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爾文從未忘記小時候父親對他的呵斥:“你整天不是打獵、養(yǎng)狗,就是抓老鼠,你這樣會讓自己和全家人都丟臉的! 達爾文雖出生于名門世家,但童年的他并未對學習產(chǎn)生興趣,他學過醫(yī),當過鄉(xiāng)村牧師,曾想歸隱山野輕松度日。直到 22歲時,達爾文登上“貝格爾號”,開始了一次環(huán)球航海探險旅行,才真正激起了他對科學的興趣,這才有了博物學家達爾文。
人類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越來越少,孩子們花在大自然中的時間也越來越少。閱讀達爾文,有助于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達爾文帶給我們的重要的洞見之一,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我們?nèi)祟愐仓皇巧畼渖系囊桓l。人們通常認為,要體驗大自然,你就得到遙遠的熱帶雨林去。但其實,大自然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我們的公園、花圃和當?shù)氐淖匀槐Wo區(qū)里。
興趣是好的老師。達爾文對大自然一往情深,大自然正是他的靈感之源。正是由于這種對自然的深情,才有了他后來的發(fā)現(xiàn)。他與自然的關系,為他帶來了巨大的歡樂,也是其知識和理解的不竭源泉。也許這就是達爾文教給我們的重要的一件事:睜大眼睛,敞開心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不要停止發(fā)問。
序言
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永不停止發(fā)問
莎拉·達爾文博士(達爾文第四代孫女)
“這一天過得開心極啦。然而,說‘開心極啦’卻還難以形容那飛涌而來的萬千歡愉。我獨自一人在巴西的森林中悠然漫步……寂靜與嘈雜以一種奇異的形式交織在一起在樹影婆娑的林間彌散開來。昆蟲發(fā)出的聒噪之聲很響,一到晚上,就連停泊在離岸邊幾百碼a遠的船上的人也能聽到。然而,在森林的深處,當你置身其中,周遭的一切似乎都處于靜止狀態(tài)。對于一個熱愛自然歷史的人來說,像這樣的一天,帶給他的那種強烈的身心感受,或許以后再也無法經(jīng)歷了!
經(jīng)常有人問我,假如達爾文今天還活著,以你之見,他最感興趣的會是什么?我敢肯定,當他聽聞發(fā)現(xiàn)了DNA(脫氧核糖核酸)的消息,一定會欣喜若狂,因為作為遺傳機制,DNA無疑會力挺他的進化論。我認為,達爾文還會狂熱地支持保護大自然。當然,他不會把自己用鐵鏈拴在推土機上,他也不會搬到樹上去住,畢竟他是一個謙遜且私底下很含蓄的人。但我知道,達爾文一定會像他在19世紀時所做的那樣,繼續(xù)向盡可能多的受眾傳播自然界的奇跡。
達爾文的《物種起源》是為廣大的普通讀者寫的,并非針對專業(yè)讀者。當時這本書甚至在火車站都能買到,而且出版當天就一舉售罄。如今,在許多人的家里,你都有可能在書架上找到這本書,只不過上面或許落滿了灰塵,而且也不像出版之初那樣會有那么多的人爭相傳閱。漢妮·斯特拉格寫的這本絕妙的書,給我們展示了達爾文奮斗的一生,將達爾文私人生活的逸聞趣事及他的各種發(fā)明,同當今科學和自然保護的最新發(fā)展交織在一起,讀來引人入勝!哆_爾文傳》對觀照達爾文的事業(yè)提供了一個當代的視角,有助于我們了解自己在這個星球上的位置。
達爾文意識到人類是動物王國的一部分,并提出所有生物都有同一起源的觀點,而這也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的支持。今天,我們應當把人類是大自然的一部分的觀點,看作達爾文曾提出的那些更為重要的觀點之一。我認為,我們需要改變對人與自然關系的理解,必須緊急調(diào)整我們的行為,這樣我們才能開始與自然同生共存。
2009年,我有幸參與了一次探險活動。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次探險讓我比以前更接近達爾文。我們搭乘荷蘭“阿姆斯特丹城號”(Stad Amsterdam)快速帆船,沿著19世紀30年代達爾文乘坐英國皇家軍艦“比格爾號”(HMS Beagle)的航線航行。該項目出自漢斯·費爾斯(Hans Fels)的創(chuàng)意,并由荷蘭電視公司VPRO 組織實施。我們環(huán)游世界,去了達爾文180 年前到過的許多地方,包括佛得角群島(the Cape Verde Islands)、火地島(Tierra del Fuego),當然還有加拉帕戈斯群島(Galapagos Islands)。我們制作了總共35 集的電視系列片《物種的未來》。在巴西——達爾文曾以他那典型的低調(diào)方式(參見上述引文)對其熱帶雨林經(jīng)歷大加夸贊的地方,在整個拍片的過程中,我的心里縈繞著兩個令人不安的問題——人類是否越來越脫離大自然了?果真如此,那這對于大自然和人類來說是否很重要呢?
我們稍微研究一下文獻,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答案。顯然,人類與大自然的聯(lián)系越來越少。我們的孩子比我們小時候花在大自然上的時間要少,而我們也相應地比我們的父母花在大自然上的時間要少。這對于我們和大自然來說,都是很悲哀的。當然,我們?nèi)祟愓w的生存需要大自然,而我們每個人也需要大自然,因為它使我們更快樂、更健康。此外,研究表明,肯花時間親近自然的人更愿意參與保護生物多樣性。
所以對我來說,達爾文帶給我們的最重要的洞見之一,就是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橡樹、紅毛猩猩、海洋中的魷魚和雨林中的蘭花都擁有一個共同的祖先。當然,這所有的生物中也包括我們?nèi)祟。我們也只是生命之樹上的一根枝條,我們與地球上其他生物擁有共同的祖先。照理來說,這一知識將使我們有更強烈的意愿同自然加強聯(lián)系,甚至使我們對與我們同生共處的其他生物抱有責任感。但恰恰相反,現(xiàn)實顯然并非如此。
人們通常認為,要體驗大自然,你就得到遙遠的熱帶雨林去。但其實,大自然就在你我身邊,就在我們的公園、花圃和當?shù)氐淖匀槐Wo區(qū)里。事實上,在加入“比格爾號”的團隊之前,達爾文就對英國當?shù)氐纳锒鄻有粤巳缰刚。他花了相當多的時間研究地質(zhì)學知識和他家周圍的動植物。這方面的淵深知識,一定有助于他認識到,他在巴西森林或加拉帕戈斯群島所看到的一切,與他在英國國內(nèi)所經(jīng)歷的截然不同。這一點,對他掌握我們今天所說的廣博的生物多樣性必定大有助益。
例如,今年春天,為了創(chuàng)建柏林地區(qū)夜鶯種群分布的聲音地圖,我和兩位從事夜鶯研究的科學家一起建立了www.nightingale.berlin網(wǎng)站。在這里,民間科學家會用智能手機對當?shù)氐囊国L進行錄音,這些聲音文件可以添加到城市的地圖上。這個項目不僅讓我們有機會與當?shù)厮募咀兓淖匀患拔覀兿嗷ブg建立起聯(lián)系,而且,也讓我們有機會與這種非凡的小鳥一起慶祝春天的到來。了解我們本地的自然,可以帶給我們一種恰如其分的歸屬感。
在結束了五年的航行后,達爾文再也沒有離開英國。自從和妻子艾瑪及他們不斷壯大的家庭成員搬到鄉(xiāng)下后,他很少離開自己的花園和周圍的鄉(xiāng)野。事實上,他為進化論所積累的大部分證據(jù),都是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的。
達爾文對大自然一往情深。其實,大自然正是他的靈感之源。正是由于這種對自然的深情,才有了他后來的發(fā)現(xiàn)。他與自然的巨大的歡樂,也是他獲取知識和理解世界的不竭源泉。也許這就是我從高祖父那里學到的最重要的東西:睜大眼睛,敞開心扉,盡情享受大自然的奇妙,永遠不要停止發(fā)問。
[丹麥]漢娜·斯特拉格(Hanne Strager)
丹麥生物學家、科普作家。畢業(yè)于丹麥奧爾胡斯大學,是加州大學圣克魯斯分校的富布賴特研究學者。斯特拉格在挪威北部參與建立了鯨魚中心,目前仍參與鯨類動物的研究和保護工作。曾擔任丹麥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展覽總監(jiān),有超過20年的科學和自然歷史的公眾傳播經(jīng)驗。2009年,她被授予哥本哈根大學自然科學傳播獎,著有多部科普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