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殘缺是部分的空白和不在場,是一種“未完成”或“已失去”的狀態(tài),是不穩(wěn)定、不清晰、不完全、不完整的形式。這種形式恰恰能在缺陷、隱藏、片面、失落等局限處使?jié)撛诘那楦兴牡幕蛭茨芨泄倩囊庵杆冢炊懈鼜姶蟮脑杏赖纳。這種潛在的情感所寄或未能感官化的意指所在,具備更鮮活的審美活力和更柔韌的審美張力,包蘊無限的美學意蘊。
殘缺作為一種常見的文化現象和藝術表現,涵蘊了歷史、文化和審美等豐富多元的意義,但是它卻一直沒有被學者作為美學的一個重要范疇來清晰界定和系統(tǒng)研究。筆者圍繞殘缺美這個主題,從五個層面展開論述:第一章,界定殘缺與殘缺美的內涵,考察其形成機制與特質;第二章,從自然宇宙之本源、中西方的文化土壤和古今哲學背景出發(fā),進入“體道”的沉思、追溯和探究殘缺美的精神根源;第三章,從詩性塑造、詩情透視、詩境蘊藉三個層面,在法度、情感、藝境的不同角度,由淺入深地層層推進,分析殘缺美在文藝中的具體表現;第四章,甄選具有代表性和藝術性的殘缺表征、詩歌意象、文藝語境作為典型案例,進行文本與文化的探析;第五章,在不同維度的視域下,探索、提煉、追問殘缺的意趣與殘缺美的價值。附錄部分則選取了古人具有殘缺意味的悲思哀吟之作,靈性的吉光片羽,透露出作家自憐自嘆的心靈獨白,使今人隔著渺遠時空仍能體味平凡且無常的人生況味。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無常世界里,難見臻美。沒有永遠的盛世繁華,沒有長久的花好月圓,沒有不散的緣聚緣會,人之有所不得與,皆生命之本然。世上全能完美的或許只有高高在上的神靈。按照西方美與丑,善與惡二元對立思維模式,與上帝極美、完善對立的是魔鬼撒旦的極惡、丑陋。然而,處于天堂與地獄之間,被拋于廣袤大地上的平凡眾生,卻難以簡單地以完美或極惡來框定日常生活中的諸多選擇。也許,世間萬物皆是神性光輝的“流溢”,人在分享神性的光輝和榮耀的同時,或多或少地殘存著幽暗的“陰影”,這意味著人注定是不完美的存在。正如《圣經》所述故事:人類的祖先亞當與夏娃偷吃禁果以后,使得人類背上了命定的原罪包袱,在劫難逃。從這些哲學背景出發(fā),人們在長期的美學實踐與理論打磨之中,越來越傾向于把殘缺用美的外衣包裹起來,也許是因為對完美的追求永無止境,抑或是被殘缺本身綻放的魅力所吸引,使無數執(zhí)著于求美的靈魂,義無反顧走向追尋之路,探求殘缺由表及里的詩意和余韻。
殘缺美常常會以一種攝人心魄的殘酷性撞擊我們的心靈,這是深沉強烈又難以言傳的審美觸動,同時它能涅槃創(chuàng)化為極致的美,人們本能地拒絕殘缺,卻又無法擺脫,在敬而遠之或親密接觸的審美觀照中,也許有豁然開朗的感悟與峰回路轉的驚喜。殘缺美學使我們在落寞中成熟,在失意中受益,在缺憾中超越。殘缺的世界遍周著取舍之道,失落的彼岸映射審美之境,甚至可以任情忘榮辱,快意暢情懷。當如臨深淵、無路可走的時候,嶄新的希望與別致的清奇在燈火闌珊處靜候著,詩意追問是絕處逢生的一株仙草,審美慰藉是起死回生的靈丹妙藥,賦予生存勇氣,增添藝術創(chuàng)意。
當我們有意無意地觸摸殘缺的形象時,似乎被一種無形的銳器刺痛心靈深處,反思這種心靈陣痛,我們會若有所悟。或許我們的靈魂會打開另一扇窗口,它展示的卻不是月白風清、柳岸鶯啼,而是殘荷滯水、瞽目殘臂,給我們的心靈一種震顫,隨后窺見的是美學另一張臉,慢慢咀嚼生命所展現的鮮活與真實,感受自然的至味和宇宙的至境。這種審美愉悅是經過深沉的反思得來的,超越了一切膚淺、表面的情感;它是一種洞見,來自哲人的睿智與深沉博大的審美心胸,是佛祖的拈花一笑,是楚狂的引吭高歌。
讓我們一同來領悟其人生與美學的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