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犯罪解釋論與判例研究》分為侵害生命、健康的犯罪;侵害自由的犯罪和侵害名譽的犯罪三部分,具體內容有:殺人罪;故意傷害罪;組織、出賣*罪;“致人重傷、死亡”研究;致胎兒死傷的刑法評價;虐待罪;遺棄罪;遺棄罪與不作為殺人罪的界限;非法拘禁罪;綁架罪;拐賣婦女、兒童罪;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拐騙兒童罪;強奸罪;侮辱罪;誹謗罪等。
陳洪兵(1970—),男,湖北荊門人,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副教授,清華大學法學博士(師從張明楷教授),從事刑法解釋學研究;自2002年以來,已在《中外法學》、《清華法學》等刊物發(fā)表學術論文一百五十余篇(核心及CSSCI刊物上五十余篇),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八篇,獨著《共犯論思考》(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中立行為的幫助》(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及《公共危險犯解釋論與判例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上篇 侵害生命、健康的犯罪
第一章 殺人罪
一、“人”的含義
二、“殺”人的含義
三、其他犯罪中的“殺”人行為
第二章 故意傷害罪
一、老罪名新問題
二、重新詮釋“傷害”
三、傷害罪的結構
四、故意傷害致死判例檢討
第三章 組織、出賣人體器官罪
一、共性問題
二、 第1款的解讀
三、 第2款的解析
四、 第3款的分析
第四章 “致人重傷、死亡”研究
一、要解決的問題
二、罪刑相適應是解釋的指導性原則
三、規(guī)范的保護目的與“人”的范圍的確定
四、以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定罪規(guī)定的性質
第五章 致胎兒死傷的刑法評價
一、域外學說與判例評析與借鑒
二、國內相關學說評價
三、致胎兒死傷是對母體健康生育機能的侵害
第六章 虐待罪
一、董珊珊被虐致死案判決廣受質疑
二、為何在傷害罪、殺人罪之外還設立虐待罪
三、國內外典型判例評析
四、總結
第七章 遺棄罪
一、本土化解釋應考慮的問題
二、域外相關爭論評析及借鑒
三、本土化的解釋結論
第八章 遺棄罪與不作為殺人罪的界限
一、區(qū)分的意義
二、理論觀點
三、實例研討
四、總結
中篇 侵害自由的犯罪
第九章 非法拘禁罪
一、法益的確定
二、致人重傷、死亡的認定
三、“使用暴力致人傷殘、死亡”規(guī)定的適用
四、索債型非法拘禁罪條款的限制適用
五、總結
第十章 綁架罪
一、法益及構成要件解釋
二、罪數(shù)及競合
三、對絕對死刑條款的限制性解釋
四、總結
第十一章 拐賣婦女、兒童罪
一、分則明文規(guī)定的未必是實行行為
二、出賣型犯罪實行行為的確定
三、實行行為只能是“拐賣”
四、具體問題的處理
第十二章 收買被拐賣的婦女、兒童罪
一、法益的確定
二、罪數(shù)及競合
三、共犯的處理
第十三章 拐騙兒童罪
一、該罪存在的理由
二、犯罪形態(tài)的確定
三、罪數(shù)的處理
四、競合及共犯的處理
第十四章 強奸罪
一、重新解釋“強奸”
二、 第2款的理解
三、“二人以上輪奸”的認定
四、總結
下篇 侵害名譽的犯罪
第十五章 侮辱罪
一、法益的確定
二、“公然”的認定
三、侮辱罪與強制猥褻、侮辱婦女罪的關系
四、侮辱罪與誹謗罪的關系
第十六章 誹謗罪
一、現(xiàn)狀:憲法被“強奸”、誹謗罪被“誹謗”
二、區(qū)別保護:公眾人物、公共事務與否
三、不同對待:事實陳述與意見表達
四、實體問題:重新解讀誹謗罪的構成要件
五、程序問題:舉證責任及公訴條件
六、余論:徒法不足以自行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