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特立獨行的四維人類
我很高興能有幸參觀那座山寨的城堡,畢竟作為觀光客來說,我也算不上有多真。我還記得和朋友一起坐在陽臺上的情景,就在葡萄牙的辛特拉。那是2008年的春天,不是旅游旺季,所以想必在深一些的山谷里應該還有不少沙發(fā)客的床位。那時距離愛彼迎(Airbnb)的創(chuàng)立還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當時剛從雷加萊拉宮(Quinta da Regaleira)回來,說它山寨是因為這座富麗堂皇的宮殿并非皇親國戚的房產,而是20世紀初一位咖啡及珠寶商人的宅邸,可謂氣勢不凡。雖然我很喜歡在城堡地道里摸索,但是能回到干凈舒適的陽臺上寫寫明信片,誰又會不樂意呢?
明信片是給房子的主人的,他是我的一個熟人,在不久前同意把這所空置的房子借給我落腳。但他并不知道我這么快就前去赴約了,因為當時他已經動身前往國外,沒有看到我發(fā)送的郵件。那是一所建在高地上的獨棟別墅,富有哥特氣質逼人的喬治亞風。房子里有一盞壞掉的吊燈,從餐廳透過裝著柵欄的窗戶向外望,可以看到一處靜僻的花園,除此之外,房子里所有的房間都可以隨意進出,唯獨二樓有一扇門上了鎖。
我試過轉動門把手,但是它紋絲不動。我很好奇在那間平時沒有訪客也要上鎖的房間里到底藏著些什么。房子里還有一些地方仿佛時刻在控訴我作為闖入者的行徑:餐桌上放著一個碗和一把勺子,上面沾著風干的酸奶,有時則是冰激凌;浴缸旁邊的地板上丟著一本雜志,攤開的那一頁是一篇題為《可愛的門》的文章。在那里過的幾晚,我不止一次夢見了房子的主人帶著無名而不容爭辯的怒火突然破門而入,要把我們這兩個不速之客攆出去。
盡管如此,我仍然非常感激他。寫完那張明信片,我把它放在了一邊。與我同行的是我的一個朋友,相當不錯的旅伴,她放下手里的書,我們兩個開始閑聊起來。我與她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心里卻止不住地想著桌上的明信片,它讓我隱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一種急不可待的焦慮。明明是陽光明媚的大好日子,坐在舒適的別墅陽臺上,腳下是綠蔭蔥蔥的山谷,但我的內心卻涌起一種缺憾感,就像生活里有什么東西被咬掉了一塊。對于那個把這棟房子借給我的熟人屋子里有一盞吊燈是壞的,在受人好意而誠惶誠恐的同時,我又感到某種不耐煩,兩者糾纏交錯,化為內心的自責。我把明信片有字的那一面朝上擺著,等著墨跡在太陽底下干透。它讓我心煩意亂,沒法把精神集中在與同伴聊天和開玩笑上,在猝不及防間,我的腦海里響起了一個聲音,它說道:為什么他還不回復我的感謝?
現在回想起來,正是在那個鬼迷心竅的瞬間,過去悄悄盤踞和縈繞在我生活中的變化發(fā)生了集中的覺醒和爆發(fā),在寫下那張明信片的大約10年前,我次用自己的名字注冊了所謂的電子郵箱,當時的我還想象了一下在互聯網上用這種奇怪的玩意兒大聲廣播自己名字的感受。而在我寫明信片的那一天,每個人口袋或背包里有一臺嗡嗡震動的手機已經不算什么新鮮事了,那時候的我們經常在拿著黃油刀的時候,腦子里想的卻是誰撥來的電話在讓放在大腿上的手機嗡嗡作響。
我無意之間把對數字通信技術的時效要求放在了一種更古老的交流方式上。那張明信片成了一種里程碑式的象征,它代表了我的自我覺醒,對自己經歷的變化的清楚認知。我的世界觀受到了某種重新編程,我開始執(zhí)迷不悟地堅信別人總是會理所當然地馬上回應我發(fā)出的信息,而對事與愿違的情況視若無睹。數字技術一直在重塑我看待事物的方式,我的直覺和天性,給我額外添加各種感知方式的注腳。那天,我眼睛的余光一直落在那張明信片上,我從那種明顯的不自在里感受到了某個時代的來臨。
大約一個世紀之前,就在維多利亞女王傳位于英王愛德華七世前后,第四維成了一個家喻戶曉的概念。它在許多領域都成了受人追捧的新潮流:以太、無意識、時間的流逝,乃至時間本身。不過它為人所熟知的當屬作為一個空間概念,人們相信有四維空間的存在,但是只有找到正確的途徑和方式才能到達。幾乎每個人都對四維空間懷有向往,它是能夠激發(fā)數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心理學家、哲學家,以及通神論者、通靈術士、雕刻家、畫家和作家創(chuàng)造力的神奇領域。
這一時期的虛構文學不乏對其他維度空間的狂野幻想,它們描繪的世界往往神秘莫測,又或者在空間上極度不穩(wěn)定,比如不是隨時都能打開的屋子大門,或者它每次開啟都會通向不同的地方。在約瑟夫·康拉德(Joseph Conrad)和福特·馬多克斯·福特(Ford Madox Ford)聯合創(chuàng)作的小說《繼承人》(The Inheritors)中,一個叫格蘭杰的男人碰上了一名來自四維世界的訪客。小說中的故事發(fā)生在坎特伯雷,在那里,高維人類向格蘭杰展示了穿越古老空間大門時的景象。他們站在空中俯視著整個哥特式的城鎮(zhèn),隨著天外來客突然發(fā)出一陣怪聲,腳下的風景立刻開始變化:有一種更大、更廣的東西出現了比天主教堂還大,比天主教堂象征的神明們還大。筆直的高塔被扭曲成了直角。那東西出現了,不是天花板,不是烽煙,也不是小山,而是一片無邊無垠的空間,難以捉摸、虛實難辨。
距離第四維概念流行的全盛時期已經過去了100多年,如今我們卻發(fā)現四維空間是對當下人類生活貼切的描述。20世紀90年代,早期的互聯網開始出現,當時現實世界和那個世界涇渭分明。當時互聯網還有很多不同的叫法。世界上臺民用調制解調器承擔的是要打破兩個世界之間堅實隔閡的重任,它猶如一把在層巖頑石間高速旋轉的鉆頭。而我們則學會了坐在這些調制解調器旁邊,長袖T恤外又穿著短袖T恤,無精打采地打著哈欠,偶爾抬頭環(huán)顧一下四周或者點點手里的鼠標,我們看起來似乎波瀾不驚,而實際上卻一直在為不期而至的信息保持著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
調制解調器盡職盡責的工作似乎能讓我們足不出戶就去往任何地方,我們相信那就是生活空間的新維度。情緒和喜好開始牽著我們的鼻子走,各色網站千篇一律地按照降序排布內容,而排在頭幾條的似乎總是讓人將信將疑的假新聞或者奪人眼球的黃色新聞。不久,人們有了手機舊世界的終極王牌。數字世界的高樓從平地拔起,再也不是那個局限在陰濕地下的狹窄隧道,這一切發(fā)生的時候,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在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的命運仍然撲朔迷離。
調制解調器給了人們一種旅行的感覺。只要通過特定的設備和方式,我們就可以體驗到進入另一個世界的感受。在20世紀末,數字技術把我們帶入了前人夢寐以求的四維世界。不過上面提到的《繼承者》里的那個情節(jié)恰恰說明,四維世界并不是現實世界的簡單延續(xù)。高塔折成直角,空間要被扭曲。四維空間不在三維世界里難以到達的某處,也并非藏在什么鮮為人知的地方,它是對原有維度的扭曲。這就是數字世界,它已經脫離了常識中進入和離開的空間范疇,我們只能通過電話線到達那里。
原來的世界本質上已經增加到了第四維,我們生活中的每一刻,生活中的每一件事物,都多出了這個額外的維度。就像在幾何學中,平面的正方形可以在三維空間里延展為立方體,我們的日常就像一張密集的網絡,每個部分都可以在空間中扭曲成直角,以此延伸到第四維的空間尺度中。我們生活中的經歷正在越來越多地被數字技術記錄下來。窗外的風景、和朋友的視頻通話、突發(fā)的奇想、偶爾的閑暇時光或者出離憤怒都有可能,甚至是正在爭相成為第四維的存在。
社交媒體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通過讓我們的日常生活片段同時出現在幾個不同的地方的方式而將它們四維化。網絡時代有一種司空見慣的情況:一頓味美的大餐同時出現在了我們的餐桌、口袋里的手機和海外同事的桌子上,可謂一頓既能滿足口腹之欲又能滿足虛榮心的飯。分身術是四維空間的特征之一,你的生活既發(fā)生在當下,同時也發(fā)生在別處某些人的腦子里。在數字技術和第四維盛行的今天,一件事如果單單發(fā)生在三維世界,未免顯得有些扁平和蒼白。
用幾何學的話來說,扁平形容的其實正是原先立體的三維世界。如今,我們會覺得不更新狀態(tài)、不玩社交應用的生活就像一個扁平無趣的立方體。顧名思義,那樣的生活如同被四面高墻包圍,除非墻上有扭曲空間留下的看不見的通道,能夠讓立方體里發(fā)生的事情神不知鬼不覺地泄露出去。而現在,幾乎每個人都能輕易找到這種通道,把私人生活泄露給四維空間在如今這個時代可是一個規(guī)模驚人的產業(yè)。
數字技術對傳統空間觀念的顛覆不可避免地影響著我們對于隱私空間的理解。墻壁不再像從前那么密不透風,第四維的家需要一些與數字時代相契合的新土地政策。我們越來越多地把網絡生活掛在嘴邊,因為人們在互聯網上創(chuàng)建了許許多多的虛擬社區(qū)和團體,不僅是虛擬的,就連現實當中的房子也在發(fā)生數字化。關于四維房子的長相,我們可以從曾經風靡一時的《宋飛正傳》(Seinfeld)里窺見一點端倪。
1998年,在《宋飛正傳》的某一集里,克雷默和紐曼這對時常脫線、不靠譜的哥們兒決定把公寓門的貓眼拆下來反裝回去,如此一來便能防止賊人的偷襲。他們的考慮是,回家進門前可以從反裝的貓眼里看看屋里有沒有人守株待兔,企圖用裝滿硬幣的襪子給我們頭上來一下。宋飛對這個主意嗤之以鼻,他說:如此一來,誰都能從門外瞧見你們,而克雷默得意洋洋地回答說:我們對自己的肉體有的是自信。如果有人想要一飽眼福,好嘛,來看個痛快!
如今在我看來,這一集里讓人瞠目結舌的并不是這對哥們兒的餿主意,反倒是宋飛一本正經的反駁。當時的宋飛肯定想不到,把自己的房間內部泄露個底掉,在眼下已經不算什么大不了的事了。在他眼里,圍墻和窗戶這兩樣一個代表阻擋,一個代表有限的透露,這兩個古老的發(fā)明向來代表著我們在公開和隱私之間的權衡取舍,這是典型的三維世界觀。那個反裝的貓眼就像是對即將到來的數字技術革命的預言,只是這個預言有一個讓人不安的地方,那就是貓眼不是我們主動裝反的,許多人壓根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家對外人來說已經一覽無余了。
此外,還有一種更有趣的情況,就是主動請纓的人,他們迫不及待地把各式各樣的窺視孔裝到了自己的房子里。比如,某個昏昏欲睡的深夜,我們經常發(fā)現形單影只、百無聊賴的自己,在社交媒體上刷著刷著就讓自己置身于某個滿是陌生人的派對上,你甚至搞不清自己是怎么進到那間歡騰熱鬧的房子里的。很多人會反駁說,社交媒體不過是精心排布的舞臺劇,它的本意就是為了和陌生人一起分享,劇院和隱私不能混為一談。即便如此,在社交媒體上展示的尺度也不容易拿捏,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這就是我們的四維房子,它的窗戶朝著別人的房間大開著,室內射出一道明晃晃的光線,直戳伸手不見五指的地平線。
現代西方人格中典型的特征,是它認為人在根本上是一座孤島,人與人之間無從親近。這句許多人不愿意承認和接受的話讓人想到很多歷史上的名人和他們的身影,有些人是真實的,有些則是人們虛構的:笛卡爾孤零零地坐在火爐邊,除了自己的智慧,對世上的一切都持懷疑態(tài)度;幻想家堂吉訶德,疑心重重地獨守著他的風車;克萊芙王妃獨自徘徊于深宮閨房和女修道院之間;魯濱遜在無人的荒島上孤立無援。生而為人,注定踽踽獨行,雖然這話像是我們說給自己聽的心靈雞湯,不過事實與它也相差不遠。但事實上,人類恰恰是一種對陪伴有無限需求的生物。我們白天聚會,晚上還要邀約,共進溫馨味美的晚餐,但是不管如何努力維持與他人的聯系,夢鄉(xiāng)里的我們依舊會被拋得彼此天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