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跳出傳統(tǒng)作文參考書的一貫模式,不以簡單的范文羅列為綱,也不在眾人皆知的作文法則上重復用筆,而是從作者自身的語文教學、文學創(chuàng)作經(jīng)歷出發(fā),以輕松、活潑及富有啟迪性的語言對當下學生的作文弊端進行深入剖析,力求找到作文低分、低興趣的根本癥結(jié),尋求讓作文之路越走越寬的有效路徑。
☆發(fā)散性。青年詩人吳友財結(jié)合二十余年文學創(chuàng)作經(jīng)歷與十多年一線語文教學經(jīng)驗,從“孩子不愿意自由表達”的作文教學困境出發(fā),在深入剖析“應試作文”真面目的基礎上,分享作文教學新主張,為教師、家長、學生破解作文教學難題提供指導。
☆可操作性。聚焦作文教學難點、痛點,淺顯易懂的理論闡述加上大量帶有鮮明個性的學生習作,著力為師生提供一套具有可操作性的“問題解決方案”。
☆可讀性。全書共40篇文章,彌散著文學作品含蓄而又灑脫的意味。“死了都要寫”“多一點耐心,等魚上鉤”“戴著鎖鏈跳舞”等篇名,洋溢著詩歌強烈的情感和奇妙的想象。雜感、漫談式的文筆,透露出詩一樣的跳躍和靈動,相信你一定會愛不釋手,獲益頗豐。
青年詩人和初中作文親密牽手
林科順
《有才作文課》的作者是一位青年詩人,詩人眼中的作文是一棵樹,一棵根植沃土、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對此,我頗有同感。幾十年的中學語文教研生涯,讓我越發(fā)感到,不論是文學作品,還是考場上的優(yōu)秀作文,都不是語文名師“教出”的,而是具有文學創(chuàng)作潛質(zhì)、駕馭語言天賦的學生(在老師的引領和點撥下)自己“學成”的。如果教給工匠一些工藝流程,讓他掌握一些制作技術(shù),是可以“做成”一件精美的器物的,而一棵小樹苗,僅靠松土鋤草、澆水施肥這些常規(guī)性動作是無法“長成”參天大樹的,因為一棵樹苗要長成棟梁之材,首先必須是優(yōu)質(zhì)的樹種,還要有適合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不是文學院教授教出的學生就一定能夠成為作家,也不是語文名師教出的學生就一定能寫出優(yōu)秀作文,正如每棵樹苗未必都能長成棟梁之材。
既然優(yōu)秀作文不是語文老師可以教出來的,那么語文老師就可以無所作為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中學作文教學高耗低效、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是常識缺位。能寫出優(yōu)秀作文的學生必須有寫作的天賦。天賦是先天的,而教育是后天的,所以天賦是不可教的,這是常識。不少語文老師在作文教學中吃力不討好,費心勞神而不見效,也許犯的就是“可為而不作為,不可為而為之”的錯誤吧。在初中作文教學中,讓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達到“具體明確、文從字順”的要求是可為的,而讓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達到“構(gòu)思巧妙、立意高深”的要求是不可為的;讓多數(shù)學生掌握審題立意、結(jié)構(gòu)謀篇、詳略處理的作文知識是可為的,而讓多數(shù)學生的作文達到選材新穎、認識深刻、富有靈氣的要求是不可為的;讓多數(shù)學生作文的語言表達準確規(guī)范、形象生動是可為的,而讓多數(shù)學生作文的語言表達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是不可為的。可為而不作為,不可為而為之,這是常識缺位使然。中學作文教學高耗低效、陷入困境的另一個原因是認識片面。當今的中國基礎教育不能離開應試的現(xiàn)實背景。把應試和應試教育混為一談,就是認識的片面。我們談課程改革可以理直氣壯,但完全不必說到應試就覺得理屈氣短。課程改革并不排斥考試,考試本來就是檢測學生學業(yè)水平的一種重要方式,也是迄今為止最為公平合理的人才選拔手段。既然考試是現(xiàn)實存在的,就必然會有應試的指導。作為老師,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是理所當然的;作為學生,學會應試也是天經(jīng)地義之事。學生的作文應試能力和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是矛盾對立的,而是相得益彰的。我們必須追求多讀、善思、勤寫的作文教學之道,但也不必摒棄寫作技巧、升格導航、高分秘籍之類的應試指導之術(shù)。作文大樹的生長,需要依賴多閱讀、多積累的“土壤”,依賴體驗生活、感悟生命的“陽光”,依賴豐富思想、激活思維的“雨露”,也需要輔以寫作常規(guī)傳授的“澆水”,輔以應試技巧指導的“施肥”。樂于閱讀、勤于思考分別像作文大樹的樹根和樹干,寫作知識、寫作技巧分別像作文大樹的樹枝和樹葉,樹根、樹干固然重要,但樹枝和樹葉也是必不可少的。我們在作文教學中要么舍本逐末,要么求本棄末,這是認識片面使然。
作者深切地感受到,多數(shù)學生因繁重的學業(yè)負擔及巨大的考試壓力而無法大量地閱讀、“不愿意自由地表達”的“作文之痛”。面對應試的現(xiàn)實,作者“看清應試作文的真面目”,理直氣壯地表達要“戴著鎖鏈跳舞”“我愛套路”的心聲。如果說自由作文是深山里的大樹,主要依賴適合其生長的自然環(huán)境,那么考場作文就像苗圃中的樹木,需要園丁的培育呵護。所以,基于應試的考場作文,需要語文老師的指導點撥,可以根據(jù)作文評分標準中基礎等級與發(fā)展等級的不同要求,因材施教。以福州市首輪初中語文課程改革實驗的中考作文題目(請以“語文”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為例,我們可做如下應試指導。
1.作文命題意圖“解密”。
“語文”這一話題,沒有任何審題障礙,貼近學生的學習生活,既有一定的范圍限制,又有較大的選材空間,可讓學生在話題規(guī)定的范圍內(nèi)從容表達自己的認識、思考、情感、體驗。經(jīng)過三年初中語文課程改革的洗禮,語文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有了明顯變化——從枯燥無味的字詞句篇、語邏修文,到五彩繽紛的自然風光、人生世界;從題山題海中的艱難跋涉,到名家名篇里的徜徉陶醉;從課堂上你講我聽的懨懨欲睡,到伙伴們合作探究的躍躍欲試;從“誤盡天下蒼生是語文”的憤怒譴責,到“人生最寶貴的財富是語文”的由衷贊嘆。生活是一本大寫的語文書,語文是多彩生活的縮微本。初中三年語文學習的豐富經(jīng)歷,學生無須從記憶中搜腸刮肚;仨Z文學習生活的陰晴雨雪,感受語文學習經(jīng)歷的酸甜苦辣,學生可敘自己語文學習之事,可議如何學好語文之理,可抒喜愛語文學習之情。
2.基礎等級達標“路徑”。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作文教學的首要目標是“寫作要有真情實感,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感受、體驗和思考”。中考作文要拿到基本分(48—54分),除了達到“符合題意、內(nèi)容具體、條理清楚、詳略得當、中心明確、語言通順”等要求外,還有一條必經(jīng)路徑——“坦露真心,書寫真情”。許多考生看到“語文”這一話題時,覺得太面熟了:學語文,寫語文,何難之有?于是乎會心一笑,匆匆下筆,一揮而就,自以為勝券在握,其實不然?紙鲎魑牟粌H要記錄生活,還要表達思想,抒發(fā)真情,“感人心者在乎真”?紙鲎魑囊軌虼騽、感染閱卷老師,只有真實的生活、具體的描寫是不夠的,一定要在字里行間流露出真心真情!罢Z文”這個話題給每個考生較大的選材天地、思維空間和立意自由,免除了“無米之炊”的煩惱或“無病呻吟”的尷尬,但并不是說我們可以信“筆”拈來,天馬行空,而應選取對自己觸動最大、體驗最真切的生活經(jīng)歷來落筆,讓真情自然流淌。當然,我們不強求作文的素材必須實有其事,真有其人,作文的內(nèi)容借助平時的閱讀積累進行虛構(gòu)或展開合理想象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必須真有其情,實有其感。一些考生為了拔高思想、提高立意,寫學習語文,就一定要拔高到語文對“我”的人生有多大的影響,對“我”的生命有多大的價值,從而給人頭重腳輕、事真情假的感覺?紙鲎魑目梢砸孕∫姶,但“大”不是貼上去的標簽,也不是喊出來的口號,不能因“大”失真。寫真事、顯真心、抒真情,是拿足中考作文基礎等級分數(shù)的必由路徑。
3.發(fā)展等級升格“導航”。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作文教學的第二目標是“多角度觀察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的豐富多彩,能抓住事物特征,有自己的感受和認識,表達力求有創(chuàng)意”。中考作文要取得高分甚至滿分(55—60分)的優(yōu)異成績,必須力求獨辟蹊徑,寫出新意。“語文”這一話題,對所有考生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而寫熟悉的生活容易雷同,缺乏新意,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懶于比較,疏于思考。由于語文學習的經(jīng)歷太平常了,所以覺得找不到新穎的素材和新奇的感覺,對繁多而熟悉的素材不愿意進行多角度的比較和深層次的思考。二是囿于俗套,急于求成。有了許多親身經(jīng)歷的生活素材,就不假思索地按常規(guī)套路去寫,不善于尋求、挖掘新奇之處。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作文,肯定拿不到高分?紙鲎魑脑鯓硬拍塥毐脔鑿、寫出新意呢?首先,要善于對熟悉的寫作素材進行加工處理,使之變得“陌生”一些,挖掘出別人未曾挖掘過的內(nèi)涵,給人別有洞天之感。例如,語文學習,不僅是書寫漢字的橫豎撇捺,不僅是朗讀詩文的抑揚頓挫,還是閱讀時如品一杯清茶,茶葉在杯中沉浮,如品一篇文章,情感在文中沉浮。一個故事,折射出一種生活;一首小詩,蘊含著一種藝術(shù)。語文學習,就是享受一種藝術(shù)的生活,欣賞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由此可見,盡管是司空見慣的素材,但如果能夠經(jīng)過比較、思考,拓展材料的廣度,鉆探材料的深度,就能挖掘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深刻內(nèi)涵。其次,要善于選取與眾不同的角度,突破思維定式,追求標新立異。例如,多數(shù)考生會從正面描寫語文學習的樂趣,我就換個角度描寫學習語文的煩惱;多數(shù)考生會從正面贊美語文的美妙神奇,我就換個角度抨擊語文被扭曲、異化而變味的弊端。此外,精心打造語言亮點,巧妙運用懸念、抑揚、渲染、烘托等寫作技法,從而增強表情達意的力度和引人入勝的魅力,這也能讓考場作文獨辟蹊徑,寫出新意。
青年詩人和語文教師的雙重角色,構(gòu)成了這本書的兩大特色。其一是有詩意。作者在書中大量引用文學作品尤其是詩歌精品,詮釋自己對初中作文教學的獨到見解,解說自己對初中作文教學的獨特領悟,引領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的同時,理解作文的章法技巧,感悟?qū)懞米魑牡牡览。全?0篇文章之間,雖然沒有嚴整的體例架構(gòu),也沒有嚴密的內(nèi)在邏輯,但是隱藏著“闡明文學創(chuàng)作與初中作文既不相同又可相通”的思路,彌散著詩歌含蓄而又灑脫的意味!端懒硕家獙憽贰抖嘁稽c耐心,等魚上鉤》等篇目,洋溢著詩歌強烈的情感和奇妙的想象,隨意羅列的文章,雜感、漫談式的文筆,透露出詩一樣的跳躍和靈動。其二是接地氣。作者獨具只眼地搜集福州立志中學的學生習作,這些例文貼近絕大多數(shù)初中孩子的作文水平,原生態(tài),接地氣。書中對學生習作精心的批改、精到的點評,閃爍著作者作文教學思想的火花,凝聚著作者作文教學實踐的心血,既是指導初中學生寫好作文的鮮活范例,也是初中語文老師教好作文的優(yōu)秀樣本。書中類似于教育敘事、教學札記、寫作漫談的體式,更符合初中學生的閱讀口味,也遠比教學論文和課題研究更樸實、更務實。作者腳踏初中作文教學的厚實土地,眼望初中作文教學的“詩和遠方”,為廣大師生呈上一部獨具特色而切實有用的初中作文校本教材。
有才作文,文思泉涌,文采斐然。
作文之樹,枝繁葉茂,詩意盎然。
吳友財,畢業(yè)于福建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現(xiàn)為中學語文教師、福建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海峽詩人》副主編。著有詩集兩部。
◆推薦序一 閩派語文的新收獲 / 1
◇推薦序二 青年詩人和初中作文親密牽手 / 4
◆推薦序三 用心,方顯得有擔當 / 11
◇作文之痛:學生不愿意自由表達了 / 1
◆看清應試作文的真面目——巧工之器 / 6
◇作文不等于文學 / 10
◆文學乃作文之母 / 19
◇解開寫作文的死循環(huán) / 40
◆我愛套路 / 46
◇戴著鎖鏈跳舞 / 52
◆從記錄生活到超越生活 / 60
◇寫作的野心 / 72
◆作文之樹 / 81
◇讓媽媽先走開一會兒 / 93
◆好作文是改出來的 / 98
◇這是一篇我想給滿分的作文 / 115
◆多一點耐心,等魚上鉤 / 120
◇要學會“一刀三斷”/ 125
◆讓自己變“笨”一點 / 133
◇作文不好的原因是你拼音不好 / 141
◆死了都要寫 / 147
◇不要忘了聽眾 / 154
◆愛是天上掉下的禮物 / 160
◇“朝花”不妨“夕拾”/ 167
◆把作文寫長 / 173
◇此時有聲勝無聲 / 184
◆新瓶裝舊酒 / 192
◇鏡子的兩面:差作文的背面是好作文 / 201
◆你只有 29 秒被審視的時間 / 208
◇多寫無用之文 / 213
◆柱子斷了,天就塌了 / 220
◇不要低頭走路 / 229
◆大題小做 / 237
◇不妨掉一掉書袋 / 243
◆落好最后一錘 / 251
◇養(yǎng)成兩個好習慣 / 257
◆寫好那個小小的 “我”/ 264
◇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很多是沒有結(jié)尾的 / 270
◆一步一腳印 / 276
◇多說兩句,別人就信了 / 286
◆什么都說等于什么都沒說 / 292
◇三思而下筆 / 297
◆作文之路要越走越寬 / 309
◇后記 /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