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語言學的學術訓練,養(yǎng)成了作者符號化的認知習慣與關注變異的闡釋風格,這也體現(xiàn)在她對個人境遇、文化景觀和社會變革的討論中。本書輯錄的十篇,完成于作者在國內外學術考察和實地調研的路途中,呈現(xiàn)了語言人類學者觀察他者的方式,以及由此可以看到的自我與世界。
本書作者近年來側重于文化人類學研究,在學術論文寫作之余,有多篇非虛構的研究札記發(fā)表于《文匯報·筆會》《文匯讀書周報》《澎湃·思想市場》等媒體。涉及中外文史掌故、田野見聞,聚焦個人、族群的心靈史以及相伴隨的社會變遷。本書輯錄其中較有影響的篇什,多來源于作者在美國和香港等地訪學和調研時候的見聞與心得,以人類學擅長的深描手法,對歷史人物、民俗風情、自然和人文景觀等,進行較為深入的解讀,以探見智識之趣與人性幽光。
李明潔,語言學博士,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專注于社會變遷的文化變體研究,發(fā)表有《元認知與話語的鏈接結構》等專著以及較多中外人文社科學者的訪談錄和人類學札記。
目 錄
序:來時莫徘徊 魏夢曉
重慶大廈的一堂人類學課
有時候他也不曉得
這個世上誰在性的外頭?
給靈魂以空間
烏托邦的迷宮
致偉大的傳統(tǒng)
三個女人一臺臺的戲
東哈萊姆的見與證:曼哈頓的精神與玫瑰
紐約主流文化中的異見者
2018紐約夏日的碎片
跋:學者、愛人與母親 崔璨
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