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其中也包括源遠流長、燦爛輝煌的科技發(fā)展史。中國的科學技術,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都居于領先地位,為世界文明的發(fā)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除了聞名遐邇的造紙術、印刷術、指南針、火藥這“四大發(fā)明”之外,還有許多科技成就在當時都遙遙領先于世界其他國家,推動了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例如,在科學發(fā)現與創(chuàng)造方面,有天象記錄、二十四節(jié)氣、十進位值制、線性方程組及解法、勾股容圓、小孔成像,等等;在技術發(fā)明方面,有中國珠算、養(yǎng)蠶、繅絲、茶樹栽培、水稻栽培、針灸、人痘接種術,等等;在工程成就方面,有都江堰、長城、靈渠、大運河,等等。
《寫給孩子的中國古代科技簡史》叢書以時間為線索,系統(tǒng)地梳理了上下數千年中國古代科技文明在各個領域的發(fā)展脈絡,著重介紹在科技發(fā)展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影響巨大的科技成就。
人類生活在地理環(huán)境之中,其實,在我們上小學之前,就已經潛移默化地接觸到了許多地理知識。按照今天的學科分類體系,地理學的主要研究對象是存在于地球表層的空間地理要素,它的目的是探討這些要素的空間分布規(guī)律、時間演變過程和區(qū)域特征?墒牵谝话闳说男哪恐,往往會認為地理學僅僅是一些地理知識的堆砌。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學科相比,地理學似乎是一門“不那么重要”的學科。
但是在古代,地理學的研究范圍卻遠遠超過今天,有人甚至將其稱為“科學之母”。這是因為,人類對外部世界的認知總是從周圍最熟悉的一草一木開始的,大地上的一切自然現象都可以當作地理問題來研究。人類從誕生的那天開始,就關心自身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狀況,關注著地球的發(fā)展變化。在此基礎上,人們將各種自然現象分門別類,才產生出了許許多多的學科。特別是在19世紀之后,各種學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與現代地理學關系最為緊密的地質學、氣象學、海洋學等學科也紛紛脫離地理學母體,自立門戶。
一般認為,我國古代最早使用“地理”這個概念的典籍是《易傳》。在《易傳·系辭上》中有這樣一句話:“仰以觀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币馑际茄鲱^眺望天上的日月星辰,俯身觀察地上的山川草木,就能明白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種種道理。如今,我們要形容一個人知識淵博,仍然會稱其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在中國古代,人們關注地理問題,不僅要觀察和了解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現象,還要探究隱藏在現象背后的自然規(guī)律。以此為基礎,人們根據不同地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因地制宜,利用各種地理資源為生產和生活服務。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浩繁的地理文獻和文物。通過這些文獻和文物,今天的我們可以真切感受到古人探究地理問題的歷程。
與物理、化學等學科相比,地理學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就是它兼具自然和人文屬性,是一門橫跨文理的學科。今天的地理學就分成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兩大組成部分。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領域,古人也總結出了許多相應的地理學理論。
全世界的古代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許多同樣的問題,往往也會形成類似的觀念。中國古代地理學的許多方面都與世界其他文明有共通之處。例如,早期的人類都會將自己生活的區(qū)域當作世界的中心,在這一點上我們中國人也不例外。
中華民族具有獨立的文化系統(tǒng)和古老的文化傳統(tǒng),在世界各民族中獨樹一幟。中華文化五千年以來綿延不斷,中國古代地理學也深深根植于中國的文化傳統(tǒng)之中。尤其是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體系,為地理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地理學的世界觀又成為中國古代哲學思想的有力支柱。
陳丹陽,科學技術史博士,大學教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主要研究領域為地理學史、歷史地理學、文化地理學。已出版著作《中國人應知的古代科技常識》,譯著《地圖的文明史》等。