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一部短篇小說集。世間究竟有沒有鬼怪?他們?yōu)楹紊钜古腔灿诠疟だ险?是蓄謀已久的復仇,還是夙愿未償的執(zhí)念,亦或是活人裝神弄鬼,借靈魂之口訴說世態(tài)炎涼?恐懼如影隨形,跟隨超自然力的召喚,踏上通往未知的旅行。隨著真相的逼近,重重夢魘即將沖破你的底線,扼住你的咽喉……
比爾斯被譽為美國百年文壇怪杰,可與愛倫坡比肩,更對海明威影響深遠。他一生富有傳奇性,成名之后卻又神秘消失,不知所終。其生平被拍成電影,與他的小說一樣,被喜歡恐怖小說的讀者追隨。比爾斯的作品以離奇怪誕的題材聞名,敢于挑戰(zhàn)人性中隱秘的弱點和陰影,諷刺辛辣,一針見血,可謂后世西方一切黑色幽默的開山鼻祖!逗I蠅趑|》將現實主義與超自然元素相融合,一流的懸疑,極致的驚悚,驚險的故事,給讀者帶來酣暢淋漓的閱讀體驗。
名家導讀
愛情:名詞,短暫的瘋狂,結婚可愈。
漂亮:名詞,女人用來吸引情人、要挾丈夫的威力。
禮貌:名詞,可以接受的虛偽。
祝賀:名詞,文明的妒忌。
魔鬼:名詞,表現內心恐懼的可見的外在表象。
叉子:名詞,主要用于把死去的動物送入嘴中的工具。
玩世不恭者:名詞,視覺有問題的摸黑者,往往實然地而不是應然地看事情。
安布羅斯·比爾斯(Ambrose Bierce, 1842-1914)是美國著名記者和恐怖、靈異小說家。他的《魔鬼詞典》(The Devils Dictionary)被列入100部美國文學名著,他的《貓頭鷹橋上的恐怖故事》(An Occurrence at Owl Creek Bridge)被看作美國文學中列入選集次數多的、著名的故事,他的《士兵和百姓的故事》(Tales of Soldiers and Civilians)被認為是1900年前出版的100本有影響力的書之一。有人認為,他的恐怖小說可以比肩埃德加·艾倫·坡和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他描寫戰(zhàn)爭的故事對斯蒂芬·克萊恩和歐內斯特·海明威產生了巨大影響。世界聞名的《魔鬼詞典》的初版為《憤世嫉俗者的詞典》(The Cynics Word Book)。上文的七句名言皆出自這本奇書,充滿哲理,但又玩世不恭。這次出版的故事集,包含了《貓頭鷹橋上的恐怖故事》等篇章,都是膾炙人口的名篇。
1842年6月24日,安布羅斯·比爾斯出生在俄亥俄州梅格斯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十幾歲時他隨全家搬遷至北印第安納,一家十余口人依靠在小農場耕種為生。因為窮,他只上了一年中學,但父母都是文學愛好者,從小受到了文學熏陶。南北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夕,他參加了聯邦軍隊,在威廉·哈森將軍麾下當地形測量軍官。槍林彈雨的戰(zhàn)場經歷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生活基礎。戰(zhàn)爭結束后,他定居在舊金山,并依靠自學當上了《新聞通訊》(News Letter)的編輯。從此,他開始了編輯兼作家的忙碌生涯。1872年,他和一個有錢礦主的女兒結了婚;楹笸坏廊ビ⒏裉m,先后在幾家報刊任職。在此期間,他出版了三本作品集。1875年,他回到美國,出任《舊金山淘金者》(San Francisco Argonaut)副編輯,之后又加盟《舊金山觀察者》(San Francisco Examiner),任專欄作家。自1888年起,他的命運急轉直下,先是與妻子分居,接著大兒子情場受挫而自殺,小兒子死于酗酒和疾病。他逐漸變得悲觀,對人生陷于失望。他的大部分與死亡有關的恐怖小說都是在這之后創(chuàng)作的。1913年,比爾斯已經厭惡美國式的文明,他決定退休。于同年10月,他購置了一套馬車,并驅車前往飽經戰(zhàn)爭創(chuàng)傷的墨西哥心臟,去尋找真、善、美。但沒有人知道他后的下落如何。他的一生充滿傳奇,后的結局更是文學史上的解不開的謎。多部小說將比爾斯作為主人公來描寫,還有電影將他的生平搬上銀幕。讀他的恐怖小說,讓人心驚肉跳;了解他的生平,看到的都是冒險和傳奇。
從1866年進入《新聞通訊》到1914年神秘失蹤,安布羅斯·比爾斯寫的作品非常可觀,但流傳至今并且為人們熟悉的主要為《軍人和百姓的故事》和《這些事可能嗎?》(Can Such Things Be?)這兩本書。這兩本書的精華是十多篇超自然恐怖小說。這些故事重要的主題之一便是復仇,描述的是死人變成幽靈、鬼魂來對曾經造成傷害或死亡的人復仇、索命!稄统鹪┗辍、《鬧鬼的山谷》、《鬼屋之夜》等作品都描述了被謀殺者向劊子手復仇的過程。值得一提的是,《鬼屋之夜》的主角是一個冤死的中國移民的鬼魂。故事的描寫非常形象生動,讓人毛骨悚然。以下就是一段精彩的描繪:地板中央方孔里冒出了那個已經死去的中國人的頭顱。他的眼窩干癟,一雙玻璃眼骨碌碌地盯著那條搖晃的辮子,臉上露出極度渴望的表情。比森先生驚恐地叫了一聲,
再次伸手捂住臉。房間里充滿了大煙味。那鬼魅只披了一件藍色絲面夾襖,夾襖鋪著一層厚厚的霉。如同一個慢慢推起的彈簧,它站了起來,待到兩膝齊地,像跳躍的火苗似的猛然上沖。那鬼魅雙手抓住辮子,挺起身,用黃得可怕的牙齒咬住辮梢,可怕地來回晃動著。接著它用力解下橫梁上原屬自己的東西,沒有發(fā)出一點聲響。這個場景非常驚悚,讓讀者心驚肉跳。
恐怖故事的場景往往為鬼屋,如古堡、教堂、舊屋等,描寫的是可怕的內部空間。上文提到的《鬼屋之夜》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與鬼魅共舞》與《幽靈店主》等也把鬼屋描寫得活靈活現。所謂的鬼屋是指廢棄的房子,通常經歷過謀殺或者其他類似的恐怖事件,并且經常鬧鬼。明知鬧鬼,人們卻還要有意或者無意地去靠近或進入這鬧鬼的屋子,結果導致悲劇再次發(fā)生。這種內部空間往往機關重重、幽暗可怕,讓人感到壓抑,逃無可逃,甚是恐懼。相比之下,外在空間一般沒有那么可怕,并非恐怖故事的。但有些外在空間,如峽谷、荒野、森林等,也可以作為恐怖小說的場景。比爾斯的《鬧鬼的山谷》與《林中活尸》等把外在空間也描繪得讓人不寒而栗。
閱讀比爾斯的《魔鬼詞典》我們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玩世不恭的懷疑主義者。一個敢于懷疑一切的人真的會相信鬼魅嗎?分析一下他的名篇《與鬼魅共舞》,應該可以看出一個大概。在這個故事中,一個叫賈里特的人,長著黑黑的皮膚,嗜賭如命。他和別人打賭的內容是:把自己和一具尸體一起鎖在一棟廢棄宅子的黑屋子里,不許用被單罩布之類蒙住眼睛,看看是否能夠堅持一個晚上,并且不會發(fā)瘋。從他踏進房間一直到后,他都在經歷著非常人所能想象的煎熬和恐懼。我們讀一讀下面的描述,可以體會到作者的高明的筆法:與此同時,房間的大門倏地被推開。一個人走了進來,一步一步挪向尸體。他剛進來,門便啪的一聲扣上。接著,外面?zhèn)鱽硪魂嚫O窸窣窣的聲響。有人正在吃力地轉動發(fā)澀的鎖孔。只聽得啪的一聲,鎖栓扣進了鎖眼。隨即走廊上響起了七零八落的腳步聲……這個人踱到長條桌旁,站了一會,端詳了一番尸體,隨后聳聳肩,走到窗子跟前,撥開百葉窗,眺望黑魅魅的夜景。窗子上積了厚厚的一層土,他用手試了試,才發(fā)現窗子嵌在雕花的石板里,外面裝了結實的鐵護欄。他又跑去查看另一扇窗子,情形也是如此。但富有刺意味的是,賈里特并不知道,那個尸體是由真人曼切爾扮的。后他被這個活人假裝的尸體嚇死。故事雖然非?植溃⑽瓷婕罢嬲墓砉。從比爾斯的玩世不恭的人生觀來看,他未必相信鬼怪的存在,恐怖感也許只是體現了他的創(chuàng)作藝術。
幽靈、死亡必然給人帶來恐懼感,在現實當中,屬于痛苦的感覺,人們都盡量設法避免。而這么可怕的東西為什么在小說當中還深受歡迎呢?法國修道院長杜博曾經做過有意義的解釋。他認為,對于心靈有害的莫過于老是處在那種懶洋洋的毫無生氣的狀態(tài)里,它會毀掉一切熱情和事業(yè)。為了擺脫令人厭倦的狀態(tài),人們就到處尋找能吸引他興趣和值得追求的東西,如各種事務、游戲等。不論引起的激情是什么,即使它是使人不快的,苦惱的,悲傷的,混亂的,總比枯燥乏味、有氣無力的狀態(tài)更好。悲痛的故事的確可以幫助讀者擺脫無精打采的狀態(tài),使精神高度興奮,但杜博并未對現實中的不愉快和文學中的不愉快進行區(qū)分。弗洛伊德對這個問題做了深刻的分析。他說:作家的所作所為與玩耍中的孩子的作為一樣。他創(chuàng)造出一個他十分嚴肅地對待的幻想世界也就是說,他對這個幻想的世界懷著極大的熱情同時又把它同現實嚴格地區(qū)分開來。這就是說,痛苦的故事可以使人興奮,但讀者又能夠把它和現實分開,視之為游戲。這就是為什么現實中人們逃避痛苦而在小說中卻喜歡痛苦的重要原因。恐怖是不愉快的感受之一,是人們首先應當回避的,但小說的虛構性,使它變得受歡迎。
安布羅斯 比爾斯(1842-1913),美國超自然恐怖小說的先驅,其作品故事離奇、結構精巧、語言犀利,代表作有《軍人和百姓的故事》《這些事可能嗎》等短篇小說集。
鬼屋之夜
古宅驚魂
邪惡的鬼魂
診斷死亡
卡可索的永恒魂靈
鬧鬼的山谷
犬魂
行尸游蕩
鬼谷謎云
恐怖的葬禮
盜尸者
孿生兄弟
幽靈返鄉(xiāng)
轉世靈魂
林中活尸
復仇冤魂
不速鬼客
幽靈情思
鬼魅世界
海上夢魘
貓頭鷹橋上的恐怖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