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對于中國讀者來說,中原中也可能不是一個熟悉的名字。像許多早夭的天才一樣,他生前境遇潦倒,死后名聲大噪。他的很多詩作被選入日本的教科書,他是昭和詩壇最耀眼的
明星詩人,備受年輕人喜歡,被稱作日本的蘭波。
1907 年4 月29 日,中原中也出生于日本山口縣。父親為軍醫(yī)柏村謙助,與中原福成婚之后,成為名門望族中原家的上門女婿,故改姓中原。謙助后自行開業(yè),成為普通醫(yī)師,
在地方上享有名望,曾被選為議員。作為家之長男,中原中也被寄予繼承祖業(yè)的厚望。小學
時代,他成績優(yōu)秀,被視為神童。故家中對其管教甚嚴,父親經(jīng)常帶他外出釣魚,不允許他和出身階層不同的鄰家孩子玩耍。
8 歲時,弟弟亞郎的去世,令中也傷心不已。在他晚年的作品《我的詩觀》中,有關于他詩歌創(chuàng)作原點的記錄,他寫到:為悼念亡弟,我寫下人生的第一首詩歌。1914 年,中原中也進入山口縣下宇野令小學就讀。11 歲,他轉學到山口師范學校附屬小學,受實習教師后藤信一的影響,開始創(chuàng)作短歌。1920 年,他進入縣立山口中學,由于熱衷文學而荒廢了學業(yè),導致初中三年級留級。因此,他轉學去了京都立命館中學。在那里,16 歲的中原中也接觸到達達主義和法國象征派的詩,法國詩人蘭波、魏爾倫等人的作品,深深地吸引著他。同一時期,他邂逅了日后對其影響頗大的富永太郎和見習女演員長谷川泰子。
1924 年,年僅17 歲的中原中也與年長他三歲的泰子同居。1925 年他以參加大學預科考試為由,帶著長谷川泰子奔赴東京。在富永太郎的介紹下,結識了日后成為日本文學評論泰斗的小林秀雄。但不久,泰子離開中也,搬去了小林那里,這成為日后為人津津樂道的昭和文壇著名的三角戀愛。以搬遷東京生活為起點,中原中也開始真正融入文學圈,結交了
很多懷抱文學夢想、才華橫溢的年輕人,其中就有日后聲名鵲起的作家大岡升平。之后,他與大岡升平等人創(chuàng)辦同人雜志《白癡群》,這標志著他詩人活動的正式開展。這期間,他在《生活者》《紀元》《半仙戲》《四季》等刊物上發(fā)表了不少詩作和譯作。
1933 年,他與遠親上野孝子結婚。第二年,長子文也誕生。而他的第一部詩集《山羊之歌》在小林的幫助下也終于得以出版。小林在書評中寫道:他帶著一顆高貴的詩心。隨著小林擔任《文學界》的總編,他發(fā)表作品的機會也多了起來。
1936 年,長子文也夭折,遭受喪子之痛的中也精神出現(xiàn)問題,曾一度住院治療。出院后,他搬到神奈川縣鐮倉居住,本打算休養(yǎng)身心,卻沒能敵過病魔。1937 年10 月22 日中原中也辭世,年僅30 歲。年僅三十便辭世的詩人,留下的詩作并不多。在此,我們只翻譯了他的兩部自選詩集《山羊之歌》與《往日之歌》。
中原中也的兩部詩集翻譯完成后,對辭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異國詩人的距離感、陌生感,被充實感、親切感替代。放眼望去,周遭的事物仿佛也沾染了詩人的真誠與落寞。漫步在暮色下的公園里,看到那一池蓮花,腦海里便浮現(xiàn)出:
采摘后聚攏成堆的蓮花/ 當回家晚餐的時刻到來/
被拋擲在/ 氤氳著春日霧靄的土地上
《春日幽思》
雨后,池塘里青蛙叫聲遠遠傳來,便不由得想知道它們?yōu)槭裁带Q唱:
天空籠罩著大地/ 大地上恰巧有座池塘/ 池塘里青蛙
整夜都在鳴唱……/它們,為什么鳴唱?
《蛙聲》
《蛙聲》放在《往日之歌》最后,翻譯初始并沒有什么感覺,隨著反復閱讀,推敲,才體會到其深意。天空籠罩下的池塘中,青蛙不停地叫著。烏云壓頂,叫聲只能沿著池面
奔走,可總會有部分聲音穿透烏云直至天空。在繁華都市熱鬧的人群中,眼前經(jīng)常出現(xiàn)幻影,一個薄命小丑的形象栩栩如生。他穿著紗織的衣服……沐浴著潔白的月光/ 在怪異而明亮的霧氣中/ 緩慢地晃動著朦朧的身軀/ 只有目光始終,真誠如初。詩人的自畫像清晰地立于面前。靈魂仿佛與另一個靈魂交融。
詩歌照進現(xiàn)實,虛幻與真實重影。翻譯的過程,情緒受到詩人的影響,時而狂熱時而悲傷。血液里流淌的黃昏、夕陽中孤單的前行、從青春穿過的彼岸花、石板路上遠去的愛情,
最終曲終人散的秋之夜空,換來一聲沉重的嘆息。中原中也站在繁華與荒涼的交界線上,左手繁華右手荒涼,無論向左還是向右,注定孑然一身。孑然一身的他,獨立蒼穹之下,耳畔回蕩著天空之歌,大海之歌……
最后,說一個插曲,詩集《山羊之歌》其中的《羊之歌》中,詩人借用了波德萊爾一句詩:我的一生仿佛是場可怕的暴風雨,雖然有時也會有斑斑點點的陽光灑落。翻譯伊始,我不假思索地譯作雖然我的一生仿佛是場可怕的暴風雨,有時也會有斑斑點點的陽光灑落。雖然一詞順序的調整,完全昭示出兩種心態(tài),我屬于后者,在漫漫人生苦旅中無限放大希望。而遭受失戀、失子、病痛折磨,三十歲便辭世的敏感孤獨的詩人,顯然想表達的是前者。尊重原作尊重詩人是翻譯初衷,而將詩作的含義盡可能地傳達給讀者是譯者的追求。
水平所限,錯誤在所難免,不盡之處懇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