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漢代何休解詁,唐代陸德明音義,全書共十二卷。何休《解詁》重視《春秋》文遣辭用“文字凡”之歸納,這種經(jīng)文文字條之整,隨著“注經(jīng)體”的版本體式而傳,被視為《春秋》書法之研究,而成為后世春秋學者研治《公羊春秋》的主要途徑和方法。今據(jù)國家圖書館藏南宋紹熙余仁仲萬卷堂刊本影印。
本書為《國學基本典籍叢刊》之一種,為了更好體現(xiàn)原本的效果,兼顧讀者閱讀體驗,本書正文用70克黃膠、保留真灰印刷。數(shù)百年來底本流傳的滄桑痕跡,藏書家印章、題跋等,均真實可見,層次分明。
本書裝幀風格保持叢書的一致性,簡單大方。定價低廉,使更多讀者能夠一睹善本風采。版心設(shè)計在遵照叢書編輯標準的基礎(chǔ)上,做了適當調(diào)整,更加美觀。頁碼用漢字置于書口下方,與底色對齊,這都是細節(jié)用心之處。在書前加入底本原書的收藏單位和板框尺寸,便于讀者了解和著錄相關(guān)信息。雖然是平裝書,但仍然采用鎖線膠訂,利于長時間的保存,滿足部分讀者的長期收藏愿望。
“春秋”一名,既是春秋時期各國史書之通稱,又專指魯國史書。《春秋》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編年體史書。由於《春秋》記言紀事頗爲簡賅意晦,自戰(zhàn)國時期起便出現(xiàn)對《春秋》進行講解傳授之書,稱爲“傳”。據(jù)《漢書·藝文志》的記載,《春秋》曾有五家經(jīng)解傳承。其中《鄒氏傳》《夾氏傳》早已失傳,班固亦未曾見過,惟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流傳至今,史稱“《春秋》三傳”。班固在《漢書·藝文志》中認爲《公羊傳》作者是“公羊子,齊人”,顔師古注曰“名高”。徐彥《春秋公羊傳疏》引戴宏序曰《公羊傳》是“子夏傳與公羊高,高傳與其子平,平傳與其子地,地傳與其子敢,敢傳與其子壽。至漢景帝時壽乃與齊人胡毋子都著於竹帛”,故《四庫全書總目》題作公羊壽撰。然而,戴宏所記述《公羊傳》的師承關(guān)係或許有脫略,因爲自子夏至漢景帝僅僅五六代似乎不通。在西漢的典籍中,未見《公羊傳》之稱謂!洞呵锓甭丁分蟹Q引《公羊傳》處但稱“傳曰”,《史記》中稱引《公羊傳》的觀點或原文,徑稱《春秋》。在東漢時期,三傳并稱《春秋傳》,如班固整理編撰的《白虎通義》和鄭玄爲毛詩、三禮作注所引《春秋》三傳,一律稱爲《春秋傳》。甚至到了宋代,在朱熹《詩集傳》中仍稱《公羊傳》爲《春秋傳》。據(jù)近代經(jīng)學家崔適研究,《公羊傳》之名是今文經(jīng)學與古文經(jīng)學早期鬥爭的産物,《公羊傳》之名與公羊氏之籍都出自劉歆的《七略》,其後班固《漢書·藝文志》以《七略》爲藍本編修,《公羊傳》之名遂定矣。
《史記·孔子世家》曰:“(孔子)爲春秋,筆則筆,削則削,子夏之徒不能贊一辭。弟子受《春秋》,孔子曰:‘後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以《春秋》!庇帧妒T侯年表第二》:“孔子明王道,干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授其傳指,爲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彼抉R遷明確指出,孔子藉《春秋》褒貶是非以定制立法,然其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直書於冊,隱而難明,衹好將不得明言者,通過“口授”傳其旨意於“七十子之徒”。顯然,《春秋》經(jīng)之外還有孔子口授之言。公羊家認爲孔子口授的內(nèi)容則是由子夏以後代代口耳相傳,及傳至漢景帝時“著於竹帛”的《春秋傳》,即後來稱作《公羊傳》者。
今從形式上看,《公羊傳》以設(shè)問作答、層層推進的方式闡發(fā)《春秋》微言大義,先一步步地講解經(jīng)文是如何“設(shè)褒貶”“制意法”“別嫌疑”“明是非”的,又一層層解剖《春秋》是如何在“褒貶”“善善惡惡,賢賢賤不肖”中將《春秋》治世理想揭示出來的。皮錫瑞《經(jīng)學通論》説:“《春秋》爲後世立法,唯《公羊》能發(fā)明斯義!币拦?qū)W家的觀點,《公羊傳》爲孔子親傳。從內(nèi)容上看,《公羊傳》沒有爲《春秋》充實更多的史實,對個別歷史事件經(jīng)過的補充都與“説法”有關(guān),是以史實解説孔子對該事件的態(tài)度,從而立治世之法。
《公羊傳》及由此而衍生的公羊?qū)W是政治哲學,重在實踐。後代的公羊?qū)W家大多遵循并延伸董仲舒《春秋繁露》、何休《解詁》的路徑研治《公羊傳》,深入開掘《春秋經(jīng)》《公羊傳》中藴涵的隱微內(nèi)容及深奧意旨,不斷發(fā)明和推進《春秋經(jīng)》的微言大義。公羊?qū)W家善於抓住《春秋經(jīng)》《公羊傳》政治歷史哲學的核心問題,精心取證、歸納。在闡釋經(jīng)義中,針對自己面臨的社會現(xiàn)實加以大膽發(fā)揮,不僅具有富含變革意義的史學理論,而且有豐富的例證。公羊?qū)W的重要學説有“大一統(tǒng)”説、“三世”説、“通三統(tǒng)”説、以《春秋》當新王説、《春秋》改制説、寓褒貶説、素王説等等,漢儒將其概括爲“三科九旨”。何休作《春秋文謚例》,云“三科九旨者,新周故宋,以《春秋》當新王”,此一科三旨也;“所見異辭,所聞異辭,所傳聞異辭”,二科六旨也;“內(nèi)其國而外諸夏,內(nèi)諸夏而外夷狄”,是三科九旨也。何氏以爲三科九旨正是一物,“若總言之,謂之三科。科者,段也;若析而言之,謂之九旨,旨者,意也。言三個科段之內(nèi),有此九種之意”。
何休(一二九—一八二),字邵公,任城樊(今山東兗州西南)人。董仲舒四傳弟子,漢代通儒,號爲學海。何休與漢代名儒陳藩爲友,《後漢書·儒林列傳》載“太傅陳藩辟之,與參政事。藩敗,休坐廢錮,乃作《春秋公羊解詁》,覃思不窺門,十有七年”。《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是今文經(jīng)學的代表作。何休的研究除了必要的文字訓詁、章句、史實説明,重點在於對經(jīng)義的解釋,系統(tǒng)闡發(fā)《春秋》微言大義。何休不僅使《公羊傳》的社會哲理、孔子治國安邦的政治主張明朗化,而且融入了戰(zhàn)國秦漢時期的儒家思想,在闡發(fā)《公羊傳》歷史變易、進化的學説中有不少發(fā)明。在東漢晚期古文經(jīng)學派漸盛的情況下,他勇於堅持自己的學術(shù)見解,對公羊?qū)W做出了卓越貢獻。另外,在《公羊傳》基礎(chǔ)上何休又總結(jié)歸納了一些《春秋》書例,而且依據(jù)書例發(fā)明了許多《公羊傳》未揭示的微言。比如魯成公十年四月,數(shù)卜郊不從,成公怨懟,沒有依例免牲。五月成公出會諸侯伐鄭,《春秋》不書至,《公羊》未發(fā)傳解釋。何休揭示了孔子筆削的微言:“凡致者,臣子喜其君父脫危而至。今不書至,似若不得脫危然,成誅文!倍ü哪辍疤焱跏故衼須w脤”。脤爲祭祀社稷所用的生肉。祭畢,將脤餽贈兄弟之國,以示親善。天王此舉似合於禮。然而,何休《解詁》曰:“禮,諸侯朝天子,助祭於宗廟,然後受俎實。時魯不助祭而歸之,故書而譏之!贝擞质恰洞呵铩冯[微之言甚爲深奧之證,沒有何休《解詁》,難以發(fā)掘出來。
《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十二卷,漢何休撰,唐陸德明音義,宋紹熙二年 (一一九一)余仁仲萬卷堂刻本。每半葉十一行,行十八至十九字,小字雙行行二十七字,細黑口,左右雙邊。經(jīng)傳有句讀,桓、慎等字缺筆避諱。卷首有何休序,序末有余仁仲刊書識語,云:“《公羊》《穀梁》二書,書肆苦無善本,謹以家藏監(jiān)本及江浙諸處官本參校,頗加厘正。惟是陸氏釋音字,或與正文字不同。如此序‘釀嘲’,陸氏‘釀’作‘讓’。隱元年‘嫡子’作‘適’,‘歸含’作‘晗’,‘召公’作‘邵’。桓四年‘曰蒐’作‘廋’。若此者衆(zhòng),皆不敢以臆見更定,姑兩存之,以俟知者。紹熙辛亥孟冬朔日建安余仁仲敬書。”各卷末鎸經(jīng)傳、注、音義的字數(shù)及“余氏刊於萬卷堂”“余仁仲刊於家塾”“仁仲比校訖”等刊記。此本今存世兩部,一藏國家圖書館,一藏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圖藏本卷六末葉、卷十二末葉爲抄配,有黃彭年、袁克文、李盛鐸跋。書中鈐印有“虛中印”“季振宜印”“季振宜讀書”“滄葦”“乾學”“徐健庵”“汪喜孫孟慈氏”“伯雄秘籍”“寒雲(yún)鑒賞之珍”“寒雲(yún)小印”等。入清後《春秋公羊經(jīng)傳解詁》先後爲季振宜、徐乾學、汪喜孫所藏,道光四年(一八二四)汪氏問禮堂曾將此本翻刻行世,影響頗廣。民國間,此本爲袁克文所得,旋歸潘宗周寶禮堂,見録於《寶禮堂宋本書録》。二〇〇三年,該書又被收入《中華再造善本》。此次將原書彩色掃描,灰度平裝影印,以饗廣大讀者。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二〇一九年十一月
第一冊
序五
卷一隱公七
元年七
二年一七
三年二一
四年二六
五年二九
六年三三
七年三五
八年三七
九年四〇
十年四一
十一年四二
卷二桓公四五
元年四五
二年四七
三年五一
四年五三
五年五五
六年五七
七年五九
八年六〇
九年六三
十年六四
十一年六五
十二年六八
十三年六九
十四年七一
十五年七二
十六年七四
十七年七五
十八年七六
卷三莊公七九
元年七九
二年八三
三年八四
四年八五
五年八九
六年九〇
七年九一
八年九三
九年九四
十年一〇〇
十一年一〇〇
十二年一〇二
十三年一〇三
十四年一〇五
十五年一〇五
十六年一〇五
十七年一〇六
十八年一〇七
十九年一〇七
二十年一〇九
二十一年一〇九
二十二年一一〇
二十三年一一一
二十四年一一三
二十五年一一六
二十六年一一七
二十七年一一八
二十八年一二〇
二十九年一二二
三十年一二二
三十一年一二四
三十二年一二五
卷四閔公一二九
元年一二九
二年一三一
卷五僖公一三五
元年一三五
二年一三九
三年一四四
四年一四五
五年一四九
(節(jié)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