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史》的作者是法國知名歷史學家阿蘭•科爾班,他的研究領(lǐng)域為19世紀的法國及微觀歷史,以將歷史寫作向新領(lǐng)域推進而聞名,極富想象力,被譽為書寫感官史與情感史的大師。本書既是優(yōu)美的散文也是廣博的文化史,科爾班號召讀者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去傾聽一段別樣的歷史,他在書中探究沉默及其聲音與意義,不僅試圖挖掘一個難以捉摸的多面概念的來龍去脈,同時深入其哲學、神學和文學領(lǐng)域。
科爾班認為,沉默,不僅僅是沒有聲音。沉默存在于我們內(nèi)部,存在于偉大的作家、思想家、學者和有信仰者數(shù)世紀以來所構(gòu)建的內(nèi)心城堡之中。然而,盡管沉默是我們某些激蕩心靈的體驗的核心,但20世紀的劇變還是慢慢消解了它的價值。如今,喧囂的城市空間和各種媒體持續(xù)不斷的信息轟炸迫使我們一直保持活躍、打開耳朵。我們已不知道內(nèi)心的自我為何物,這一過程正改變著個體的本質(zhì)?茽柊鄮ьI(lǐng)讀者細細品讀從古至今眾多重要思想家及作家的“沉默”書寫,讓我們重新發(fā)現(xiàn)了沉默的驚奇之處,以及由此帶來的更豐富的生命體驗。
2 高山的沉默、大海的沉默、落雪的沉默、日落的沉默、城市的沉默、無知的沉默、戀人相顧無言、天災人禍后絕對的沉默……沉默,所有人類都有過的共同體驗,因為無聲而被忽視。其實,這“無”里蘊含了萬千思緒,百轉(zhuǎn)千回。法國歷史學家阿蘭·科爾班借助閃光的思想絮語,帶領(lǐng)讀者品味沉默的繽紛滋味。為何在當前時代追憶沉默?如何為沉默及其價值進行重新定位?這是《沉默史》一書旨在解決的核心問題。
2 長久以來,歷史都試圖解釋。但在情感世界面前,它也應該,或者說尤為應該令人感知,特別是在內(nèi)心世界消失之際。這便是為何大量啟示性的引文這般不可或缺。唯有通過這些文字,每個人都令其感官經(jīng)受考驗,才得以理解過往的個體感應沉默的方式。若不浸入那些有著真正審美追求的作家的作品,對其加以引用,我們又如何能更好地感知沉默?
2 沉默之于古人是一種裨益,他們善于感知沉默,挖掘其蘊含的話語力量,并使之轉(zhuǎn)化為良策。在本書中,我們追憶往昔的沉默,追憶找尋沉默的方式,追憶其構(gòu)造、準則與策略,追憶其豐饒及其話語之力,這幫助我們重新學會沉默,也便是,成為自我。
【作者簡介】
阿蘭·科爾班(Alain Corbin,1936— ),法國當代表征史研究專家,巴黎第一大學榮譽教授,對微觀歷史與感官史的創(chuàng)新研究獲得了廣泛認可,著有《大地的鐘聲:19世紀法國鄉(xiāng)村的音響狀況和感官文化》《身體的歷史:從法國大革命到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樹蔭的溫柔:亙古人類激情之源》等。
【譯者簡介】
胡陳堯,法語語言文學博士,四川大學法德文系教師、專職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為翻譯理論與翻譯批評。
摘自 譯后記
當我沉默著的時候,我覺得充實;我將開口,同時感到空虛。
——魯迅《野草》
作為法國當代表征史研究專家,阿蘭·科爾班熱衷于對新型史料的采擷與釋讀。他保持著一貫的敏感與細膩,擅于從自然和情感世界中洞悉歷史的真相,從其研究對象中便可見一斑:氣味、海水、鐘聲、草木、愉悅……這一次,科爾班將目光投向了一個更為隱秘、深邃且尤具誘惑力的場域:沉默。沉默不只是安靜:安靜是一種表象,是話語的缺失,沉默則是一種情緒,是體悟式或策略性的;安靜之人往往是天性使然,沉默者則懷抱某種目的,盡管他或許并不自知。隨著聲音革命的興起,沉默日漸式微,卻并未消失殆盡,它仍停留于自然界的某個角落,或是潛進文字里,沒入畫像中。科爾班引導讀者走向過去,追憶過往之人體驗和感知沉默的方式,繼而挖掘沉默的豐饒之力。譯文已畢,略有幾點體悟,關(guān)于作品,關(guān)于翻譯,也關(guān)于沉默本身。
史與詩
從基本體制和寫作動機上看,歷史與詩似乎總是相悖的,或至少是各有所重。此處的“詩”并非狹義上的詩歌,而是指向亞里士多德《詩學》中的廣義之詩。20世紀末以來,法國的表征史研究逐漸升溫,成為“新史學”浪潮中不可忽略的一股建構(gòu)力量。表征史學家批判年鑒學派對社會科學理念和方法的過度依賴,主體在嚴格而固化的結(jié)構(gòu)中喪失了自由,研究對象也因此失去其“本真”。基于此,以科爾班為代表的學者強調(diào)“表征”(représentation)的重要性。法文中的représentation代表著藝術(shù)符號與相應現(xiàn)實間的聯(lián)系,此種認知下的歷史研究并不直面現(xiàn)實,而是嘗試從現(xiàn)實的表征中汲取養(yǎng)分,經(jīng)由表征的迂回觸及更深層的現(xiàn)實內(nèi)核,而這自然促使研究者廣泛地將目光投向文學與藝術(shù)世界!冻聊贰芬粫捏w量精巧,卻有著超過三百處引注,其中文學作品占據(jù)絕大多數(shù),讀者可以讀到一連串熟悉的名字:雨果、瓦萊里、波德萊爾、加繆、普魯斯特、格拉克、里爾克、梭羅……與此同時,《圣經(jīng)》與希臘神話中的形象、印象派與虛空派畫師的筆觸也點綴其中,這或許都與某些持慣性思維的讀者的閱讀期待有較大出入。科爾班在開篇即為自己辯護,“長久以來,歷史都試圖解釋。但在情感世界面前,它也應該,或者說尤為應該令人感知”。科爾班的研究是浸入式的,不做多余的倫理或價值判斷,而僅是呈現(xiàn),調(diào)動感官,讓歷史自行發(fā)聲。
但顯然,即便充滿“詩情”與“畫意”,這也并不是一部文學史或藝術(shù)批評著作。作為一種符號,“表征”必然指向一個更抽象、更純粹、更真實的本體,科爾班所關(guān)注的并非詩之本身,而是詩的背后更為廣闊的現(xiàn)實世界。傳統(tǒng)的歷史研究者力圖直抵現(xiàn)實,以求歷史的真實性與可追溯,變動不居的詩是他們所畏懼的成分。然而,現(xiàn)實是否可被直接觸及?剝離表征的歷史是否必然具有更多的真實性?科爾班有意模糊了現(xiàn)實與想象的邊界,在《沉默史》中,主體的沉默淀積在環(huán)境的沉默里,投射在客體的沉默中,讀者自感迷失于感官世界,成為沉默的俘虜,而這也正是科爾班的目的所在。至此,歷史不再是刻板、僵化的既死之物,主體的感官與生命介入其中,參與沉默史的建構(gòu)(抑或解構(gòu))。在這一點上,表征史并不比社會史缺乏真實性。
此處我嘗試援引惠特曼《草葉集》中題為《給一個歷史學家》的一則小詩,或許能在某種層面上與我們的主題有所呼應:
你這個表彰過去事跡的人,
你探索了各個民族的外部和表面,那已經(jīng)展現(xiàn)了自己的生活,
你把人看作政治、集團、統(tǒng)治者和僧侶的奴才,
我,阿勒格尼山脈的一個居民,我把他當作他本人看待,一個有他自己權(quán)利的人,
摩著那自身很少揭示過的生活的脈搏,(人對自己的巨大的自豪感,)
我是個性的歌手,勾畫著未來的圖形,
我設(shè)計的是未來的歷史。
沉默的動態(tài)性及其面向
為洞悉表征背后社會體制的生成與變遷,厘清情感與現(xiàn)實之間的邏輯脈絡,表征史傾向于關(guān)注某一既定時代人類的集體選擇。科爾班注意到,沉默之于古人是一種裨益,他們善于感知沉默,挖掘其蘊含的話語力量,并使之轉(zhuǎn)化為良策。然而,隨著現(xiàn)代化進程的推進,聲音圖景已發(fā)生了深刻變化,人類開始制造出越來越多不同種類、節(jié)奏與調(diào)式的聲音,使之成為豐盛物質(zhì)世界的組成部分,這一集體選擇擠壓了沉默空間,使其愈發(fā)狹窄。外部空間的變化催生了某些更為內(nèi)在的改變。關(guān)于古人對沉默的策略性應用,科爾班所引述的《廷臣論》中的例子頗為典型:在宮廷內(nèi),沉默不只是一種戒律,更是廷臣提升道德與智識,贏得他人賞識的策略;即便某人愚鈍不已,在沉默的庇護下,他都能成為別人眼中的智者。然而,回到當前時代,該種沉默策略似乎并不始終奏效,甚至可能相反地制造阻礙。越來越多的人傾向于主動表達,通過話語的流動傳遞自身訴求,另一部分人則陷入無休止的“內(nèi)卷”中,后者并不比前者缺乏言說的欲望。策略性的沉默變得鮮見,因為保持沉默即可能意味著被忽略,意味著價值損失,甚至在極端情況下被視為某種神經(jīng)官能癥的表征。
現(xiàn)代人似乎陷入了一個難以解除的矛盾:悉知沉默的裨益,卻畏懼被其妨害。為何在當前時代追憶沉默?如何為沉默及其價值進行重新定位?這是《沉默史》一書旨在解決的核心問題;趯θ祟惛泄僖约安糠殖聊“律令”的歷時性考證,科爾班提出了一個頗具創(chuàng)造性的觀點:“沉默及其帶來的裨益只是一種間歇性的需求,取決于時間和地點”。在我看來,這是全書的點睛之筆,遺憾的是科爾班并未進一步展開論證,我們可嘗試將其解讀為沉默的“動態(tài)性”。法國語言學家埃米爾·本維尼斯特曾強調(diào)話語所具備的動態(tài)性:“所有人都以獨特的方式創(chuàng)造著他們當下的語言,每次都有所不同。在一生中的每一天向某人道早安,每一次都是一種新的創(chuàng)造。”同樣,隨著外部環(huán)境改變,沉默的內(nèi)涵與價值也處于不斷的更新與嬗變之中,過去的某些益處或被新近的制度消釋,新的沉默面向卻得以拓展;诖,一勞永逸式的定性思考將是徒勞,唯有于動態(tài)中把握沉默的質(zhì)地與構(gòu)造,明確其價值面向,我們才能夠悉知并利用其中更甚于話語的精神力量,才得以經(jīng)由沉默——如科爾班所說的——成為自我。
“靜水”在任何時代都可“流深”,它們只是流往了不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