弁 言
古舊書札,是隱沒在民間的人文片羽和鄉(xiāng)邦文獻。
二十多年前,我曾意外獲得并拜讀了一冊清末及民國初年甘肅靜寧地方名人書札。當時,看到那春紅秋紫的五彩箋紙、鸞飄鳳泊的前賢遺墨、溫恭自虛的文人風致,以及彌漫其間撲面而來的獨特文化氣息,恍若穿越百年時光,在一處安靜的書齋,侍坐于高、曾祖輩的長者,聽他們娓娓道來那一段早已渺不可尋的前塵往事。這種親切而又私密的觀賞經(jīng)驗,是閱讀他們同代人的文史實錄和詩詞歌賦所未曾體會的。我曾發(fā)愿,假以時日,一定要和這些長者們逐一攀談,讓那些潛藏在字里行間的陳年舊事、交游細節(jié)、人物性情、筆墨功夫和歷史背景進入當代視野,為人們了解那個并不遙遠的時代,提供一份雖然細微如絲但也真實生動的注腳。
白駒過隙,匆匆又是多年。這批舊札卻一直雪藏在自己的篋底,不能為世人所知所見,而我似乎越來越生出一種諱長者之賢、掩前人之美的負疚感。四五年前,再次翻檢這批舊札,先從解讀伯曾祖父玉山公的幾通書札入手,試著寫了幾篇,其中一篇在微信公眾號刊布后,不意引起《中國文化報》編輯的注意,并很快在該報發(fā)表。由是,我越發(fā)認識到這批舊札的價值,已超越一地一隅而成為中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個切面,也更增添了我繼續(xù)解讀這批舊書札的信心,遂決意將其做成一部文史同輝、辭翰雙美的圖書。
于是,在公務及應酬之暇,一邊靜下心來,埋頭品讀,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地寫作;一邊繼續(xù)搜羅當?shù)毓排f書札,以期盡可能地薈萃前賢手澤,較為全面、深入、精微地展示其人其書、其事其時。其間,還搜集到出土于靜寧的西漢木牘公函兩通、靜寧籍抗金名將劉锜書札拓片兩幀,雖然都是照片,但已彌足珍貴,因為它們是這兩個歷史階段難得一見的書札標本?芍^人有善念,天必助之,一位鄉(xiāng)前輩又頗為意外地為我提供了一冊甘肅鎮(zhèn)原書札,其寫作時代恰好與靜寧書札大致相當,皆百年前舊物也。前輩古道熱腸之慷慨,成人之美之高誼,是出于對鄉(xiāng)邦文化之珍視,又何嘗不是對后生小子之勖勉!
這兩本書札,都寫于清廷覆亡前后三四十年間。其時,神州大地思潮激蕩、新舊更迭、江山易鼎,讀書人正處在探尋國家與個人前途命運的十字路口,他們的生活狀態(tài)和心路歷程往往會流露于毫端,托付于尺素。這些曾往來于旅途驛遞間的書札,其作者:論科第有進士、舉人、拔貢、生員、童生和新式陸軍學生,論官職有兵部主事、財政司長、領事館譯員、知州、知縣、議長、議員、教諭、訓導、山長、典史,論職業(yè)有官吏、塾師、鄉(xiāng)紳、商賈、軍人、學堂醫(yī)官、宗教名人,當然也有部分往來公函,其間頂戴花翎、長袍馬褂、軍裝西服、布衣粗褐,濟濟楚楚,面目各異,好似打開了彼時彼地的名人堂。
這些早已作古的地方名人,大都負一鄉(xiāng)之望,也是其時各類資訊的集散中心。他們的往來書札,已成隔代文物,要讀懂它,并進而從一個詞、一句話的背后,剝繭抽絲,闡幽發(fā)微,就如同考古工作者從一個器皿或一片金石解讀出一段歷史一樣,談何容易?這期間,我查閱了許多方志、史話、詩文、論文等文獻,既從現(xiàn)有資料來佐證和推斷書札涉及的線索和內(nèi)容,又從書札資料來彌補和修正現(xiàn)有資料的不足和謬誤,每有會心,輒欣然忘食。
讀這些書札,我們不僅能感知到書寫者的家常、心境、故事和情感,也能獲悉對一些朝廷重臣、封疆大吏、同僚故舊和鄉(xiāng)親戚友的平章月旦,更能從字里行間體會到對宦海沉浮、生計窮通和功名去留的感慨,對世態(tài)炎涼、人情冷暖和命運順逆的喟嘆,甚至還涉及對朝政利弊、國運興衰和施政得失的議論。這些或顯或隱的信息,不僅具有很高的可信度,而且像一柄單筒望遠鏡似的,借助其小小的鏡片,可以視通萬里、思接百年,較為真切地還原一個地方、一個時代和一個讀書人群體的側影或一角。同時,這些書札也是當時書法風氣的生動呈現(xiàn),代表著各類讀書人的真實書寫狀態(tài)。他們雖然大多數(shù)并不以書法名世,但這種一時揮翰之文、無意而工之書,足令當今以書法為標簽、為飯碗的抄書匠們汗顏。把這些書札展示出來,猶如為百年前的地方名人,舉辦了一場別出心裁的書法小品展,因緣際會,佳作紛呈,既呈珠圓玉潤的文辭之美,也現(xiàn)月白風清的翰墨神韻。
在寫作過程中,我盡量抱著對古人的了解之同情(陳寅恪語),以設身處地的現(xiàn)場感、推己及人的共情心,與他們對話交流。如此青眼名家 , 不薄寒士,神交古人,謬托知己,并嘗試以散文化的手法,透過一個個具體而微的事件,與古人同悲歡,和時光共沉浮,力求打開一封封書札之門,還原蘊藏其間的一幅幅真切感人的生活畫卷,做到溫潤如玉,化人無聲。
本書共由 36 篇解讀文章、79 封書札釋文及 175 幀書札圖片組成,三位一體,相映成趣。期待讀者翻閱起來,能如曲徑通幽,水復山環(huán),于不經(jīng)意間移步換景,豁然而成另一番景致。
當然,這僅僅是我心目中勾畫的模樣。雖心向往之,大概是必不能至了。
書名《尺墨寸丹:古札中的世道與人心》,惟愿其于當今之世道人心,略有裨益。如果是,則幸甚至哉!
李世恩
二〇二〇年仲秋于平
隱沒在成紀女子失蹤案背后的義渠逸史
西漢隴西郡守武啟致義渠右王太子木牘兩通(前 176) 1
名將文武自一流
南宋抗金名將劉锜書札拓片兩通(1147 年后) 7
高蹈不群的遺民遺韻
明遺老王瓆《娛老雅社題辭》(1651)(九世孫、靜寧進士王曜南抄錄) 15
翩翩出山凄凄歸
靜寧大挑一等舉人、浙江候補知縣張孝友家書一通(1879) 21
誰沒有一本難念的經(jīng)
三水財主唐鴻序與鎮(zhèn)原寒士張與齡往來書札三通(1880 年前后) 29
鄉(xiāng)野的樂趣與清歡
鎮(zhèn)原進士李清鑒、鄉(xiāng)紳馮景宸致同鄉(xiāng)張鹿臣書札各一通(1880 年前后) 43
一名農(nóng)家子弟的舉業(yè)日常
鎮(zhèn)原廩生、省立蘭州求古書院學生張宸樞稟父書兩通(1883) 53
功名路上的艱難跋涉者
鎮(zhèn)原舉人張宸樞稟父書、示妻書共三通(18911901) 67
政聲人去后
長沙進士、隆德知縣盧世堃致營守備黨志振書札一通(1892 年前后) 80
如此翰墨足可傳
涇州拔貢、鏡清書院山長許穎悟致同年張宸樞書札一通(1895) 85
士人的尊嚴和卑微
平?jīng)霭呜暋⒖h吏王維本致同年張宸樞書札一通(1896) 91
盡是讀書誤營生
鎮(zhèn)原童生張五十兒致平番縣教諭錢旭東書札一通(1896) 99
契闊十年話同門
會寧進士、兵部主事秦望瀾致學友張宸樞書札一通(1898) 106
鳴琴而治談何易
通山進士、鎮(zhèn)原知縣汪宗翰致高平講舍山長張宸樞書札一通(1898 或 1899) 115
一名縣衙小吏的困頓生涯
鎮(zhèn)原增生、縣衙典史張玉璽致族叔鼎臣、鹿臣書札共三通(1900 1901) 123
世紀之交的大潮和浪沫
鎮(zhèn)原增生、縣衙典史張玉璽致族叔鹿臣、鼎三書札共六通(1900 1906) 139
家有三石糧 也當孩子王
涇州鄉(xiāng)紳宋兆祥、商人王世俊致鎮(zhèn)原鄉(xiāng)紳張鼎三書札共三通(1902 年后) 168
駢儷藻飾,是好的應酬語
鎮(zhèn)原歲貢、碾伯縣訓導范敬宗致同鄉(xiāng)張與齡,新軍營官士貞致友人書札
各一通(1880 年前后 / 1905 年后) 179
曙色微露的武昌與隴頭
靜寧籍湖北陸軍第三中學堂學生李寶善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五通(1909 1911) 188
落在處方箋上的教養(yǎng)和溫情
靜寧籍湖北陸軍第三中學堂學生李寶善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兩通、湖北陸軍
第三中學堂醫(yī)官黃錫源處方箋兩幀(1909) 209
避秦何處是桃源
靜寧籍駐滬日本總領事館譯員受慶龍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一通(1910) 218
都督剪辮 茲事體大
甘肅都督府軍政處教育科額外委員李寶善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一通(1912) 224
易代之際的靜寧州(縣)臨時議會
膚施籍靜寧知州蔣廷奎、靜寧縣臨時議長張子培致議員吳錦江便函
各一通(1913) 230
多少鮮活的名字都隨風飄散
甘肅都督府軍政處委員李寶善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三通(19131914) 236
道司官員任命時的一段秘聞
平?jīng)隹h議會致靜寧縣臨時議會公函兩通(1913) 246
丁令重歸化鶴猜
蘭州進士、靜寧縣知事王烜致縣臨時議會便函四通(1913) 256
干才惜未盡其才
甘肅財政司長田駿豐、天水縣議會致靜寧縣臨時議會便函各一通(1913) 267
基層政治的一縷新風
靜寧縣臨時議會致縣知事王烜便函三通(1913) 275
民國初年縣級議會工作管窺
有關靜寧縣臨時議會便函五通(1913) 282
犯顏抗命的一道檄文
伏羌縣臨時議會致靜寧縣臨時議會公函一通(1913) 292
化宿怨而變?yōu)楹推?/p>
伊斯蘭教名人馬元章致靜寧縣臨時議會便函一通(1913) 300
遠游何時賦歸田
綏來縣署賬務總辦、葉城縣國民學校教員李寶善致鄉(xiāng)友吳錦江書札兩通
(1914/1916) 308
一位鄉(xiāng)下讀書人的居家交游
靜寧鄉(xiāng)紳吳錦江與友人往來書札三通(1909/1913/1922) 322
國士家常話 也作金玉聲
桂林進士、民初奇才、前廣西省長張其锽致慶陽縣長張翹書札兩通(1925) 334
學養(yǎng)在一筆一畫間
隴上著名教育家、省立靜寧中學創(chuàng)始人王爾全生物筆記(或教案)一幀
(清末或民國年間) 369
翁婿間的詩意筆墨
隆德名士雒文麟書《佩文詩韻》及劉思恭跋語墨跡欣賞(1949)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