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分析》第三版以工作過程系統(tǒng)化的理念為編寫指導,以典型項目任務為依托,以儀器的實際分析應用為學習項目,每個學習項目是以一個具體的測試項目為主線,通過知識點撥、知識運用和知識拓展等環(huán)節(jié)全面介紹了常用儀器分析的基本原理、方法、典型案例以及操作練習等。
《儀器分析》第三版內(nèi)容豐富,結構緊湊,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符合認知規(guī)律。項目、任務的內(nèi)容選擇均來自生產(chǎn)實踐,具有較強實用性和科學性。每個學習項目中均穿插學習評價習題,便于及時檢查、總結和提高。同時本書還是一本信息化教材,學習知識點時通過掃描二維碼和播放AR(增強現(xiàn)實),可以觀看相關內(nèi)容的動畫、視頻、測試題等,便于學生對重點、難點知識的掌握,進行在線測試。教材最后的活頁式操作練習,方便教學時取下使用。
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類院校工業(yè)分析及其他化工專業(yè)類的教材,也可作為成人教育和職業(yè)培訓的指導教材,對從事企業(yè)生產(chǎn)、分析操作人員和相關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認識儀器分析(微量組分分析) 001
0.1 儀器分析的特點 001
0.2 儀器分析方法的分類 001
0.3 儀器分析的發(fā)展趨勢 002
項目1 有色、無色可顯色物質(zhì)的分析 003
任務1.1 可見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認識 004
1.1.1 概述 004
1.1.2 分光光度法的分類 004
1.1.3 可見分光光度法的特點 004
任務1.2 光分析基本原理 005
1.2.1 光的基本特性 005
1.2.2 物質(zhì)對光的選擇性吸收 006
1.2.3 吸收定律 008
1.2.4 目視比色法 012
任務1.3 認識可見分光光度計 013
1.3.1 儀器的基本組成部件 013
1.3.2 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及特點 016
1.3.3 常用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 016
任務1.4 可見分光光度法 018
1.4.1 顯色反應和顯色劑 018
1.4.2 顯色條件的選擇 020
1.4.3 測量條件的選擇 024
1.4.4 定量方法 026
1.4.5 定量方法 032
1.4.6 應用 033
項目2 對紫外線有吸收物質(zhì)的分析 041
任務2.1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方法認識 042
2.1.1 神奇的紫外線 042
2.1.2 紫外分光光度法的認識 043
任務2.2 認識紫外分光光度計 044
2.2.1 儀器的基本組成部件 044
2.2.2 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及特點 045
2.2.3 常用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的使用 047
任務2.3 紫外分光光度法 048
2.3.1 概述 048
2.3.2 方法原理 049
2.3.3 常見有機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譜 053
任務2.4 紫外吸收光譜的應用 055
2.4.1 定性鑒定 055
2.4.2 定量分析 057
項目3 紅外分光光度法確定有機物的結構 063
任務3.1 紅外吸收光譜分析法的基礎 064
3.1.1 紅外線的發(fā)現(xiàn) 064
3.1.2 物質(zhì)對紅外線的選擇性吸收 064
3.1.3 紅外吸收光譜的產(chǎn)生 064
3.1.4 紅外吸收光譜的表示法 065
3.1.5 紅外光譜法的特點 065
3.1.6 產(chǎn)生紅外吸收光譜的原因 066
3.1.7 紅外吸收光譜與分子結構關系的基本概念 069
任務3.2 紅外光譜儀 071
3.2.1 色散型紅外吸收光譜儀 071
3.2.2 傅里葉變換紅外吸收光譜儀 073
任務3.3 常見紅外光譜儀的使用 076
3.3.1 AVATAR 360型紅外光譜儀的構造特點 076
3.3.2 AVATAR 360型紅外光譜儀的使用方法 076
任務3.4 紅外制樣技術 077
3.4.1 固體樣品制樣 077
3.4.2 液體樣品制樣 079
3.4.3 載樣材料的選擇 080
3.4.4 鏡面反射光譜技術 080
3.4.5 漫反射光譜技術 080
3.4.6 衰減全反射光譜技術 080
任務3.5 紅外光譜法的應用 081
3.5.1 定性分析 081
3.5.2 定量分析 084
項目4 原子吸收法對金屬離子的測定 086
任務4.1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認識 087
4.1.1 原子吸收光譜的發(fā)現(xiàn)與發(fā)展 087
4.1.2 原子吸收光譜分析過程 087
4.1.3 原子吸收光譜法的特點和應用范圍 088
任務4.2 原子吸收光譜法基本原理 088
4.2.1 共振線和吸收線 088
4.2.2 譜線輪廓與譜線變寬 089
4.2.3 原子蒸氣中基態(tài)與激發(fā)態(tài)原子的分配 090
4.2.4 原子吸收值與待測元素濃度的定量關系 091
任務4.3 認識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 093
4.3.1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主要部件 093
4.3.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的類型和主要性能 100
任務4.4 原子吸收光譜法 102
4.4.1 試樣的制備 102
4.4.2 標準樣品溶液的配制 104
4.4.3 測定條件的選擇 104
4.4.4 干擾及其消除技術 107
4.4.5 定量方法 111
4.4.6 靈敏度、檢出限和回收率 116
項目5 電化學分析法測定物質(zhì)的含量 120
任務5.1 電化學分析基礎知識 121
5.1.1 電化學分析的特點 121
5.1.2 電化學分析的分類 121
5.1.3 電化學分析方法介紹 122
任務5.2 化學電池與電極電位 123
5.2.1 電化學電池 123
5.2.2 電極電位 124
任務5.3 直接電位分析法的應用 139
5.3.1 pH的測定 139
5.3.2 離子活度(或濃度)的測定 141
任務5.4 電位滴定分析法 146
5.4.1 基本原理 146
5.4.2 電位滴定裝置與測定過程 147
5.4.3 滴定終點的確定方法 148
項目6 氣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 153
任務6.1 氣相色譜法的方法原理 154
6.1.1 色譜法概述 154
6.1.2 色譜圖及有關術語 155
6.1.3 氣相色譜法的分離原理 158
6.1.4 氣相色譜法的特點和應用范圍 159
任務6.2 認識氣相色譜儀 160
6.2.1 氣相色譜儀基本構造和分析流程 160
6.2.2 氣路系統(tǒng) 162
6.2.3 進樣系統(tǒng) 166
6.2.4 分離系統(tǒng) 168
6.2.5 檢測系統(tǒng) 170
6.2.6 數(shù)據(jù)處理系統(tǒng)和溫度控制系統(tǒng) 171
任務6.3 氣相色譜儀常用檢測器 174
6.3.1 熱導檢測器 174
6.3.2 氫火焰離子化檢測器 178
6.3.3 電子捕獲檢測器 181
6.3.4 火焰光度檢測器 183
任務6.4 氣相色譜基本理論 184
6.4.1 塔板理論 184
6.4.2 速率理論 186
6.4.3 色譜柱的總分離效能指標——分離度 188
任務6.5 分離操作條件的選擇 189
6.5.1 載氣及其流速的選擇 189
6.5.2 色譜柱的選擇 190
6.5.3 柱溫的選擇 196
6.5.4 汽化室溫度的選擇 197
6.5.5 進樣量與進樣技術 197
任務6.6 氣相色譜定性分析 198
6.6.1 利用保留值定性 198
6.6.2 利用保留指數(shù)定性 199
6.6.3 聯(lián)機定性 200
任務6.7 氣相色譜定量分析 202
6.7.1 定量分析基礎 202
6.7.2 定量方法 204
6.7.3 氣相色譜法的應用實例 210
項目7 高效液相色譜對微量組分分析 215
任務7.1 認識高效液相色譜法 216
7.1.1 高效液相色譜法的由來 216
7.1.2 高效液相色譜法與經(jīng)典液相色譜法比較 216
7.1.3 高效液相色譜法與氣相色譜法比較 216
任務7.2 高效液相色譜法基本原理 217
7.2.1 液-固吸附色譜 217
7.2.2 液-液分配色譜 219
7.2.3 鍵合相色譜法 222
7.2.4 凝膠色譜法 224
任務7.3 認識高效液相色譜儀 225
7.3.1 儀器工作流程 225
7.3.2 儀器基本結構 226
任務7.4 高效液相色譜法 235
7.4.1 高效液相色譜分析方法建立的一般步驟 235
7.4.2 定性與定量方法 235
項目8 其他儀器的微量組分分析
任務8.1 原子發(fā)射光譜法 002
8.1.1 基本原理 002
8.1.2 發(fā)射光譜分析儀器 007
8.1.3 實驗技術 010
任務8.2 在線分析技術 011
8.2.1 在線檢測的特點 012
8.2.2 在線檢測的儀器分類 013
8.2.3 在線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 014
8.2.4 在線堿度分析技術 015
8.2.5 在線檢測的應用 016
任務8.3 質(zhì)譜法 017
8.3.1 基本原理 017
8.3.2 質(zhì)譜計 019
任務8.4 儀器聯(lián)用技術簡介 021
8.4.1 氣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 022
8.4.2 液相色譜-質(zhì)譜聯(lián)用 022
8.4.3 氣相色譜-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聯(lián)用 023
操作練習 239
附錄 295
附錄1 標準電極電位表(18~25℃) 295
附錄2 某些氧化還原電對的條件電位 297
附錄3 一些重要的物理常數(shù) 298
附錄4 增強現(xiàn)實AR使用說明 298
參考答案 298
參考文獻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