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到底如何實踐?本書即討論這個問題,且更多地側(cè)重于中國的背景,同時,還包含了更廣闊的理論期待,即怎樣看待廣義的法學職業(yè)者的學術(shù)努力、怎樣認識他們的職業(yè)產(chǎn)出,以及他們的知識究竟是以什么方式存在于社會。對法學而言,隨著全球化尤其是語言交流的便捷,中國背景和世界背景之間的界線越來越不清晰,故而更廣闊的理論期待也更具有合法性。
·名家名作
作者為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劉星,曾出版過《法律是什么》《西窗法雨》等著作。
·理論專業(yè)
本書借助法律知識的思考焦點,闡述法律實踐中存在法律知識,以及法學理論中本身便存在法律知識。條理清晰,觀點深刻,專業(yè)性強。
·實操性強
理論性的法學研究需要深入思考和論證,但更重要的是能夠?qū)Ψ芍R進行實踐。本書即針對法學知識在中國本土的實踐運用,作出智識上的貢獻。
·應用廣泛
適合法律專業(yè)的學生、教師及喜愛法律的普通讀者。
劉星
北京人,中國政法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畢業(yè)于中山大學法學院、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在美國做過訪問學者。出版《法律是什么》《西窗法雨》《中國法律思想:故事與觀念》《西方法律思想:傳說與學說》《法律的隱喻》《法學實踐》等法學著作多部,發(fā)表論文若干,在《南方周末》《法制日報》《文匯報》等辟有法學隨筆專欄。
增訂版序
前言(致謝)
導論法學知識的實踐性
第一章法學科學主義在中國法學知識如何成為法律實踐的組成部分
第二章法學的全球意義從民國時期三種法理知識的生產(chǎn)看
第三章西方法學理論的中國表達話語如何遷移
第四章重新理解法律移植從歷史到當下
第五章現(xiàn)代性觀念與現(xiàn)代法治一個診斷分析
第六章簡約的法律一種法學觀點的實踐表達
第七章法學學術(shù)與法律生活經(jīng)由一種實證法學努力而分析
參引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