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邊地到腹里:長城沿線社會變遷研究》主要以“從邊地到腹里”為中心,從行政管理、社會結構、社會治理、公共領域與精英群體、地方文教等五個方面,對清代長城沿線社會變遷進行了較為細致的剖析。在從邊地到腹里的總體趨勢下,長城沿線的行政體制從軍事化向地方化發(fā)展,并且逐步和內地州縣趨于一致。隨著裁衛(wèi)設縣的推行,社會職業(yè)結構逐漸向多樣化的職業(yè)結構發(fā)展,民眾生活向常態(tài)化運行。與此同時,社會治理由治軍轉向治民,社會精英群體逐步培育和發(fā)展起來。地方文教經歷了由尚武到興文的轉變這一系列的變化是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綜合作用的結果,也是長城沿線社會各個側面在不斷變化的時間中彼此影響、互相作用的復雜表現(xiàn)。
張月琴(1974年3月—),女,漢族,山西昔陽人,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山西大同大學副教授、博士,中國古都學會理事、中國藝術人類學學會會員、中國長城學會會員,專業(yè)方向中國史。在《民俗研究》、《文藝理論與批評》、《山西師范大學學報》、《山西檔案》等刊物發(fā)表文章三十余篇。
緒論
一、研究對象
二、研究區(qū)域和時段
三、研究綜述
第一章 行政管理:從軍事化到地方化
第一節(jié) 裁衛(wèi)設縣與政區(qū)調整
一、同朔分治
二、馬邑入朔
三、直晉之糾紛
四、調適與地方訴求
第二節(jié) “蒙漢分治”與晉蒙政區(qū)變化
一、“口外十二廳”和“一地二治”
二、晉綏分治:行政上的腹里之區(qū)成形
第三節(jié) 職官設置:從督理軍政到專理民事
一、總督和知府
二、縣級行政體系
三、衙署人員
第二章 社會結構:邊民的常態(tài)化
第一節(jié) 軍戶、官兵及其生存狀態(tài)
一、明末清初的軍戶
二、八旗官兵的生存狀態(tài)
三、綠營官兵的生存狀態(tài)
第二節(jié) 衛(wèi)所、村落和社會結構
一、從衛(wèi)所到村落
二、村莊的社會結構
三、生存環(huán)境和生計選擇
第三節(jié) 城鎮(zhèn)、商業(yè)和商人
一、中心城市:大同和右玉
二、縣城和廳、旗城
三、市鎮(zhèn)(或商品集散地)
四、商人及其地位
第三章 社會治理:從治軍到治民
第一節(jié) 基層控制:保甲到巡警
第二節(jié) 鄉(xiāng)約與地方社會
一、鄉(xiāng)約的資料
二、資料所見鄉(xiāng)約形象
三、鄉(xiāng)約與社會秩序
第三節(jié) 告示與地方社會
一、告示的基本情況
二、告示與社會問題治理
三、告示與地方社會變遷
第四章 公共領域與精英群體
第一節(jié) 地方精英的構成
一、正途出身的士紳
二、異途出身的士紳
三、地方事務的參與者
第二節(jié) 地方精英的時空分布和生活狀態(tài)
一、地方精英的時空分布
二、士紳的生活狀態(tài)
第三節(jié) 地方精英和公共事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