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從橋梁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入手,將我國豐富多樣的古代橋梁分為梁橋、浮橋、索橋、拱橋四種類型,對我國古代橋梁進行了簡明扼要的介紹,并借助經(jīng)史子集中古人的記錄,為讀者勾勒出不同歷史時期橋梁的故事,彰顯了中華兒女的智慧與才華。書中介紹了50余座橋梁,分布極廣,通過本書,讀者可以一窺我國古代橋梁之全貌,領略我國古代橋梁的獨特創(chuàng)造及所取得的光輝成就。
導 言
江 岱
《古代橋梁史話》,這本不足2萬字的小冊子,即將在初版35年后再版。這個消息對于作者和讀者來說,都是不曾奢望的喜訊。
《陋室銘》中說,山不在高,水不在深;山要有仙,水要有龍。對于一本書來說,不在于鴻篇巨制,不在于華麗裝幀,重要的是它寓中有仙,行文如龍。
《古代橋梁史話》從橋梁的結(jié)構(gòu)形式入手,將我國豐富多樣的古代橋梁分為梁橋、浮橋、索橋、拱橋四種類型,借助經(jīng)史子集中古人的記錄,為讀者勾勒出不同歷史時期橋梁的故事,彰顯了中華兒女的智慧與才華。
梁橋最長的梁橋是石頭造的福建泉州安平橋;最大也是最重的梁橋是石頭造的福建漳州虎渡橋;第一座臨海的福建泉州萬安橋首創(chuàng)筏形基礎。
索橋最古老的索橋是四川灌縣珠浦竹索橋;世界上現(xiàn)存最古老的鐵索橋是云南永平霽虹橋;鐵橋活佛設計了跨度最大的鐵索橋雅魯藏布江鐵索橋。
浮橋3000多年前渭水上搭起第一座浮橋;最長壽的瀏陽黃河浮橋;太平天國農(nóng)民軍一天搭起兩座總長3000米的浮橋,則是當時的建橋速度。
拱橋《清明上河圖》的視覺中心便是一座拱橋;河北趙縣趙州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敞肩拱橋;蘇州葑門外的寶帶橋采用的剛性墩早于西方橋梁500年;就連日本最古老的拱橋眼鏡橋也是由中國人建造的。
雖然人們總是將神放在仙的前面神仙,但仙與神不同。神如同光環(huán),來自上天所賜,而仙是自身不畏困難才具有的獨特才能!豆糯鷺蛄菏吩挕分械闹鹘菢蛄,正是人類不懼溝塹與阻隔,為了跨越困境而完成的。而且,人類對于每一類橋型,每一座橋梁,都因所面對的困難不同,提出自己創(chuàng)新的應對策略,具有獨特的魅力。
書中介紹了50余座橋梁,分布極廣,涉及六大地理分區(qū)18個省、自治區(qū)、直轄市:華北的北京、河北;華東的山東、江蘇、浙江、福建、臺灣、江西;華南的廣東、廣西;華中的河南、湖北、湖南;西北的甘肅、陜西;西南的云南、四川、貴州。橋梁的分布與地理環(huán)境特征有很大關(guān)系,河流密布、地形復雜的區(qū)域更需要橋梁,培養(yǎng)出技藝高超的造橋工匠,積累了豐富的造橋技.術(shù)。
橋梁的形式與材料的選擇,也是與所在的地理環(huán)境相關(guān)。梁橋多用石材和木材,多見于盛產(chǎn)花崗巖的閔東南、粵東和平原地區(qū)。江南水鄉(xiāng),河流縱橫,船舶交織,拱橋應運而生。說到造橋的材料也是多樣的,土、木、石、磚、藤、鐵、竹,都是中國古人擅長的建造材料。
古橋中,那些保留下來的古橋,可觀,可測,可行,但是誰建造的,如何建造的,遇到過哪些困難,所有的疑問都需要細致的現(xiàn)場考察分析,以及如大海撈針般的典籍查究。其中的困難可以想見,更不要說那些曾經(jīng)存在,今天只能在傳說和文獻中存在的古代橋梁了。書中考據(jù)引用的中外歷史文獻眾多,像《泉州府志》《安平志》,以及《馬可·波羅游記》《中國科學技術(shù)史》!妒酚·蘇秦列傳》中記載的凄美愛情故事,是文獻上記載的最早的橋梁(陜西省藍田縣藍橋);《水經(jīng)注》記載了渭水三橋上漢將李廣、唐皇李世民的足跡;《大唐六典》中的灞橋在詩人李白筆下是年年柳色、灞陵傷別的惆悵;詩人白居易在《錢塘湖石涵記》中記錄了橋閘蓄水與灌溉農(nóng)田的精密計算(一寸水灌溉15頃農(nóng)田);《詩經(jīng)·大雅·大明》記錄了最早的浮橋;《漢書·西域傳》記錄了藏、彝、侗等少數(shù)民族在索橋建設上的巨大貢獻……橋梁是人類的創(chuàng)造,它從最初的建構(gòu)物、交通工具,到今天不僅可以跨越阻隔,也可以溝通陌生。今天橋梁一詞的外延愈加廣闊,它可以是人,可以是語言,可以是思想,也可以是文化,從交通到溝通,繼而成為和眾的工具。橋梁給人們帶來的不僅僅是交通的便利,更是人類社會交流合作中形成的歷史文化與技術(shù)進步,激勵未來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這應該是本書中的行龍之意吧。
本書作者潘洪萱老師是我的偶像,一位我非常景仰的前輩師長。
認識潘老師是先看到他的文字,后來才結(jié)識文字的主人。最早看到潘老師的名字緣自《中國民居》一書。1997年出版的《中國民居》由陳從周、潘洪萱、路秉杰三位教授合著,學林出版社和香港三聯(lián)出版社聯(lián)合出版:陳先生的卷首語,潘老師完成主要部分12章的內(nèi)容,路先生作導論、第4章土樓及附錄。三位作者中,陳先生、路先生我都認得,只是潘先生的名字陌生得很,只能依靠書后的數(shù)十字的作者簡介來了解。
直到10年后的2007年,因《中國橋梁史綱》的編輯出版認識了潘老師,才有更多的機會就教。到今天正好又是一個10年。
出版社建議再版增加一篇導言,潘老師將這個任務交給我這個晚輩,實在受寵若驚,難堪重任。些許心得,已經(jīng)浪費了讀者許多時間,還是抓緊再翻一頁,聽潘洪萱先生講述中國古代橋梁的傳奇。
2017年新春寫于安亭新鎮(zhèn)
潘洪萱,1935年6月生于江蘇宜興。筆名醉學、萱草。中共黨員、研究員(教授)、研究生導師、注冊咨詢師。1957年7月畢業(yè)于同濟大學橋梁與隧道專業(yè),在校期間任學生輔導員、上海市學生聯(lián)合會副主席、代主席。留校歷任橋隧教研室黨支部書記、講師,學校師資科科長、人事處副處長、黨委辦公室主任。1985年調(diào)上海市人民政府,歷任教育衛(wèi)生辦公室秘書長、市智力開發(fā)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市計劃委員會副主任、紀檢組組長、機關(guān)黨委書記。1991年11月調(diào)任上海財經(jīng)大學黨委書記。擔任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上海市退(離)休高級專家協(xié)會副會長。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獲上海市、教育部、鐵道部等學術(shù)獎勵十余項,主編有關(guān)古建筑教育及應用經(jīng)濟類書籍28部,寫作論文數(shù)十篇。
目 錄
總論................................................001
一、梁橋...........................................005
二、浮橋...........................................022
三、索橋...........................................036
四、拱橋...........................................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