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片叢林里,所有的動物都遵守古老而莊嚴的叢林法則。而有一天,在狼群里出現(xiàn)了一個人類嬰兒……馬克·吐溫 曾經(jīng)說:我了解吉卜林的書……它們對于我從來不會變得蒼白,它們保持著繽紛的色彩,它們永遠是新鮮的。
譯者張新穎說:為了我們自己在成年和老年時重新回憶起童年、少年、青年,請打開 叢林 這部無窮的書。
★英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吉卜林的傳世之作,暢銷百年,影響深遠。。
★吉卜林以其奇特豐富的想象和對勇敢、真誠和愛的生動刻畫打動一代又一代的讀者,探討了叢林與人類,即自然與人類的關(guān)系。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張新穎精心譯介,字里行間充分展現(xiàn)吉卜林生動的語言、趣味性十足的故事。
★附有譯者序,提綱挈介紹吉卜林和《叢林之書》創(chuàng)作背后的故事,協(xié)助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更多與叢林有關(guān)的故事。
譯序:打開叢林這部書
1907年,魯?shù)蟻喌?middot;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去領(lǐng)諾貝爾文學獎,瑞典人看到他時,感到非常驚訝或者也可以說,有點失望。他們看到的是一位瘦小的英國人,留著小胡子,戴著眼鏡,鏡片后面是一雙友善的眼睛。
瑞典人本來以為,他們翹首以待的這位作家,應該和他所寫的那個在叢林里、在動物中間長大的狼孩毛格利是一個模樣,還應該帶著棕熊巴魯、黑豹巴赫拉,甚至還有四個狼兄弟一起出席頒獎典禮。當時有一個記者做了這樣的報道:當人們發(fā)現(xiàn)吉卜林和其他人一樣,穿黑西裝、打白領(lǐng)帶時,立即就引起了陣陣的竊竊私語。他用這樣一個句子表達了吉卜林的讀者為他們喜愛的作家設(shè)計的形象:啊,真希望他手里抓著一條蛇!
總之,他們希望吉卜林把他在《叢林之書》(TheJ ungle Book)、《叢林之書二集》(The Second Jungle Book)以及所有其他作品里寫到的一切,都搬到斯德哥爾摩的頒獎臺上去。
他的作品深受兒童的喜愛應該是他特別感動的事。斯德哥爾摩附近各小學的兒童們組成了一個代表隊,到他住的酒店向他致敬。一個小女孩竟然用英文發(fā)表了一篇十分流利的演講大概是老師事先寫好,她好不容易背下來的。孩子們還為他合唱了《家,甜蜜的家》(Home,Sweet Home)和瑞典國歌。一位小朋友向他要一本英文的《叢林之書》,回到英國后,他立即寄出了這本書,并在書上寫著:向小朋友做的許諾必須兌現(xiàn)。
有一個美國小朋友,名叫納爾森·道布爾迪(Nelson Doubleday),非常喜歡吉卜林寫的故事。一天他在雜志上讀到吉卜林講鯨魚的一篇故事,又激動又覺得不過癮,就跑去對做出版商的爸爸說:如果我寫信給吉卜林先生,讓他再寫一些同類的故事,你可不可以出一本書呢?他爸爸答應考慮這個計劃,囑咐他信要寫得認真仔細。他就用學童的語言,在信里建議吉卜林再寫一些動物故事,比如,豹子身上為什么有斑點呀,大象怎么長了個長鼻子呀,鱷魚如何,等等。他寫好了信,又對爸爸說:爸爸,如果你出版這本書,我是不是該得到一定的版稅?因為出書的主意是我建議的。他爸爸慷慨地說,如果書寫好并出版了,賣掉一冊就付給他一分錢。他又要求爸爸先預付五分錢的版稅,因為把信寄到英國去要貼五分錢的郵票。這本書后來果真出版了,而且成了一本非常受歡迎的兒童讀物,叫《正是如此故事集》(Just So Stories),小朋友從他爸爸那里得到了他的那一份版稅,當然他得先用版稅償還郵資。
吉卜林在美國寫完《叢林之書》后不久,這個小朋友就和吉卜林非常熟悉了。吉卜林在紐約城的賓館里生病的時候,他還特意把家里做的湯送給吉卜林喝。小朋友很久以后還記得,吉卜林康復后和馬克·吐溫到他家里吃晚餐的情景。他更難忘的是,頑皮的吉卜林經(jīng)常教唆他從學習室里逃出來,正好園丁把梯子放在了窗口。吉卜林叔叔躲在離屋子有一段距離的干草堆后面,兩個人碰頭后,就一起去釣魚、獵兔子,有時僅僅是在田野里長途漫步。
我們沒有福氣和吉卜林成為朋友,所幸的是我們還可以從字面上了解他。
吉卜林1865年出生于印度孟買,他父親當時在孟買藝術(shù)學校擔任建筑雕塑學教授,后來寫過一本很有意思的書,叫《印度的動物和人》(Beast and Man in India),自己配了精美的插圖。后來吉卜林出版《叢林之書》,版里就有他父親的九幅插圖。吉卜林在印度度過了美好的幼年,可是到1871年,還不滿六歲,就和妹妹一起被送回英國寄養(yǎng),過了五年很不愉快的日子,從《咩,咩,黑山羊》(Baa,Baa,Black Sheep)這篇小說里可以明顯看出那段生活在他心靈上留下的傷痕和暗影。吉卜林中學畢業(yè)以后,離開英國,回到印度,逐漸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慢慢產(chǎn)生影響。實際上他在中學的時候就開始寫詩,并自費印了一本詩集,叫《學童抒情詩》(Schoolboy Lyrics),大約印了五十本,分贈親友。到1936年在倫敦去世時,吉卜林留下了大量的作品,包括詩、長篇小說、短篇小說、歷史故事、散文隨筆、回憶錄,等等。其中受推崇的兒童文學作品除了《叢林之書》《叢林之書二集》《正是如此故事集》之外,還有《勇敢的船長》(Captains Courageous)、《普克山的帕克》(Puck of Pooks Hill)、《獎賞和仙人》(Rewards and Fairies)等。后兩本是系列的歷史故事集,是吉卜林為孩子們,尤其是他自己的兒子、女兒而寫的。
兩本《叢林之書》于1894年和1895年相繼出版,成為他著名的動物故事集。這兩本書一共包括十五個故事,一百年來不知為多少個國家的多少少年兒童帶來過多少的樂趣,激發(fā)起多么寶貴的想象力。我們上面剛剛還提到過,那個美國小朋友記得吉卜林和馬克·吐溫到他家進晚餐的情景,就是這位馬克·吐溫,曾經(jīng)說:我了解吉卜林的書......它們對于我從來不會變得蒼白,它們保持著繽紛的色彩;它們永遠是新鮮的。
不是為了驗證馬克·吐溫的話,不是為了去重復諸多作家、詩人及各類著名人物(W.H.奧登、T.S.艾略特、喬治·奧威爾、葛蘭西、博爾赫斯,等等)在吉卜林作品里獲得的各類體驗,只是為了我們自己的樂趣,只是為了我們自己去感受吉卜林所創(chuàng)造的動物世界的魅力,為了我們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為了我們自己在成年和老年時重新回憶起童年、少年、青年,請打開叢林這部無窮的書。
魯?shù)聛喌?middot;吉卜林 (1865-1936)
英國小說家、詩人。他的作品簡潔凝煉,充滿異國情調(diào),尤其在短篇小說方面,成就頗高。吉卜林憑借觀察的能力、新穎的想象、雄渾的思想和杰出的敘事才能,于190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英國位獲此獎的作家。
主要著作:短詩《如果》,詩集《營房謠》《七海》,短篇小說集《山中的平凡故事》《正是如此故事集》《普克山的帕克》《叢林之書》,長篇小說《勇敢的船長》《吉姆》等。
張新穎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曾獲得第四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文學評論家獎、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第十屆國家圖書館文津圖書獎等多種獎項。
主要作品:中國現(xiàn)代文學研究著作《二十世紀上半期中國文學的現(xiàn)代意識》《沈從文的后半生》《沈從文的前半生》,當代文學批評集《棲居與游牧之地》《雙重見證》《無能文學的力量》,隨筆集《九個人》《沙粒集》《讀書這么好的事》,詩集《在詞語中間》《三行集》《獨處時與世界交流的方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