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不語》二十四卷及續(xù)編十卷,是有清一代文學(xué)宗師袁枚歷經(jīng)幾十年的艱辛,蔸集整理的一部文言小說集。它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在清代筆記文學(xué)中鼎足而三,同樣是中國文言小說史上的重型巨作。全書從許多方面立體地反映了當(dāng)時社會的種種弊病,揭露了□□□暗,鞭撻了貪官污吏,揭示了程朱理學(xué)的荒謬。袁枚提倡尊重人性,具有民主性進步色彩等,這些思想閃耀在這部大作中尤為難能可貴。
《子不語》,因其文言文的特性,對今天的廣大讀者存在天然的閱讀障礙。
《全譯子不語:全二冊》以乾嘉版《隨園三十種》為底本,對《子不語》做了嚴(yán)謹(jǐn)?shù)默F(xiàn)代白話轉(zhuǎn)譯,為廣大讀者打掃出一條閱讀理解的坦途,幫助讀者迅速接近古代先賢的認(rèn)知與思想脈動,感受古代經(jīng)典作品的熱度與深厚的文化韻致。
袁枚的《子不語》,與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紀(jì)曉嵐的《閱微草堂筆記》并稱為“清代三大筆記小說”。這鼎足而三的皇皇巨作,均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
《子不語》(原名《新齊諧》,因袁枚擔(dān)心與元人說部《新齊諧》書名雷同而后改的)的書名,來自《論語·述而》中的“子不語怪、力、亂、神”,是講端莊持重的孔子從不主張談?wù)摴之、暴力、□亂和鬼神,認(rèn)為這些都是離經(jīng)叛道的貨色,不足掛齒。這當(dāng)然是一種正襟危坐的思維道統(tǒng),且確在兩千多年的封建文人/文化天地里發(fā)揮著很大的影響,而身為儒士和康雍乾盛世之際文壇宗師的袁枚,何以斗膽與孔圣人唱對臺戲呢?
袁枚(1716-1797),字子才,號簡齋,晚號隨園老人、倉山居士。浙江錢塘人。祖父、父親、叔父都常年在外做侍從幕僚,家境清苦,靠母親傭工度日。袁枚天資聰慧,七歲讀《論語》、《大學(xué)》并習(xí)詩作文。還鄉(xiāng)寡居的姑母沈氏帶小袁枚視若己出,教他讀經(jīng)書,講說歷史、野史,開拓了這個好學(xué)少年的眼界,豐富了知識,啟迪了智力。十二歲那年,袁枚考中了秀才,世人目為神童。此后,袁枚既要學(xué)詩詞文賦,又要學(xué)習(xí)八股文以應(yīng)對科舉考試,生性自由的他用心不專,“四戰(zhàn)秋闈,自不愜意”,連戰(zhàn)皆北,可見他隨性、灑脫的心性,讓他多么的“與時代脫節(jié)”。直到二十二歲,他才考中舉人,次年中進士。此后,袁枚身為翰林卻改授知縣,清貴高士倒外放江南。盡管仕途受挫,但袁枚為官清廉、政聲甚佳,在他為官履歷上寫滿了百姓的贊譽。孝心極重的他,兩次為父母之事辭官,尤其是嚴(yán)父故亡,袁枚的奔喪服闕讓他完全放棄了頗不自在的仕宦生涯。
袁枚在江寧知縣任上時,買下了一處廢棄的園子。他施以修葺后,便是竹木扶疏、花草芬芳、疊石為山、靜水流泉、館榭廊回、曲徑逶迤,他把這明麗深幽的去處取名“隨園”,終日逍遙園中以詩文自娛,并把慈母迎入園中奉養(yǎng)。文人的天性、風(fēng)骨和客觀條件,讓他廣交社會名士;往來籌唱者中,有達官貴人也有各色人等。他的無官生涯,在隨園風(fēng)生水起、有聲有色,一時間風(fēng)頭無兩。清代散文家姚鼐曾說:“四方士至江南,必造隨園,投詩文幾無虛日……所以待賓客者甚盛,與人留戀不倦”、“上自朝廷公卿,下至市井負(fù)販,皆知貴重之。海外琉球有來求其書者……”自此,袁枚的名聲越來越響,影響越來越大。這種度日優(yōu)游、才情縱放的舒展恣肆感,更激發(fā)了他的情致張揚,他的《隨園詩話》、《小倉山房詩文集》、《隨園瑣憶》、《隨園尺牘》等都是在這里完成的。
袁枚科舉考試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表現(xiàn)了他對八股文的反感與抵觸。他的考中進士,本是他在對仕途經(jīng)濟思想一次可控的妥協(xié)中必然靈光乍現(xiàn)的結(jié)果。他特立獨行的本性、思想癖好和價值取向、生活方式等,與主流意識形態(tài)下的文人士大夫皆大異其趣。其時,盛行的程朱理學(xué)已蛻□成保守、迂腐、虛偽的一套偽道統(tǒng)。士大夫們以此作為仕途管鑰和人生信條的時候,袁枚對其表現(xiàn)出的蔑視與輕慢,足以彰顯他與俗世的格格不入。他在詩文中放言“六經(jīng)盡糟粕”(《偶然作》)、“孔鄭門前不掉頭,程朱席上懶勾留”(《遣興之二》),他主張合情理、求真實,坦陳“解愛長卿色,亦營陶朱財”(《秋夜雜詩》),主張“人欲當(dāng)處,即是天理”(《再答彭尺木進士書》),主張文人要以才能立足于世,不可倚名位也不能靠命運。在文學(xué)上,他厭惡儒家的“詩教”思想,喜歡散淡、沖和的閑情逸致;他力倡寫性情,創(chuàng)立性靈詩派,并由此繼往開來,成為一代文宗。在袁枚累累的文學(xué)碩果中,《子不語》無疑是耀眼的一顆;而他專以“子不語”為書名,則分明昭彰著自己不以封建禮教為然的叛逆之心。
《子不語》一書的采集、編撰與修訂,貫穿了袁枚的一生。在《子不語序》中,他說:“余生平寡嗜好,凡飲酒、度曲、樗蒲……乃廣采游心駭耳之事,妄言妄聽,記而存之,非有所惑也”,“好聽長者談古事”(《亡姑沈君夫人墓志銘》),“我年十二三,愛書如命。每過書肆,兩腳先立定。若無買書錢,夢中猶買回”(《對書嘆》),他將《子不語》題為“隨園戲編”,他通過這副自娛自樂的游戲形態(tài)及人狐鬼怪、神獸樹精之口,曲折展現(xiàn)了社會現(xiàn)實與人生圖景。有的篇章因錯謬、舛誤、失照等,出了不該有的“硬傷”,有的題目與內(nèi)容相悖,有的寫錯了地點,還有個別篇章描現(xiàn)了僻野之地的異風(fēng)奇俗,有的則表現(xiàn)了時人尚不了解的心理疾患等,篇什甚少的這一類,傳達出文人的獵奇取寵之心而已,對今天的讀者鑒別力來說,大概不過收獲會心一笑耳。
盡管《子不語》可能存在些許差池,其優(yōu)劣短長,恰是因內(nèi)容駁雜及采風(fēng)似的實錄風(fēng)格所難免的,但瑕不掩瑜,它能一時間席卷天下、風(fēng)頭無兩,直至成為清代筆記文學(xué)巨擘,可見作品的市場覆蓋力和持久、蓬勃的生命力之強勁,再次證實了只有當(dāng)作品真正具有批判鋒芒和深厚的思想力度,才能在社會上把根扎深、經(jīng)得住時間檢驗而成為珍貴上品這一鐵律。
《子不語》不僅與《聊齋志異》、《閱微草堂筆記》文化歷史價值難分伯仲,其文字規(guī)模也大致相當(dāng),在筆記文學(xué)中同屬一個重量級,對于今天的讀者來說,也都存在相同的語言障礙。盡管《子不語》大大小小的選注、選譯本有不少,(也有若干“全譯本”),但“借一斑略知全豹”也只是略知,要看到《子不語》的“全豹”且是□大限度地排除了語言障礙的,還是要借助全譯本。
古文白話化,是中國語言文字史上百多年來許多仁人志士孜孜以求的一項浩大的文化創(chuàng)舉,對于優(yōu)秀□□文化的傳承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誠摯地為廣大讀者推薦、翻譯了《子不語》這部文學(xué)佳品。本書是以乾嘉年間《隨園三十種》本為底本做的白話翻譯!蹲硬徽Z》正編翻譯者:成君、宋海江、韓秀英、麻紅忠、白春平;《子不語》續(xù)編翻譯者:盧英梅、楊春玲、張衛(wèi)軍。全書由成君和盧英梅統(tǒng)稿、審訂。希望本書能受到讀者的歡迎和喜愛。內(nèi)中或許尚有不周之處,還專家學(xué)者不吝賜教,以提醒我們在今后工作中做得更好一些。
卷一
李通判
蔡書生
南昌士人
曾虛舟
鐘孝廉
南山頑石
豐都知縣
骷髏報仇
骷髏吹氣
趙大將軍刺皮臉怪
狐生員勸人□□
煞神受枷
張士
貴
杜工部
胡求為鬼球
江中三太子
田烈婦
鬼著衣受網(wǎng)
阿龍
大樂上人
山西王二
大福未享
觀音堂
常格訴冤
蒲州鹽梟
靈璧女借尸還魂
漢高祖弒義帝
地窮宮
獄
中石匣
卷二
張元妻
蝴蝶怪
白二官
關(guān)東毛人以人為餌
平陽令
不倒翁
□□先生鬼
鬼借力制兇人
馬盼盼
滇綿谷秀才半世女妝
煉丹道士
葉老脫
蘇耽老飲疫神
劉刺史奇夢
趙李二生
山東
林秀才
秦中墓道
夏侯悖墓
塞外二事
關(guān)神
斷獄
紫清煙語
顧堯年
妖道乞魚
尸行訴冤
沭陽洪氏獄
雷公被騙
鬼冒名索祭
鬼畏人
拼命
天殼
董賢為神
三頭人
水鬼帚
羅剎鳥
卷三
烈杰太子
裘秀才
摸龍阿太
水仙殿
火燒鹽
船一案
年子
狐撞鐘
土地神告狀
鄱陽湖黑
魚精
鄱陽湖小神
囊囊
兩神相毆
賭錢神號
迷龍
羊骨怪
夜叉偷酒
披麻煞
瓜棚下二鬼
介溪墳
李半仙
李香君薦卷
道士取葫蘆
火焚人不當(dāng)水死
城隍殺鬼不許為聻
卷四
呂蒙涂臉
鄭細(xì)九
替鬼做媒
鬼有三技
鬼多□蒼蠅
嚴(yán)秉玠
奉新奇事
智恒僧
三斗漢
蘇南村
葉生妻
七盜索命
陳清
恪公吹氣退鬼
陳圣濤遇狐
長鬼被縛
西園女
怪1
雷劈營卒
青龍黨
陳州考院
符離楚
客
徐氏疫亡
蔣文恪公說二事
獵戶除狐
卷五
城隍替人訓(xùn)妻
文信王
吳三復(fù)
影光書樓事
波兒象
斧斷狐尾
洗□□□
石門尸怪
空心鬼
畫工畫僵尸
鶯嬌
旁觀因果
徐四葬女子
羊踐前緣
鬼神欺人以應(yīng)劫數(shù)
楚陶
藏魂壇
老嫗為妖
署雷公
捉鬼
某侍郎異夢
奉行初次盤古成案
卷六
豬道人即鄭鄤
徐先生
秦毛人
貘
人同
人蝦
鴨嬖
赑屃精
陰間中秋官不辦事
縛山魈
門夾鬼腿
祭雷文
王介眉侍讀
是習(xí)鑿齒后身
周若虛
沈姓妻
怪弄爆竹自焚
喀雄
常熟程生
怪風(fēng)
孝女
老
嫗□狼
義犬附魂
白虹精
冷秋江
釘鬼
脫逃
櫻桃鬼
鼠嚙林西仲
卷七
尹文端公說二事
霹靂脯
瘟鬼
千年仙鶴
夏太史說三事
石崇老奴才
鬼差貪酒
……
續(xù)子不語
陳秀才是很窮的,可他有個表弟,新選了個廣西通判之官,他姓李。李通判就邀請陳秀才一起到廣西去,推薦他做個幕僚。陳秀才不敢去,他說:“神在夢里明明指出來:‘死在廣西’,我去了,還能有什么好兒?不去,不去!崩钔ㄅ薪忉屨f:“神說的,是‘始在廣西’,是開始的始字,不是死亡的死字,你怕什么?再說,要是‘死在廣西’,怎么還能夠‘中在湯溪’呢?”陳秀才覺得表弟分析得有理,就和他一起到廣西去了。
通判府的西跨院壁,有幾間閑房。那兒房屋寬敞,庭院幽靜,確實是個好去處。但是,那院門卻老是鎖著,沒人敢去住。陳秀才叫人打開門,進去一看,只見院里亭臺花石樣樣俱全。他一下就喜歡上了這地方。和李通判說了一聲兒,他就搬進去住了。住了一個多月,也沒發(fā)生什么意外的事。
轉(zhuǎn)眼之間,到了八月中秋。陳秀才在庭院中置杯獨飲,不免勾起一絲思鄉(xiāng)之情,多貪了幾杯,又有了幾分醉意。舉目上望,月圓如鏡,不由得即興信口吟道:“明月如水照樓臺……”忽聽半空中有人拍著巴掌譏笑道:“明月既然如水,怎么能照樓臺呢!把‘照’字改作‘浸’字,豈不更好!”
陳秀才嚇了一大跳。抬頭一看,只見那梧桐樹樹杈兒上,坐著一位老者。他頭戴白藤帽,身穿葛布衣,須眉銀白,風(fēng)度瀟灑。秀才認(rèn)定,他是非鬼則狐,起身就往屋里跑。那老者干凈利索地從樹上跳了下來,一把拉住了秀才,說:“你先別急著跑。你說,世界上文雅風(fēng)流的鬼里,還有比我更強的沒有?”陳秀才被他攔阻,也無可奈何,硬著頭皮問道:“老先生是位什么神?”那老者卻岔開話口兒,說道:“不談這個,咱們倆還是討論討論作詩吧!
陳秀才見他雖然衣著古樸,態(tài)度倒也平和,語言、行動和正常的人沒有什么兩樣兒,這才松了一口氣,并請老者到屋里坐,獻上茶。兩人吟詩對句,一唱一和,甚是融洽。但是,老者所書寫的詩句,大都是蝌蚪文,有的字,秀才一時也認(rèn)不出來。秀才問:“先生為何不以楷書為文?”老者說:“我小的時候,民間正流行這種文字。從小兒就這么學(xué)的,寫慣了,想改用楷書,一時還沒改過來!甭犓强跉,所謂小時候,大概是在女媧氏煉五色石補青天以前了。
從此,這位老者是每日必來,和陳秀才的關(guān)系也越來越密切,越來越融洽。李通判家中的童仆,也經(jīng)?匆娦悴艖{空舉杯,似乎是和誰對飲,但是,對面兒并不見有人。他們驚慌失措,急忙把這情景稟報給李通判。那李通判也發(fā)現(xiàn)這位表兄精神恍惚、氣色不正,就責(zé)備他說:“這些日子,我發(fā)現(xiàn)你行動反常,滿臉的邪氣。可別讓神那‘死在廣西’的話給說中了!”陳秀才聽了,也大有醒悟。當(dāng)即和通判商定,他趕快離開廣西,避開此地,回海昌去。
第二天,陳秀才就束裝,登舟起程?墒,開船之后,他發(fā)現(xiàn),那位老者已經(jīng)先在船上了,別人卻看不見他。等到船行過了江西,老者就對秀才說:“明天,船就要進入浙江境內(nèi),咱們倆的緣分也就此結(jié)束了。不過,我不得不告訴你:我修道,已經(jīng)有一萬多年。之所以至今沒能修成正果,就是缺少一尊用三千斤檀香木雕刻的九天玄女像。今天,我就求你來幫這個忙。你要是辦不到,對不起,我就得借用你的心和肺來使一使!”陳秀才大驚失色,問道:“先生修的這是什么道?”老者冷笑道:“我呀,修的這叫斤車大道!”
陳秀才一聽就傻了眼。他明白,車字和斤字拼在一起,正是一個斬字。他心里非常害怕,表面上卻應(yīng)付說:“好說,好說。等到了家,我和家里人商量,一定盡快辦理雕刻佛像的事。”于是,他們一起回到海昌。
陳秀才到家后,很快地把以上情況通報了親朋好友。有一位朋友就提醒他說:“當(dāng)初你做的那個夢,于肅公和城隍爺?shù)恼勗捓,不是有‘南山頑石,活一萬年’的話嗎?這個老怪物,大概是那塊南山頑石,你何不去問問他?”
第二天,老者又來找秀才糾纏。秀才說:“老先生的祖籍,莫不是就在南山?”老者一聽,立刻□了臉,說:“這絕不是你自己能說出來的話,一定是哪個惡人從背后教唆你的。你說!他是誰?”秀才沒理他,又把他的表現(xiàn)告訴了那位朋友。朋友說:“他□怕見于肅愍公。你要千方百計把他拉進于公廟里。”
秀才主動找到老者,說:“先生無辜派我雕佛像,哪有這個理?咱們到于肅愍公廟里去,請神明評評理!”
老者大驚失色,拼命掙扎,企圖逃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