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維新后,康南海開始了“流離異域一十六年,三周大地、遍游四洲,經(jīng)三十一國,行六十萬里路,一生不入官,好游成癖”的考察生活,“其考察著重于各國政治風俗,及其歷史變遷得失、其次則文物古跡”。尤其在意大利和法國的游歷感觸頓多,回國后寫成《意大利游記》和《法蘭西游記》,即為本書收錄的主要籍章。這些游記文字涉及了很多方面的觀感記錄,對今天的讀者來說具有極高的價值。
《歐洲十一國游記》是康有為1898年戊戌變化失敗后流外時所寫的游記,本書收錄了《海程道經(jīng)記》、《意大利游記》和《法蘭西游記》三部分作為主要章籍。在《意大利游記》中從歷史、制度、器物風俗等各個方面考察了意大利,而《法蘭西游記》主要以介紹巴黎為主。通過游記的形式闡發(fā)康有為的政治改革思想,康有為想在西洋找到中國將來應當發(fā)展的理想,從而造就出一個在體制上和財富上西方的新中國,這些對今天的讀者來說仍具有借鑒意義。
康有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詒,字廣廈,號長素,又號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廣東省廣州府縣丹灶蘇村人,人稱康,中國晚清時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資產(chǎn)階級改良主義的代表人物。
海程道經(jīng)記
放南洋至印度海
過亞丁至紅海
蘇彝士河至缽賒
地中海
意大利游記
先泊巴連的詩往奈波里道中
奈波里
哈喬拉念古城
游邦渒之二千午前古城
覽富室衢道器用服食雕畫
斐蘇斐士火山
奈波里余游及往羅馬道中
羅馬
號稱宇內(nèi)之彼得廟
教皇宮
羅馬巨之斗獸場
羅馬失之經(jīng)功坊
歹布路宮
奧古士多宮
羅馬首王羅慕路之宮
尼羅帝宮
附論羅馬富室不如中國秦漢時
附論中國不保存古物,不如羅馬
羅馬古道
羅馬四百余寺至精麗者無如保羅廟
博物院之刻石處
博物院之藏書畫處
公園中畫院
加爾西尼宮藏畫處
嗌士卑順宮藏畫處
邦非利宮藏畫處
尼順那院藏古之刻石
巴厘尼宮藏畫處
元老院舊址
附論議院之制必發(fā)生于西不發(fā)生于中
羅馬古跡
游王富
議院·大學
邦非爾宮
古跡雜述
羅馬沿革得失
……
法蘭西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