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一個古老而煩難的問題,從古至今都從不缺少思想的巨人為之爭辯不已。20世紀藝術批評巨匠克萊門特·格林伯格,在一個藝術與生活含混不清的時代里重新回到康德,以曉暢而通俗的語言參與美學大師的論爭。
本書收錄了格林伯格未曾結集的文章和1971年本寧頓學院系列研討會演講稿,反映了他對藝術趣味與品質的廣泛見解。他堅持認為,盡管現(xiàn)代藝術家通過生產(chǎn)一些如此跳脫常理以至于無法被評價的藝術品來奮力逃避趣味的審判,但趣味仍然是不可抗拒的。他堅守藝術品質的標準,并認為去探尋一種媒介具有挑戰(zhàn)性的要求是藝術家的責任,對此進行鑒別則是批評家的責任,而這兩者都是偉大藝術的必備條件。他討論審美體驗中期待和驚奇之間的相互作用,也討論偉大藝術所帶來的激動心情!蹲灾泼缹W》使得我們可以審視批評家的心理是如何運作的,同時也會給他充滿爭議但又影響深遠的理論提供辯護(時不時還會給予反思)。查爾斯·哈里森的序言介紹了《自制美學》的寫作背景——格林伯格的藝術批評及20世紀批評的演變。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1909—1994),20世紀下半葉美國重要的藝術批評家,也是該時期整個西方重要的藝術批評家之一。他的作品簡明地闡述了1930年代中期到1960年代晚期西方藝術評論的中心問題。他通常被認為是美國“抽象表現(xiàn)主義”的主要發(fā)言人,由于他的主要觀點代表了現(xiàn)代主義藝術理論的法典化,他便成了現(xiàn)代主義藝術與后現(xiàn)代主義藝術的分水嶺。著有《自制美學:關于藝術與趣味的觀察》、《藝術與文化》、《格林伯格藝術批評文集》(1—4卷)等。
陳毅平,暨南大學翻譯學院教授。華中師范大學英語系本科(1989),天津外國語學院英語系研究生(1995),武漢大學中文系博士(2004)。曾在武漢工學院、武漢大學和汕頭大學工作。多年從事英語和翻譯教學,主要研究興趣為語言學、語用學和翻譯。譯著主要有《海明威》(1997,第三譯者)、《英語名家散文》(1998,主編、翻譯)、《廢墟中的大學》(2008,第二譯者)、《平衡》(2015,譯者),在《英語廣場》等雜志發(fā)表譯文70余篇。
總序
前言
致謝
序言:藝術判斷
第1部分文章
直覺與審美體驗
審美判斷
趣味會是客觀的嗎?
驚奇因素
判斷與審美對象
慣例與創(chuàng)新
對價值的體驗
審美話語的語言
小議審美距離
第2部分本寧頓學院研討會1971年4月6—22日
第1夜
第2夜
第3夜
第4夜
第5夜
第6夜
第7夜
第8夜
第9夜
附錄:“第一章”草稿
延伸閱讀
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的作品
其他作者的作品
索引
先交代一下本書成書的背景: 1970 年,本寧頓學院找到克萊門特·格林伯格,請他舉辦一系列專題研討會。以前他在學院辦過一次研討會,那是 1962 年秋天,講過六講,他常說和師生們的討論非常熱烈,受益良多。 1961 年他出了一本文集《藝術與文化》,然后一直計劃寫本書,叫《自制美學》。既然學院找上門來,他認為這會給他探討自己的思想提供一個活躍的論壇。
1971 年 4 月 6 日,經(jīng)過西德尼·替林(Sidney Tillim)的介紹,格林伯格開講,一共九講。他做了精心準備,這頭一講就寫了四稿,后八講怎么安排也有了大致的輪廓,他故意沒把講的內容定下來,這樣對自己、對聽眾都有利。4 月 22 日講完最后一講?巳R門后來對朋友說,最近這次在本寧頓學院的系列講座不是想象的那樣具有挑戰(zhàn)性,他比較失望。然而,他以這些講座為基礎,進一步提煉自己的觀點。七年(1972—1979)過去了,他在各種藝術雜志發(fā)表了八篇文章,探討對審美問題的思考。題目依次為“研討會一”、“研討會二”等(第三篇例外,題為“趣味會是客觀的嗎?”)。這些文章收入本書第一部分。文章發(fā)表后克萊門略有修改或訂正,編入本書時悉數(shù)保留。我把文章的標題也換了,這樣可以把兩部分的材料更好地區(qū)別開來。本書收錄的第九篇文章是這個系列中一篇文章的草稿,改過多次(很可能還不是定稿),以前從未發(fā)表。
本書第二部分就是研討會的內容。所有講座和講座后相當長的問答環(huán)節(jié)都錄了音,并很快(大體上)轉寫成文字。1994 年,紐約大學美術研究所的佩吉·希弗·諾蘭為撰寫碩士論文做了大量工作,她重新轉寫錄音,添加注釋,編寫參考書目(參見“延伸閱讀”,其中收錄了許多引用的書目)。這些極具價值的工作為本書第二部分奠定了基礎。這部分收錄了九次講話的內容,每一講后面都有問答環(huán)節(jié)的摘錄,我選擇的這些問答摘錄都跟當晚的話題有特殊聯(lián)系。同時,為了表達得明白易懂,我從語法和編輯角度對講話和問答進行了編輯。
1970 年代末,克萊門開始把手頭積累的材料整理成書。他還是從最新的文章出發(fā)(這次是最近發(fā)表的八篇文章),動手寫第一章(見附錄),寫完兩稿。雖然這本書沒有寫完,但全書的構思在他專門的文件夾中交代得清清楚楚。(他談到這本書,總會說計劃寫十二章,但文件夾顯示最多只有十章。)一開始我是想把部分材料編入附錄,比如那些研討會的筆記和草稿、準備講座用的講稿(因為他從來不念稿,所以他的講稿和錄音的轉寫稿是不一樣的)、一些準備發(fā)表的文章的草稿、他計劃寫的這本書第 1 章的草稿和筆記、他根據(jù)剪報編寫的參考書目(他收集了很多剪報,把它們分門別類歸檔保存)。后來,我還是決定突出這本書的重點——美學,不把它編成一本深奧的學術專著。無論如何,如果你把本書第一、第二兩個部分加以比較,當能深刻體會其學術研究 1 的內涵。
本書能夠出版,得到諸多友人鼓勵與建議,特別感謝以下各位:薩拉·查爾方特(Sarah Chalfant)、英格堡·赫斯特賴(Ingeborg Hoesterey)、卡倫·威爾金(Karen Wilkin)、查爾斯·米勒德(Charles Millard)、 安·沃爾什(Ann Walsh)、 詹姆斯·沃爾什(James Walsh)、薩拉·格林伯格·莫爾斯(Sarah Greenberg Morse)、馬修·莫爾斯(Matthew Morse)。同時,感謝牛津大學出版社彼得·金納(Peter Ginna)和艾莉森·埃
里夫(Allison Arieff)。
最后說一句:我自作主張,使用了克萊門早在1964年選的書名。本書下面的內容盡管跟他當初想象的不一樣,但包括了他最初的一些想法!蹲灾泼缹W》直接而貼切地表現(xiàn)了克萊門特·格林伯格的個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