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萬年后的人類復興,取決于一位文藝復興人的重生。
太空歌劇×達·芬奇
文藝復興人×未來人類復興計劃
紀念達·芬奇逝世500周年,盧浮宮博物館官方監(jiān)修出品漫畫
這個達·芬奇大年,盧浮宮欽點年輕的天才漫畫家斯特凡納·勒瓦盧瓦,向他開放超6000頁從未公之于眾的達·芬奇手稿和原作。
斯特凡納潛心創(chuàng)作兩年,親手臨摹、復制了160幅達·芬奇原畫,最終創(chuàng)作了這部令人震撼的漫畫:它是達·芬奇超前的天才和高科技科幻的完美結(jié)合,中世紀文藝復興人和未來人類星河太空征途的無縫銜接。
星辰大海、宇宙戰(zhàn)艦、外星生物入侵、人類生存危機、空間遭遇戰(zhàn)……
中世紀天才的奇想筆記本、對人體精密結(jié)構(gòu)的精妙理解、對飛行器和種種奇異外星生物的超前想象……
一切都藉著這部漫畫,完成了完美、無縫、水乳交融的融合。
◎ 人是宇宙間蕞大的神秘
維特魯威人的完美比例間隱藏著什么樣的奧秘?
根據(jù)它開發(fā)的仿生人是什么樣的戰(zhàn)士?
達·芬奇的未竟回憶錄中隱藏著哪些秘密?
時間是15018年。人類為了對抗外星生物的進攻而掙扎求存。
破解困局的關(guān)鍵,就藏在盧浮宮收藏的一幅達·芬奇名畫角落的一個指紋當中,而這幅畫創(chuàng)作于1508年:盧浮宮中收藏的《圣安妮、圣母與圣子耶穌》。
來自1508年的天才和15028年的人類的相遇:一萬年后,中世紀人所信奉的“人是宇宙的縮影”這個信條,是否能夠改寫人類的命運?
◎ 達·芬奇手稿的超前設定藉漫畫成為現(xiàn)實
來自1508年的想象和對15018年的想象于太空相遇
文藝復興人的天才是否足以促成未來人類的復興?
達·芬奇6000頁手稿中藏著眾多極為超前的發(fā)明設想:機械、機器人、太陽能聚焦設備……
他是典型的“文藝復興人”:完美人類的縮影,精通天文地理,完美結(jié)合藝術(shù)與科學,對一切充滿好奇,以自身觀照宇宙萬物,對人類命運充滿信心。
斯特凡納讓達·芬奇手稿中的人、怪物、武器和建筑以全新的面貌升上了星際空間;熟悉達·芬奇作品的讀者會在他筆下人物的姿態(tài)和容顏中發(fā)現(xiàn)達·芬奇人物獨有的神采:淡淡的哀愁、極有辨識度的身體語言、宗教式的莊嚴、純潔和虔信。
《維特魯威人》《最后的晚餐》《巖間圣母》等諸多名畫悉數(shù)登場,熟悉而又陌生,在太空射線中煥發(fā)出全新的光彩。
◎ 不僅僅是科幻:對達·芬奇一生的溫柔回顧
“原諒我吧,主啊,我有罪。”
私生子、文盲、挖掘尸體用于解剖、傲慢虛偽、詛咒人類、偷奸耍滑……
達·芬奇近乎完美的天才背后,隱藏著不那么光輝的一面,他也有人性固有的弱點。
一個完整的人,一個復雜而立體的人物。
不僅僅是科幻,也是一部未竟的達·芬奇回憶錄。
◎ 全身心沉浸兩年,改換左手創(chuàng)作
硬核畫工“克隆”達·芬奇
斯特凡納以近乎虔誠的態(tài)度,潛心創(chuàng)作。他花費了整整兩年時間,全身心沉浸于達·芬奇其人和藝術(shù)當中,甚至改變了飲食習慣,像達·芬奇一樣吃素。
眾所周知,達·芬奇是左撇子,斯特凡納慣用右手作畫,卻逼迫自己改變了繪畫技巧,練習達·芬奇的左手排線效果。
他不僅以畫筆克隆出了達·芬奇的肉身,亦于圖像中復活了大師繪畫的神韻。即便是在故事情節(jié)的走向上,作者也試圖以達·芬奇的思維去預判和推動故事的發(fā)展,某種程度上,這甚至像是達·芬奇本人創(chuàng)作的一部漫畫。
◎ 好萊塢科幻大片式的分鏡,兩種畫風交織展現(xiàn)兩段時空。
漫畫家的身份之外,斯特凡納·勒瓦盧瓦是好萊塢知名的概念設計師、分鏡師和電子游戲原畫設計師。他參與制作的電影包括:《加勒比海盜4:驚濤怪浪》《超人:鋼鐵之軀》《明日邊緣》《普羅米修斯》《銀河護衛(wèi)隊》《X戰(zhàn)警:逆轉(zhuǎn)未來》《諸神之怒》《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等。
這部漫畫運用了電影式的分鏡和場景設計,畫面極具電影感。達·芬奇回憶部分采用褐色水墨畫法,科幻故事部分采用黑色鋼筆素描畫法——都是達·芬奇本人用過的畫法。
兩種畫風,展現(xiàn)兩段截然不同的時空,再配以電影蒙太奇手法,無縫銜接,回憶與現(xiàn)實水乳交融。
◎ 中文版忠實復刻引進
原版特8開精裝超大開本,不差毫厘
157克加厚太空啞粉紙,精心印刷,每一頁都猶如觀賞名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