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旨在從源頭探究王陽明成功軍事實踐背后的強大支撐,結合自己的軍旅實踐,感知王陽明當年文人領兵的所思所想、所苦所樂,以情景回放當年的打仗過往總結歸納其“儒兵合一”的種種體現(xiàn),以大歷史觀的視角分析總結其“儒兵合一”形成的動因,力求給讀者呈現(xiàn)一個可信可學的“儒兵合一”王陽明。
緒論
第一部分 王陽明儒在哪
第一章 思想突圍——他走出了時代桎梏
在踐履中叫板朱子學說
在傳承中發(fā)展象山心學
第二章 學術成家——他實現(xiàn)了開宗立言
難得《傳習錄》
力創(chuàng)陽明學派
第三章 傳道授業(yè)——他做到了教化天下
廣收門徒:散播星星之火
答疑友人:撥亮每盞心燈
第二部分 王陽明兵在哪
第四章 年少筑夢——他立從戎之志
少兒游戲里的將軍夢
十五歲獨闖邊關的報國情
第五章 近而立論兵——他顯軍事謀略
《武經(jīng)七書評》論用兵之道
《陳言邊務疏》獻治邊之策
第六章 不惑后踐行——他創(chuàng)輝煌戰(zhàn)績
一征:平南贛
二征:擒寧王
三征:穩(wěn)廣西
第三部分 王陽明“儒兵合一”合在哪
第七章 奉行人道主義的戰(zhàn)爭觀——他以“民”為本,以“武”為輔
基于兵兇戰(zhàn)!獝勖裆鲬(zhàn)
基于久戰(zhàn)疲耗——恤民速戰(zhàn)
基于弭盜之本——安民止戰(zhàn)
第八章 立足鑄魂強能的建軍治軍方略——他以“仁”為體,以“戰(zhàn)”為用
用將:貴事君之忠
選兵:重武藝膽氣
編伍:當精兵簡政
省費:可寓兵于民
養(yǎng)兵:應培元固本
行軍:必明法令信賞罰
第九章 講求以變謀勝的戰(zhàn)術理念——他以“誠”為核,以“詭”為形
知己知彼:“間為我用”的情報戰(zhàn)
拔旗易幟:“此心不動”的心理戰(zhàn)
攻其不備:“陽背陰襲”的運動戰(zhàn)
第十章 著眼人文化成的戰(zhàn)后建設主張——他以“教”為首,以“懲”為次
成德成圣的教育理念
敦風化俗的鄉(xiāng)館社學
同心一德的鄉(xiāng)約自治
第四部分 王陽明“儒兵合一”因在哪
第十一章 從春秋戰(zhàn)國看“儒兵合一”的歷史淵源
“尊王攘夷”撐起了穩(wěn)定發(fā)展之傘
百家爭鳴搭建了交流交鋒之臺
諸子先賢引領了求知探索之路
第十二章 從秦朝以降文人地位變化看“儒兵合一”的演進深化
政治分析:文人地位提升擠壓武將領兵空間
思想分析:以儒入兵主導軍事理論話語權
軍事技術分析:武器現(xiàn)代化助推將領智謀化
第十三章 從明朝危機看王陽明“儒兵合一”的客觀必然
外族入侵危機倒逼
宦官專權危機倒逼
內部矛盾危機倒逼
第十四章 從個人成長看王陽明“儒兵合一”的主觀助推
儒學家風的基因賡續(xù)
求圣成賢的理想追求
“知行合一”的理念主張
第五部分 王陽明“儒兵合一”意在哪
第十五章 造就了他的時代功績
平定“民亂”——救百姓于水火
平定寧王叛亂——扶大廈之將傾
第十六章 豐富了他的心學體系
他把戰(zhàn)場當考場
他把戰(zhàn)場當課堂
第十七章 照亮了后人前進征途
戚繼光——“私淑陽明,大闡良知”
曾國藩——同為圣人共風流
參考書目
后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