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立達恐龍手記”系列包括3部作品——足跡篇、琥珀篇和特別篇,是古生物學(xué)家邢立達十?dāng)?shù)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長、發(fā)現(xiàn)、探索的全記錄!剁昶肥且徊筷P(guān)于琥珀的科普作品。遠古時滴落的樹脂,在滄海桑田中被凝結(jié)成了黃燦燦的琥珀,也將光陰封存在其中。在近億年的歲月后,偶被發(fā)現(xiàn),成了我們得以一窺億年前恐龍時代的一道縫隙。這本書記錄了作者如何與琥珀結(jié)緣,如何從琥珀中窺視到一個前所未有的神奇世界,并配以上百張獨家照片,直觀呈現(xiàn)琥珀中的世界。
在我們?nèi)鲩_腳丫子追尋琥珀之前,一定要先說說琥珀背后的故事。
看完這一章,我們就可以了解為什么琥珀在西方文化中有著如此特殊的地位了。
如果要給西方的琥珀找一個參照物,那只能是東方的玉石。從和氏璧到“一刀窮一刀富”的賭石,關(guān)于玉石的故事多如天上繁星,琥珀亦如此。讓我們整理出一條粗略的時間線,看看從史前到野蠻人時代,再到近代,琥珀在西方文明中到底扮演著什么角色。在大約4 000萬年~4 700萬年前,地球正值始新世(古近紀的第二個時期,大約開始于5 600 萬年前,終于3 400 萬年前,介于古新世與漸新世之間)早期,這是一個空前溫暖的時代,就連北歐的氣候都堪比今天的亞熱帶。此時,波羅的海地區(qū)覆蓋著茂盛的原始森林,樹種多為松柏類,比如猴謎樹或金松。
猴謎樹這個名字特別有意思,也可以叫作“猴見愁樹”,意指這種樹刺刺的,猴子見了都不想爬。它的學(xué)名是智利南洋杉(Araucaria araucana),屬于杉科,是南洋杉中特別耐寒的一種,原產(chǎn)于智利中部和阿根廷中西部,樹高可達40米,樹干直徑可達2米,而且壽命極長,能達到1 300年以上。金松(Sciadopitys verticillata)雖然名字里有“松”字,卻不屬于松科,而是與猴謎樹同屬杉科。如今金松只剩下一屬一種,原產(chǎn)于日本,在中國部分地區(qū)也有栽培。
那時在波羅的海地區(qū),這些如今被稱為“活化石”的孑遺植物(也叫活化石植物,指在過去某一地質(zhì)歷史時期非常繁盛,但現(xiàn)在只有個別種類孤獨地生存于個別地區(qū)的植物)郁郁蔥蔥,分布廣泛。波羅的海地區(qū)的杉樹由于蟲蛀等原因出現(xiàn)的傷口不斷淌出黏稠的液態(tài)樹脂,而且產(chǎn)量豐富,以至于這片杉樹林被后世稱為“琥珀森林”。此后,這個地方經(jīng)歷了4 000 萬年的滄海桑田,演變成寒冷的淺海。
在海浪的拍打下,埋藏在海底的低密度有機化石不斷被推上海岸。這些化石的分布范圍很廣,主要集中在今天的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桑比亞半島、波蘭北部和烏克蘭境內(nèi),在白俄羅斯、法國、德國等也有零星分布。
當(dāng)時,生活在海邊的人最早發(fā)現(xiàn)了這些閃著金黃色光芒的奇怪小物件?脊艑W(xué)家探明,早在一萬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將其視為珍貴的寶石。古老的琥珀制品在英國威爾士的戈夫洞和德比郡克里斯威爾峭壁的羅賓漢洞穴均有發(fā)現(xiàn),雖然只是些粗糙的琥珀珠,但其制作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000 年~公元前9000年的新石器時代,而原材料則是漂到不列顛東海岸的波羅的海琥珀。
古人淳樸又浪漫,大海送來的金黃色物品自然也被認為形成于海洋。北歐神話中關(guān)于琥珀的由來有多個版本。比如,愛與美的女神芙蕾雅因為找不到丈夫奧丁而哭泣,她的眼淚滴落在巖石上變成了黃金,這些黃金在進入大海后又變成了琥珀;或者,琥珀是海神的女兒美人魚在大海中日夜思念陸地上的王子所流下的眼淚凝結(jié)而成的。不同版本的安徒生童話《美人魚》中都記載了人魚公主的這段遭遇。
這些“人魚的眼淚”——波羅的海的高品質(zhì)琥珀——的確令人難忘。琥珀在采集之后需要進行簡單的處理,一般會先去掉表面的皮殼,再進行拋光,這樣就可以得到色澤水潤自然、質(zhì)地溫潤均勻的物件,它們像金子一樣金光閃爍,但又像水晶一樣透明,在陽光下顯現(xiàn)出艷麗多變的顏色。更奇妙的是,和冰冷的黃金不同,琥珀的導(dǎo)熱率很低,握在手里出奇地溫暖。那時還沒有塑料,所以琥珀的這種品質(zhì)顯得尤為特別,令人嘖嘖稱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