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20年,捷克的著名劇作家卡雷爾·查佩克在劇作《羅薩姆萬能機器人》中首先提到了“Robot”這個詞,“Robot”就是“機器人”的意思。也就是說,在機器人還沒有問世之前,它的名字就起好了。
據(jù)說,機器人取名叫“Robot”,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呢!在查佩克寫科幻劇本之前,他就已經(jīng)想好了一個叫“l(fā)abor”的詞,這在拉丁文中是“勞動、工作”的意思。但是,查佩克覺得這個名字太一般了。在當時,他的兄弟正在畫畫,就隨口說了一句“那就叫它們Robotnik好了。”
捷克語“Robotnik”是指奴隸、仆人或那些被迫服侍別人的人。后來,各個國家在翻譯這個詞時,都采用了捷克語的音譯。在中國,為了更加明確它的內在含義,便把它翻譯成了“機器人”。
查佩克這部科幻劇講述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后工廠向自動化發(fā)展的情景。在工廠里,可以很快地制造出機器人,作為一個廉價的勞動力,它取代了工廠中工人的很多位置。
在劇中,機器人按照其主人的命令默默工作,沒有感覺和感情,以呆板的方式從事繁重的勞動。后來,羅薩姆公司取得了成功,使機器人具有了感情,導致機器人的應用部門迅速增加。
在工廠和家務勞動中,機器人成了必不可少的成員。機器人發(fā)覺人類十分自私和不公正,就逐漸不聽主人的了。隨著兩者矛盾的激化,機器人發(fā)動了叛亂,它們的體能和智能都非常優(yōu)異,因此,人類被毀滅了。
但是,機器人不知道如何制造它們自己,認為它們很快就會滅絕,所以,它們開始尋找人類的幸存者,但是沒有結果。機器人為了自己生命的延續(xù),逼迫人類對機器人進行解剖,以獲取制造機器人的方法。
當人類被迫要解剖機器人時,卻面臨著一對互相愛戀的機器人,它們都樂于為對方做出犧牲,這使人類感到了愛情、正義和希望所在。這時機器人又進化為了人類,并拯救了人類。從此,人類世界又起死回生了。
查佩克在劇中提出了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這就是機器人的安全、感知和自我繁殖的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很可能引發(fā)人類不希望出現(xiàn)的問題。雖然科幻世界只是一種想象,但人類社會將可能面臨科學帶來的各種危機的問題。
為了防止機器人傷害人類,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科普作家、美國科幻小說黃金時代的代表人物之一阿西莫夫于1940年提出了“機器人三原則”:
1.機器人一般不應該傷害人類;
2.機器人應遵守人類的命令,與第一條違背的命令除外;
3.機器人應能保護自己,與第一條相抵觸者除外。
這是阿西莫夫給機器人賦予的倫理性綱領。后來,在學術界一直將這三原則作為機器人開發(fā)的準則。那是在1967年,第一屆機器人學術會議在日本召開,會上提出了兩個具有代表性的定義。
一是兩位日本機器人學家森政弘與合田周平提出的:
機器人是一種具有移動性、個體性、智能性、通用性、半機械半人性、自動性、奴隸性等7個特征的柔性機器。
從這一定義出發(fā),森政弘又提出了用自動性、智能性、個體性、半機械半人性、作業(yè)性、通用性、信息性、柔性、有限性、移動性等10個特性來表示機器人的形象。
另一個是被譽為仿人機器人之父的日本加藤一郎提出的具有如下三個條件的機器稱為機器人:
1.具有腦、手、腳等三要素的個體;
2.具有用眼、耳等非接觸傳感器和接觸傳感器接受遠方信息的能力;
3.具有平衡覺和固有覺的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