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溫燃料電池材料》共10章,著重介紹各類低溫燃料電池中的關鍵材料。第1章為緒論;第2章介紹了堿性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第3章重點講述了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的載體材料;第4章重點說明了低溫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第5章介紹了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膜材料;第6章主要講述了氫氧根離子交換膜及離聚物;第7章詳細說明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第8章介紹了生物電化學系統(tǒng);第9章介紹了微流體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第10章介紹了直接醇類燃料電池催化劑的進展。縱觀全書,其論述內容視角獨特,深入淺出,是作者對其多年深入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精心總結,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隨著世界對能源需求的持續(xù)增長,研究開發(fā)新型高效的可再生能源和電力已經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燃料電池是一種將化學能直接轉換為電能的電化學裝置,燃料和空氣分別送進燃料電池,電就被奇妙地生產出來。作為迄今最有效的能量轉換技術,燃料電池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鏈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據(jù)工作溫度的不同,燃料電池分為高溫燃料電池和低溫燃料電池,低溫燃料電池是指操作溫度在200C以下的燃料電池,通常包含堿性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等,具有清潔、高效、可移動、操作條件溫和等諸多優(yōu)點。
目前,燃料電池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替代電源,其最主要,也最適合的用途是軍事應用。高效、多面性、使用時間長等特點極適合于軍事工作對電力的需要。燃料電池可以以多種形態(tài)為絕大多數(shù)軍事裝置——7-從戰(zhàn)場上的移動手提裝備到海陸運輸——提供動力。微型燃料電池比普通的固體電池具有更大的優(yōu)越性,其使用期長意味著在戰(zhàn)場只需少量的備品供應。此外,對于燃料電池而言,添加燃料也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同樣,燃料電池的高效性能極大地減少車輛所需的燃料用量,從而使車輛行駛得更遠,或在遙遠的地區(qū)活動更長的時間。這樣,戰(zhàn)地所需的支持車輛、人員和裝備的數(shù)量便可以顯著減少。
本書根據(jù)Wiley-VCH出版的Materials for Low-Temperature Fuel Cells 一書翻譯而來,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低溫燃料電池中關鍵材料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本書所有的章節(jié)均由國際知名專家撰寫,主編為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Bradley Ladewig副教授、科廷大學蔣三平教授(澳籍)和特拉華大學嚴玉山教授(美籍)。Bradley Ladewig副教授現(xiàn)任職于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化學工程系,主要從事膜材料的開發(fā)及清潔能源的應用技術,研究內容包括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材料、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系統(tǒng)中的熱電聯(lián)測及模型化,以及脫鹽膜的開發(fā)等。近期工作還包括直接碳燃料電池、氣體吸附金屬有機框架材料和膜組分以及基于紙和線基質的低成本微流體傳感器。蔣三平教授為國際著名燃料電池專家,博士畢業(yè)于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現(xiàn)任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燃料與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是陽光海岸大學的兼職教授。蔣三平教授在工業(yè)屆和學術屆擁有很高的知名度,主要從事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和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直接乙醇燃料電池及電解等研究工作。嚴玉山教授是特拉華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的杰出教授,曾擔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首席科學家、大學學者和系主任,是聯(lián)信公司的高級工程師,開創(chuàng)了納米水、全周期能源、液態(tài)沸石材料和氫能等研究的先河,研究領域為分子篩薄膜和電化學裝置,包括燃料電池、電解池、太陽能制氫和氧化還原液流電池。
本書共10章,著重介紹各類低溫燃料電池中的關鍵材料。第1章為緒論;第2章介紹了堿性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第3章重點講述了質子交換膜催化劑的載體材料;第4章重點說明了低溫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第5章介紹了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膜材料;第6章主要講述了氫氧根離子交換膜及離聚物;第7章詳細說明了微生物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第8章介紹了生物電化學系統(tǒng);第9章介紹了微流體燃料電池關鍵材料;第10章介紹了直接醇類燃料電池催化劑的進展。縱觀全書,其論述內容視角獨特,深入淺出,是作者對其多年深入研究和工程實踐的精心總結,具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本書內容比較完善,讀者只需要有基本的燃料電池研究背景就能讀懂。本書的翻譯工作持續(xù)了一年多,進行了多次校對和調整,絕大部分內容是根據(jù)原文直接翻譯的,為了使讀者讀起來更加通暢,有些地方進行了調整。全書由華南理工大學廖世軍教授、宋慧宇教授、杜麗副教授共同翻譯而成,其中,廖世軍教授負責第1-4章內容的翻譯工作,宋慧宇教授負責第5—7章內容的翻譯工作,杜麗副教授負責第8-10章內容的翻譯工作。同時,華南理工大學舒婷老師參與了本書部分章節(jié)的翻譯工作,重慶大學魏子棟教授、中山大學童葉翔教授在本書的翻譯、出版過程中給予悉心指導與幫助,在此向他們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謝。本書獲得裝備科技譯著出版基金資助,在此表示感謝。
鑒于譯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布拉德利·蘭德維格(Bradley Ladewig)副教授是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化學工程系的一名學者,他領導一個研究小組開發(fā)薄膜材料和清潔能源應用技術。他是具有廣泛經驗的化學工程研究人員,包括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膜開發(fā),熱電聯(lián)產燃料電池組合的測試和建模以及海水淡化膜開發(fā)。最近,他在直接碳燃料電池、金屬有機骨架材料作為氣體吸附劑和膜組件以及基于紙張和線基材的低成本微流體傳感器領域進行了多項合作項目。他也是化學工程師學會的會員。
蔣三平教授是澳大利亞科廷大學化學工程系教授燃料與能源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兼職教授,也是西南大學、中南大學、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廣州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武漢理工大學、中國科技大學(USTC)、四川大學和山東大學的客座教授。蔣教授在學術界和行業(yè)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曾在南洋理工大學、澳大利亞CSIRO(聯(lián)邦科學與工業(yè)研究組織)制造科學技術部和陶瓷燃料電池有限公司(CFCL)擔任職務。他的研究領域包括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質子交換膜和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直接乙醇燃料電池與電解。他發(fā)表了270多篇文章,h指數(shù)為50,已累計引用約8500次。
嚴玉山,嚴玉山教授是特拉華大學化學與生物分子工程系杰出工程學教授。他曾擔任加州大學河濱分校首席科學家、大學學者、系主任等職務,以及AlliedSignal公司的高級工程師。他對諸多技術的啟動和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如納米水、全周期能源、沸石溶液材料和氫能的研究。他的研究重點是沸石薄膜和電化學裝置,包括燃料電池、電解槽、太陽能制氫和氧化還原液流電池。他發(fā)表了160多篇期刊論文,h指數(shù)為52。他獲得了國際沸石協(xié)會頒發(fā)的唐納德·布雷克獎,并獲得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員資格。
第1章 低溫燃料電池的關鍵材料:緒論
參考文獻
第2章 堿性陰離子交換膜燃料電池
2.1 燃料電池
2.2 PEM燃料電池原理
2.2.1 平衡動力學
2.2.2 Butler-Volmer動力學
2.2.3 交換電流密度
2.2.4 燃料電池極化曲線
2.3 堿性燃料電池
2. 3.1 0RR的反應機理
2.3.2 堿性介質中的氫氧化反應
2.3.3 水電解液堿性燃料電池
2.3.4 AAEM燃料電池
2.4 本章小結
參考文獻
第3章 用于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催化劑載體材料
3.1 引言
3.2 載體材料研究現(xiàn)狀以及碳在燃料電池載體中的應用
3.3 新型碳材料作為燃料電池的電催化劑載體材料
3.3.1 介孔碳作為燃料電池的電催化劑載體材料
3.3.2 石墨納米纖維作為燃料電池電催化劑載體
3.3.3 碳納米管作為燃料電池的載體材料
3.3.4 石墨烯作為燃料電池的載體材料
3.3.5 摻氮碳材料
3.4 導電金屬氧化物作為載體材料
3.5 金屬碳化物及金屬氮化物作為催化劑載體
3.6 導電聚合物作為燃料電池載體材料
3.7 導電聚合物接枝碳納米材料
3.8 三維納米薄膜作為燃料電池載體材料
3.9 總結與展望
參考文獻
第4章 低溫直接醇類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
4.1 引言
4.2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二元和三元催化劑性能的提高
4.2.1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工作原理
4.2.2 甲醇電化學氧化的催化反應機理
4.3 直接乙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破壞C-C鍵實現(xiàn)完全12電子傳遞氧化
4.3.1 質子交換膜直接乙醇燃料電池的原理
4.3.2 反應機理和乙醇電氧化的催化劑
4.3.3 陰離子交換膜直接乙醇燃料電池
4.3.4 陰離子交換膜直接乙醇燃料電池的陽極催化劑
4.4 直接多元醇燃料電池陽極催化劑:熱電聯(lián)產以及得到更高價值的化學品
4.4.1 多元醇電化學氧化概述
4.4.2 乙二醇電氧化催化劑及其反應機理
4.4.3 丙三醇電化學氧化的機理
4.5 金屬電催化劑的合成方法
4.5.1 浸漬法
4.5.2 膠體法
4.5.3 微乳液法
4.5.4 其他方法
4.6 陽極催化劑載體一碳納米材料
4.6.1 碳納米管
4.6.2 碳納米纖維
4.6.3 有序介孔碳
4.6.4 石墨烯片(GNS)
……
第5章 直接甲醇燃料電池膜材料
第6章 氫氧根離子交換膜及離聚物
第7章 微生物燃料電池材料
第8章 生物電化學系統(tǒng)
第9章 微流體燃料電池材料
第10章 直接醇類燃料電池催化劑的研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