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雅俗文化書系”》新舊同源,一脈相承的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雅俗共賞,孜孜以求只為天下大眾汲取知識的甘露。
新版“雅俗文化書系”,既包括山川風物、觀念信仰、三教九流、風俗人情、行業(yè)傳統(tǒng),也包括人倫禮儀、衣食起居、琴棋書畫、奇技賞玩等,在千百年歷史文化的縱橫交錯中,書中呈現(xiàn)著新時代的思想激蕩,“古”與“今”文化碰撞,“雅”與“俗”相得益彰。 新版“雅俗文化書系”是奉獻給廣大讀者的一套精品文化圖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又引經據(jù)典、深入淺出。引領普通大眾,沿著歷史的軌跡,與文化對話,近距離探求文化的內涵。書系還是少年兒童了解傳統(tǒng)文化,親近華夏五千年文明的優(yōu)秀讀本,使他們在樂趣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遺跡文化》人文遺跡,即有人類的智慧和意識活動參與其中的遺跡,它是遺跡本身與其所承載的傳說、意蘊、精神等的綜合體,是我們的祖先在漫長的歷史中留下的蹤跡和身影。
《遺跡文化》所說的遺跡,即為人文遺跡。無論是陵墓、庭院、神祠,還是工事、樓閣、書院,都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承載著先人的激情、智慧和理想,構成了古今文化的一種標尺,是今人最值得珍惜的物質與精神財富之一。
對遺跡文化的梳理、品讀與吸收,是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一部分,也是今人實現(xiàn)自我理解的一種嘗試。晉人陸機云:“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這正是《遺跡文化》的意義所在。
1.1995年,“雅俗文化書系”由中國經濟出版社出版,趙樸初題字,季羨林作序;2011年,新版“雅俗文化書系”重裝推出,延續(xù)經典! 2.為讀者提供安全、營養(yǎng)、美味的“精神食糧”! ∽髡咭試乐?shù)膶W術態(tài)度收集資料、組織內容;以優(yōu)美流暢的行文將文獻、典故、詩詞匯入書中;為了讀者查閱書中最感興趣的內容,目錄安排了四級標題! 3.增加了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文化現(xiàn)象和文化故事,使讀者對每種文化的了解更加完整、豐富、立體化! “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普通讀者通過對傳統(tǒng)文化的了解和學習,真正地從生活中體會到意義和趣味,增加人生的內涵! 4.引用經典的古典文獻上百處,穿插幾十個有趣的歷史典故,選摘優(yōu)美的古代詩詞數(shù)十首,配有一百多幅插圖。 詩詞典故使文化知識變得生動易讀,文化知識為詩詞典故的賞析提供了知識背景,插圖更直觀地了解文化與文化現(xiàn)象! 5.封面用圖均為著名古畫;內文雙色印刷,版式古韻古風;語言優(yōu)美,行文流暢,韻味悠長,是優(yōu)秀的文化讀物。
過常寶,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以生動而內涵豐富的教學,曾被學生評為“北師大最受歡迎的本科教學十佳教師”。曾任中國香港教育學院、中國臺灣東吳大學、韓國高麗大學等院校特聘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上古文學和文化,著有《楚辭與原始宗教》《原史文化及文獻研究》《先秦散文研究——上古文體及話語方式的生成》《依然舊時明月——唐詩宋詞中的生命和情感》等多部學術著作。
序一 季羨林序(第一版“雅俗文化書系”序)
序二 新版“雅俗文化書系”序
前言 遺跡、遺跡文化與生活情趣
第一章 陵墓遺跡
第一節(jié)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秦始皇陵
第二節(jié) 上谷風塵通大漠,居庸紫翠落層巒——明十三陵
第三節(jié) 郁蔥佳氣晝沉沉,五里如云屬孔林——孔林
第四節(jié)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昭君墓
第五節(jié) 到底君王負舊盟,江山情重美人輕——楊貴妃墓
第二章 庭院遺跡
第一節(jié) 濃春何處歸來早,堆秀山前絳雪軒——故宮
第二節(jié) 孔府龐然何所觀,衙門模樣海同寬——孔府
第三節(jié) 春湖落日水拖藍,天影樓臺上下涵——頤和園
第四節(jié) 太乙高樓燈似晝,未央前殿月移輪——圓明園
第五節(jié) 適情處處皆安樂,大抵園林勝市朝——拙政園
第三章 神祠遺跡
第一節(jié) 石闕三千一百座,佛光萬丈法無邊——龍門石窟
第二節(jié) 身毛九色映祥瑞,修凡五彩照人間——莫高窟
第三節(jié) 水勢山形朝大佛,南北東西引客游——樂山大佛
第四節(jié) 世間此帖豈有二,孔廟破石人猶憐——孔廟
第四章 工事遺跡
第一節(jié) 秦統(tǒng)九州雄百國,城修萬里壯千秋——長城
第二節(jié) 偉績居然神禹下,奇才直接五丁來——都江堰
第三節(jié) 水從碧玉環(huán)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趙州橋
第四節(jié) 不須候吏沙頭報,驛站懸知是古城——古驛站
第五章 樓閣遺跡
第一節(jié) 遍歷江山只此樓,名傳自古今又修——岳陽樓
第二節(jié)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樓
第三節(jié)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
第四節(jié) 食薦四時新俎豆,書藏萬卷小瑯嬛——海源閣
第五節(jié) 玉軸牙簽頻自檢,鐵琴銅劍亦兼儲——鐵琴銅劍樓
第六章 書院遺跡
第一節(jié) 三湘雋士講研地,四海學人向往中——岳麓書院
第二節(jié) 白鹿無言思故主,古松有色朗新聲——白鹿洞書院
第三節(jié) 嵩陽書院名天下,司馬范程亦大家——嵩陽書院
第四節(jié) 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岳震南天——石鼓書院
第一節(jié) 龍盤虎踞樹層層,勢入浮云亦是崩——秦始皇陵
1974年的春天,對位于驪山北麓、秦始皇陵東側的西楊村村民來說,并沒有什么特別。他們?yōu)榱酥\食不得不與天斗,想辦法弄到水來抗擊干旱,這已經是他們每年必做的一項集體工程。不過在這一年,他們想打一口大些的井,改變這種年年都要打井抗旱的狀況。
幾個人來到村南一片柿林里,看好一個地方后就開始了挖井的工作。經過三天三夜的挖掘,他們沒有挖到水,卻挖到了一個窟窿。再挖進去一點,竟看到了一個像人頭的東西,盡管是土做的,幾個挖井的村民還是非常緊張,不是因為他們幾天的挖掘勞累沒有得到井水的回報,而是因為當?shù)匾粋可怕的傳說。在當?shù),有個“瓦神爺”的傳說,據(jù)說“瓦神爺”住在地下,如果有人挖到它,就會接連遇到倒霉事,甚至會有大災大難。
他們又試探著往下挖,漸漸地,一個完整的與人一般大小的土俑出現(xiàn)在了村民眼前。村民們認為它就是“瓦神爺”,很擔心“瓦神爺”要來懲罰他們。這消息就像炸開鍋似的傳開了。
當?shù)乜h文化館得到這個消息后,馬上組織專家前往考查,以消除村民們的恐慌。經過考證,專家認定這些土俑就是秦始皇的兵馬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