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么:兒童畫與兒童心理解讀》通過教師的幫助,媽媽們讀懂了孩子隱藏在圖畫中的語言,發(fā)現(xiàn)了孩子的擔憂、恐懼、孤獨、悲傷、缺乏安全感等種種情緒以及希望一直得到父母的關注和疼愛的愿望。通過圖畫,父母和孩子進行了有效的溝通,親子關系獲得了改善與提升。
《孩子的畫告訴我們什么:兒童畫與兒童心理解讀》內容簡介:52個圖畫案例,深入解讀兒童心理,全面增進親子和諧,一位母親、教師、藝術和造型治療師的成功實踐。 通過圖畫,孩子們表達了他們內心的感受: 烏莉(4歲):我不想要兄弟姐妹! 凱西(4歲):媽媽,我不是不聽話,我知道自己要什么! 蕾娜(4歲半):爸爸,太親密的身體接觸讓我害怕! 布約恩(5歲):我沒有歸屬感,我很孤獨! 彼得(5歲): 媽媽,您的保護讓我喘不過氣來! 埃爾菲(6歲前):我不想說話,但是我想和你們一起玩! 納塔麗(6歲):家里太亂了,我要秩序! 曼努埃爾(6~7歲):我喜歡攻擊別人,因為沒有人關心我! 伊娜(7歲):心愛的馬兒死了,我很傷心! 亞娜(6~10歲):爸爸媽媽,你們不要分開!
本書記錄了我作為母親、教育者、藝術和造型治療師的經歷。——在書中,我嘗試向那些對兒童畫感興趣的父母以及教育、咨詢和醫(yī)療工作者介紹兒童畫及其本質。我寫這本書中的目的是告訴成人如何——理解兒童畫的背景,如何弄清那些讓人費解的表達方式和隱藏在畫中的含義,并說明孩子們畫畫的動機和意圖。
本書的重點在于描述和說明孩子們的即興“作品”以及產生這些畫的背景。孩子們的畫來自不同的情境,本書主要講述幼兒園階段的孩子的狀況,同時也有稍大或者稍小的孩子。B中提到了很多例子,包括健康的、心理不健全的、身體殘疾的孩子,沖動的、沉默的、冷靜的、內向的孩子,也包括經歷過父母離異、與兄弟姐妹鬧過矛盾,甚至與死亡擦肩而過的孩子。
在書中,孩子們的畫向我們傳達了他們那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以及他們思想王國的種種現(xiàn)象,這些畫可以被當做交流的手段,也可以架起成人和孩子之間溝通的橋梁。有幾幅畫是媽媽們畫的,她們想要重拾畫筆,重新發(fā)現(xiàn)自己的“童心”,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和他們的圖畫語言。在這種情況下圖畫可以被用做教育手段。
這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讀者介紹源于生活的經驗和理解方法;通過對圖畫的闡釋,告訴讀者如何將這些方法運用在家庭、幼兒園、學校、教育咨詢、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以及治療的實踐中。這些與兒童畫打交道的實踐活動可以為我們進一步研究兒童的表達能力、兒童繪畫的發(fā)展階段以及發(fā)現(xiàn)不同的理解視角打下堅實的基礎。
第一部分 孩子們和他們的畫
1 如果仙鶴長了兩只耳朵——兒童表達意思的角度
動作——孩子們的第一次表達
是孩子的藝術還是被隱藏的事實
奇妙的現(xiàn)象
2 天使看起來像刺猬——兒童繪畫發(fā)展的基本特點
涂鴉的意義
無造型階段繪畫的發(fā)展步驟
造型階段的開始
4歲以后繪畫造型的總體特點
3 狼穴、尖牙和肚子里的石頭——形象的圖案對解決沖突的作用
“現(xiàn)在我要畫一個狐貍的故事”
意圖解釋
成熟時期和克服困難的方法
第二部分 關于兒童畫的理解
4 理解兒童圖畫的方法焦點——接近這幅畫
首要的問題
畫面分 配、顏色以及繪畫過程
三個基本規(guī)則
5 甲蟲、刺猬還是圣誕樹——你畫的是什么
6 跑題的主題畫
第三部分 孩子們的印記——十二幅畫的故事
7 表達內心沖突的即興畫
伊娜:當云朵哭泣的時候
亞娜的心愿:讓父母重歸于好
弗洛里安:我們講和吧
莎拉:死亡之旅還是生命之旅
8 三個有特殊需要的孩子
埃爾菲:訴說著的沉默
曼努埃爾的黑墻
布約恩:牛病的樹和受傷的蛇
9和媽媽們聊聊孩子們的畫
安娜:轉移到圖畫中的兄弟姐妹沖突
緹娜:不希望增加家庭成員
烏莉:牽著我的手
納塔麗:肅清家庭混亂
蕾娜:胳肢我,保護我
第四部分 媽媽畫畫——作為溝通媒介、關系橋梁和教育手段
10 從糾結到解脫——一個小組過程
“我的兒子是發(fā)育遲緩嗎”
觀察與結果
被釋放的創(chuàng)造力
11 放下巴掌——關系中的教育
“我的女兒不聽話”
觀察與結果
后記
參考文獻
幾乎和語言的發(fā)展同步,孩子的身體發(fā)展也很快,他逐漸可以拿起筆、使用筆了。通過有節(jié)奏的運動、敲打式的運動、鋸齒形的軌跡或者畫圓,孩子留下了自己的第一個筆跡。當手和眼睛可以互相配合之后,一種新的表達方式——繪畫便產生了。是孩子的藝術還是被隱藏的事實沃爾夫岡·格呂齊格爾在《孩子們的涂鴉、素描和繪畫》這本書中,對成人們的一些表現(xiàn)進行了分析。很多成年人面對孩子的亂寫亂畫表現(xiàn)得“驚慌失措”。他們會對孩子的畫進行更正、指責和勸導,有時候也會親自示范什么是“正確”的畫。他們根本不給孩子表達自己的機會,每次都不想看到真正的孩子的畫。此外,格呂齊格爾還提到了,只有一小部分家長與此相反,他們允許孩子“自由發(fā)展藝術”,但他們也很少關心孩子們的心理成長。
每一個進行兒童畫研究的人,都會經常遇到有上述這兩種表現(xiàn)的成年人。
正是出于這個原因,我在從事成人咨詢工作的過程中,總是提醒他們要親自畫畫。通過自己畫畫,成年人可以明白,兒童畫的美及其意義與我們一般意義上的藝術的美是不同的。兒童畫的美表達了他們的健康、生命力、強健、柔軟、內在以及生動。這一點與兒童的心理和身體發(fā)展緊密相關,而這種發(fā)展是一個有生活能力的、完整的人的前提。
快樂是驅動力。格呂齊格爾指出,當孩子們快樂的視線掠過他們的觀察對象時,他們會感覺那可見的世界就活在自己身邊,他們會用心編織這個世界,用更加深層和更加親密的關系去感受和體會這令世界。反之,大人們卻往往趨向于強迫或者引誘孩子們進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