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我們
書單推薦
新書推薦
|
弇州山人題跋(全2冊)
本書搜集中國古代藝術(shù)方面的經(jīng)典原著,以可靠的版本為底本,并予以重新校點整理,本書即是其中的一種。由明代著名學(xué)者王士貞的題跋匯編,原收于《弇州山人四部稿》內(nèi),現(xiàn)抽出單行,以利學(xué)者。
王世貞(一五二六年—一五九○年),字符美,號鳳洲,又號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一五四七)進士,仕至南京刑部尚書,是活躍在明代嘉靖至萬歷文壇的一位重要人物,在當(dāng)時和后世聲名卓著,影響深遠。這不僅是他身為明代中葉重要文學(xué)流派“后七子”的代表人物,尤其是隆慶四年(一五七○)“后七子”倡起者之一的李攀龍去世后,其“獨操柄二十年”,“聲華意氣籠蓋海內(nèi)”(《明史·王世貞傳》),而且一生著述極其繁富,在文人學(xué)子中間流傳頗廣。 王世貞受到時人和后人的矚目,當(dāng)然主要還因為他和同道李攀龍步武崛起于弘治年間的李夢陽、何景明等“前七子”,嘉靖年間在文壇重新掀起詩文復(fù)古之思潮。不過,作為一位興趣廣泛而富有才思的文人,實際上王世貞一生博學(xué)多識,所涉獵的方面甚廣,除詩文之外,又宿好書畫、古刻、古器及二氏之藏等。也曾經(jīng)因此自名其齋室曰“九友”,在《九友齋十歌》的詩序中,他對所謂的“九友”作過這樣的解釋:“齋何以名九友也?曰山曰水,齋以外物也;曰古法書,曰古石刻,曰古法籍,曰古名畫,曰二藏經(jīng),曰古杯勺,并余詩文而七,則皆齋以內(nèi)物也。是九物者,其八與余周旋,而一余所撰著,故曰九友也!庇捎谕跏镭憽叭罏榫徘浒俗薷弧保ɡ罹S楨《弇州集序》),家境殷實,加上個人廣博的興趣愛好,特別對像名跡墨帖、名畫古刻等多有收藏或經(jīng)眼。這在王世貞本人的著述中已不同程度地體現(xiàn)出來,如他的詩文集《弇州山人四部稿》及《續(xù)稿》,就編錄了其為各類收藏或經(jīng)眼之品物所撰作的題跋,其中《四部稿》卷一百二十九至卷一百三十八,分別錄有雜文跋一卷、墨跡跋三卷、碑刻跋一卷、墨刻跋三卷、畫跋二卷;《續(xù)稿》卷一百六十至一百七十一,分別錄有雜文跋一卷,墨跡跋五卷,墨刻跋二卷,畫跋三卷,佛經(jīng)畫跋、道經(jīng)畫跋一卷。上述各類題跋,內(nèi)容相當(dāng)博雜,不僅述錄了王世貞本人所蓄藏或過目的雜文書畫古刻等,同時反映了他對于文學(xué)藝術(shù)作品辨析和鑒賞的眼識以及個人的趣尚。所以,從這些題跋當(dāng)中,既可以了解相關(guān)作品的流傳情況,也可以認(rèn)識王世貞這位文壇巨擘在文學(xué)和藝術(shù)方面的取向。 鑒于王世貞的著述卷帙龐大,整理起來具有一定的難度,加之長期以來學(xué)人對他的關(guān)注,更多著眼于他所提出的一系列詩文復(fù)古理論和相關(guān)的實踐活動,相比起來,這些博泛而瑣雜的題跋及其價值并未受到應(yīng)有的重視,在此情形下,自然也談不上對它們加以系統(tǒng)的整理。因此,當(dāng)志波君按照浙江人民美術(shù)出版社的編輯設(shè)想并結(jié)合他自己的興趣所向和研究所長,提出校點整理王世貞所撰各類題跋的計劃時,我個人覺得這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工作,應(yīng)該予以鼓勵。也鑒于這些題跋所藴涵的不可忽視的價值,相信隨著它們的整理出版,特別是對王世貞本人涉及書畫古刻的藝術(shù)理論、乃至于中國古代藝術(shù)史的研究,不無裨益的作用。 是為序。 二○一二年六月于復(fù)旦園整理幫助整理幫助明代“后七子”之一王世貞不僅以詩文名世,其書畫收藏與鑒賞亦獨步一時。王世貞收藏宏富,書畫真跡經(jīng)眼頗多,前人書畫論著更是稔熟于胸,從其所輯《古今法書苑》七十六卷、《王氏書苑》十卷、《王氏畫苑》十卷中可略窺一斑。詹景鳳曰:“元美雖不以字名,顧吳中諸書家,惟元美一人知法古人!(《詹氏性理小辨》)朱謀垔曰:“世貞書學(xué)雖非當(dāng)家,而議論翩翩,筆法古雅!保ā独m(xù)書史會要》)王世貞所作書畫題跋,絶大部分收入《弇州山人四部稿》(以下簡稱《四部稿》)、《弇州山人續(xù)稿》(以下簡稱《續(xù)稿》)文部之“題跋類”中,共二十二卷!端膸烊珪偰俊分浻小稄m州山人題跋》七卷,并云:“考《弇州四部稿》有雜文跋、墨跡跋、墨刻跋、畫跋、佛經(jīng)跋諸類,此本惟墨跡跋三卷,墨刻跋四卷。其文與稿中所載又頗詳略不同,疑當(dāng)時抄撮以成帙,其后又經(jīng)刪定入集!贝藭褚淹鲐。今據(jù)《四部稿》、《續(xù)稿》中文部之“題跋類”點校整理。王世貞將“題跋類”分為雜文跋、墨跡跋、墨刻跋、碑刻跋、畫跋、佛經(jīng)畫跋、道經(jīng)畫跋七類,因其中碑刻、墨刻頗多混雜,故統(tǒng)稱為“碑刻墨刻跋”,佛經(jīng)畫跋、道經(jīng)畫跋統(tǒng)一歸入畫跋中,故總計雜文跋二卷、墨跡跋八卷、碑刻墨刻跋六卷、畫跋六卷,現(xiàn)按此序重新排列,并在每卷后注明原書卷次。 王世貞所作題跋,或是自己收藏品評,或是友朋雅集同題,或是受人之請鑒定真僞。將《四部稿》、《續(xù)稿》中所收題跋與現(xiàn)存真跡中題跋對照可以發(fā)現(xiàn),已多有潤色改動,這即四庫館臣所說“其后又經(jīng)刪定入集”。而《續(xù)稿》所收題跋與《四部稿》亦偶有重合雷同之處,如《嵩岳廟碑銘》一則,《四部稿》卷一百三十六、《續(xù)稿》卷一百六十七均收,內(nèi)容完全相同;《四部稿》卷一百三十《翠微居士真跡》與《續(xù)稿》卷一百六十一《薛道祖墨跡》內(nèi)容基本一致。這種情況極少,為維持原貌一并存入,不作刪改。 《弇州山人題跋》(以下簡稱《題跋》)之價值表現(xiàn)在多個方面。首先是書畫之真僞鑒定與考辨。多有友人請求王世貞鑒別真僞,如“孔炎王孫走使二千里,索余題鑒”(《題跋》卷十九《題馬遠山月彈琴圖》),而王世貞在書畫辨僞方面確有過人之初,徐獻忠書《黃庭內(nèi)景經(jīng)》,王世貞“一見而辨”,知其“初為飛鳧人加染古色,雜識舊印,以希重價”,再如黃彪書《參同契》“用趙吳興贋識,以示客,客多以為吳興也”,王世貞卻識破“割去之”(《題跋》卷九《有明三吳楷法二十四冊》)。書畫考辨方面,相傳為閻立本之《唐文皇訓(xùn)子圖》,王世貞據(jù)《宣和畫譜》定為黃筌《勘書圖》(《題跋》卷十七《題勘書圖后》),在馬遠畫中作題跋的“楊娃”,王世貞考證為恭圣皇后之妹(《題跋》卷十七《馬遠十二水》),均考辨詳核有據(jù)。書畫之鑒別考證,“米(芾)以法,黃(伯思)以事”,而王世貞往往能兼而有之,《題跋》中的鑒定方法與結(jié)論,對當(dāng)代書畫鑒定仍有重要參考價值。 《題跋》是建構(gòu)書畫史之重要材料。王世貞對書畫的追溯源流、品評優(yōu)劣往往帶有一定的研究成份,如《國朝名賢遺墨五卷》、《續(xù)名賢遺墨卷》是對明代書法史較早的概括總結(jié),而《三吳楷法十冊》、《三吳墨妙》、《有明三吳楷法二十四冊》則是對吳中書壇的評論研究。王世貞所作題跋在明清時期頗受重視,汪砢玉對其書畫題跋進行梳理,錄其書畫目寫成《爾雅樓所藏名畫目》,收入《珊瑚網(wǎng)》中;孫礦甚至專門針對王世貞書畫題跋作《書畫跋跋》一書進行補正;《清河書畫舫》、《珊瑚網(wǎng)》、《佩文齋書畫譜》、《江村銷夏錄》、《大觀錄》、《六藝之一錄》、《書畫史》、《石墨鐫華》、《書法離鉤》、《岳雪樓書畫錄》、《金石文考略》、《漢溪書法通解》、《南宋院畫錄》、《玉臺書史》、《書法精言》、《書法正傳》、《書林藻鑒》等書更是多采其說。明清時期對王世貞題跋的不斷引述補正,使《題跋》成為書畫史的重要組成部份。 《題跋》詳細記錄了明代書畫的流通,展示了明代文人生活的真實側(cè)面。明代乞人撰寫墓志碑銘極為盛行,往往以書畫作為潤筆,《題跋》中多有記載。如戴文進《江山勝覽圖》是“太原黃子廷綬為其伯父贄壽言,走數(shù)千里而貽我”(《題跋》卷二十《戴文進江山勝覽圖》),祝允明所書《黃道中致甫字說》是黃淳甫“為其尊人五岳山人乞集序潤筆”而贈(《題跋》卷九《有明三吳楷法二十四冊》),《晉公子重耳出亡圖》是“少保銅梁張公卒,而其子錦衣君某某輩來請志銘”時所收(《題跋》卷十九《晉公子重耳出亡圖》),“汪仲淹乞余為其婦作志銘,而以《觀彌勒上生經(jīng)》為幣”(《題跋》卷二十二《畫觀彌勒上生經(jīng)》)。而王世貞亦嘗以薛紹彭所書《褉帖》“贄西川王大夫作先公傳”(《題跋》卷六《薛道祖三帖卷》)。當(dāng)然也有購買交換,如文與可畫竹是王世貞“不意購得一賈人肆中”(《題跋》卷十七《題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后》),《褚臨蘭亭真跡》是以“百三十金”購自黃熊手(《題跋》卷六《褚臨蘭亭真跡》);祝允明所書《上皇西巡歌》是“以京兆他書數(shù)紙、文太史書一紙、畫一紙易之”(《題跋》卷五《祝枝山李詩》),“于思用處購得鍾隱三間無瑕紫玉硯,以董源林石易凝式二帖,層云峰承晏墨易懷素二帖”(《題跋》卷十五《小酉館選帖》)。其中亦不乏友情贈送,如錢舜舉畫《李白觀瀑圖》是“嗣子上林家教舉以遺余”(《題跋》卷十九《錢舜舉畫李白觀瀑圖》),《文太史三詩》、《畫扇卷》則是文征明親書所贈(《題跋》卷五《文太史三詩》、卷十八《畫扇卷甲之六》)!额}跋》中所展示的書畫流通不僅是明代吳中文人生活中的真實反映,亦是書畫流傳有序之可靠記載。 《題跋》是探討王世貞書學(xué)、文學(xué)、史學(xué)思想的重要材料。王世貞書學(xué)、詩學(xué)思想多有相通互補之處,其“復(fù)古”之思想在書學(xué)領(lǐng)域亦多有展示,王世貞曾言:“書法至魏晉極矣,縱復(fù)贋者、臨摹者,三四刻石,猶足壓倒余子。詩一涉建安,文一涉西京,便是無塵世風(fēng),吾于書亦云!保ā额}跋》卷十《淳化閣帖十跋》)“書之古無如京兆者,文之古亦無如京兆者。古書似亦得,不似亦得;古文辭似亦不得,不似亦不得”(《題跋》卷八《祝京兆諸體法書跋》),則是“復(fù)古”下書學(xué)與文學(xué)之間的差異。王世貞亦是明代著名史學(xué)家,有《嘉靖以來內(nèi)閣首輔傳》八卷、《弇山堂別集》一百卷、《弇州史料》一百卷等傳世。王世貞自稱:“黃長睿、趙明誠往往以碑帖證史傳之譌,余竊愿學(xué)焉!保ā额}跋》卷三《鍾太傅薦季直表》)其“以碑帖證史傳”之思想在《題跋》中多有體現(xiàn),如以《西平忠武王神道碑》證《舊唐書》之訛(《題跋》卷十四《唐柳書西平王碑》),以《薦季直表》補《三國志》之闕(《題跋》卷三《鍾太傅薦季直表》)。以碑帖補缺證訛,不僅拓展了史學(xué)資料范圍,對研究王世貞史學(xué)思想亦不無裨益。 需要指出的是,王世貞的書畫評論,遠非此二十二卷題跋。尚有一些題跋未能收入《四部稿》、《續(xù)稿》中,今在《六藝之一錄》等書中尚能得睹。王世貞在題跋前后往往有詩記之,與題跋珠聯(lián)璧合,而其《藝苑卮言》中的書畫評論、《續(xù)稿》中文部之“書后”類,亦是重要書畫史資料,但限于體例,這些材料均未能收入。 目前學(xué)界所用《四部稿》、《續(xù)稿》以臺灣影印本為主,文海出版社一九七○年影印出版《續(xù)稿》,偉文圖書出版社一九七六年影印出版《四部稿》,臺灣商務(wù)印書館一九八六年影印出版的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弇州四部稿》、《弇州續(xù)稿》更為普及。然影印明刻本選用之底本均為后印本,多斷版、缺字、模糊等情況,雖有清人手補,但頗有錯訛,四庫本亦多有篡改。本書中《四部稿》底本采用明萬歷五年王氏世經(jīng)堂刻本,《續(xù)稿》底本采用明崇禎刻本,均校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王世貞尚存世題跋真跡以及《古今法書苑》、《書畫跋跋》、《清河書畫舫》等亦作參校。四庫本中因避諱“虜”、“狄”、“夷”等所作篡改、清人手補本中的改動錯訛一般不出?庇,只在涉及人名、地名等容易產(chǎn)生誤解的情況下酌情出校勘記,以便讀者參考。底本中衍字用“( )”、缺字用“[ ]”標(biāo)明,模糊不清者用“□”代替,底本之明顯版刻錯誤,如“己”“已”“巳”、“太”“大”、“他”“它”等混用及異體字據(jù)意徑改,不再出?庇。 筆者水平有限,錯訛不當(dāng)之處在所難免,甚望讀者不吝賜教。
王士貞,字符美,自鳳洲,又號弇州山人,江蘇太倉人。 當(dāng)時最著名的文學(xué)家,史學(xué)家,同時也是當(dāng)時極具影響力的文壇領(lǐng)袖。先后任職大理寺左寺、刑部員外郎和郎中、山東按察副使青州兵備使、浙江左參政、山西按察使,萬歷時期歷任湖廣按察使、廣西右布政使,鄖陽巡撫,后因惡張居正被罷歸故里,張居正死后,王世貞起復(fù)為應(yīng)天府尹、南京兵部侍郎,累官至南京刑部尚書,卒贈太子少保。王世貞與李攀龍、徐中行、梁有譽、宗臣、謝榛、吳國倫合稱“后七子”。李攀龍故后,王世貞?yīng)氼I(lǐng)文壇二十年。
卷之一 雜文跋 王山人西湖詩后一 甲申十同年會圖一 題江夏公卷后二 題葉秀才為方氏復(fù)姓記后三 梵隆羅漢四 題虹月樓詩后四 三忠祠歌后五 題所作仙巖歌后六 題荊王贈張?zhí)肺暮罅? 跋李于鱗贈徐汝寧子與序后七 贈題楊憑序后七 二張詩八 送徐長谷詩后八 敬書先大父公尺牘后一〇 題贈王先生卷后一〇 題包參軍東游稿后一一 題素庵卷后一二 聚芳亭卷一二 跋汗漫游卷一三 題池上篇彭孔嘉錢叔寶書 畫后一四 題大石山聯(lián)句卷一五 文待詔詩帖一五 贈梁伯龍長歌后一六 跋兩山記及詩后一六 書匡廬稿后一七 題于鱗手札卷一八 又一八 又一八 題趙承旨畫陶令像鮮于太常書歸 去來辭及余所作長歌后一九 太仆刻周書冋命跋一九 刻魯頌駉篇跋二〇 刻揚雄太仆箴跋二一 題正學(xué)元勛卷后二一 題莫云卿送春賦二二 題所書贈莫山人卷后二二 書贈孫山人詩后二二 跋所書梁公實墓表哀辭及 詩后二三 書蘇長公司馬長卿三跋后二三 緑牡丹詩后二四 宋板前漢書后二五 又前后漢書后二五 卷之二 雜文跋 題楊忠愍公三札二七 題袁柳莊卷二八 又題袁柳莊卷二八 題李文正都氏節(jié)義卷二九 先司馬翰墨后三〇 又三〇 題周氏交游書札三一 張幼于四跋三一 又三二 又三二 又三二 題竹醉翁集后三三 徐長孺詩卷三三 題徐氏族譜序記卷三四 題所書詩與曾生三五 題所贈張平叔詩后三五 題舊贈汪仲淹詩文后三六 題月槎詩卷三七 題文昌祠投詞后三七 題張應(yīng)文雜著后三八 題手書國史張文忠公傳后三九 題鄭少谷傳丁戊詩后四〇 題與程應(yīng)魁詩后四〇 題弇園八記后四一 題敬美書閑居賦后四三 又四四 題手書詩與趙太宰后四四 題所與陳道易長歌后四五 題王三公槐蔭四六 題所書九友齋歌后四七 題與天界寺僧詩后四七 題所書近作四八 題王太史二姑山記后四九 題與徐長孺三札后四九 題送敬美弟十律后五〇 題王陽德別墅廿絶句五〇 題汪仲淹新集后五一 題泖塔諸詩后五一 題辯疏后五二 題何將軍賣劍歌卷后五四 陳公直道編后五五 所記疏白蓮沼治芳素軒后五六 題祝希哲詩后五七 汪禹乂與子書后五七 書所作乞花場記后五八 屠長卿詩后五九 徐武功與諸賢送韓襄毅公總督兩 廣卷后五九 書瓦官寺刻二記二詩六〇 題寄漁卷六一 韓氏藏祝京兆所澹記及袁永 之詩后六一 題陸中丞漕白糧疏草后六二 游金陵諸園詩后六三 題牛首詩文后六四 題故崑山劉令畫像碑記后六四 莫愁湖園詩冊后六五 題李僉憲墓志銘后六六 題彭公甫先生傳后六七 張應(yīng)文詩跋后六七 卷之三 墨跡跋 鍾太傅薦季直表七〇 又七一 右軍三帖跋七二 題唐虞永興汝南公主墓銘稿 真跡后七三 褚河南哀冊文七四 又題哀冊文后七五 懷素千字文七七 又七七 宗室家懷素千文七八 顔魯公書送裴將軍詩七八 又七九 柳誠懸書蘭亭詩文七九 又八〇 雜古墨跡八〇 范忠宣公誥勅八一 宋先司諫公告身真跡八二 又八三 范文正公手書伯夷頌八三 范文正與尹舍人書八四 范文正道服贊八五 雜宋元墨跡八五 宋賢遺墨八五 蘇滄浪真跡八六 蔡蘇黃米趙帖八七 東坡書煙江疊嶂歌八七 山谷雜帖八八 山谷卷后八八 題山谷卷后八九 山谷老人此君軒詩八九 又一卷九〇 山谷書墨竹賦九〇 題米南宮書后九一 翠微居士真跡九一 薛道祖蘭亭二絶九二 宋高宗養(yǎng)生論九二 范文穆吳中田園雜興卷九三 張即之書后九三 又九四 卷之四 墨跡跋 趙子昂枯樹賦真跡九六 又九六 趙吳興小楷法華經(jīng)九七 趙吳興大通閣記九八 趙吳興心經(jīng)真跡九九 趙文敏書濟禪師塔銘九九 趙文敏書詹舍人告一〇〇 趙文敏公行書一〇〇 趙子昂二帖后一〇一 趙文敏公篆書千文一〇一 又一〇二 趙魏公千文篆書一〇二 趙文敏公于歸帖一〇三 十絶句詩畫跋一〇三 鮮于伯機千文一〇四 鮮于伯機詩記真跡一〇四 楊鐵厓卷一〇四 明宋太史手書鄭濂名解后一〇五 宋仲珩方希直書一〇五 宋克急就章一〇六 宋仲溫書畫帖一〇七 俞紫芝急就章一〇七 凌中丞書金剛經(jīng)一〇八 凌中丞臨子敬洛神賦一〇八 沈民望姜堯章續(xù)書譜一〇九 天全翁卷一〇九 靈巖勝游卷一一〇 徐天全二札一一〇 徐天全詞一一一 名賢遺墨一一一 三吳墨妙一一二 三吳楷法十冊一一三 卷之五 墨跡跋 李文正陸文裕墨跡卷一一九 李文正詩翰卷一一九 張東海冊一二〇 桑民懌卷一二〇 李范庵卷一二〇 金元玉卷一二一 雜帖一二一 祝希哲小簡一二二 祝京兆卷一二二 祝京兆雜詩一二二 枝山艷詩一二三 祝京兆季靜園亭卷一二三 祝京兆卷一二三 祝京兆秋興八首為王明 輔題一二四 京兆雜詩卷一二四 希哲草書月賦一二四 又一二五 祝枝山李詩一二六 京兆書杜紫薇詩一二六 題祝京兆真跡一二六 又一二七 茂苑菁華卷一二七 文太史三詩一二八 文太史四體千文一二八 文待詔游白下詩一二九 文太史書進學(xué)解后一二九 文太史絶句卷一二九 文太史三體書一三〇 文太史三詩后一三〇 趙飛燕外傳一三一 徐髯仙墨跡一三一 雜書畫冊總跋一三二 王履吉五憶圖歌一三二 王雅宜書雜詠卷一三三 王履吉白雀帖一三三 王雅宜長恨歌后一三四 王履吉書江文通擬古詩一三四 陳道復(fù)赤壁賦卷一三五 朱射陂卷一三五 馬太史卷一三六 陳子兼卷一三六 陳子兼詩牘卷一三七 俞仲蔚書一三七 俞仲蔚書金剛經(jīng)一三七 楊秘圖雜詩一三八 陳鳴野詩一三九 外國書旅獒卷一三九 扇卷甲之一一四〇 扇卷甲之二一四一 扇卷甲之三一四二 扇卷甲之四一四二 扇卷乙之一一四三 扇卷乙之二一四三 扇卷乙之三一四四 扇卷乙之四一四四 扇卷乙之五一四五 卷之六 墨跡跋 右軍鶻不佳帖一四六 王大令送梨帖一四七 虞世南汝南公主墓碑真跡 第三跋一四七 隋賢書出師頌一四八 褚臨蘭亭真跡一四九 顔魯公書竹山潘氏堂聯(lián)句一五〇 徐騎省篆書千文后一五一 林和靖雜詩一五二 范文正道服贊一五三 又題伯夷頌一五三 范忠宣告身后一五四 六大家十二帖一五四 宋名公二十帖一五六 東坡手書四古體后一六〇 蘇子瞻札一六〇 蘇長公書歸去來辭真跡一六一 坡老洞庭春色中山松醪 二賦一六二 山谷書昌黎詩一六三 山谷伏波神祠詩臨本一六三 薛道祖墨跡一六四 薛道祖三帖卷一六四 又一六五 米元章跋奕碁圖一六六 米元章尺牘一六六 羔羊居士飲中八仙歌一六七 宋徐內(nèi)翰小楷蓮經(jīng)一六七 宋元人墨跡一六八 張即之老柏行一六八 張即之書杜詩一六八 又老柏行一六九 宋司馬溫公梅都官王荊公王 都尉墨跡一六九 米趙四帖一七〇 題孔炎所藏宋仲溫絶句后一七一 蘇長公三絶句一七一 題詹侍御藏馬麟楳鮮于伯機 歌行真跡后一七二 題米元暉手書詩后一七三 卷之七 墨跡跋 趙松雪書千文一七五 又一七六 趙松雪書歸去來辭一七六 又一七七 趙松雪書歸田賦一七八 趙松雪行書唐詩一七九 趙松雪墨跡一七九 趙松雪洛神賦一八〇 趙松雪手書十五詩后一八〇 趙松雪書秋聲賦一八一 趙吳興管夫人仲穆三札一八一 鮮于伯機游高亭巖詩記一八二 鮮于伯機雜詩一八三 趙吳興詩跡一八三 元名人墨跡一八四 虞伯生賜碑贊一八八 虞道園詩一八八 虞貫二學(xué)士詩跡一八九 柯敬仲十九首一八九 張伯雨書諸公贈言一九〇 趙吳興真草千文后一九〇 俞和張伯雨真跡一九一 楊鐵崖真跡一九一 明唐宋二子墨跡一九二 宋克書張良史筆意一九二 吳中諸帖一九三 損本三君法書一九三 李西涯詩一九四 諸賢雜墨一九五 三吳諸名士筆札一九五 題陸氏藏交游翰墨一九六 李貞伯書古選祝希哲音 釋后一九七 又一九七 李貞伯游滁陽山水記一九八 姜立綱書一九九 先大父交游尺牘一九九 武氏藏交游翰墨二〇〇 卷之八 墨跡跋 國朝名賢遺墨五卷二〇二 三吳墨妙卷上二一六 三吳墨妙卷下二一七 祝京兆真行雜詩賦二一九 祝京兆文稿二二〇 祝京兆六體書二二〇 祝京兆書七詩二二一 祝京兆感知詩墨跡二二一 祝京兆草書二歌二二二 祝京兆書成趣園記二二二 祝京兆諸體法書跋二二三 又二二四 題祝氏跡二二四 祝京兆書夷堅志二二四 祝京兆書祖廷貴墓志真跡二二五 祝京兆書李太白傳后二二五 文待詔行書二二六 文待詔書杜陽編二二六 尤叔野赤壁卷二二七 文待詔小楷周召二南詩二王 目錄二二七 文征仲手札后二二八 跋文待詔歐體千文二二八 文衡山手柬二二九 文待詔書程鄉(xiāng)令遺愛碑墨 跡跋二二九 文王二君詩墨二三〇 續(xù)名賢遺墨卷二三一 卷之九 墨跡跋 有明三吳楷法二十四冊二三四 王履吉書雜詩跋二四七 王履吉贈何氏詩跋二四八 王履吉詩墨二四八 王雅宜詩稿二四九 王履吉小楷四六二四九 王彭二顔體書二四九 陳白陽詩稿二五〇 陳道復(fù)書陶詩二五〇 陸儼山手札二五一 題豐存禮詩后二五一 豐存禮手札二五一 又二五二 又二五三 蔡侍郎詩二五三 李于鱗詩牘二五四 吳峻伯詩二五四 方元煥書荊軻傳二五五 黃淳父書田園雜興錢叔 寶圖二五五 卷之十 墨跡跋 俞仲蔚書月賦二五七 俞氏四舞歌二五七 俞氏書世說新語略二五八 俞仲蔚書二五八 又二五九 俞仲蔚小楷趙皇后昭儀別 傳后二五九 俞仲蔚行草后二六〇 王逢年書雪賦二六〇 周芝山贈范生歌二六〇 僧大林詞翰二六一 古選古隷二六一 古隷風(fēng)雅二六二 又二六三 章藻摹瑯琊法書墨跡十卷二六三 摹蘇長公真跡二七五 徐髯仙手跡二七六 題舍弟敬美書雜帖后二七七 穆光胤書父文熙詩二七八 穆光胤臨七姬帖二七八 吳賢墨跡二七九 楊南峰墓志二七九 俞仲蔚墨跡二八〇 王行父藏王稚欽詩跡二八〇 王稚欽書五言律詩二八一 朝鮮三咨二八一 卷之十一 碑刻墨刻跋 淳化閣帖十跋二八四 又二八五 淳化閣帖后二九三 淳化殘?zhí)潘? 大觀太清樓帖二九四 絳帖二九五 汝帖二九六 東書堂帖二九七 寶賢堂集古法帖二九七 真賞齋帖二九八 廬山陳氏甲秀堂帖二九九 文氏停云館帖十跋二九九 卷之十二 碑刻墨刻跋 衡山禹碑三〇五 岐陽石鼓文三〇六 秦相嶧山碑三〇六 西岳華山碑三〇六 漢太山孔宙碑后三〇七 跋漢隷張蕩陰碑三〇七 漢景君銘三〇八 漢司隷校尉魯峻碑三〇八 漢圉令趙君碑三〇九 蔡中郎書夏仲兗碑三〇九 桐柏廟碑三一〇 皇象天發(fā)碑三一〇 急就章三一一 孔子廟碑三一一 受禪碑三一二 勸進碑三一二 又二碑三一三 鍾太傅賀捷表三一三 宋搨蘭亭帖三一四 又三一五 又三一六 又三一六 題宋搨褚摸禊帖三一七 又三一八 宋搨蘭亭帖三一九 蘭亭肥本三二〇 周邸東書堂禊帖三二〇 王右軍草書蘭亭記三二一 題宋搨黃庭經(jīng)后三二一 舊搨黃庭經(jīng)三二二 右軍筆陣圖三二二 周孝侯墓碑三二三 題右軍十七帖三二四 宋搨臨江二王帖后三二五 圣教序三二五 又三二六 絳州夫子廟碑三二七 攝山棲霞寺碑三二七 王子敬洛神賦三二八 子敬辭尚書令帖三二八 瘞鶴銘三二八 又十六字三二九 陶隱居入山帖三三〇 許長史碑三三〇 大佛寺碑三三一 智永真草千文三三二 卷之十三 碑刻墨刻跋 唐文皇屏風(fēng)帖三三四 唐玄宗御書太山銘后三三四 又三三五 孝經(jīng)三三六 涼國長公主碑三三六 兗州孔子廟碑三三七 唐文皇告少林寺書三三七 題武后書升仙太子碑帖后三三八 孔子廟堂碑三三八 又三三九 九成宮醴泉銘三三九 又三四〇 又三四〇 虞恭公碑三四一 化度寺碑三四一 皇甫府君碑三四一 歐陽通道因法師碑三四二 趙摹千文三四二 褚書圣教序記三四三 碧落碑三四三 少林寺靈運禪師碑三四四 御史臺精舍銘三四四 桐柏觀碑三四五 大智禪師碑三四五 張旭肚痛帖三四六 張長史郎官壁記三四六 心經(jīng)三四七 裴漼少林寺碑三四七 李北海云麾將軍碑三四八 岳麓寺碑三四八 李北海娑羅樹碑三四九 李北海書法華寺碑三四九 李北海東林寺碑三四九 臧希晏碑三五〇 孫過庭書譜三五〇 徐浩心經(jīng)三五一 嵩陽觀記圣德感應(yīng)頌三五一 懷素千字文三五二 懷素自敘帖三五二 懷素圣母帖三五二 懷素藏真帖三五三 恒山祠記三五三 王清源碑三五三 中興頌三五四 東方畫像贊三五五 家廟碑三五五 多寶佛塔碑三五六 茅山碑三五六 元次山墓碑帖三五七 宋文貞碑三五七 宋文貞碑側(cè)記三五七 八關(guān)齋功德記三五八 干祿字碑三五八 臧懷恪碑三五九 與郭仆射爭坐位帖三六〇 又三六〇 顔魯公祭姪文三六〇 祭豪州刺史伯父文三六一 楚金碑三六一 峿臺銘三六一 尉遲祠祈雨碑三六二 李陽冰篆書謙卦三六二 成德節(jié)度紀(jì)功碑三六二 柳尚書仆射諸葛武侯祠記三六三 董宣傳三六三 卷之十四 碑刻墨刻跋 唐柳書西平王碑三六五 玄秘塔碑三六六 題復(fù)東林寺碑后三六六 集柳書普照寺碑三六七 李劍州碑三六七 濟安侯廟記三六八 僧彥修帖三六八 宋蔡忠惠萬安橋記三六九 蔡端明荔枝譜三六九 晝錦堂記三七〇 韓魏公書北岳廟碑三七〇 淮瀆廟記三七一 大相國寺碑銘三七一 宋真宗先天太后贊三七一 嵩岳廟碑銘三七二 大觀御制五禮記三七二 醉翁豐樂二亭記三七二 荔枝丹帖三七三 金剛經(jīng)三七三 蘇書三十六峰賦帖三七四 蘇書歸去來辭帖三七四 表忠觀碑三七四 東坡陶詩帖三七五 蘇書連昌宮辭帖三七五 蘇書中山松醪賦帖三七六 東坡絶句松醪賦帖三七六 馬劵帖三七六 東坡告史全節(jié)語帖三七七 東坡雜帖三七七 東坡詞三七七 寄文與可絶句三十首三七八 蘇長公行草醉翁亭記三七八 山谷書狄梁公碑三七九 山谷中興頌碑后詩三七九 山谷書東坡大江東去帖三八〇 山谷七祖山詩三八〇 山谷書東坡卜算子詞帖三八〇 食時五觀帖三八一 涪翁雜帖三八一 廬山高歌三八二 蔡卞靈巖寺疏三八二 蔡卞曹娥碑三八二 米南宮天馬賦三八三 米南宮雜帖三八三 米元暉夫子廟記三八三 趙子昂帖三八四 趙子昂雜帖三八四 趙吳興佑圣觀記推官廳記三八五 番君廟碑三八五 玄教宗傳碑三八六 虞文靖垂虹橋記三八六 重建廬山東林禪寺記三八七 孫真人碑三八七 王重陽碑三八七 馬丹陽碑三八八 王重陽仙跡記三八八 雪菴茶榜三八九 杜待制書清真觀碑三八九 明宋璲書千文三九〇 俞紫芝四體千文三九〇 宋克前后出塞詩三九〇 七姬帖三九一 枝山十九首帖三九一 祝書唐初諸君子帖三九一 祝京兆味泉賦帖三九二 祝書王文恪公墓志銘三九二 祝書毛中丞夫人墓志銘三九二 祝京兆六體帖三九三 君子亭記三九三 王新建紀(jì)功碑三九三 華氏義田記三九四 豐考功筆訣三九四 卷之十五 碑刻墨刻跋 禹碑三九六 又題禹碑三九七 跋魯相晨廟碑三九八 吳天璽書三九八 漢隷校官三九九 秘閣續(xù)帖四〇〇 泉州宋搨淳化帖四〇一 甲秀堂帖四〇一 索靖月儀帖四〇二 真定武蘭亭四〇三 宋搨圣教序四〇四 又圣教序四〇五 宋搨蘭亭四〇五 蘭亭二石刻四〇五 跋周邸蘭亭四〇六 古蘭亭選序四〇七 玉板蘭亭敘麻姑仙壇記四〇七 宋搨右軍行草帖四〇八 臨江二王帖四〇八 汪象先二王小楷帖四〇九 汪象先大觀帖四〇九 跋陳季迪絳帖四一〇 雜二王帖四一一 宋搨樂毅論四一二 宋搨?cè)致繁硭囊欢? 曹娥碑四一三 又四一三 智永真草千文四一四 又四一四 隋八分孔廟碑四一五 宋搨右軍三帖四一五 王右軍文賦四一六 跋王右軍筆陣圖李衛(wèi)公上華岳 書后四一六 又四一七 小酉館選帖四一七 李靖上西岳書四二一 歐陽率更九成宮醴泉銘四二一 虞恭公碑四二二 大唐宗圣觀帖四二二 歐陽率更化度碑帖四二三 褚河南孟法師碑銘后四二三 云麾碑四二四 卷之十六 碑刻墨刻跋 張長史千文石刻四二六 又四二六 唐隷夫子廟記四二七 唐僧懷惲實際碑四二七 顔帖四二八 又顔帖四二八 題顔魯公汝越帖四二九 金天王廟題名四二九 題家廟碑贈顔判四三〇 集顔書默菴記四三〇 后周祖廟碑四三一 華岳昭應(yīng)碑四三一 玄元宮碑四三一 少林寺戒壇銘四三二 李陽冰書三墳碑四三二 易州鐵像碑頌帖四三三 圭峯禪師碑四三三 李抱玉碑四三四 至道御書帖四三五 夢英篆書偏傍字源四三五 抄高僧傳序四三六 夫子廟堂記四三六 郭忠恕三體陰符經(jīng)四三六 唐憲宗廟碑四三七 汾陰壇頌四三七 跋蘇書醉翁亭記四三八 東坡乳母銘四三八 海市詩四三九 坡公雜詩刻四三九 喜雨亭表忠觀二刻四三九 坡公行草定惠院海棠詩刻四四〇 南宮父子詞筆四四一 王庭筠先主廟碑四四一 又四四一 楊太初書重陽歌四四二 嵩岳廟碑銘四四二 淮源廟碑四四二 華陽十二頌四四三 東魏孔子廟碑四四三 蔡有隣章仇玄素碑四四四 集古錄跋四四四 永福寺碑四四五 御服碑四四五 龍門建極宮碑四四六 鮮于太常千文四四六 祝京兆小楷選刻四四六 題羅生書醫(yī)無閭碑后四四七 定武蘭亭后四四八 寶晉齋帖四四九 宋搨鼎帖四四九 王子裕先生墨刻五跋四五〇 卷之十七 畫跋 史道碩八駿圖卷四五三 題勘書圖后四五四 石刻十八學(xué)士圖四五五 摹閻立本十八學(xué)士四五六 王摩詰演教羅漢四五七 陸宣公畫像后四五七 擘阮圖四五九 宋徽宗紅橋鸂鶒圖四五九 徽宗三馬圖四六〇 范寛山水卷四六一 高克明雪霽溪山圖四六一 題郭熙畫樹色平遠圖卷四六二 題文與可畫竹蘇子瞻詩后四六三 又四六三 題煙江疊嶂圖歌后四六四 趙千里畫船子和尚卷四六四 李龍眠畫十六應(yīng)真后四六五 題僧梵隆畫十六大阿羅 漢卷四六五 飲中八仙圖后四六六 馬遠十二水四六六 李山風(fēng)雪松杉圖四六七 石刻高宗尼父七十二賢 像贊四六八 石刻圣賢圖像后四六八 宋刻絲仙山樓閣卷四六九 元高尚書夜山四七〇 趙文敏長江疊嶂圖四七〇 又四七一 天閑五馬圖四七一 黃大癡江山勝覽圖四七二 又四七二 黃大癡山水為楊二 山題四七三 王叔明阜齋圖四七三 黃鶴山樵云林小隱圖四七四 倪云林山陰丘壑圖四七四 云林西園圖四七五 方方壺云山卷后四七五 石刻玄元十一子像四七五 錢舜舉洪崖移居圖四七六 又四七六 搜妖圖卷后四七七 趙吳興畫陶彭澤歸去來圖題和 詩后四七八 古畫山水四七八 卷之十八 畫跋 題王安道游華山圖四八〇 戴文進七景圖四八一 城南茅屋圖四八二 戴文進山水平遠四八二 題王孟端竹四八二 王孟端湖山佳趣卷四八三 夏太常墨竹四八四 沈石田春山欲雨圖四八四 石田山水四八五 贈吳文定行卷山水四八五 又四八六 沈啟南畫虞山致道觀昭明手 植三檜四八六 石田畫隆池阡四八七 沈石田臨黃鶴山樵太白圖四八七 石田畫錢塘山行圖四八八 石田畫四八八 石田載酒圖四八九 又寒山圖四八九 題石田寫生冊四八九 石翁彩卉卷四九〇 題唐伯虎詩畫卷四九〇 唐伯虎寫生冊四九一 周東村賓鶴圖后四九一 周東村韓熙載夜宴圖四九二 吳中諸名士畫四九三 臨李伯時蓮社圖四九三 凌氏藏文待詔畫冊后四九四 文征仲雜畫后四九五 文太史云山畫卷后四九五 衡翁詩畫卷四九六 文征仲勸農(nóng)圖祝希哲記四九六 陳道復(fù)書畫四九七 陳道復(fù)水仙梅卷后四九七 題畫扇卷甲之五四九七 畫扇卷甲之六四九八 畫扇卷甲之七四九九 畫扇卷乙之六五〇〇 文伯仁燕臺八景五〇〇 陸叔平游洞庭詩畫十六 幀后五〇一 陸叔平臨王安道華山圖后五〇一 錢叔寶溪山深秀圖五〇二 又第二卷五〇三 夏山欲雨圖五〇三 尤子求畫華清上馬圖五〇四 錢叔寶紀(jì)行圖五〇四 鐘馗移家圖五〇五 卷之十九 畫跋 蕭翼賺蘭亭圖五〇七 夫子杏壇圖后五〇九 晉公子重耳出亡圖五一〇 宋徽宗雪江歸棹圖五一一 又五一一 宋名人山水人物畫冊五一二 宋人雜花鳥冊五一五 宋畫香山九老圖五一六 題惠崇江南春意五一七 醉道士圖五一八 李龍眠理帛圖五一九 李伯時姑射仙圖五一九 題劉松年大歷十才子圖五二〇 趙千里畫大禹治水圖五二一 又五二一 廬陵五公像五二二 張端衡山水五二二 古十八學(xué)士圖五二三 再題十八學(xué)士卷五二四 摹古畫后五二五 豳風(fēng)圖畫五二六 清明上河圖別本五二七 又五二八 梁楷參禪圖五二八 題馬遠山月彈琴圖五二九 閲古堂石刻馬五二九 蘇黃小像五三〇 二趙書畫歸去來辭五三〇 又五三一 趙松雪畫山水五三一 趙吳興畫兩馬五三二 題黃大癡畫五三二 錢舜舉畫陶征君歸去來 辭后五三三 題古畫王昭君圖五三四 題王叔明湖山清曉圖五三五 水亭圖五三五 梅竹雙清卷五三六 美人調(diào)鸚圖五三七 趙承旨畫陶靖節(jié)事五三七 沈公濟畫五三八 題沈石田畫冊后五三九 錢舜舉畫李白觀瀑圖五三九 孔炎所藏古牛車圖五四〇 卷之二十 畫跋 聽琴軒圖卷五四一 戴文進江山勝覽圖五四二 沈公濟畫五四三 周砥沈周宜興山景五四三 王孟端竹五四四 沈啟南畫定齋圖五四四 趙子惠藏石田畫虞山三檜五四五 沈啟南金焦二山圖跋五四六 周履道沈啟南二畫五四六 跋沈啟南太石山聯(lián)句圖五四七 沈啟南梅花圖五四八 沈石田畫五四九 茶坡卷后五四九 沈石田虎丘圖五五〇 題沈石田滌齋圖后五五〇 林居圖五五一 沈翊南畫五五一 文待詔玄墓四景五五二 又千巖萬壑五五二 又人日詩畫五五三 周東村畫張老圖五五三 唐伯虎畫梅谷卷五五三 唐伯虎畫五五四 唐伯虎赤壁圖五五五 唐伯虎畫賓鶴圖跋五五五 摹輞川圖后五五六 題文待詔畫冊五五七 三輔黃圖五五七 題周官飲中八仙圖五五八 劉氏藏甲申十同年會圖五五九 卷之二十一 畫跋 仇英九歌圖五六一 題仇實父臨西園雅集 圖后五六二 題海天落照圖后五六三 送沈禹文畫冊五六四 陸包山寫生卷五六五 再題游太湖圖記五六六 文伯仁溪山自適卷五六七 文文水畫五六七 畫南北二詞后五六八 題畫會真記卷五六八 天文地理總圖五六九 李郡寫旅獒圖五七〇 題莫廷韓畫郊居扇五七〇 莫廷韓竹扇卷五七一 題小桃源圖五七一 又題畫池上篇后五七二 陳提學(xué)藏百馬圖五七二 尤子求畫關(guān)將軍四事圖五七三 李郡畫渭橋圖五七五 李郡畫美女圖五七五 題海峯卷后五七六 陳道復(fù)牡丹五七六 為徐太仆爌題馬鞍山圖五七七 為章仲玉題保竹卷五七七 題洛中九老圖五七八 長江萬里圖有王蒙識非五七八 題殳生畫五七九 錢舜舉畫水仙跋五七九 周之冕花卉后五八〇 題倪駕部勝游畫冊五八〇 題張復(fù)畫二十景五八一 卷之二十二 佛經(jīng)畫跋道經(jīng)畫跋 王摩詰羅漢后五八三 李伯時十六羅漢五八三 善財參觀世音三十二變 石本后五八四 畫西方十六觀經(jīng)五八五 畫觀彌勒上生經(jīng)五八七 渡海阿羅漢像五八九 再題白蓮社圖五九一 又題十六應(yīng)真后五九三 再題梵隆羅漢卷五九五 朱君璧摹劫鉢圖五九五 圓澤三生圖五九六 書文征仲補天如獅子林卷五九七 題葛仙翁移居圖五九八 錢舜舉畫洪崖先生五九九 五星二十八宿摹本六〇一 又為莫廷韓題五星二十八宿 五岳真形圖六〇二 題八仙像后六〇三 全真四祖八仙像六〇五 仙奕圖六〇六 又六〇七 雜文跋王山人西湖詩后 錢塘田叔禾志《西湖游覽》,即野畯紅女吐一語小雋者必錄焉,王君此詩惜后出二十年,遂不獲采。然散施湖山中,光色無恙,異時又焉知無叔禾者,出于才情雅致,條添一段佳話耶?余有幽憂之疾,故不能東游,時時取叔禾《志》列山房中,晩又得君詩于少文,臥游計足矣。 甲申十同年會圖 《甲申十同年會圖》,作于弘治辛亥,距今六十有七載矣。太師李文正公為之序,而太保閔莊懿諸公次焉。余所見兩本,其一在益都故尚書陳公清所,其一則莊懿諸孫一鶴、一琴持以見示者也。明興人才之盛,獨稱孝廟時,而孝廟諸大臣又獨稱甲申成進士者。中間如劉忠宣、戴恭簡、李文正、謝文肅、王襄敏及莊懿公,皆敭歷中外,位承弼,著篤棐聲,其他類亦廉潔好修之士,僅一焦泌陽駑耳。以香山洛社之耆俊,不在野而在朝,固可以仰窺孝廟如神之智,其一時景物光彩為人所艷羨而不可得者,僅此圖在,覽之寧無興愾耶?然是九君子之賢厪,足以奉弘治之泰,而一焦泌陽,成正德之否而有余,小人之效,速于君子,若此則又可慡然而思警也。甲申之名公卿而物故者,則倪文毅岳,在南者則張簡肅敷華,因附志之。 題江夏公卷后 江夏公射策舉高第,為弘治庚戌讀策大臣,用故事相唱酬成卷,而江夏公手書之藏于家。卷中若三原王端毅、鈞陽馬端肅、瓊山丘文莊、盱江何文肅、陽曲周文端、猗氏耿文恪、長沙李文正、錢塘倪文毅、四明屠襄惠,皆彬彬巨公長者,蓋憲、孝之際,太璞未完,其精斂,往往修本而略于飾。江夏公孫淳父出示余,三復(fù)之,恍然若絳侯、張相如對語時狀,令人想見文景之盛,有余慨焉。卷首畫為杜堇古狂筆,今亦不可復(fù)得矣,淳父其善有之。 題葉秀才為方氏復(fù)姓記后 建文末,天下之名能殉義者,莫如天臺方先生;其得禍之烈,則亦無如方先生。先生歿三十余年,而天下乃敢舉其名;又五十年,而天下乃敢誦其言;又百年,而天下乃有求其已絶之裔而為之記者。蓋先生在圍城時,則以其幼子托上海余氏友,若伍胥之托王孫于鮑者,遂冒余姓。其后人今為南昌司訓(xùn),有聲。先生之鄉(xiāng)人葉君刺得其狀,業(yè)欲為置田宅,要司訓(xùn)君歸天臺,奉先生祀,其書與記甚詳。嗚呼,先生方駕格澤,驂故主而賓于帝所,其正氣沸郁宇宙間,世之日星,先生之名,而金石其言者,耿然若以為不沒,即其后之存與否,無足為先生輕重。第以一時萬乘之尊,挾不世之怒,而有不能盡快其意于意外之日者,亦可想也。葉君名琰,為先生纂述遺事,又能推其別居為文信公祠,令得及事先生。庶幾哉趙朔、李固之客,即千古奚讓焉。 梵隆羅漢 咄!汝十六大阿羅漢,化身三千大千,有無功成行圓,卻入隆師指間,謂汝是阿羅漢,法在何處?謂汝不是阿羅漢,汝在何處?咦,即不在隆師指間,卻在居士鼻孔毛里,覓之畢竟不得,無可奈何而已。 題虹月樓詩后 魯恭王所治諸宮室,獨靈光殿存。王文考異之,作賦紀(jì)其勝,曾未數(shù)百年,復(fù)鞫為草莽。而后之君子,僅于殘編遺墨間,想見其飛虹卻月之勝,或有或無而已。朱氏在勝國有虹月樓,畫壁冠東南,楊鐵史為之記,馮海粟系之詩,為一時勝事。今所謂樓與畫壁俱漫滅無余,而朱氏子孫尚能守海粟詩跡,以比于文考之賦。曹子桓云,文章者不朽之盛業(yè),信然哉。朱君謂卷末有大王父司馬公題,托某敬識其后而歸之。 三忠祠歌后 日予郎燕中時,嘗游所謂三忠祠者?突蛞晕男艊稣撘,即諸葛丞相、岳武穆祠若非其地。然予謂忠義在人心,靡所不應(yīng),且燕故屬冀州,操以冀州牧成簒業(yè),又于金為大酋所都,彼二君子,亦豈能一日而忘恢復(fù)其地哉?固不幸生各不獲,遂令陸沉于腥羶者數(shù)百年,而真人出,始大洗之,俾亂臣狡狄之區(qū),一變而為薄海星拱之所,二君子有靈,其不灑然而來游以享也。予既用是語客,又嘗一再餞故參議陳先生于祠所,徘徊縱觀,相與慨嘆久之,然未及以其說請于先生。后十五年,先生之子謙亨出先生所為歌三章,故文太史征仲書而刻之石者以示余。讀之憤激用壯,令人慨然有白衣冠易水意。太史固信國裔孫,其為樂書宜也,不佞何足以辱先生。先生沒矣,昔人謂孔北海、嵇中散雖九泉下凜凜有生氣,非其人與歌也耶? 題所作仙巖歌后 文承相自真州跳元師,與其客六人泛海,由臺上以間入廣起義兵,臺固其所從取步道也。去承相歿二百八十年,而臺諸生葉琰捐其所游地曰仙巖者,請于官祠丞相,而益以腴田若干畆供祀事。友人支秉中為余言,因與家弟各為歌一章紀(jì)之。踰月而葉生攜卷素來乞書。嗚呼,士古今不相及,令葉生得[一]值承相,持片紙從鄉(xiāng)里惡少年數(shù)十,余皇道海,截瓜步,簒太后少主以歸,亦一奇也。何至令承相間關(guān)五嶺,至雩都而始就潰哉。即幸際太平,可以無節(jié)顯,而往往致其微意于千古磊落慷慨之際,亦可嘉也已。 題荊王贈張?zhí)肺暮? 右荊王贈左相素齋先生致仕敘,及諸名士大夫之作附焉。今百年矣,宛然熙朝盛事,可想見也。昔漢東平王蒼好善,其驃騎司馬中郎感之,宦于國,至老不忍去為他吏,天子兩賢其道,加旌賞,流膾史冊,蔚為美談。先生實以坊直侍王,后相之。七十而始歸,王之所以賢先生與?一時艷羨,故不多讓也。至于出處大節(jié),超灑寡累,又有非申公、枚叟所敢望者,先生誠賢哉。余故書其后,以遺張氏子孫使寶之,知其久于疏傅[二]之金也。 跋李于鱗贈徐汝寧子與序后 我輩歷落崎嶔人,無所不可,饒作循吏如西門豹,不免落褚先生《滑稽傳》中,何足道哉。于鱗獨嘵嘵鳴其不平,豈真有不足耶?為之一笑。 贈題楊憑序后 憑,里中子,癸丑歲嘗有德于余,余為文贈之,已脫稿,會匆匆北上,不果。憑固不知余之有文贈之,且十年矣。而交游中如徐中行、吳國倫輩,頗往往能傳誦以為奇,思一見憑而不可得。今年春,余居里,憑以事北上過余,別語及之,始欣欣動眉宇,欲乞書為行李重。嗟夫!余世所厭棄,以為崎嶔歷落可笑人也,又其文多自喜,如向二三子之外,鮮讀之者,而憑方數(shù)中怨,起獄家破,于吾言不一讐,其何重之有?雖然,吾覩憑之貌益少、氣益壯,而心日益長、操慮日益深。憑行矣,世有能讀余文者,又焉知其不識憑于杜德機也耶?
你還可能感興趣
我要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