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典籍引<詩>研究》通過梳理和分析先秦典籍中的引《詩》(《詩經》)情況,對《詩》的功能及其經典化過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書中緊密結合《詩》文本和先秦典籍中所引詩句、篇章,探索了“詩本義”與“引詩義”的聯系和區(qū)別,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層面的探討,力求透過引《詩》所反映出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思想文化背景,揭示引《詩》現象的文化含義。
適讀人群 :高;蚩蒲袡C構的研究
《先秦典籍引<詩>研究》選擇從春秋戰(zhàn)國時期諸種典籍對“詩三百”的征引來切入,通過探討這一特定時空、不同士人對“詩三百”的運用情況來考察《詩》如何從抒發(fā)情懷的個體言說演變?yōu)椤对娊洝愤@一群體性文化經典。
《先秦典籍引<詩>研究》立足事實,將出土文獻與書面資料相互印證,并結合先秦的文化背景,揭示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詩》的功能演變、《詩》的傳播與接受、先秦各學派詩學觀念的生成等。
緒論
第一節(jié) “引《詩》”概念的界定
第二節(jié) 引《詩》研究綜述
第三節(jié) 本書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編 先秦史書引《詩》研究
第一章 《左傳》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左傳》引《詩》分期
第二節(jié) 《左傳》引詩者國別、身份
第三節(jié) 《左傳》引《詩》場合分析
第四節(jié) 《左傳》引《詩》分類
第五節(jié) 《左傳》引《詩》效果定位
第二章 《國語》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國語》引《詩》分期
第二節(jié) 《國語》引《詩》分類
第三節(jié) 《國語》引詩者國別、身份
第四節(jié) 《國語》引《詩》場合分析
第五節(jié) 《國語》引《詩》效果定位
第三章 《戰(zhàn)國策》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戰(zhàn)國策》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戰(zhàn)國策》引《詩》的特點及其意義
第四章 《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引《詩》綜論
第一節(jié) 《左傳》《國語》《戰(zhàn)國策》引《詩》的定量分析
第二節(jié) 先秦史書中《詩》的功能定位
第三節(jié) 從史書引《詩》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詩》的接受以及發(fā)展演變
中編 先秦儒家典籍引《詩》研究
第五章 《論語》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論語》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孔子生活的時代背景及其思想對詩論的影響
第三節(jié) 孔子以禮為核心的詩學觀念
第六章 《孟子》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孟子》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孟子》引《詩》的功能定位
第三節(jié) 從《孟子》引《詩》看孟子的詩學觀念
第四節(jié) 引詩義與詩本義比較
第七章 《荀子》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荀子》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荀子》引《詩》的方法及其經學意義
第三節(jié) 荀子的詩學觀念
第八章 《禮記》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禮記》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禮記》引《詩》分類
第三節(jié) 《禮記》引《詩》的功能定位
第四節(jié) 《禮記》詩教觀透視
第九章 《孝經》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孝經》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孝經》引《詩》分類
第十章 先秦儒家典籍引《詩》綜論
第一節(jié) 先秦儒家典籍引《詩》的定量分析
第二節(jié) 先秦儒家典籍引《詩》比較研究
第三節(jié) 先秦儒家典籍引《詩》對《詩》之成“經”的推動作用
下編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詩》研究
第十一章 《晏子春秋》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晏子的政治思想及詩學觀念
第二節(jié) 《晏子春秋》引《詩》研究
第十二章 《墨子》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墨子的思想及其對引《詩》的影響
第二節(jié) 《墨子》引《詩》研究
第十三章 《莊子》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莊子“無為”思想及其對引《詩》的影響
第二節(jié) 《莊子》引《詩》研究
第十四章 《韓非子》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韓非子》引《詩》分析
第二節(jié) 韓非子的詩學觀
第十五章 《呂氏春秋》引《詩》考論
第一節(jié) 《呂氏春秋》引《詩》概況
第二節(jié) 《呂氏春秋》的詩學觀念
第十六章 先秦其他非儒家典籍引《詩》簡述
第十七章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詩》綜論
第一節(jié)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詩》的定量分析
第二節(jié) 先秦非儒家典籍引《詩》的意義
結語 關于《詩》的功能及其經典化過程的反思
附錄 先秦典籍所引詩篇與詩句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