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時空是人類一直以來的探索和追求,但迄今為止,人們只能在小說或影視作品中實現,或者說在自己的頭腦中進行時間的旅行。心理時間旅行的過程使個體可以主觀地將自我定位到曾經經歷過的時間和地點來重新體驗自己的過去(情景記憶),或者將自我定位到未來提前體驗某個事件(情景預見)。《BR》 本書主要關注情景預見的過程,首先描繪了從幼兒到大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生發(fā)展軌跡,接著探討了發(fā)展進程中情景預見的影響因素,包括情景建構和與自我相關的能力,之后考察了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情景預見能力的特點,并介紹了相關的干預研究。
更多科學出版社服務,請掃碼獲取。
《博士后文庫》序言
序言
前言
第一章 緒論 / 1
一、種系發(fā)生的研究視角 / 1
二、個體發(fā)生的研究視角 / 3
三、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視角:認知機制 / 7
四、認知神經科學的研究視角:神經基礎 / 13
五、應用與干預的研究視角 / 16
第二章 情景預見的發(fā)展進程 / 19
第一節(jié) 幼兒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生發(fā)展 / 19
一、幼兒情景預見能力發(fā)展的實驗研究 / 21
二、幼兒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 23
第二節(jié) 中小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 25
一、中小學情景預見能力的訪談研究 / 26
二、中小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展軌跡 / 28
第三節(jié) 青年早期個體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展特點 / 31
一、高中生和大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訪談研究 / 32
二、青年早期個體情景預見能力的發(fā)展軌跡 / 33
第四節(jié) 大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多維度探討 / 35
一、大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訪談研究 / 36
二、大學生情景預見能力的多維度分析 / 39
第三章 發(fā)展進程中情景預見的影響因素 / 43
第一節(jié) 抑制控制和心理理論與情景預見能力 / 43
一、抑制控制、心理理論與情景預見關系的實驗研究 / 44
二、抑制控制、心理理論與情景預見的關系探討 / 47
第二節(jié) 自我控制與情景預見能力 / 50
一、自我控制和事件可控性與幼兒的情景預見能力 / 50
二、自我控制與成人的情景預見能力 / 59
三、教育建議 / 61
第三節(jié) 幼兒的情景預見:自我投射的作用 / 62
一、自我和他人視角下情景預見的比較研究 / 64
二、不同視角下情景預見的差異分析 / 66
三、自我投射對幼兒情景預見能力的作用模式 / 68
第四節(jié) 幼兒的情景預見:情景記憶與語義經驗的作用 / 70
一、幼兒的情景記憶、語義經驗與情景預見關系的實驗研究 / 70
二、幼兒的情景記憶、語義經驗與情景預見的關系探討 / 73
第五節(jié) 中小學生和青年早期個體的情景預見:情景記憶與自我的作用 / 75
一、中小學生的情景預見:情景記憶與自我的作用 / 77
二、青年早期個體的情景預見:情景記憶與自我的作用 / 80
三、討論與結論 / 83
第六節(jié) 成年期情景預見的動力機制:自我的作用 / 85
一、核心自我評價與心理時間旅行的關系 / 87
二、不同類型的自我概念對心理時間旅行的影響 / 91
三、討論與結論 / 94
第四章 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情景預見能力 / 97
第一節(jié) 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情景預見的特點 / 97
一、ASD兒童與TD兒童心理時間旅行的比較研究 / 99
二、ASD兒童心理時間旅行特點分析 / 102
三、討論與結論 / 105
四、教育建議 / 106
第二節(jié) 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情景預見能力的缺損機制:自我投射的作用 / 107
一、自我和他人視角下ASD兒童情景預見的比較研究 / 109
二、自我投射對ASD兒童的作用分析 / 111
三、討論與結論 / 113
第三節(jié) 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情景預見能力的缺損機制:情景建構與語義支撐 / 115
一、ASD兒童情景記憶、語義經驗與情景預見的關系研究 / 116
二、ASD兒童情景記憶、語義經驗與情景預見的關系分析 / 118
三、討論與結論 / 121
第四節(jié) 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干預:借助沙盤的游戲療法 / 124
一、對ASD兒童進行游戲干預的分組設計 / 126
二、對ASD兒童進行游戲干預的個案分析 / 131
三、討論與結論 / 150
第五節(jié) 對孤獨癥譜系障礙兒童的干預:家長介入 / 153
一、家長介入的干預研究 / 155
二、家長介入的干預效果分析 / 161
三、討論與結論 / 179
第五章 情景預見的發(fā)展規(guī)律、影響因素和未來展望 / 181
一、情景預見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影響因素 / 181
二、研究的未來展望 / 183
參考文獻 / 187
后記 / 205
編后記 /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