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幫助讀者掌握在機械產品設計或制造過程中需要繪制和識讀機械圖樣的基本技能而編寫,書中通過大量范例系統(tǒng)全面地介紹了機械工程圖樣的識讀和繪制方法,能有效訓練和提高讀者識讀和繪制機械工程圖樣的技能。
本書內容包括:《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基本規(guī)定、基本繪圖技術、投影基礎、機件圖樣的畫法、軸測圖、標準件和常用件、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尺寸標注、零件的技術要求、零件圖、裝配圖、零部件測繪、其他機械圖樣等。書中列舉的大量范例以工程實例為主,涉及機械工程的各個方面,具有示范參考、舉一反三的作用。同時書中配套提供了講解視頻,手機掃二維碼即可觀看,以直觀的方式為讀者講解了機械制圖與識圖的方法與技巧,一目了然,便于掌握。
本書內容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既有基本知識、基本訓練,又有提高訓練,各部分訓練題目均有參考答案。本書既可供初學者能盡快掌握繪制和閱讀機械圖樣的基本技能,又可為高校機械設計及相關專業(yè)師生進一步提高識讀機械圖樣的技巧和方法提供有益幫助,還可供從事機械設計及相關技術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使用。
第1章 《技術制圖》與《機械制圖》國家標準基本規(guī)定001
1.1圖紙幅面及格式001
1.1.1圖紙幅面尺寸001
1.1.2圖框格式002
1.1.3標題欄的方位002
1.1.4附加符號003
1.1.5圖幅分區(qū)004
1.2標題欄004
1.3明細欄005
1.4比例006
1.5字體007
1.5.1漢字007
1.5.2數字007
1.5.3拉丁字母008
1.5.4希臘字母009
1.6圖線009
1.6.1線型009
1.6.2圖線的尺寸010
1.6.3圖線的畫法010
1.7尺寸注法011
1.7.1基本規(guī)則011
1.7.2尺寸組成011
1.7.3尺寸注法示例013
1.8訓練與提高016
1.8.1基本訓練016
1.8.2提高訓練016
1.8.3拓展訓練017
第2章 基本繪圖技術018
2.1繪圖工具和儀器的使用方法018
2.1.1圖板和丁字尺018
2.1.2三角板019
2.1.3分規(guī)和圓規(guī)019
2.1.4繪圖鉛筆020
2.1.5其他繪圖工具021
2.2幾何作圖021
2.2.1直線垂直線的畫法021
2.2.2直線平行線的畫法022
2.2.3直線段的等分023
2.2.4正多邊形的畫法023
2.2.5橢圓的畫法025
*2.2.6圓的切線畫法026
2.2.7圓弧連接兩直線027
2.2.8圓弧連接直線與圓弧028
2.2.9圓弧連接兩圓弧028
2.3斜度和錐度029
2.3.1斜度029
2.3.2錐度030
2.4平面圖形的尺寸與線段分析030
2.4.1平面圖形的尺寸分析030
2.4.2平面圖形的線段分析031
2.4.3平面圖形的作圖方法031
2.5繪圖的方法和步驟033
2.5.1儀器繪圖的方法和步驟033
2.5.2徒手繪圖的一般方法033
2.6訓練與提高035
2.6.1基本訓練035
2.6.2提高訓練036
2.6.3拓展訓練036
第3章 投影基礎038
3.1投影法038
3.1.1投影法的概念及分類038
3.1.2正投影的基本特性039
3.2點的投影041
3.2.1點在三面投影041
3.2.2兩點的相對位置與重影點044
3.3直線的投影045
3.3.1直線的投影圖045
3.3.2直線的投影特性046
3.3.3直線上點的投影048
3.4平面的投影050
3.4.1平面的表示法050
3.4.2平面的投影特性051
*3.5平面上的直線和點054
3.5.1平面內取直線054
3.5.2平面內取點054
3.5.3平面內取投影面平行線055
3.6物體的三視圖057
3.6.1三視圖的形成057
3.6.2三視圖的投影規(guī)律059
3.7基本體的三視圖059
3.7.1平面立體059
3.7.2回轉體062
3.8切割體的三視圖067
3.8.1截交線的一般性質068
3.8.2截交線的作圖方法068
3.8.3平面立體的截切069
3.8.4回轉體的截切074
3.9相貫體的三視圖091
3.9.1相貫線的性質092
3.9.2相貫線的作圖方法092
3.9.3相貫線的特殊情況096
3.9.4正交兩圓柱相貫線的簡化畫法096
3.9.5綜合相貫097
3.10組合體的三視圖102
3.10.1組合體的組合方式102
3.10.2組合體的相鄰表面關系102
3.10.3畫組合體的三視圖103
3.10.4讀組合體的三視圖106
*3.11形體構思118
3.11.1形體構思的基本原則118
3.11.2形體構思的基本方法119
3.11.3形體構思的基本步驟120
3.12訓練與提高121
3.12.1基本訓練121
*3.12.2提高訓練126
*3.12.3拓展訓練128
第4章 機件圖樣的畫法131
4.1視圖131
4.1.1基本視圖131
4.1.2向視圖133
4.1.3局部視圖133
4.1.4斜視圖134
4.2剖視圖136
4.2.1剖視圖的基本概念136
4.2.2剖視圖的種類140
4.2.3剖視圖的剖切方法146
4.3斷面圖150
4.3.1斷面圖的概念150
4.3.2移出斷面150
4.3.3重合斷面152
4.4局部放大圖152
4.5規(guī)定畫法和簡化畫法153
4.5.1零件上肋、輪輻及薄壁的規(guī)定畫法153
4.5.2成規(guī)律分布結構的規(guī)定畫法154
4.5.3較長機件的斷開畫法154
4.5.4零件上相同結構按規(guī)律分布的畫法155
4.5.5零件上對稱結構局部視圖的畫法155
4.5.6對稱圖形的簡化畫法155
4.5.7回轉體機件上平面的表示畫法156
4.5.8法蘭盤上均布孔的表示法156
4.5.9機件上較小結構交線的省略畫法156
4.5.10傾斜角度不大的結構的畫法157
4.5.11剖切平面前面結構的表示法157
4.5.12網狀物表面滾花的畫法157
4.5.13斷面圖允許省略剖面符號的畫法158
4.5.14剖視圖中再次剖切的畫法158
4.6表達方法綜合應用舉例158
*4.7第三角畫法簡介164
4.8訓練與提高166
4.8.1基本訓練166
*4.8.2提高訓練169
4.8.3拓展訓練171
第5章 軸測圖172
5.1軸測圖的基本知識172
5.1.1軸測圖的形成172
5.1.2軸測軸、軸間角及軸向伸縮系數172
5.1.3軸測圖的分類173
5.1.4軸測圖的基本性質173
5.2正等軸測圖的畫法173
5.2.1軸間角173
5.2.2軸向伸縮系數173
5.2.3平面立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174
5.2.4回轉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175
5.2.5組合體正等軸測圖的畫法177
*5.3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179
5.3.1軸間角179
5.3.2軸向伸縮系數179
5.3.3斜二等軸測圖的畫法179
5.4徒手畫軸測圖的方法180
5.4.1徒手畫軸測軸180
5.4.2徒手畫正等測圓181
5.4.3徒手畫物體的正等軸測圖181
*5.5軸測剖視圖的畫法182
5.5.1剖切方法182
5.5.2剖切線的畫法182
5.5.3軸測剖視圖的畫法182
5.6訓練與提高184
第6章 標準件和常用件185
6.1螺紋的表示法185
6.1.1螺紋的要素186
6.1.2螺紋的結構189
6.1.3螺紋的畫法190
6.1.4常用螺紋的種類和標注192
6.2螺紋緊固件193
6.2.1常用螺紋緊固件的種類和標記193
6.2.2螺栓連接的畫法195
6.2.3雙頭螺柱連接的畫法195
6.2.4螺釘連接的畫法196
6.3鍵連接197
6.3.1常用鍵的種類和標記198
6.3.2常用鍵的連接畫法198
6.3.3花鍵的連接畫法199
6.4銷連接201
6.4.1銷的種類和標記201
6.4.2圓柱銷和圓錐銷的連接畫法201
6.4.3開口銷的連接畫法202
6.5滾動軸承202
6.5.1滾動軸承的結構和分類202
6.5.2滾動軸承的代號203
6.5.3滾動軸承的畫法203
6.6齒輪和鏈輪204
6.6.1齒輪的作用與分類204
6.6.2圓柱齒輪各部分名稱及幾何尺寸計算205
6.6.3圓柱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207
*6.6.4圓錐齒輪的規(guī)定畫法209
*6.6.5蝸輪蝸桿的規(guī)定畫法211
*6.6.6鏈輪的規(guī)定畫法213
6.7彈簧214
6.7.1彈簧的作用與分類214
6.7.2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參數214
6.7.3圓柱螺旋壓縮彈簧的規(guī)定畫法215
*6.7.4其他彈簧的畫法217
6.8訓練與提高219
6.8.1基礎訓練219
6.8.2提高訓練223
第7章 典型零件的視圖選擇224
7.1視圖選擇的一般原則224
7.1.1主視圖的選擇原則224
7.1.2其他視圖的選擇225
7.2軸套類零件225
7.2.1結構特點226
7.2.2典型零件的表達226
7.3盤蓋類零件228
7.3.1結構特點228
7.3.2典型零件的表達229
7.4叉架類零件230
7.4.1結構特點230
7.4.2典型零件的表達232
7.5箱體類零件237
7.5.1結構特點237
7.5.2典型零件的表達239
7.6訓練與提高243
7.6.1基本訓練243
7.6.2提高訓練245
第8章 尺寸標注246
8.1基本體的尺寸標注246
8.1.1平面立體的尺寸標注246
8.1.2回轉體的尺寸標注246
8.2組合體的尺寸標注247
8.2.1尺寸種類247
8.2.2尺寸基準248
8.2.3切割體的尺寸標注248
8.2.4相貫體的尺寸標注248
8.2.5組合體的尺寸標注249
8.2.6組合體尺寸標注時應注意的幾個問題249
8.3零件尺寸標注的合理性252
8.3.1合理選擇尺寸基準252
8.3.2合理標注尺寸的一般原則254
8.3.3常見孔的尺寸標注255
8.3.4常見形體的尺寸標注256
8.3.5常見工藝結構的尺寸標注257
8.3.6尺寸的簡化注法259
8.4零件尺寸標注實例260
8.5訓練與提高264
8.5.1基本訓練264
8.5.2提高訓練265
第9章 零件的技術要求267
9.1表面結構267
9.1.1表面結構的概念267
9.1.2評定表面結構的常用參數268
9.1.3表面結構的符號和代號269
9.1.4表面結構的標注269
9.2極限與配合272
9.2.1基本術語與定義272
9.2.2標準公差與基本偏差274
9.2.3配合275
9.2.4極限與配合的標注279
9.3幾何公差280
9.3.1幾何公差的概念280
9.3.2幾何公差的項目與符號281
9.3.3幾何公差的標注282
9.4其他技術要求284
9.5零件常用的材料及熱處理285
9.6技術要求標注實例285
9.7訓練與提高292
9.7.1基本訓練292
*9.7.2提高訓練293
第10章 零件圖296
10.1零件圖的作用和內容296
10.1.1零件圖的作用296
10.1.2零件圖的內容296
10.2零件常見的工藝結構297
10.2.1鑄造工藝結構297
10.2.2機械加工工藝結構299
10.3讀零件圖的方法301
10.4零件圖讀圖實例303
10.5訓練與提高308
10.5.1基本訓練308
*10.5.2提高訓練314
第11章 裝配圖315
11.1裝配圖的作用和內容315
11.1.1裝配圖的作用315
11.1.2裝配圖的內容315
11.2裝配圖的表達方法317
11.2.1裝配圖的規(guī)定畫法317
11.2.2裝配圖的特殊表達方法318
11.3裝配圖的尺寸標注和技術要求320
11.3.1裝配圖的尺寸標注320
11.3.2裝配圖的技術要求320
11.4裝配圖的零部件序號及明細欄320
11.4.1零部件序號的編寫320
11.4.2明細欄321
11.5裝配圖結構合理性簡介322
11.5.1接觸面與配合面的結構322
11.5.2螺紋連接結構322
11.5.3銷定位結構324
11.5.4滾動軸承裝置結構324
11.6裝配圖的畫法326
11.6.1分析部件326
11.6.2確定主視圖328
11.6.3確定其他視圖328
11.6.4畫裝配圖的方法和步驟328
11.7讀裝配圖和拆畫零件圖330
11.7.1讀裝配圖330
11.7.2拆畫零件圖333
11.8裝配圖綜合舉例338
11.9訓練與提高343
11.9.1基本訓練343
*11.9.2提高訓練344
第12章 零部件測繪345
12.1部件測繪345
12.1.1測繪前準備工作345
12.1.2分析測繪對象345
12.1.3畫裝配示意圖和拆卸零件346
12.2零件測繪347
12.2.1零件測繪的方法和步驟347
12.2.2常用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348
12.2.3測繪注意事項351
12.3由裝配示意圖和零件圖繪制裝配圖351
第13章 其他機械圖樣簡介354
13.1表面展開圖354
13.1.1表面展開的基礎知識355
13.1.2平面立體表面展開357
13.1.3可展曲面的展開358
13.1.4不可展曲面的近似展開360
13.2焊接圖362
13.2.1焊縫的表示方法362
13.2.2焊縫的標注365
13.3模具圖367
13.3.1模具裝配圖的畫法367
13.3.2模具零件圖的繪制370
13.4鑄件圖380
13.4.1鑄件圖的作用380
13.4.2鑄件圖的畫法381
13.5鍛件圖382
13.5.1鍛件圖的規(guī)定畫法382
13.5.2鍛件圖畫法示例383
13.6工序簡圖384
13.6.1工序簡圖的基本要求384
13.6.2工序簡圖繪制示例385
13.7裝配系統(tǒng)圖與裝配工藝系統(tǒng)圖388
13.8機構運動簡圖389
13.8.1繪制機構運動簡圖的目的389
13.8.2繪制要求390
13.8.3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方法390
13.8.4機構運動簡圖的檢查方法391
13.8.5機構運動簡圖的繪制步驟391
13.8.6機構運動簡圖示例391
13.9塑性成形零件圖392
13.9.1鈑金零件393
13.9.2沖壓零件393
13.9.3折彎零件394395
附錄395
一、螺紋395
二、常用標準件398
三、常見零件工藝結構408四、極限與配合410
五、常用的金屬材料及熱處理方法414
訓練與提高答案418
參考文獻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