一卷 唐玄奘譯 明宗泐 如圮同注
金剛經注解一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明宗泐、如圮同注
無量壽經義疏六卷 曹魏康僧鏜譯 隋慧遠疏
觀經四帖疏四卷 劉宋畺良耶舍譯 唐善導集記
首楞嚴經纂注十卷 卷首卷末各一卷 唐般刺密諦譯 明真界纂注
維摩詰所說經注八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姚秦僧肇注
觀楞伽經記十八卷卷 首補遺各一卷 劉宋求那跋陀羅譯 明德清記
妙法蓮華經通義二十卷 姚秦鳩摩羅什譯 明德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