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札中的“隱秘”
書札,即現(xiàn)在意義上的書信,古代又叫手札、信札、尺牘、手翰、手啟、手柬、手筆、手記、手帖、尺墨,等等。粗略估計,書札各類別名有數(shù)百種之巨,清代龔未齋《雪鴻軒尺牘》雖將書札分為十五類,但這只是一種籠統(tǒng)分類,類下自然可以另有分支。一句話,若想窮盡書札別名,實在有些困難。書札起源很早,一般將《左傳》中的《鄭子家與趙宣子書》《子產(chǎn)與范宣子書》視為最早的書信文體,遺憾的是這些文本只收錄在經(jīng)典中,并沒有墨跡流傳于世!稘h書·司馬相如傳》云:“上令尚書給筆札。”造紙術(shù)發(fā)明以前,書信刻或?qū)懺谥窈喓湍酒。蔡倫發(fā)明了紙,札被取代了,但名字卻保留了下來!豆旁娛攀住吩唬骸翱蛷倪h方來,遺我一書札!睍哉Q生之日起,除溝通信息,還承載社會功能,《漢書·薛宣傳》:“馮翊敬重令,又念十金法重,不忍相暴章。故密以手書相曉,欲君自圖進退。”古文中的“書”,有的指書札、書信,如司馬遷《報任安書》,但并不完全如此,李斯《諫逐客書》便是上書、奏章,乃臣僚向君主陳述政見的一種文體。書札有公私之分,《鄭子家與趙宣子書》等是公函,而《報任安書》則是私信。除卻社會功能、政治意蘊,書札附有強烈的藝術(shù)審美價值。
在一些知識分子筆下,書札被譽為“最溫柔的藝術(shù)”,紙短情長,通過書札,可以跨越時空,和古人或他人“相識”“相認”“相通”,F(xiàn)存最早的紙質(zhì)書札,是陸機的《平復(fù)帖》,是帖共九行、八十四字,乃晉武帝初年陸機用麻紙寫給一個患病友人的,因帖中有“恐難平復(fù)”字樣,故而得名。帖中個別字詞痕跡模糊,不好辨認,故此有幾個版本,通常的讀法是:“彥先贏瘵,恐難平復(fù)。往屬初病,慮不止此,此已為節(jié)年使至。男幸有復(fù)失,甚憂耳。舍(庶)子楊往,初來至,吾不能起。臨西復(fù)來,威儀詳時,舉動成觀。自軀體之恙也,思識夢之邁甚,執(zhí)所恒與君。稍之閔兇,棠寇亂之際,聞問不悉(多)!倍洳谔蟀显唬骸吧w右軍以前,元常以后,惟有此數(shù)行,為希代寶。”通常認為,書札寫作隨意,是作者在最放松、最松弛的狀態(tài)下完成的,未經(jīng)精雕細刻,屬主觀無意,乃一種中心書或自由書。特別是在魏晉時期,書札往往和個人尚簡求易的心境密切結(jié)合,代表了書法藝術(shù)的最高水平。王羲之《快雪時晴帖》:“羲之頓首?煅⿻r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jié)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薄秵蕘y帖》:“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fù),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濒酥荧I之《鴨頭丸帖》:“鴨頭丸,故不佳。明當必集,當與君相見!濒酥东憽恫h帖》:“珣頓首頓首,伯遠勝業(yè)情期群從之寶。自以羸患,志在優(yōu)游。始獲此出意不克申。分別如昨永為疇古。遠隔嶺嶠,不相瞻臨。”以上都是舉世矚目的藝術(shù)瑰寶。二王的行書,大都以書札形式保存、流傳下來。
有意思的是,魏晉以后,很多書法史上的名作,本身便是書札。比如被稱為天下第五行書的《韭花帖》,便和作者楊凝式這個書壇上的巨匠互為表里。《韭花帖》全文為:“晝寢乍興,輖饑正甚,忽蒙簡翰,猥賜盤飧,當一葉報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羜實謂珍羞。充腹之馀,銘肌載切。謹修狀陳謝伏惟鑒察。謹狀,七月十一日。”該貼寫在素紙之上,半行半楷,起筆稍重,頂鋒入紙,點畫自然,力貫始末,且布白疏闊,深得二王筆意。黃庭堅云:“世人盡學(xué)蘭亭面,欲換凡骨無金丹。誰知洛陽楊風(fēng)子,下筆便到烏絲闌。”楊風(fēng)子便是楊凝式,黃庭堅如此稱贊,可見其名不虛。到了宋代,傳世書札更多,諸如米芾《清和帖》、曾鞏《局事帖》等都是書法藝術(shù)的標桿。這些年,宋人書札屢現(xiàn)市場,價格多創(chuàng)新高,追捧者甚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蘇軾,留下了數(shù)通書札,以《東武帖》而言,札子筆意輕松自如、灑脫,令人沉醉,帖云:“東武小邦,不煩牛刀。實無可以上助萬一者,非不盡也。雖隔數(shù)政,猶望掩惡耳。真州房緡,已今子由面白,悚息、悚息。軾又上!
“箋”,以之為書札稱“信箋”,以之題詩名“詩箋”。魏晉時便出現(xiàn)花箋,以后愈成規(guī)模。南朝徐陵說:“三臺妙跡,龍伸蠖屈之書;五色花箋,河北、膠東之紙。”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川》曰:“浣花箋紙?zhí)一ㄉ,好好題詩詠玉鉤!彼未鷮O光憲云:“襞花箋,艷思牽,成篇。”沈括《夢溪筆談》記載:“予出使淮南時,見有重載入汴者,求得其籍,言兩浙箋紙三暖船,他物稱是!崩钌屉[提到的浣花箋是蜀中箋紙,又名“薛濤箋”“松花箋”。宋應(yīng)星《天工開物》載:“(薛濤箋)以芙蓉等為料煮糜,入芙蓉花末汁,或當時薛濤所指,遂留名至今。其美在色,不在質(zhì)料也!眱伤螘r期,制作箋紙成為一門較為矚目的手工業(yè),不僅顏色有別,且勾以畫作,精美異常,除澄心堂紙最為著名,尚有碧云春樹箋、團花箋、龍鳳箋、金花箋等行世。當然,這種箋紙不僅用來寫信,還以之為詩作文,甚至作小品畫。明清以后,制箋技術(shù)更為精湛,涌現(xiàn)出《蘿軒變古箋譜》《十竹齋箋譜》等名品。迭至晚清民國,諸多箋紙品牌風(fēng)行一時。箋紙和個人書法技藝一樣,是一種涵養(yǎng)的象征,《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載:“上海有這許多的詩人墨客,為甚么總沒人提倡,同他們弄些好箋紙?”舊時,唱酬和通信之箋紙印有八條紅線,俗稱“紅八行”,文人雅士以為市井箋紙俗氣,有傷雅意,便自制之,美其名曰“彩箋”“花箋”“錦箋”,若輯之成冊,則稱其為“箋譜”。俞樾、吳昌碩、鄭孝胥、齊白石、陳半丁等人,經(jīng)常自作箋紙箋畫,供個人使用,以彰顯其身份和品位。俞樾自號曲園居士,箋紙便標以“曲園”,且常有幾筆簡單畫作。鄭孝胥多用海藏樓自制箋紙,頗有抱負和雅意。
書札因私密性、唯一性和高度的個性風(fēng)格,以及洋洋灑灑的意趣,已成為現(xiàn)代人關(guān)注的一個藝術(shù)門類。鑒于高古作品日漸枯竭,晚清民國的書札備受推崇,特別是那些對歷史有補充作用、涉及重大歷史事件、書寫者和收信者都是歷史名人的,更是引人注目,這些書札已超越藝術(shù)審美而成為獨特的歷史文獻,比如魯迅、胡適等人的書札,受追捧程度遠遠超過曾左、康梁,一些藝術(shù)巨匠的書札更是思之而不可得。不過,即便書札中飽含史料,但其中洋溢的卻是個體情感。也就是說,書札中不排除藏有在場者對歷史提供的一種見證,但整體而言,書札告別“峨冠博帶”的端莊,而有蘇軾“呵呵”之文學(xué) / 藝術(shù)情趣。只可惜,如今書法和信札都被時代壓縮成一個可有可無的邊緣性工具,甚至連生活的邊角料都算不上。若干年過去,恐后人求我們一通書札而不可得,可惜,可惜。
本書選取晚清歷史上十九個重大事件,輔以一百六十一位名人的書札,詮釋而成,目的是通過名人手札再現(xiàn)時代風(fēng)云,使歷史事件在具有質(zhì)感的基礎(chǔ)上,被賦予一種濃重的個人化的、藝術(shù)性的氣息。這一百六十一位名人中,除極少數(shù)重量級人物如曾國藩、李鴻章、張之洞、翁同龢等的作品重復(fù)收錄外,都是一人一件(一頁或多頁)。同時,為確保選錄作品風(fēng)格多樣,除書札外,還選了幾件扇面、詩札、奏折、電報、名片等。這些作品是我們走近古人,接受文化熏染最為直接的媒介。其中,一部分是李瑾、徐婉婉、吳成峰、莊劍鋒、鄭仁杰、劉春雨、王奇?zhèn)人收藏的,兩件(林則徐詩文札、孫衣言書札)來自網(wǎng)拍圖片,其他均來自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且經(jīng)導(dǎo)師虞和平先生主編,在大象出版社以《近代史所藏清代名人稿本抄本》出版。本書即將出版之際,向支持本書寫作的虞和平先生,向中國社會科學(xué)院近代史研究所、大象出版社及九州出版社二分社社長周春女史、張艷玲女史,表示衷心感謝。
李劍
2020.6.30
第一章 鴉片戰(zhàn)爭—1
主要人物:許乃濟·鄧廷楨·林則徐·耆英
敵人歡迎的就是我們反對的,許乃濟被認為代表了鴉片販子的利益,并和吃“鴉片飯”的腐朽官員站在了一起。慶幸的是,他距離“賣國賊”的帽子尚有咫尺——如果不是死得早,也許和琦善一樣,上了被清算的名單。
第二章 太平天國—19
主要人物:曾國藩·左宗棠·官文·胡林翼·黃彭年·錢應(yīng)溥·曾國荃·蕭孚泗·彭玉麟·楊岳斌·丁義方·翁同書·胡家玉
誰也沒有料想,這一紙任命即將改變整個國家的權(quán)力版圖。太平天國起義固然被撲滅了,私人武裝亦將成為日后逼宮的主要力量——除了聽信糧餉,新軍只遵從于“操練者”。此外,漢臣將和滿臣在帝國的舞臺分庭抗禮。
第三章 捻軍—43
主要人物:僧格林沁·喬松年·袁甲三·閻敬銘·文煜·薛福成·劉銘傳
僧格林沁之死,揭開了朝廷與捻軍決戰(zhàn)的序幕。但在誰掛帥問題上,出現(xiàn)了分歧。其時,曾國藩辦團練、破天京,聲望如日中天,自然為不二人選,同治和慈禧及多數(shù)樞臣都是這么考慮的,但有一個人卻提出了反對意見,他就是“剿匪”專家喬松年。
第四章 辛酉政變—57
主要人物:端華·奕譞·陳孚恩·周祖培·焦祐瀛·桂良·賈楨·匡源
這份不足六十字的遺詔里,咸豐給自己的兒子構(gòu)建了一個“八大臣輔政”機制。八人大名單中,叔伯、兄弟、子侄一個沒用,全用了些外人。在他心目中,當前的權(quán)力格局是所謂“三邊四點”。
第五章 刺馬—75
主要人物:馬新貽·梅啟照·張之萬·陳湜·李成謀·丁日昌·孫衣言
刺馬案爆發(fā),舉國震驚,這是大清建國以來第一起最高級別官員被刺事件。據(jù)傳,慈禧聞知,驚駭莫名:“馬新貽此事豈不甚奇?”
第六章 洋務(wù)運動—91
主要人物:呂海寰·吳重熹·馮桂芬·俞樾·郭嵩燾·王韜·容閎·鄭觀應(yīng)·倭仁·周德潤
洋務(wù)運動首先是思想上的解放,然后才是工業(yè)上的興國!扒蟾弧 “求強”的四字目標或者“師夷制夷”“中體西用”八字方針,都是建立在思想解放基礎(chǔ)之上。思想解放始終牽引并伴隨著整個洋務(wù)運動。期間,開明士人扮演了啟蒙者的角色。
第七章 同文館之爭——107
主要人物:左宗棠·郭嵩燾·張盛藻·倭仁·李鴻藻·吳廷棟
天文算學(xué)館設(shè)立后,通政使于凌晨、即補直隸知州楊廷熙都表示反對,特別是前者,認為該館設(shè)立,將引發(fā)朋黨之爭。所謂朋黨之爭,就是指奕䜣和倭仁爭論而言。
第八章 朝鮮壬午兵變—119
主要人物:李鴻章·張樹聲·吳長慶·張謇·袁世凱
自朝鮮建國以來,亦即從明朝開始,朝鮮問題始終閃爍著日本的影子。日本覬覦亞洲,朝鮮就是跳板。光緒二年(1876),日本以朝鮮拒絕和己邦交為由,出兵入侵,要求建交通商。其時,中國這個宗主國苦于內(nèi)憂外患,自顧不暇,不能盡責(zé)提供保護,便息事寧人。
第九章 云南奏銷案—129
主要人物:陳啟泰·唐景崇·沈桂芬·王文韶·李鴻藻·陳夔龍·翁同龢·張佩綸·衛(wèi)榮光·劉長佑
該案的起因以及能徹查,源于沈桂芬之死。也就是說,何時查,怎么查,是講天時地利特別是人和的。
第十章 中法戰(zhàn)爭—143
主要人物:唐景崧·劉永福·寶鋆·何璟·張之洞·馮子材·潘鼎新·梁鼎芬
在法軍寇邊之際,一個文弱的書生站了出來。唐景崧上折言事,自請赴越南動員劉永福抗法。朝廷下旨:“吏部候補主事唐景崧,著發(fā)往云南,交岑毓英差遣委用!碧凭搬碌皆侥洗虻牡谝粋漂亮仗就是“拿下”劉永福。
第十一章 甲申之變—155
主要人物:孫毓汶·翁同龢·丁寶楨·趙鳳昌·盛昱·劉秉璋·額勒和布·世鐸·閻敬銘·許庚身
壬午兵變前,李鴻章恰值丁憂,以淮軍將領(lǐng)張樹聲代李任直隸總督、北洋大臣。兵變起,張樹聲派吳長慶等入朝,因處置得力,深受贊譽。這一代、一贊,張樹聲是否膨脹不得而知,但其子張華奎先跳出來了。
第十二章 中日甲午戰(zhàn)爭—171
主要人物:葉志超·聶士成·李鴻章·吳大澂·丁汝昌·易順鼎·周馥·樊增祥
在朝臣中,支持李鴻章的是軍機大臣孫毓汶,而支持翁同龢的是軍機大臣李鴻藻。戰(zhàn)后,簽署《馬關(guān)條約》,孫毓汶主張早日批準條約,而李鴻藻主張暫緩批準。兩方關(guān)系,勢同水火。
第十三章 戊戌變法—185
主要人物:張蔭桓·康廣仁·梁啟超·譚繼洵·陳熾·文廷式·孫家鼐·楊崇伊·徐致靖·翁同龢·梁啟超·許應(yīng)骙·王 照·懷塔布·陳寶箴·陳三立·王先謙·譚鍾麟·楊銳·黃紹箕·劉學(xué)詢
康有為的理解是把中國和日本合在一起,由伊藤博文“專中國政柄”——這是不是康有為大同世界的構(gòu)想,也許只有他自己知道。不過,這絕對不是康有為的腹案,而是三番五次通過奏折的形式,遞到皇帝案頭。最為致命的是,政變前一天,楊深秀還上了一道“合邦”奏折。
第十四章 義和團,義和團—213
主要人物:毓賢·張汝梅·惲毓鼎·榮祿·趙舒翹·剛毅·董福祥·許景澄·袁昶·立山·徐桐
官方眼中,義和團本為“匪”,何以成為可以倚靠的力量呢?推手雖是毓賢,但轉(zhuǎn)折點在載漪身上。
第十五章 庚子西狩—231
主要人物:袁世凱·奕劻·王懿榮·王希烈·汪大燮·鹿傳霖·英年·那桐·榮慶·吳永
和咸豐十年(1860年)以“木蘭秋狝”為名自圓明園倉皇逃亡熱河一樣,這次取道居庸關(guān),經(jīng)大同、太原逃亡西安之路也有一個美好的名字——庚子西狩。
第十六章 東南互!247
主要人物:趙鳳昌·盛宣懷·張之洞·李秉衡·余聯(lián)沅·奎俊·許應(yīng)骙·劉坤一
疆臣中,李鴻章的態(tài)度最為激烈。李鴻章說:“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第十七章 出洋風(fēng)波—263
主要人物:戴鴻慈·載澤·徐世昌·李盛鐸·鄧邦述·陸宗輿·尚其亨·袁克定·端方
此事甫發(fā),除了極少數(shù)革命黨,中外輿論一致譴責(zé),認為此次考察,事關(guān)立憲,不該以刺殺手段阻攔。不少有識之士認為,“當此更宜考求各國政治,實行變法立憲,不可為之阻止”,復(fù)旦、南洋等幾十所都致電慰問。
第十八章 丁未政潮—281
主要人物:陳夔龍·鄭孝胥·瞿鴻禨·世續(xù)·岑春煊·松壽·惲毓鼎·張百熙
這次政爭中,時人認為,瞿鴻禨雖占盡上風(fēng),但“公得獨留樞垣,勢已孤!薄
十九章 辛亥革命—295
主要人物:閻錫山·錫良·端方·趙爾豐·黎元洪·孫寶琦·余誠格·馮國璋·善 耆·羅振玉·溥偉·趙爾巽·李經(jīng)·王揖唐·梁士詒·朱啟鈐·嚴復(fù)·楊度·熊希齡·湯化龍·高凌蔚
由晚清而民國,政壇如此紛亂,足以說明,辛亥革命雖然結(jié)束了帝制,但帝王之心卻如影隨形,久而難祛——漫長的辛亥革命,一直沒有結(jié)束。
跋 書札中的“隱秘”—317
附 書札索引—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