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志書的選錄,采取頂層設(shè)計,編制目錄,進而采用宏觀與微觀相結(jié)合的方法,以收疏而不漏之效。為此,首先以《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阿壩藏族自治州》所列舊志目錄為《集成》的宏觀參考書目,以其收錄的25種志書體例為選錄標準,即志(含鄉(xiāng)土志)、志略(含志略草案)、紀略、概說、圖說、采訪冊等六大門類。其次,以四川省內(nèi)各地方志書目,如《華西大學(xué)圖書館四川方志目錄》《四川省地方志目錄》《四川大學(xué)圖書館館藏地方志目錄》《四川省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四川省各圖書館館藏四川方志聯(lián)合目錄》《四川方志考》等,作為地方性微觀書目。再以《阿壩州志·阿壩州歷代編修志書目錄》所載舊志書目,為區(qū)域性微觀書目。從而初步確定三部具有全國性、地方性和區(qū)域性的地方志目錄,作為初定《集成》的主要參考目錄。
還收集到(嘉靖)《茂邊紀事》、(弘光)《松潘邊圖考》、(乾。督鸫▓D說》、(乾。洞笄逡唤y(tǒng)志》和(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等5種舊志。二者相合,共收集到40種舊志。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以下簡稱阿壩州)位于四川省西北部,青藏高原東南麓,東南部為高山峽谷區(qū),中部為山原區(qū),西北部為高原區(qū),北與青海、甘肅接壤,東、南、西與成都、綿陽、德陽、雅安、甘孜等市(州)相鄰。南北長約414公里,東西寬約360公里,面積8.42萬平方公里。轄馬爾康、金川、小金、阿壩、若爾蓋、紅原、壤塘、汶川、理縣、茂縣、松潘、九寨溝、黑水等13縣(市),州府駐馬爾康市。藏、羌、回、漢等各族人口共90余萬,是四川省第二大藏區(qū)和我國羌族的主要聚居區(qū)。
清代之前,今阿壩州并未形成完整的行政建置。從清初到乾隆四十一年(1776),在今阿壩州地區(qū)設(shè)置“一州四廳”,即茂州和松潘、雜谷腦、阿爾古、美諾四廳。乾隆四十四年裁阿爾古廳并人美諾廳,四十八年改美諾為懋功廳。嘉慶六年(1801)以茂州屬之保縣人雜谷腦廳,嘉慶八年改為理番直隸廳。清代“一州三廳”的行政建置,為今阿壩州行政建置的雛形。
民國初年改州廳為縣,1927年設(shè)立松理懋茂汶屯殖督辦署,轄有茂、汶、松、理、懋五縣及撫邊、靖邊、崇化三屯。1935年設(shè)置四川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區(qū),領(lǐng)茂縣、松潘、汶川、理番(理縣)、懋功(小金)、靖化(金川)六縣。自此.阿壩州形成了完整統(tǒng)一的行政建置。
1950年2月成立川西人民行政公署茂縣專區(qū)專員公署,1953年撤銷茂縣專區(qū)設(shè)立四川省藏族自治區(qū),1955年四川省藏族自治區(qū)更名為四川省阿壩藏族自治州,1987年阿壩藏族自治州更名為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其中,馬爾康、黑水、九寨溝、阿壩、若爾蓋、壤塘、紅原七縣(市),均為1950年后新設(shè)。
阿壩州建置雖晚,但其所轄之茂縣、松潘、汶川、理縣等縣都有悠久的歷史,且纂修方志代代相承,給后人留下了相當寶貴的精神財富。阿壩州雄踞川西高原,兼跨高山大川,為西北各民族地區(qū)連接川渝的重要樞紐,是我國最主要的民族遷徙融合的走廊之一。而阿壩州現(xiàn)存舊志,便是承載和記錄這些歷史的珍貴媒介。為此,欲全面了解阿壩州的歷史變遷、民族交融、民族習(xí)俗、茶馬古道等諸多文化,必先全面了解該地的歷史文獻。阿壩州現(xiàn)存舊志雖多,但大多分藏于各大圖書館和散見于各種大型圖書中,讀者很難全部收集齊全,欲睹阿壩州歷史文化之全貌,若僅憑若干舊志而管中窺豹,則難免失之偏頗。因此,《阿壩州舊志集成》(以下簡稱《集成》)的收集、整理和刊行,實為當務(wù)之急。
《集成》之編輯,先需初定舊志目錄,然后按目索志,進而收集、補充未人目錄之志書,盡力臻于完善。
《集成》志書的選錄,采取頂層設(shè)計,編制目錄,進而采用宏觀與微觀相結(jié)合的方法,以收疏而不漏之效。為此,首先以《中國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阿壩藏族自治州》所列舊志目錄為《集成》的宏觀參考書目,以其收錄的25種志書體例為選錄標準,即志(含鄉(xiāng)土志)、志略(含志略草案)、紀略、概說、圖說、采訪冊等六大門類。其次,以四川省內(nèi)各地方志書目,如《華西大學(xué)圖書館四川方志目錄》《四川省地方志目錄》《四川大學(xué)圖書館館藏地方志目錄》《四川省地方志聯(lián)合目錄》《四川省各圖書館館藏四川方志聯(lián)合目錄》《四川方志考》等,作為地方性微觀書目。再以《阿壩州志·阿壩州歷代編修志書目錄》所載舊志書目,為區(qū)域性微觀書目。從而初步確定三部具有全國性、地方性和區(qū)域性的地方志目錄,作為初定《集成》的主要參考目錄。
確定《集成》草目后,便按目索志。以各目錄所載之“館藏單位”,先后查詢?nèi)珖嚓P(guān)圖書館,并到州內(nèi)各檔案館、圖書館、史志辦等單位實地調(diào)研。經(jīng)不斷努力,逐漸收集到諸如《中國地方志集成》《故宮珍本叢刊》《中國方志叢書》《四庫全書》《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民國邊政史料匯編》《民國邊政史料續(xù)編》《四川大學(xué)圖書館館藏珍稀四川地方志叢刊》《重慶圖書館稀見方志叢刊》《中國西南文獻叢書》《中國少數(shù)民族古籍集成》(漢文版)等大型方志圖書中所收阿壩州舊志,歷經(jīng)數(shù)年努力,截至2013年,共收集到35種志書的電子版、影印本或復(fù)印本。
此外,還收集到(嘉靖)《茂邊紀事》、(弘光)《松潘邊圖考》、(乾。督鸫▓D說》、(乾。洞笄逡唤y(tǒng)志》和(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等5種舊志。二者相合,共收集到40種舊志。
《集成》收錄阿壩州及所屬各縣之現(xiàn)存舊志,均為謄錄點校本,共四十種。其擇選標準、謄錄標準和編排體例如下:
選入標準
1.本《集成》所收舊志,時間截至1949年,且均為漢文志書。
2.本《集成》所收舊志,需符合志書體例。諸如《平定金川方略》《平定兩金川方略》《平定兩金川述略》《金川案》等書籍概不收錄。
3.本《集成》非類書,凡散見于歷史典籍且不能獨立成冊者,均不在收錄范圍。
4.單獨的人物志、野史、家譜概不收錄。如(民國)《大禹傳》《金川妖姬志》及土司傳、家族譜等。
5.詩文集,雖據(jù)奏章有感而作,若非親涉其地,概不收錄,如乾隆《平定金川詩》。
謄錄標準
1.版本選擇:手抄孤本,以國家圖書館所藏版本為主;公開發(fā)行本,且被多種叢書收錄者,則擇取最早、最足、最清晰之本;若僅存覆抄本,則以覆抄本為主。
2.底本與參校本:孤本僅有底本,無參校本。若有多版本,則相互對比,擇優(yōu)選用。如(民國)《汶川縣志》有《中國地方志集成》和《中國方志叢書》兩種版本,對比后,發(fā)現(xiàn)《中國地方志集成》本常識性訛誤較多,《中國方志叢書》本錯誤較少,故以《中國方志叢書》本為底本,《中國地方志集成》本為參校本,并出校記。
3.正文謄錄,段落一仍原志,僅將豎排改為橫排,繁體字改為簡化字,并加標點。原書中難以辨認又無從查考的字詞,本書采取口處理。底本之雙行夾注,改為單行小字。底本表示尊敬的抬頭、頂格、空格,一律按正常行文予以調(diào)整。
4.謄錄、整理、點校過程中,在保持舊志原貌的前提下,在版式上做了適當調(diào)整。
5.底本訛誤,以腳注刊正,并出校記。若原書有《勘誤表》則徑改,亦出校記。
6.底本目錄與內(nèi)容不一致者,今予以重編,并出校記。
7.后志引用前志有不同之處者,概作注釋;再版與原版相異者,亦作注釋。
8.原文中一些帶有時代烙印的記載、時事評價、政治稱謂等,一仍其舊,不代表編者和出版者的意圖。但為慎重起見,必要時仍對某些稱謂施加引號,表示原作者所陳并非歷史的真實情況或帶有政治、民族偏見,如文獻中稱少數(shù)民族為“夷人”,污蔑共產(chǎn)黨和紅軍為“赤匪”“共匪”等;對某些歷史事件的記載和評價施以腳注,表明編者和出版者的立場,如紅軍長征途中經(jīng)過阿壩,打擊國民黨和土豪劣紳,主張民族平等,號召民族團結(jié),解民于倒懸,但當時作者基于反動的政治、民族立場和囿于時代的局限,歪曲歷史事實,大加污蔑紅軍和共產(chǎn)黨等,請讀者甄別判斷。
編排體例
1.目錄編排,有總目錄,有分卷目錄,總目列于首冊,分卷目錄刊于卷首,每部舊志下有詳細小目。
2.結(jié)構(gòu)編排,采取總分結(jié)構(gòu),參照(乾隆)《大清一統(tǒng)志》之“一州四廳”次序編排成書。按綜合卷(第一冊),茂縣卷(第二冊),汶川卷(第三冊),松潘卷(第四冊),九寨溝卷、理縣卷(第五冊),金川卷、小金卷(第六冊),次第編排。
3.分冊編排,各冊先設(shè)計書名篇章頁,次目錄,次正文。
4.分冊編排,遵循完整性,即同一縣的舊志盡量安排在同冊。
另外,鑒于歷史原因,本《集成》部分舊志未能收錄,如成書于明代的《威茂通志》,毀于明末戰(zhàn)火,僅乾隆《?h志》收錄數(shù)條;如乾隆《?h志》多次提及“舊志”,現(xiàn)已不存;如民國《靖化縣志》志稿,由縣長游輔國于1940年著手編纂,至1946年后完成志稿,后佚失;如民國《理縣志》,由縣長姚佑民兼任主任委員,于1949年著手編纂,現(xiàn)僅存《采訪資料一覽表》。
綜合卷
目錄
(乾。┐笄逡唤y(tǒng)志(茂松雜阿美)
(嘉慶)重修一統(tǒng)志(茂松雜懋)
(民國)川西邊事輯覽
(民國)四川松理懋茂汶屯區(qū)屯政紀要
(民國)松理茂懋靖汶邊務(wù)鳥瞰
(民國)四川陸軍測量局考察記
(民國)川西調(diào)查記
茂縣卷
目錄
(嘉靖)茂邊紀事
(乾。┟葜
(道光)茂州志
(光緒)茂州鄉(xiāng)土志
(民國)茂縣概況資料輯要
汶川卷
目錄
(嘉慶)汶志紀略
(民國)汶川概況資料輯要
(民國)汶川縣志
(民國)汶川圖說
松潘卷
目錄
(弘光)松潘邊圖考
(嘉慶)松潘直隸廳志
(同治)松潘記略
(民國)松潘游記
(民國)松潘縣志
(民國)松潘概況資料輯要
(民國)松潘縣視察述要
九寨溝卷、理縣卷
目錄
(民國)新纂南坪鄉(xiāng)土志
(乾。┍?h志
(同治)直隸理番廳志阿
(民國)理番縣概況資料輯要
(民國)理番縣視察述要
金川卷、小金卷
目錄
(乾隆)金川圖說
(嘉慶)金川瑣記
(道光)綏靖屯志
(光緒)崇化屯志略
(光緒)懋功廳鄉(xiāng)土志
(光緒)懋功屯志略
(光緒)新修懋功屯鄉(xiāng)土志
(光緒)撫邊屯志略草案
(光緒)撫邊屯鄉(xiāng)土志
(民國)懋功縣志
(民國)懋功概況資料輯要
(同治)章谷屯志略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