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乃是在南京建都的最后一個朝代,從1912年到1949年,雖然只有37年的歷史,中間還夾雜著八年抗戰(zhàn),但是作為中國社會走向現(xiàn)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歷史環(huán)節(jié),她扮演的政治角色自然無須贅言,“金陵王氣黯然收”成為歷代文人對南京政治文化的千古詠嘆。而作者關(guān)心的,卻是她的原始真容和各色人等彼時的生存境況,以及這個城市寬厚的文化性格。因而,這就成為作者編選這本文人墨客書寫民國時期金陵舊顏的初衷。民國文人怎么看南京固然可以有不同的價值理念,但這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能夠在他們各自抒寫的故都容顏舊貌、生活氣息和人物行狀中窺見那一幅幅歷史的長鏡頭,從這歷史的“活化石”中體悟到現(xiàn)實的文化意義。
我的出生地是原蘇南公署所在地的蘇州,可就在我出生半年以后,適逢蘇南公署與蘇北公署及南京市合并成為江蘇省,于是我很快便隨父母遷徙到省會南京。除了上山下鄉(xiāng)插隊和客居揚州的十幾年外,我在這方土地上生活了40余年。我喜愛這座城池,不僅因她有十朝古都的滄桑感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更重要的是,她樸實敦厚、大氣寬容的城市性格與博大的襟懷養(yǎng)育了多少代文人墨客、布衣市民、達官商賈和帝王貴胄。十朝建都于此,盡管在這個城池里演繹了無數(shù)的歷史悲喜劇和風流人物故事,一切皆為過眼煙云;盡管她尚有許許多多不盡如人意之處,但是,能讓南京人引以為榮的卻是她那始終不隨波逐流的堅韌文化性格。這也是我長于斯、讀于斯,寫于斯、學于斯、教于斯,乃至將死于斯的理由。
中華民國乃是在南京建都的最后一個朝代,從1912年到1949年,雖然只有37年的歷史,中間還夾雜著八年抗戰(zhàn),但是作為中國社會走向現(xiàn)代文明不可或缺的歷史環(huán)節(jié),她扮演的政治角色自然無須贅言,“金陵王氣黯然收”成為歷代文人對南京政治文化的千古詠嘆。而我關(guān)心的,卻是她的原始真容和各色人等彼時的生存境況,以及這個城市寬厚的文化性格。因而,這就成為我編選這本文人墨客書寫民國時期金陵舊顏的初衷。民國文人怎么看南京固然可以有不同的價值理念,但這并不重要,關(guān)鍵是能夠在他們各自抒寫的故都容顏舊貌、生活氣息和人物行狀中窺見那一幅幅歷史的長鏡頭,從這歷史的“活化石”中體悟到現(xiàn)實的文化意義。如此這般,則是我最感欣慰的事情了。于是,尋覓民國文化風景線的核心內(nèi)涵才是我們對現(xiàn)實的回答。
金陵文化的風味在哪里?她不僅存在于其半城半山水的風景之中,也不僅流淌在大街小巷的書肆、茶樓、飯館、青樓等活色生香的食色風俗里,更不僅是無處不在的方言俚語的喧囂中,而是漫漶在那慢悠悠的市井生活和散淡的文人心態(tài)里。唯有此狀態(tài)——把生活作為一種人生的自然旅程,才能養(yǎng)育出一批批恃才傲物、特立獨行的文人;蛟S,南京的大氣也就在于此罷。
金陵文化的風骨在哪里?我曾經(jīng)在那本《江南悲歌》隨筆集里說得十分清楚了:文人的才氣固然很重要,但是,如果他是一個缺鈣的士子,沒有“獨立之思想,自由之意志”,遑論學問之風骨?而沒有風骨的文人,則如行尸走肉耳。于是,讀者諸君亦可在此書中讀出一些民國時期文人性格的況味來,那也是另一種讀書的樂趣。
文人熱愛南京是有緣由的,正如陳西瀅在《南京》開頭就說的那樣:“要是有一天我可以自由地到一個地方去讀我想讀而沒有功夫讀的書,做我想做而沒有功夫做的事,我也許選擇南京作長住的地方,雖然北京和杭州我也舍不得拋棄。”或許南京沒有“京派文化”的那種皇城根下的官氣和傲氣,也沒有“海派文化”的那種商氣和洋氣,然而,她卻是讀書人的最好去處。這也許就是我有兩次與“京派”和“海派”生存環(huán)境結(jié)緣卻毫不猶豫舍棄的原因吧。
我愛這方熱土,不僅僅是一種故園的眷戀,更是因為在這山水城林之中埋藏著我一生的讀書夢和生活夢。
單元金陵帝王州(詩詞部分)
(包括南京市區(qū)及玄武、秦淮、建鄴、鼓樓、浦口、棲霞、雨花臺、 江寧、六合、溧水、高淳十一區(qū)內(nèi)容)
東吳童謠
子夜四時歌·春歌
青溪小姑曲
君子行
游仙詩(其三)
鄰里相送至方山
桃葉歌四首
泛湖歸出樓中望月
梅花落
入朝曲
游鐘山詩應西陽王教
宿東園
河中之水歌
詠同心蓮
晚出新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