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文學與文化》是作者多年研究明代文學和文化的重要成果,對300年間文學與文化的特質及其升降盛衰的狀況及原因,作了深入探討和闡述,提出了許多值得注意的見解,顯示了新的視野和實事求是的治學態(tài)度。全書立論嚴謹而有創(chuàng)意,資料翔實,文筆流暢,是研究明代文學及文化的一部力作。
吳志達教授的《明代文學與文化》書成,囑我作序。這引起我不少往事的回憶。志達教授是我的學長,也是一位摯友。我于1950年考入輔仁大學中文系。1952年教育部進行院校調整,輔仁大學與北京師范大學合并,我便進入北京師范大學,志達教授同年考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我們開始相識。我1954年又考上本系古代文學研究生,這樣,我們就有四年時間相處。1954年前后,正強調“向科學進軍”,氣氛比較活躍,我們上下班級交往很多。志達教授給人的印象與眾不同,他不是很活躍,卻又能給人留下深刻記憶,但我始終沒有找到恰當?shù)脑~語形容,后來程千帆先生給他下了四個字的評語:“純篤勤劬!蔽矣X得非常準確。志達教授,原名文星,原籍浙江東陽。1931年8月出生于南京。1952年進入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1956年畢業(yè)時,隨即考取武漢大學古代文學專業(yè)研究生,導師是程千帆先生。說起上個世紀50年代的研究生的情況,也是頗多感慨。我記得50年代招考研究生是從1953年開始的,當時學習蘇聯(lián),稱“副博士研究生”,后因反對資產階級法權,取消了副博士的稱號,進而取消導師制,由教研室集體帶,由教研室主任負責。1956年,又恢復指導老師的辦法,但不久開始了反右運動,導師、學生多有劃為“右派”者,關系變得更為復雜。我記得我的論文指導老師李長之先生,無論在風雨正驟,還是比較平和之時,他始終是以平緩的語氣、認真的態(tài)度,進行業(yè)務輔導。
吳志達,原名吳文星。1931年8月生于南京,原籍浙江東陽。1956年畢業(yè)于北京師范大學,隨即考取武漢大學古代文學研究生,師從程千帆教授,畢業(yè)下放勞動。然后歷任教職,為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評為優(yōu)秀研究生導師。兼任武漢大學一、二、三屆校長教學工作顧問,中國明代文學學會顧問。主編《中華大典·明清文學分典》,著有《中國文言小說史》、《明清文學史·明代卷》、《唐人傳奇》等,發(fā)表學術論文百余篇。論著獲多項獎勵。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
緒論
第一章 《三國志演義》等歷史小說與史文化
第二章 《水滸傳》等英雄傳奇與游俠文化
第三章 文言小說的復蘇
第四章 南戲的發(fā)展與地域文化
第五章 明前期黯淡冷落的劇壇
第六章 明前期詩文的變遷與文化專制
第七章 神魔小說《西游記》與“三教歸一”文化內涵
第八章 神魔小說《西游記》續(xù)書及其文化內涵
第九章 世情小說《金瓶梅》與市井文化
第十章 短篇白話小說的繁榮與雅俗文化的融合
第十一章 傳奇的發(fā)展與戲曲文化的變革
第十二章 啟蒙主義戲曲家湯顯祖
第十三章 啟蒙文化思想與雜劇的南曲化
第十四章 戲曲文化與戲曲理論建設
第十五章 明中葉后詩文革新與啟蒙文化(上)
第十六章 明中葉后詩文革新與啟蒙文化(下)
第十七章 明代民歌和散曲
主要參考文獻
明朝紀元表
后記
附錄:1991年版《明清文學史?明代卷》結束語
緒論
綿延幾千年的中國文學與文化,到了明代,該是初集大成的時候了。傳統(tǒng)文化儒、法、道、釋兼收并蓄,雖然在不同時期各有消長,但是基本格局是在理學的范疇內逐漸演化變異,乃至士人文化與市民文化互相包容、融合。這種文化特征,對明代文學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在14世紀中葉元明之際短暫的時間內,出現(xiàn)以儒學民本思想為核心而各種文化意識并存的局面,文學上出現(xiàn)一個頗具特色、生機勃勃的高潮。從洪武政權確立后不久,封建專制主義趨向極端,儒學中的民主精神被閹割,皇權至上絕對化,恐怖氣氛籠罩文壇,作家失去創(chuàng)作自由的環(huán)境,文學陷入暮氣沉沉的低迷狀態(tài),直到15世紀末16世紀初明弘治、正德年間才呈現(xiàn)初步繁盛氣象。隨著資本主義因素萌芽的滋長,王陽明主觀唯心主義的變化發(fā)展,作家思想從封建專制主義的桎梏中得到解放,到了隆慶、萬歷年間,出現(xiàn)具有中國特色的、以人文主義思想為主導的文藝復興,文學藝術創(chuàng)作推向新的髙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