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語源于南北朝,成書于明清,按計名排列,共分六套,既勝戰(zhàn)計、敵戰(zhàn)計、攻戰(zhàn)計、混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敗戰(zhàn)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每計名稱后的解說,含有樸素的軍事辯證法的因素。本書史論結合,充分發(fā)揮戰(zhàn)爭事件對計謀的詮釋,讓讀者能夠在故事中理解計謀。
三十六計雖然來自于戰(zhàn)爭,卻不僅僅適用于戰(zhàn)爭,它對整個社會生活、人際交往都有很強的適用性。美人計、走為上等膾炙人口。專業(yè)的分析、精湛的解釋、流暢的語言,都能讓讀者在閱讀之余得到啟迪。它是我國古代軍事思想和寶貴戰(zhàn)斗經驗總結的智謀書,它概括了中國軍事思想的精華,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
前言
《三十六計》是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之一,是一部傳習久遠的兵法奇書,與《孫子兵法》合稱我國古代兵法謀略學的雙璧!度嫛肥侵袊鴼v代無數次戰(zhàn)爭的實踐經驗總結,被古今中外許多軍事家廣泛研習、應用。很多軍事家利用《三十六計》中的謀略,在戰(zhàn)爭中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世人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絕倫的戰(zhàn)例。
三十六計一語,先于著書之年,最早可能來自南朝宋將檀道濟。據《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汝父子唯應走耳。此語后人沿用,宋代惠洪《冷齋夜話》:三十六計,走為上計。到明末清初,引用此語的人更多。于是有心人采集群書,編撰成《三十六計》。但此書為何時何人所撰,已無法考證。
三十六計共分勝戰(zhàn)計、敵戰(zhàn)計、攻戰(zhàn)計、混戰(zhàn)計、并戰(zhàn)計、敗戰(zhàn)計六套,合三十六個計策。三十六計每一計名都是耳熟能詳、婦幼皆知的成語典故。三十六計的內容均依據《易經》中陰陽變化之理及古代兵家剛柔、奇正、攻防、彼己、虛實、主客等的相互轉化思想推演而成,含有樸素辯證法的原理。正文后的按語,對每個計策進行進一步闡釋,并多引證宋代以前的戰(zhàn)例和孫武、吳起、尉繚子等兵家的精辟語句。
三十六計有著很強的實用性,不僅受軍事家喜愛,其在各種處境下克敵制勝的智慧,更為很多政治家、外交家和商界領袖所推祟,成為社交、職場、銷售、外交談判的最實用指南,這也是三十六計》經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為使讀者深刻領悟到《三十六計》中古人的超凡智慧,本書不僅保留了古籍中的文言原文以及文言按語,還對文言原文進行了詳盡通俗的解釋和翻譯;對每一計策都有解題,以進一步分析每一計策的來源,并對文言按語進行了翻譯,以使讀者更好地理解。戰(zhàn)例部分,選取了古代的許多著名戰(zhàn)例,與每一計策相對照,可以加深讀者對三十六計的深入領悟。
第一套
勝戰(zhàn)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008
第二計 圍魏救趙…………………………012
第三計 借刀殺人…………………………016
第四計 以逸待勞…………………………020
第五計 趁火打劫…………………………025
第六計 聲東擊西…………………………029
第二套
敵戰(zhàn)計
第七計 無中生有…………………………034
第八計 暗度陳倉…………………………038
第九計 隔岸觀火…………………………042
第十計 笑里藏刀…………………………047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051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054
第三套
攻戰(zhàn)計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058
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061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064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069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073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078
第四套
混戰(zhàn)計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084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089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093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098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102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105
第五套
并戰(zhàn)計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110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113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117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122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126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129
第六套
敗戰(zhàn)計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134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138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143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147
第三十五計 連環(huán)計……………………151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