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史學概覽,它包括歷史學的歷史、歷史學的屬性、歷史研究者與研究的對象,以及歷史學的學科體系等內容,編寫的目的是在縱向、橫向、性質、結構等方面介紹歷史學科的大致狀況和基本特征。第二部分史料詳說。史料之所以要詳說,是因為歷史學的史料復雜而繁多,且真?zhèn)蜗嚯s、魚目混珠,研究者在利用它們之前,勢必要對它們的狀況及其屬性做一番深入的辨析與評估。第三部分史家工作,歷史學的任何一項研究,都是由問題引發(fā)的,而實際的操作則是以史料搜集為開端,經過史料的鑒別、史事的考證、歷史因果關系的辨析和歷史意義的評說等,我們還可以同步欣賞到各個環(huán)節(jié)所產生的考史、敘史和評史等不同的知識產品,聆聽前輩史學家的各種經驗之談。第四部分史學方法。歷史學的方法非常多,可謂十八般兵器,件件不可或缺。但最具學科特色且經常使用的方法,則有想象推理、移情理解、歸納與演繹、歷史比較、歷史假設等。第五部分學史須知,目的是幫助讀者梳理一下歷史學習上的應知應會,這些與眾不同的應知應會,體現(xiàn)了歷史學習的特殊性。學習了這一章,或許能少走彎路,能獲得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本書有分析、論述,也有自己的判斷,也融入了學習心得或研究體會。比如,假設問題。常聽人說:歷史不可假設!那是表達一種往事不可追的意思。往事不可追當然毫無疑問,但它不等于未來也不可期。每一個正常的人,但凡遇到不稱心、不滿意,甚至很遺憾、很后悔的事,總會做假設的思考。這是我們社會的常態(tài),也是生存的本能。因為往事不可追,而禁止人們未來猶可期,那就是聽天由命,那就是歷史上的命定論。本書的編撰,力求淺而不陋。
歷史學是一個很奇特的學科。在學術史上,關于史學是什么的問題,有過長期的研討和爭論:有的說它是一門科學,有的說它是一門藝術;又有的說它是一門文學學科,不同于一般意義上的科學。與之相聯(lián)系的一些問題,諸如歷史學的目的是尋求普遍的歷史規(guī)律(有的說這種規(guī)律不存在),還是如實地說明史事真相(有的說如實說明真相做不到),歷史學的方法是演繹式的解釋,還是移情式的體驗(有的說既需要有演繹解釋,也需要移情理解),也都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倘若你進入具體的史事、人物的研究,尤其是涉及歷史意義、影響等評說,總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然而,這是歷史學的常態(tài),歷史學就是在種種質疑、爭論中生存和發(fā)展的。只有明白了這一點,你才能真正讀懂歷史。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有歷史學基本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能在國家機關、新聞出版、文教事業(yè)及各類企業(yè)事業(yè)單位或領域從事研究、教學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歷史學科復合型人才。
張耕華,華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史學理論、史學史和中國古代史的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歷史學的真相》、《人類的祥瑞呂思勉傳》、《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合編)、《大學中國史》(合著)等。
目 錄
史學概覽/1
歷史與歷史學/1
史學的演變/6
史學的屬性/14
史學的主體/20
史學的對象/25
分支與門類/31
流派與思潮/37
史料詳說/43
什么是史料?/43
史料的分類/47
"詩"可入史/53
一切都是史料/57
什么是一手史料?/62
原始史料可靠嗎?/67
史料的意圖/72
史家工作/78
史料的搜集/78
訓話、?迸c辨?zhèn)危?4
從史料中讀出史事/88
史事的考證/93
求史實與求情狀/98
歷史的因果/03
史義的評說/109
史學方法/115
想象推理/115
移情理解/120
歷史歸納/126
演繹解釋/131
歷史比較/137
歷史假設/142
時空移位/147
學史須知/155
淘汰與更新/155
質疑與復核/160
打通古今,合同而化/165讀史不受史書"欺"/170
不可濫用歷史/175
后記/181
"走進大學"叢書書目/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