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的戲劇大都取材于舊有劇本、小說、編年史或民間傳說,但在改寫中注入了自己的思想,給舊題材賦予新穎、豐富、深刻的內(nèi)容!短撎摷偌佟番F(xiàn)被認定為莎士比亞的封筆之作,是他在讀到西班牙作家塞萬提斯的《唐吉柯德》之后,靈感突發(fā),將這部長篇小說中的第九章進行了改寫,搬上了舞臺。講述的是發(fā)在十六世紀的西班牙,一對年輕戀人莉奧諾娜與朱得奧經(jīng)過重重磨難,最后有情人終成眷屬的故事。本書將《虛虛假假》翻譯成中文呈現(xiàn)給大家,希望通過本書是更多的讀者深入了解莎士比亞。
莎士比亞一生寫的戲劇包括歷史劇、喜劇和悲劇,分別屬于他的三個各有側(cè)重的創(chuàng)作時期。
《虛虛假假》在開幕之前,有一位演員走到幕前高聲頌揚莎士比亞的成就,并聲稱隨后開演的劇目是依據(jù)他的一部遺失的劇作改編而成的。劇中的故事發(fā)生在16世紀的西班牙。
一、莎士比亞的真實
性
雖然威廉·莎士比亞(
William Shakespeare)一
生只讀過七年書,但是他
在文學(xué)上所取得的成就不
僅讓英國人感到自豪,也
為他贏得了全世界人民的
尊重。莎士比亞去世七年
后,他的第一部戲劇全集
出版。當時英格蘭的著名
詩人本·瓊生(BenJonson
)為莎士比亞戲劇集題寫
了一首長詩。在這首長詩
中,莎士比亞被稱為“時
代的靈魂”“不是屬于一個
時代,而是屬于千秋萬代
”,是英格蘭的驕傲。他
的戲劇作品情節(jié)突兀,人
物刻畫生動,語言洗練,
是人類文學(xué)寶庫中珍貴的
財產(chǎn)。
但是,莎士比亞的真
實性自19世紀以來,受到
了一些學(xué)者的質(zhì)疑。
第一種質(zhì)疑是關(guān)于莎
士比亞本人的,即人們懷
疑“莎士比亞”不過是某一
作家隱沒真實身份的代號
,因為根據(jù)莎士比亞本人
的生活經(jīng)歷,他根本沒有
創(chuàng)作出那些偉大作品的條
件。一位只受過七年教育
、出生在16世紀中后期的
鄉(xiāng)下小伙子,不可能撰寫
出那么豐富的作品。談天
說地,縱橫天文地理,笑
看人生百態(tài),語言生動雋
永,古希臘、古羅馬歷史
信手拈來,英格蘭歷史如
數(shù)家珍,這一切的一切都
指向?qū)ι勘葋喩矸菡鎸?br />性的拷問。
有人說,冠有莎士比
亞名字的作品實際是由一
位名為愛德華·德·菲耶(
Edward de Vere)的人創(chuàng)
作的。他出生于1550年
,卒于1604年,是一位
貴族,承襲祖輩的封號,
為十七世牛津伯爵。由于
出身貴族世家,受到過良
好的教育,通曉法語、意
大利語、拉丁語及希臘語
等語言,所以他才有可能
在戲劇作品中表現(xiàn)出應(yīng)有
的外語天賦。那些以莎士
比亞名字出版的戲劇作品
中多處都顯示出其作者通
曉這些文字,特別是《亨
利五世》這部劇的最后一
場,幾乎全部是用法語撰
寫的。除此之外,牛津伯
爵有雄厚的經(jīng)濟基礎(chǔ)在歐
洲旅行,從而有能力寫出
有關(guān)意大利、古希臘、古
羅馬的戲劇。但是這種說
辭說服力不足,邏輯上不
能成立,具有外語能力,
能夠到國外旅行,不是創(chuàng)
作的必要條件。
進而,有人在莎士比
亞的作品中尋找證據(jù)。莎
士比亞在1593年和1594
年發(fā)表了兩首長詩,分別
是《維納斯與阿都尼》和
《魯克麗斯受辱記》。這
兩首敘事長詩均是獻給一
位名為亨利·瑞斯理
(Henry Wriothesley)的
貴族,即南安普敦三世伯
爵。瑞斯理被一些研究莎
士比亞的專家認定是莎士
比亞十四行詩中所提及的
那位年輕貌美的男子。
1609年出版的莎士比
亞的十四行詩共有154首
,其中的前126首是關(guān)于
一個年輕人的。在這126
首十四行詩中,莎士比亞
表達了一種與這位年輕人
的斷臂之情。如在第26酋
十四行詩中,莎士比亞寫
道:
君為吾情王,匍匐獻
吾信,
君德隆義高,吾愿司
仆責。
修書寄情愫,望君知
我心,
只是訴忠誠,不敢彰
韻仄。
衷心浩博廣,詩韻淺
亂狂,
文薄才疏淺,無奈難
成章。
愿君賜高論,我亦不
彷徨,
思密情深入,赤誠袒
心房。
星掛高天處,引我去
遠方,
星光伴我行,洪恩如
霓裳,
身披五彩衣,真愛不
可擋。
君情坦蕩蕩,領(lǐng)恩情
義長,
狂吼我愛你,不用君
來量。
這首詩明確地表達了
莎士比亞對這位男子的真
摯情感。這些充滿感情的
詩歌就成為一些質(zhì)疑莎士
比亞真實身份的學(xué)者的證
據(jù)。他們認為,牛津伯爵
與瑞斯理在歷史上具有不
可隔斷的交集。在歷史上
,牛津伯爵的岳父曾要求
瑞斯理娶其女兒為妻。同
時,莎士比亞十四行詩集
中的前十七首詩就是敘事
者勸告相好的男子娶妻生
子。這些勸告就是牛津伯
爵按照岳父的意思寫給瑞
斯理的。同時,這些質(zhì)疑
者認為,《哈姆雷特》劇
中的某些人物的原型也是
源于牛津伯爵的身邊人物
。在此劇中有一位大臣,
名為波洛涅斯(Polonius
),而牛津伯爵的岳父的
別名是波洛斯(Polus)
。從而,那些支持者們斷
言,牛津伯爵為了在文學(xué)
創(chuàng)作中掩蓋自己的真實身
份,給自己編造了一個名
字——莎士比亞。
除此之外,伊麗莎白
女王、弗朗西斯·培根等
不下二十人都被猜測為莎
士比亞作品的真實作者。
這些猜測者以備式各樣的
理論來支持自己的觀點。
無論這些人用何種理論來
證實這些觀點的真實性,
史料中關(guān)于莎士比亞的記
載都是不可推翻的。在莎
士比亞家鄉(xiāng)的三一教堂,
保留著莎士比亞情、挪威
王子的復(fù)仇及雷俄提斯的
復(fù)仇。
……
如果那部名為《卡迪
尼奧》的劇作是由莎士比
亞創(chuàng)作的,那么一定是他
的一部晚期作品。因為《
唐吉訶德》出版于1605
年,直至1612年才有英
文版在英格蘭面世,而此
時的莎士比亞即將封筆。
因而莎士比亞很有可能參
與了這部劇的創(chuàng)作,而不
是主筆。這部劇中的語言
顯得不如莎士比亞劇中的
語言那樣工整。一般情況
下,莎士比亞的劇作中韻
文(verse)與白話文
(prose)的應(yīng)用界限分
明。如在《哈姆雷特》中
,當哈姆雷特精神恍惚之
時,他便以白話文的形式
進行交流,當回到正常狀
態(tài)時,他便以韻文的形式
對話。同時,劇中沒有社
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