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95%的時間里,我們從來沒有像現(xiàn)在這樣,將工作置于近乎主宰的位置。
古箴言說,“人必汗流滿面才得糊口”,如今大部分人卻將生活過成了“淚流滿面”的樣子。人類從何時開始工作的?人與工作的關系發(fā)生過哪些改變?人被當作生產(chǎn)力工具投入經(jīng)濟增長,又是怎樣形成的?
為了回答這些問題,劍橋大學的人類學家詹姆斯·蘇茲曼繪制了一幅宏大的工作簡史。從地球上生命的起源,一直到智能化的人類未來,挑戰(zhàn)了關于工作變革與人類進化的一些深刻的假設。他融合了人類學、進化生物學、物理學、經(jīng)濟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知識,表明雖然我們費盡心力通過工作尋找快樂的意義和目的,但是早在原始社會,我們的祖先就已經(jīng)過上了工作時長遠少于現(xiàn)在但是足夠充裕且閑暇的生活。當代社會將人物化為工具,鼓勵持續(xù)工作以滿足經(jīng)濟不斷增長,究其原因,就在于稀缺經(jīng)濟學的引導。人們擔憂資源稀缺,因而勤奮工作變得重要,人也變得越來越忙碌。
蘇茲曼認為,自動化技術(shù)的到來使我們再次處于歷史上一個相似的變革時期。如果機器人代替人去做重復性的工作,那么人該做些什么才能更有價值。他認為自動化將改變?nèi)伺c工作的關系,他并不主張回到原始社會這種激進的觀點,而是希望我們能夠以“富足的原始社會祖先為借鑒,思考人之所以為人,而不是工具的意義。這種從工具人思維向“Human Being”的轉(zhuǎn)化,才是他寫作本書更真切的建議。
核心買點: 劍橋大學知名人類學家,用通俗文字闡述21世紀新的工作觀,從工具人回歸“human being”(人類),用閑暇思維替換生產(chǎn)力思維。解決經(jīng)濟增長困境,本質(zhì)不在于加速,而在于質(zhì)量型增長。
購買理由一: 新角度、新視野、新理念解讀工作的前世今生,引出現(xiàn)代社會陷入熵增難題的根源,是對傳統(tǒng)稀缺經(jīng)濟學的變革性沖擊。
購買理由二: 尤瓦爾·赫拉利高度評贊。《大西洋月刊》《哈佛商業(yè)評論》《金融時報》《經(jīng)濟學人》《BBC歷史》等全球主流媒體、核心期刊發(fā)文推薦。《金融時報》(周末版)年度選書,亞馬遜月度好書,細分品類暢銷書前3。
購買理由三: 關切當下社會的熱點現(xiàn)象,比如社畜之死、過勞時代、技術(shù)性失業(yè)等,提供了富有洞見的思考。
購買理由四: 文字通俗、實例有趣,適合打工人、中年危機群體、管理者、經(jīng)濟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等廣泛的群體閱讀。
[英] 詹姆斯‧蘇茲曼(James Suzman)
國際知名人類學家,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1970年出生于南非,在蘇格蘭圣安德魯斯大學攻讀人類學學位時,帶著滿腔的冒險精神離開校園,去往非洲南部博茨瓦納的喀拉哈里沙漠,成為布須曼部落發(fā)展計劃的志愿者。在攻讀愛丁堡大學社會人類學博士學位之后,他再次返回布須曼族群開始人類學研究工作,在此期間創(chuàng)作出代表作《原始富足:消失的布須曼人》。
蘇茲曼目前擔任劍橋大學人類學教授。他曾獲得劍橋大學“英聯(lián)邦史末資非洲研究獎學金”,并于2013年建立了智庫“人類”(Anthropos),致力于運用人類學研究成果解決當代社會和經(jīng)濟問題。
序 言//III
第一部分 工作的起源//001
第一章 活著就是為了工作? //003
第二章 閑散的手和忙碌的嘴//021
第三章 工具和技能//041
第四章 火的好處//067
第二部分 低欲望的原始生活
第五章 富足的原始社會//091
第六章 非洲森林里的幽靈//107
第三部分 在田間辛苦勞作//131
第七章 跳崖的考古學家與早期農(nóng)業(yè)發(fā)展//133
第八章 宴會和饑荒//155
第九章 “時間就是金錢”//175
第十章 早期機器工業(yè)與工人反抗//195
第四部分 城市化的人類//215
第十一章 明亮的燈光//217
第十二章 無窮欲望的弊端//233
第十三章 人才之戰(zhàn)真的合理嗎? //255
第十四章 社畜之死//281
第十五章 智能技術(shù)的挑戰(zhàn)//303
結(jié)論//319
譯后記
第二章 閑散的手和忙碌的嘴
作為加州的明星,“科科”很不尋常的一點是它并不因外貌而焦慮。它曾在 2015 年年底的聯(lián)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發(fā)表一場特殊“演講”,警告人類的愚蠢行為可能會導致它們物種的滅絕。它被加州人視為“心愛的女兒”。它于 2018 年去世后,該州很多名人對它生前的成就表示自豪。
“科科”是一只人工撫養(yǎng)的大猩猩,它的名氣要歸功于非同一般的溝通技巧。它能流利地、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大猩猩手語。大猩猩手語是一套特別設計的手語,大致以美式手語為基礎。各種跡象還表明它能聽 懂大約 2000 個英語口語單詞,占大多數(shù)人使用的積極詞匯量的 10%。但“科科”的語法很糟糕。教它基本的語法知識會讓它感到困惑和沮 喪,因此,它同人類溝通時的清晰度或創(chuàng)造性往往難以達到訓練師的預期。除了語法方面的不足之外,“科科”的訓練師毫不懷疑“科科”在情感和社交方面的老練。
佩妮·帕特森(Penny Patterson)和溫迪·戈登(Wendy Gordon) 連續(xù)多年擔任“科科”的訓練師,也是“科科”最喜歡的朋友。她們解釋說:“在它自己或別人鬧笑話時,它會大笑;在受傷或獨處時,它會哭泣;在受到驚嚇或生氣時,它會尖叫;在談論自己的感受時,它會用快樂、悲傷、害怕、喜歡、期待、受挫、瘋狂、慚愧、愛等詞語, 它最常用的是‘愛’。它會為自己失去的東西感到傷心,比如心愛的貓
死了或者一個朋友離開它了。它可以談論一個人死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 但如果被要求談論它自己或同伴的死亡,它會變得焦躁不安。它對小 貓等小動物表現(xiàn)得非常溫柔,甚至對那些只在照片中看到的人表現(xiàn)出 同情的跡象。1
訓練師們堅持認為“科科”龐大的積極詞匯量證明它能夠通過標志和符號看待這個世界,但其他許多人則持懷疑態(tài)度,堅持認為“科科”充其量不過是一位稱職的模仿者,非洲黑猩猩、倭黑猩猩等其他大多數(shù)猿類也能熟練地使用基于圖形符號的溝通方式。它唯一真正的社交技能是說服訓練師偶爾給它撓一下癢和款待它一次。
“科科”很享受和小貓一起放松的時光,喜歡和訓練師一起乘車游覽風景,而且會在不得不做更艱巨的任務時變得焦躁,這些都是沒 有人會否認的。但質(zhì)疑者并不相信它對工作和休閑的看法與人們相同, 因為他們堅持認為,人類的工作有“目的性”(purposeful),而動物的工作永遠只是具有“合目的性”(purposive)。
“目的性”與“合目的性”存在一個重要區(qū)別。
一位建筑工有目的地為車庫擴建一堵墻,他對完工后的墻是什么樣子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并且已經(jīng)根據(jù)建筑師的設計方案,事先在心里預想了所有步驟。但他在炎熱夏日里攪拌水泥去砌磚,并不僅僅為了這個目的。畢竟,這既不是他家的墻,也不是他設計的。他之所以從事這項工作,是因為他受到了一系列抱負的鼓舞。如果我要采訪他,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他之所以勤奮工作,是因為他有成為監(jiān)理的雄心,或者因為他喜歡室外工作,或者只是因為他想攢夠錢去資助配偶實現(xiàn)童年的夢想。關于其可能具有的雄心,幾乎可以拉出一個無窮無盡的清單。
與此相反,“合目的性”的行為是這樣的:外部觀察者可以將某個
目的歸因于某種行為,但該行為的主體既不理解也無法描述這種行為。當一棵樹生長時,樹葉最大限度地暴露在陽光下,這樣就可以收集太陽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zhuǎn)化為葡萄糖。這只是“合目的性”的表現(xiàn)。在雨季,數(shù)以千計的飛蛾撲向卡拉哈里沙漠的篝火,這種致命的行為 也是“合目的性”。但正如“科科”的訓練師所了解到的那樣,在其他種類的生物中,“目的性”的行為與“合目的性”的行為并不是明顯區(qū)分的。
當一群獅子跟蹤角馬時,基本動機是獲取生存所需的能量,但與腸道細菌尋找碳水化合物分子相比,獅子這種本能反應的目的性更強: 它們是為了吃掉另一種生物的肉和器官,利用掩護跟蹤獵物,注重團 隊配合,運用各種策略,并在整個狩獵過程中做出決定,以便達到最能滿足它們意圖的結(jié)果。
許多對人類認知進化感興趣的研究人員集中精力研究人類近親—靈長類動物和其他顯然聰明的生物,如鯨魚和海豚,試圖揭示它們能否像人類一樣采取有“目的性”的行為。所謂“目的性”,意味著對因果關系有一個直觀把握,并思維敏捷地想象一種行動產(chǎn)生的結(jié)果,因此也意味著符合“心智理論”。與人類相比,動物行為的目的性究竟有多強?這方面的爭論從未停止過。
白蟻、蜜蜂和螞蟻等動物誘使我們用不同的方式去思考工作中一些不太明顯的方面。在它們的勤奮勞作和社交方式中,我們看到了人類變成具有合作精神的食物生產(chǎn)者以及搬入城市之后工作方式發(fā)生了巨大變化。其他許多物種似乎花費了大量的精力去做目的性似乎不明顯的工作,或者進化出了難以解釋的身體和行為特征,因為這些特征看起來似乎沒什么用,比如雄孔雀的尾巴。
* * *
1859 年,即查爾斯·達爾文出版《物種起源》的那一年,孔雀是英國各地重要花園的必備裝飾物。它們邁著威嚴的步伐穿過倫敦大型公園的草坪,不時地搖曳著羽毛,讓路過的人興奮不已。
達爾文喜歡鳥類。他注意到加拉帕戈斯群島上不同雀類之間存在明顯差異,具體印證了他對自然選擇的理解。然而,他不喜歡孔雀。
1860 年,達爾文在給一位朋友的信中寫道:“每當看到孔雀尾巴上的羽毛時,都會感到惡心!2 在他看來,裝飾孔雀尾羽的那些不能眨眼的眼睛,即眼斑,簡直是對進化論的嘲諷。他不知道自然選擇怎么可能允許一種生物進化出如此既笨拙無用又耗費能量的尾巴,而且他確信,這種尾羽使雄性孔雀很容易淪為捕食者的目標。
最后,達爾文在維多利亞時代的女性身上找到了關于孔雀尾羽問題的答案。那時,滿城的女性穿著拖地的長裙,裙襯上面也裝飾著鮮艷的羽毛,男士們的時髦打扮則是緊身衣。這些女士搖曳著步伐,漫步在公園里的孔雀與男士之間。
1871 年,達爾文出版了《人類的由來及性選擇》一書,解釋了擇偶(即性選擇)如何刺激各種奇葩的次要特征的形成,比如孔雀尾羽上面的眼斑或一些動物頭上巨大的角。這些純粹是為了展現(xiàn)令異性無法抗拒的魅力。
他認為,如果自然選擇是“為生存而斗爭”,那么性選擇就是“為配偶而斗爭”。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會出現(xiàn)一些奇怪的第二性征,因為這些特征可能不利于增加有機體的生存機會,卻能大大增加其追求配偶和實現(xiàn)繁殖的機會。換句話說,進化過程會誘導有機體獲取和消耗能量,既是為了生存,也是為了使自己富有吸引力,前者要求追求效率
和控制能量消耗,后者則傾向于鼓勵浪費能量和追求華而不實的東西,F(xiàn)在,我們都很清楚地意識到,孔雀尾巴并不像達爾文想象的那
樣成為孔雀身體的負擔。研究人員測試了孔雀騰空躲避捕食者的速度, 結(jié)果發(fā)現(xiàn)大尾巴并沒有對它們騰空躲避捕食者的能力產(chǎn)生顯著負面影 響。研究還發(fā)現(xiàn),孔雀的尾巴可能在擇偶過程中也沒有起到特別重要 的作用。3
日本東京大學的高橋真理子(Mariko Takahashi)與長谷川俊和
(Toshikazu Hasegawa)決定進一步了解孔雀尾巴的哪些特征使它們對雌孔雀產(chǎn)生了不可抗拒的吸引力。為此,他們花了七年時間來觀察靜岡縣伊豆仙人掌公園里成群的雄孔雀和雌孔雀。他們仔細判斷了不同種類的雄孔雀的尾羽,注意到它們的大小和眼斑數(shù)量。它們之間有明顯的區(qū)別,有些雄孔雀的尾巴明顯比其他的大得多。
到項目結(jié)束時,高橋的團隊已經(jīng)觀察到 268 次成功的交配。令他們驚訝的是,他們并沒有發(fā)現(xiàn)交配成功率和某些尾羽特征之間存在對應關系。雌孔雀與尾羽不顯眼的雄孔雀的交配,就像它們與那些尾羽華麗的雄孔雀的交配一樣熱情而頻繁。4
高橋的團隊或許忽略了尾巴的一些特征和個體的表現(xiàn)方式?兹傅奈舶统舜笮『脱郯邤(shù)量之外,還有其他特質(zhì),我們充其量只能對孔雀如何通過感官感知周圍世界形成一個模糊概念。高橋及其同事認為,一些需要消耗更多能量的進化特征(比如孔雀龐大的尾羽)同生存和繁殖的關系可能沒有人們起初所想的那么密切。其他一些物種的行為表明,在某些特征的進化過程中,消耗能量的需求或許與捕捉能量的需求同樣重要,比如,非洲南部的黑面織布鳥竟然會反復建造和破壞自己的巢穴。
* * *
黑面織布鳥是生活在非洲南部及中部的一類織布鳥,拆解這種鳥的巢并非易事。它們的巢狀若葫蘆,比鴕鳥蛋大不了多少,堪稱鳥類世界一個奇跡般的工程。這種鳥能將蘆葦、茅草等編織到一起,筑好的巢不僅光滑,而且對稱,重量很輕,可以掛在小樹枝上,還很牢固,足以應對夏季暴風雨帶來的挑戰(zhàn)。因為人類手指又大又笨,要拆解織布鳥的巢,最簡單的方法可能就是直接穿著靴子踩了。但對于體型嬌小的黑面織布鳥而言,使用蠻力是下不去手的。
人類很少有充足的理由去拆解織布鳥的巢,但出于某種原因,雄性的織布鳥卻有理由這么做。每到夏季,雄性織布鳥都要建造一系列結(jié)構(gòu)上幾乎相同的新巢,一個接一個地建,然后再付出同樣的努力去摧毀這些建好的巢。它們用鑷子一樣的嘴把巢從樹上拔下來,等鳥巢掉到地上時,再有條不紊地把它一根一根地拔下來,直到什么都不剩。
一只雄性織布鳥正在完成筑巢的最后階段
雌性織布鳥則不筑巢,也沒有黑面,從頭部到爪子的羽毛都是橄欖色和卡其色,腹部是黃色。相比之下,有繁殖能力的雄性則是鮮艷的黃色和金色,面部是黑色,這種黑色從紅色眼睛的上方一直延伸到喉嚨下部,然后用一件華麗的綠色“斗篷”作為服裝,這種“斗篷”一直覆蓋到它們背部。
僅在一個季節(jié)里,一只勤勞的雄性織布鳥就能筑起大約 25 個巢,
希望以此吸引一些雌性織布鳥住進去,然后產(chǎn)下一窩蛋。20 世紀 70 年代,津巴布韋首都哈拉雷一座花園里的一只織布鳥的生活被認真地 記錄了下來。盡管它很勤奮,建造了 160 個巢,卻在愛情上很不幸運, 最終摧毀了其中 158 個,其中 1/3 是在他織完最后一步的幾天后就被毀了。5
雄性織布鳥的巢是一種錯綜復雜,而且消耗能量多的建筑。雖然一些有天賦的織布鳥在附近有足夠多且合適的材料時,一天就能建造一個這樣的巢,但一般而言,建造這樣一個巢可能需要長達一周的時間。研究人員試圖通過研究一種與其密切相關的鳥—剛果的鄉(xiāng)村織布鳥,搞清楚建造這樣一個巢需要耗費多少能量。他們估計,為了建造一個巢,平均每只雄性織布鳥需要飛行 30 公里、收集 500 根茅草和蘆葦。6
20 世紀 70 年代,一項關于黑面織布鳥的長期研究項目首次提出, 織布鳥為了筑巢,除了具有基因密碼決定的生理機制以外,還需要做很多其他練習。7 這項研究顯示,如同人類嬰兒通過操縱、玩弄物體來掌握一些動作一樣,雄性織布鳥的雛鳥在孵出來之后不久,便會玩一些筑巢材料,拿這些材料做試驗,在反復試驗的過程中逐步掌握編織、纏繞和打結(jié)等筑巢所需技能。后來,研究人員在數(shù)月內(nèi)安裝多個攝像頭進行拍攝,分析了這些織布鳥的行為,結(jié)果發(fā)現(xiàn)了一個更為復雜的現(xiàn)
象:織布鳥筑巢的速度越來越快,而且越來越好,換句話說,它們的技能也越來越高,甚至個別織布鳥發(fā)明了有別于常規(guī)做法的筑巢技能。8
雄性織布鳥不會為了躲避潛在的捕食者而隱藏自己的巢。相反, 它們會把巢搭在裸露的樹枝上,以便引起路過的雌性織布鳥的關注。每當雌性織布鳥靠近時,雄性織布鳥就會停下自己的工作,整理自己 的羽毛,并炫耀一番,試圖說服雌性織布鳥來檢查它的巢。如果它這樣做了,然后選定了一個它喜歡的巢,雄性織布鳥就會在原有的基礎 上增加一個短的通道作為入口,這樣雌性織布鳥就可以鉆進去,然后 裝飾內(nèi)部,為產(chǎn)蛋做準備。
非洲南部的民間傳說認為,雄性織布鳥只會在挑剔的雌性織布鳥檢查后發(fā)現(xiàn)不合格時才會毀掉自己筑好的巢。但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實情并非如此。雄性織布鳥不僅習慣性地在沒有任何雌性織布鳥對自己筑巢技藝進行評價的情況下毀掉已經(jīng)筑好的巢,而且雄性織布鳥的決策似乎更多地基于巢的位置,而不是基于技藝水平。一個由貧窮笨拙的雄性織布鳥在正確位置建造出來的粗糙的巢,遠比一個由強壯熟練、精力充沛的雄性織布鳥在錯誤位置建造出來的巢更有可能吸引雌性。
毫無疑問,這種牢固的巢提高了雌性織布鳥成功孵蛋和雛鳥成功生存的概率。雖然蛇、鷹、猴子和烏鴉很容易就能發(fā)現(xiàn)這種巢,但它懸掛在有彈性的、非常輕的、光禿禿的樹枝上,這些樹枝在稍微增加一點重量的情況下就會突然彎曲,導致任何捕食者都很難沿著樹枝攀爬到鳥巢附近,而如果這些捕食者通過凹陷的樹干底部攀爬上去,那么肯定會垂直摔向地面。
但這種對自己非常有利的設計方式并不能讓人看出為何織布鳥一個接一個地筑造幾乎一模一樣的巢,就像制陶工人癡迷地一個接一個
地生產(chǎn)同一種花瓶一樣。這也不能解釋為什么它們?nèi)褙炞⒌亟ê靡粋完美的巢后很快就毀掉它,就像一位陶工在發(fā)現(xiàn)缺陷之后被迫毀掉花瓶一樣。如果說尋找能量是織布鳥最重要的任務,那么它們找個合適的地方建造一兩個高質(zhì)量的巢就足夠了,而不用耗費大量的能量去重復建造幾十個,然后又多此一舉毀掉它們。如果筑造大量鳥巢是一個健康指標,那么它們?yōu)槭裁从謺粎捚錈┑貧У羲鼈兡兀?br />
朱 / 霍安西部落一個名為老簡(Old Jan)的人在卡拉哈里沙漠花了好幾個小時悠閑地觀察織布鳥。他推測它們之所以如此決絕地毀掉自己筑的巢,是因為它們的記憶力非常差,以至于在集中精力筑造新巢時,一瞥見自己之前筑好的巢,就立即得出結(jié)論,以為那是其他雄性織布鳥為了擠進它的地盤而筑的,于是毀掉之前的巢,以趕走這個假想敵。
也許他的說法是對的,但是朱 / 霍安西部落另一位觀察者斯普林甘(Springaan)表達了一個更有趣的觀點。他推測織布鳥就像他的妻子一樣。他的妻子無法忍受無所事事的狀態(tài)。因此,每當她忙完瑣事,抽出空閑的時候,就會忙著制作串珠首飾,一串接一串地制作, 都是類似的十字形設計,使用同一套熟練的手法和技巧。每當她的珠子用完時,由于沒有錢買更多的珠子,她就會孜孜不倦地把舊的成品—通常是非常漂亮的成品—一顆一顆地拆下來,然后重新利用, 編織成新的珠串。他認為這是一種偉大的美德,并且很幸運說服這樣 一個女人嫁給了他。這個女人就像一只織布鳥一樣,制作美麗物品的 技藝讓她找到了驕傲、快樂與平和。但另一方面,她不確定自己嫁給他是否幸運。
建造和毀掉鳥巢的織布鳥似乎精力異常充沛,但它們絕非除了人類之外,唯一傾向于耗費精力做無意義之事的物種。僅在鳥類王國里,
就有成千上萬個類似的案例,它們耗費高昂的成本精心地做無意義之事,從天堂鳥華麗的羽毛到園丁鳥精心制作的鳥巢,莫不如此。
許多進化生物學家嚴格地用功利主義來解釋這些行為。對他們而言,生命史基本上就是一個關于性和死亡的故事,其余都屬于粉飾性質(zhì)的,要理解所有經(jīng)歷自然選擇而保留下來的特征,最終必須從增加或減少一個有機體生存或繁殖概率的角度去解釋,或者從是否有利于一個有機體覓食或求偶的角度去解釋。他們可能會說,織布鳥建造和破壞鳥巢的原因是為了向潛在配偶暗示自己非常健壯,或者為了保持最佳狀態(tài)以躲避潛在的捕食者。
然而,奇怪的是,我們不愿用類似的方式去解釋人類揮霍能源的行為。畢竟,從建造更宏偉、更奢華的摩天大樓,到參加超級馬拉松比賽,人類的很多事情都是雖然耗費了精力,卻與繁衍或生存關聯(lián)不 大。事實上,我們?yōu)橄哪芰克龅脑S多事情非但無助于延長壽命, 反而存在縮短壽命的風險。對織布鳥如此揮霍能量去筑巢的最終解釋 很可能是,如同我們一樣,當它們能量富余時,也會按照熵定律去做一些沒有實際用途的工作,以便把富余的能量消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